简介
椎管狭窄是什么病?
椎管狭窄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内空间变小了,使得椎管内穿行的硬膜囊、脊髓或神经受到压迫,继而出现疼痛、麻木、四肢无力、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引起椎管狭窄的常见原因有自然退变、发育不良、创伤、其他疾病等[1]。
一般来说,症状较轻者可采用理疗、制动、药物等进行保守治疗,症状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早期、规范的治疗预后较好[2]。
椎管狭窄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本病可分为:
- 颈椎管狭窄;
- 腰椎管狭窄;
- 胸椎管狭窄[2]。
椎管狭窄常见吗?
椎管狭窄的发病率仍然未知。一般来说,颈椎管狭窄与腰椎管狭窄较常见,胸椎管狭窄相对少见。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40~49 岁人群腰椎管狭窄的发病率约为 1.7%~2.2%,即在日本,每 1000 位 40~49 岁的人中,就有 17~22 人患有腰椎管狭窄[1,3]。
椎管狭窄的常见人群有哪些?
-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椎管周围的结构会开始退化,因此,这类人群更容易发病。
- 长期久坐的司机和上班族,从事体力劳动容易造成腰椎损伤的工作者均是椎管狭窄的高危人群。
- 还有,椎间盘突出者、脊椎有肿瘤或其他脊柱疾病者也容易发生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会遗传吗?
尚没有资料表明该疾病会遗传。
症状
椎管狭窄有哪些主要表现?
- 颈椎管狭窄:常感到颈肩部疼痛,多为酸痛、胀痛。四肢感觉麻木,伴随着上肢疼痛,呈放电样或烧灼样,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严重狭窄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出现截瘫、大小便失禁等颈脊髓损伤的症状[2]。
- 胸椎管狭窄:常出现胸背部疼痛,椎管狭窄节段以下躯干感觉麻木,背部出现束带感,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双脚像踩在棉花上[2]。
- 腰椎管狭窄:常反复发作腰背部疼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随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往往在行走时出现间歇跛行,站立或蹲坐休息后好转。马尾神经受压时表现为大小便不能自控,会阴区麻木,性功能降低[2]。
病因
椎管狭窄的原因有哪些?
- 退行性改变:是椎管狭窄最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椎管周围的结构开始退化,特别是中年后因劳损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变化,导致椎管内有效容积减少,引起相应节段脊髓或神经受压[2]。
- 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颈椎管狭窄。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原因(如孕妇感染、接受电离辐射等)导致胎儿椎弓根发育短小,从而引起先天性椎管狭窄,一般在成年后会出现症状[2]。
- 外伤:椎管在外力的作用下,结构可能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椎管狭窄的发生[2]。
- 医源性因素:手术创伤、瘢痕形成、椎板切除过多、椎管成形术失败等均有可能会导致椎管狭窄的发生[2]。
- 疾病因素: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肿瘤等可导致颈椎管狭窄的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可导致腰椎管狭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关节增生等可引起胸椎管狭窄[2]。
诊断
椎管狭窄如何诊断?
一般情况下,医生除了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有脊椎肿瘤、椎间盘突出等)、外伤史(脊椎是否受到过外伤)、手术史(脊椎是否做过手术)、临床表现外,还需结合 X 线、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才可以做出诊断。
诊断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用于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是否疼痛,感觉、活动是否异常等。
- X 线检查:了解脊柱曲度、椎间高度,以及是否存在骨质增生、关节突肥大、椎体滑脱等[2]。
- CT 检查:可以显示骨性椎管形态,椎管横断面骨性结构[2]。
- 核磁共振(MRI)检查:可以全面观察椎间盘是否有病变,了解髓核突出程度和位置并鉴别椎管内有无其他占位性病变,了解脊髓、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状态[2]。
- 肌电图检查:可用于确定肌肉的功能状态及狭窄的节段[2]。
椎管狭窄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 椎间盘突出: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压迫神经时与椎管狭窄的症状相似,可通过CT、核磁共振等检查鉴别[2]。
- 脊椎结核:包括颈椎结核、腰椎结核、胸椎结核。两者均可出现局部疼痛,感觉、活动障碍等症状,但脊椎结核还会出现消瘦、低热、盗汗等情况,且患者有结核病史,可通过 CT 检查、结核菌素试验鉴别[2]。
- 脊椎肿瘤: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出现压迫症状时与椎管狭窄的症状相似,可通过 X 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鉴别[2]。
- 脊髓空洞症:两者症状相似,但脊髓空洞症仅有痛觉和温觉消失而感觉还在,且此病多见于年轻人,可通过核磁共振检查鉴别[2]。
治疗
椎管狭窄可以自愈吗?
椎管狭窄通常无法自愈,所以出现局部疼痛、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椎管狭窄如何治疗?
单纯疼痛或脊髓损伤症状较轻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制动、佩戴支具、穿紧身束腰、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牵引)、口服药物等,脊髓损伤严重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尽快手术治疗[2,4]。
椎管狭窄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疼痛明显的患者,但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4]。
- 营养神经药:如甲钴胺等,可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神经修复,本病患者普遍适用,偶见皮疹、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4]。
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是怎样的?
不同部位的椎管狭窄手术方式不同,具体如下:
- 开放手术
- 颈椎管狭窄:可明显改善神经症状、保留颈椎结构。常见的术式包括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前路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后路椎板切除及各种椎管扩大成形术等, 但具体的手术入路和方式还需遵医嘱而定[1]。
- 腰椎管狭窄:
- 减压术:可解除被侵犯的神经,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包括全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单侧椎板间开窗术等,医生会根据狭窄的位置、节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5]。
- 融合术:减压术后脊柱节段可能会不稳定,而融合术可以使那些不稳定的腰椎得以稳定。手术方式大致有前路椎间融合、 后路椎间融合、 后外侧椎间融合等[5]。
- 非融合型固定:融合术后可能会导致相邻的节段退变加速而使症状无法缓解,非融合固定系统能够减少手术节段所受的压力, 有助于减少邻近节段的退变[5]。
- 胸椎管狭窄
- 减压术:包括后路全椎板切除解压术、侧前方骨化块切除术、多节段胸椎管后壁切除术等[2,4]。
- 融合术:在切除多个阶段后可能会造成脊柱不稳,因此还需要行融合术来保留脊柱的稳定性[6]。
- 微创手术:
即在显微镜或脊柱内镜下进行减压、融合等操作,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但对连续性的椎管狭窄,微创技术可能难以切除全部病灶[5,6]。
椎管狭窄的预后怎么样?
大部分颈椎和腰椎管狭窄患者预后良好,前期保守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
但保守治疗常不能根治。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大多数人术后效果都比较好,并且在痊愈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方式。
生活
椎管狭窄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 肥胖者应注意减肥,以减轻腰、背部的压力,缓解症状。
- 患者休息时应选择硬板床,以平躺的姿势休息,并对病变部位做一个有效的固定,如戴颈托、束腰带等[7]。
- 活动受限的患者需要家属协助翻身,以防压疮形成,翻身时注意躯干不要弯曲。
- 患者可以下床后应加强颈部、腰背部的肌肉训练,平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走姿。
椎管狭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本病在饮食上无特殊要求,清淡、健康饮食即可。
由于手术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从而容易发生腹胀和便秘。因此,为了防止便秘,患者需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红薯、酸奶、香蕉、火龙果等[7]。
预防
椎管狭窄如何预防?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避免久坐。
- 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脊柱受到外伤。
- 50 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评估脊柱退变情况。
- 肥胖人群在生活中还应当减肥,使用拐杖、佩戴紧身束腰,以减少脊柱压力。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陈伯华. 椎管狭窄症的相关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 9(7): 481-485.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3] Wu A M, Zou F, Cao Y, et al.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n update on the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AME Med J, 2017, 2(63): 1-9.
[4]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 胸椎管狭窄症诊疗指南[J]. 中华骨科杂志,2015, 35(1): 1-4.
[5] 史少岩,黄研生,郝定均. 腰椎管狭窄的治疗进展[J]. 中国骨伤,2017, 30(5): 484-487.
[6] 崔晟瑀,赵红宇. 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诊疗进展[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1, 26(9): 463-465.
[7] 纪婷. 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术后护理措施[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25(4):456-457.- 就诊
· 手术效果好,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 肥胖者应减肥、使用拐杖、佩戴紧身束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