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子宫内膜增生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子宫内膜增生
    就诊科室:妇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宫内膜病理性增生,与雌孕激素水平有关。
    · 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需手术切除子宫。
    · 若是未积极治疗,有不孕或癌变的风险。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子宫内膜增生是什么病?

    子宫内膜增生,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由于内源性(机体自身产生)或外源性(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雌激素增高而引起的子宫内膜或间质增生,是最常见的子宫疾病之一 [1]。

    本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和不规则阴道出血,包括经期延长或缩短、经量时多时少、经间期(两次月经的中间)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等 [2]。

    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均可发病,常见于育龄期(15~50 岁)或绝经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 44~54 岁)妇女 [2,3]。

    根据疾病的具体类型以及有无生育要求,可采用药物或手术的治疗方式。一般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较好,若未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或是癌变等严重后果 [4]。

    子宫内膜增生有哪些类型?

    根据细胞形态以及腺体结构增生和分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3]:

    1. 单纯性增生:以往称为腺囊性增生,腺体与间质均可增生,且二者的比例大于 1:1,小于 3:1,一般以腺体增生为主,约 1% 可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
    2. 复杂性增生:以往称为腺瘤性增生,腺体与间质的比例大于 3:1,腺体密集,增生的程度高于单纯性增生,约 3% 可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
    3. 不典型增生:在上述两种类型的基础上,出现细胞不典型,表现为腺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分布不均匀,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五年之内可发展为腺癌。

    根据有无细胞非典型性增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2014 年将本病分为以下两种[4]:

    1. 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是指子宫内膜腺体过度增生,伴有腺体大小和形态的不规则,但不伴有细胞的不典型性变化。首选激素药物进行治疗,进展为分化良好的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 1%~3%。
    2.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是指过度增生的子宫内膜腺体存在细胞的异型性,约 25%~40% 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会同时存在子宫内膜癌,因此,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切除子宫。

    子宫内膜增生常见吗?

    常见。子宫内膜增生是最常见的子宫疾病之一,也是妇科常见肿瘤——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4]。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增生的年发生率为 132.57/10 万人,就是说每年每 10 万女性中,约有 133 例子宫内膜增生的新发病例。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5]。

  • 症状

    子宫内膜增生有哪些表现?

    部分症状较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可无明显不适症状,一般通过体检发现异常。
    大部分患者的表现为月经紊乱和不规则阴道出血。

    1. 月经紊乱: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经量、出血时间等异常,例如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量时多时少、出血时间延长等。
    2. 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表现为非经期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等异常阴道出血的症状。

    子宫内膜增生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1. 不孕:子宫内膜增生与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孕激素不足容易影响卵泡成熟度,且子宫内膜增厚太多也会导致受精卵难以着床,从而引起不孕;
    2. 子宫内膜癌: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均有可能会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其中不典型增生的癌变风险最高。子宫内膜癌除了异常出血外,阴道还可出现脓血样分泌物,伴有下腹部隐痛等不适症状 [1,4]。
  • 病因

    子宫内膜增生有哪些常见病因?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出现生理性增厚,一般在月经即将来潮前逐渐增厚,到达一定厚度后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形成月经,所以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呈现周期性变化。

    而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既有协同又有拮抗作用,对于子宫内膜来说,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

    本病主要与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刺激,而孕激素拮抗不足有关 [1-3]。当雌激素水平过高,导致孕激素水平相对过低时,就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的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有哪些危险因素?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疾病:卵巢不排卵可引起雌激素持续分泌而孕激素缺乏,致使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常见的疾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等;
    2. 长期外源性雌激素摄入:口服避孕药或是在绝经后单纯服用雌激素(没有孕激素的拮抗作用)的方法,都可因雌孕激素水平异常而引起子宫内膜增生;
    3. 年龄:虽然本病任何年龄阶段都可发生,但由于本病与内分泌激素有关,所以更常见于育龄期(15~50 岁)和绝经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 44~54 岁)妇女;
    4. 肿瘤史:患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人群,由于肿瘤细胞的恶性增生,所以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会明显升高;
    5. 肥胖:脂肪含量能影响雌激素水平,因为脂肪在体内可转变成胆固醇,胆固醇又能转化成雌激素,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增生;
    6.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对内分泌造成影响,导致激素水平异常,从而导致本病;
    7. 月经情况:处于月经初潮、绝经等时期,体内激素水平会有明显变化,因此初潮过早(11 岁之前)、绝经过晚(60 岁之后)等都可能会造成子宫内膜增生 [4,6]。
  • 诊断

    子宫内膜增生出现什么症状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若出现月经紊乱、非经期出血、不孕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子宫内膜增生需要做哪些检查?

    1. 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情况;再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生殖系统的外观形态有无异常;
    2. 超声检查:为了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一般医生会首选超声检查;
    3. 磁共振检查:若是超声未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的厚度,医生会建议选择分辨率更高的磁共振检查,同时还能评估有无肿瘤侵犯;
    4. 病理检查:医生会在宫腔镜下进行诊断性刮宫,对所得的子宫内膜标本进行病理分析,从而确诊本病 [4,6]。

    子宫内膜增生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1. 子宫内膜息肉:二者症状和病因相似,都可表现为月经紊乱和异常出血,且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但子宫内膜息肉还可能会从阴道排出有恶臭味的血性分泌物,可通过超声或宫腔镜检查来鉴别二者。
    2.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绝经后一年内)妇女,与本病症状相似,都可有异常阴道流血的症状。但子宫内膜癌常会伴有下腹疼痛、贫血、发热等症状,可通过病理检查加以鉴别 [1]。
  • 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要去看哪个科?

    妇科。

    子宫内膜增生怎么治疗?

    治疗方式取决于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需求等。对于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的患者,可首选药物治疗的方式;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的患者,根据癌变风险可能需要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4,6]。

    1. 药物治疗:孕激素治疗为首选方式,常用药物有醋酸甲羟孕酮、黄体酮胶囊、炔诺酮、地屈孕酮等,适用于癌变风险小、有生育需求的 EH 患者和不能耐受手术的 AH 患者,通过补充孕激素来缓解子宫内膜的增生。上述孕激素禁用于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失眠、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4]。

    2. 手术治疗:若是患者还有生育需求,一般首选使用大剂量孕激素先治疗一段时间。若药物治疗无效且患者有癌变的风险,医生会建议进行子宫切除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变的子宫切除,必要时还可切除双侧附件,能减少日后发生癌变的风险 [6]。

    image

  • 生活

    子宫内膜增生需要复查吗?

    需要,具体复查频率遵医嘱而定,一般来说:

    1. 对于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的患者,至少六个月需复查一次;
    2. 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的患者,每三个月需复查一次 [4]。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 术后患者需监测阴道有无出血、感染(阴道分泌物发臭、颜色发黄)等异常;
    2. 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用量,定期复查;
    3. 术后患者两周内避免提重物、骑自行车、用力咳嗽等,以免增加腹压,不利于术后恢复。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 不宜擅自补充含雌激素的营养品或保健品,如蜂王浆 [1];
    2. 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竹笋等,能防止因用力排便而导致腹压增加;
    3. 日常饮食应少油(每人每天烹调用油 25~30 g)、少盐(每人每天不超过 5 g)、少糖(每人每天不超过 50 g,最好控制在 25 g 以下),既能控制体重,又能稳定血压和血糖。
  • 预防

    子宫内膜增生可以预防吗?子宫内膜增生怎么预防?

    1.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发疾病,超重、肥胖人群应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女性腰围控制在 80 cm 之内,体质指数控制在 18.5~23.9,体质指数 = 体重/身高的平方(kg/㎡);
    2. 不盲目补充营养品或保健品;
    3. 有相应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步宏,李一雷. 病理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4.
    [2] 陈杰,步宏. 临床病理学[M]. 第 1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1-352.
    [3] 黄玉芳,王世军. 病理学[M]. 第 3 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18.
    [4]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生殖内分泌学组. 中国子宫内膜增生诊疗共识[J]. 生殖医学杂志,2017,26(10):957-960.
    [5] 白瑜,靳松,杨业洲.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生育力保留与生育实现策略[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10):25-28,33.
    [6] 李武志.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治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2):244-248.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