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怎么判断宝宝头部形状是不是异常?
把宝宝抱在膝盖上,低头看宝宝的头顶。从这个视角来看,正常的宝宝头型,形状比较对称,看起来比较圆润。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从左至右分别是:
-
正常头型
-
斜头畸形:头的一侧平坦,形状类似于平行四边形
-
短头畸形:头宽比头长还长,后脑勺比较扁平
-
舟状头畸形:头长而狭窄
要是还是不太确定,可以轻轻把食指放进宝宝的耳朵里,从宝宝的头顶向下看,如果手指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宝宝的头型是正的。如果手指明显错位,说明宝宝可能存在头型不正的问题,最好进一步去医院检查。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怎么才能帮助宝宝睡出圆润头型?
宝宝睡着时,可以经常变换头的方向
仰卧着睡是最安全的睡觉姿势。美国儿科学会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宝宝仰卧睡眠,可以最大程度上地防止新生儿猝死综合征。
刚出生的宝宝,颅骨缝还没有闭合,颅骨也比较软,长时间朝一个方向睡觉,贴着床的那一侧就会变得比较扁平,另一侧不贴着床的相对突出,看起来脑袋就会有点歪。
即使宝宝的头是正中的,后脑勺也会慢慢变平,睡成老一辈们很喜欢的「扁头」。
但是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头被压着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我们可以怎么做让宝宝头型更圆润呢?其实很简单,当你发现宝宝总是习惯性地把头朝向一个方向,可以时不时地变换一下宝宝头的朝向。
多让宝宝趴着玩,避免头部受到挤压
当宝宝醒着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多让宝宝趴在床面,双手放在胸前,玩耍一会儿。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宝宝的头部持续受压,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和手臂的力量。
你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垫子上,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把宝宝放在床上或者垫子上的时候,要避免宝宝被柔软的床上用品和毛绒玩具包围,以免堵住口鼻引起窒息,家长的视线也不要离开宝宝,以防意外发生。
不同月龄的宝宝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 3 个月以内的宝宝,逗引宝宝抬头
对于 3 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在宝宝吃奶前或奶后 1 个小时,让他趴在床上,手拿一些带响声的、颜色饱和度比较高的玩具逗引宝宝,边练习边说:「小宝贝抬头啦」,同时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使宝宝的背部肌肉放松。
玩具举在稍高于宝宝视平线的位置就可以了,不要举得太高,如果宝宝抬头时头歪了,可以轻柔地把宝宝的下巴扶正;如果宝宝没有成功抬头也不要紧,每天多练习几次,慢慢地就能成功抬头啦。
3 个月大的宝宝,头眼协调能力已经比较好了,一般也可以长时间抬头了,你可以在宝宝清醒的时候辅助宝宝翻身。
比如:让宝宝仰卧躺在床上,用双手分别握住宝宝的双腿,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使宝宝的腰部和肩部也跟着转动,转成俯卧位的姿势,让他趴着玩耍。
- 4~6 个月的宝宝,多趴和练独坐
4~6 个月是宝宝头型纠偏的黄金期。这个时期的宝宝白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开始会自己翻身了,你也有更多的机会让宝宝趴着玩,减少躺着对头部的压力。
5 个月左右,宝宝可以开始练习独坐了,你可以扶住宝宝腋下,让他坐好,这个月龄的宝宝还不能独自坐稳,需要双手支撑着床面。
你可以用玩具逗引宝宝抬头,直起身体。慢慢的,宝宝坐得时间会越来越长,坐得也越来越稳,头部受到的压力少了,慢慢的头型就会恢复圆润的形状了。
- 1 岁后再给宝宝用枕头,别用定型枕
在宝宝 1 岁之前,不需要用枕头,也不用在宝宝的小床上放置枕头,以免不慎堵住宝宝口鼻发生危险。
一般来说,1 岁左右,宝宝已经可以灵活地翻身、坐立,脊柱的生理弯曲也已经形成后,就可以给宝宝睡枕头了。
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不少爸妈会想着用定型枕达到「没睡偏可预防,已睡偏可纠正」的好效果。
实际上,定型枕并没有办法预防和纠正宝宝的偏头。像那种从头的两边把宝宝的头固定起来的定型枕,更会给宝宝带来生命危险。一旦宝宝吐奶或者翻身,这种枕头很可能会导致宝宝窒息。
具体正确给宝宝挑选合适的枕头,可点击查看「宝宝枕头」相关专题。
- 宝宝出生后注意尽早补充维生素 D
睡出圆润头型,除了宝宝睡觉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出生后,家长还要尽早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D 。
一般来说,严重的偏头或者其他头型问题,往往伴随着其他疾病。
举个例子,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 D ,在 0~6 个月集中表现为颅骨软化,手按上去有乒乓球样的感觉,7~12 个月可能会形成方颅。不过,只要及时发现并补充维生素 ,头型会随着头围的增长而逐渐恢复了。
关于如何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D,可查看「宝宝维生素 D」专题查看相关内容。
宝宝睡偏头了怎么矫正 ?
- 宝宝扁头 / 偏头通常可以逐渐好转
宝宝把头睡扁了、睡偏了,不会影响智力发育,主要就是不好看。所以家长不用过于焦虑。
宝宝出现轻微的扁头、偏头,到了学会坐的时候,通常不会再继续加重了。
绝大多数宝宝的头型都会逐渐好转,到了孩子上学的时候,偏头的问题会减轻或者消失了。
- 让宝宝多活动
如果家长比较介意,宝宝 6 个月以前,头骨比较柔软,可塑性较强,抓住这个时间段,也可以帮宝宝做一些调整。
比如让宝宝多趴着玩;当宝宝躺在床上、靠在椅子上的时候,经常改变他头的位置,以免头部的某一位置持续受压;鼓励宝宝主动转头;多抱宝宝。
但千万不要为了调整头型,让宝宝睡定型枕或趴着睡。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宝宝的呼吸,严重甚至会导致猝死。
宝宝的头型看起来是方的,怎么办?
需要就医治疗。
方颅,一般表现为前额突出,呈方形,有的在突出的上方有一道沟,还有的在头顶两侧突出,中间有一道沟,像臀部一样。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如果发现宝宝有方颅的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
- 方颅主要是因为维生素 D 不足导致的。
正常情况下,宝宝从出生起应该每天补充维生素 D ,它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宝宝每天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D,几乎不可能还出现方颅。
具体补充剂量如下[1]:
婴儿自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 400~800 IU/d(0~18 岁适用),并可根据北方或南方冬季或夏季等不同情况选择 400 IU/d~800 IU/d。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等高危群体,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1000 IU /d,3 个月后改为 400~800 IU/d。
参考资料[1]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131-138.-
· 宝宝的扁头、偏头通常可以逐渐好转。
· 如果宝宝的头型看起来是方的建议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