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子宫破裂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子宫破裂
    就诊科室:产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杨红梅

    杨红梅妇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是指在孕晚期或分娩时子宫裂开。
    ‧ 后果严重,可能造成胎儿死亡。
    ‧ 以前做过剖宫产的孕妇,需要注意预防。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子宫破裂是什么?子宫破裂后果严重吗?

    子宫破裂(rupture of uterus)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开,是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子宫破裂发生时通常会导致剧烈腹痛,可有少量阴道流血,胎心率可加快或、减慢或听不清。

    若处理不及时,母亲死亡率高达 5%、新生儿死亡率高达 61%。

  • 症状

    子宫破裂是否有先兆?

    有的。

    子宫破裂的发展通常为渐进性的,由先兆子宫破裂进展为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的类型有哪些?

    子宫破裂可分为:

    • 先兆子宫破裂;
    • 子宫破裂;
      •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 完全性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前有哪些先兆症状?

    • 子宫呈强直性收缩,产妇下腹剧痛难忍,有少量阴道流血;
    • 病理性缩腹环:在子宫体部和子宫下段间形成凹陷;
    • 出现排尿困难和血尿;
    • 胎儿触不清,胎心率加快或减慢或听不清。

    子宫破裂会有哪些症状?

    •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往往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 完全性子宫破裂:
      • 产妇下腹撕裂样疼痛,子宫收缩骤然停止;
      • 腹痛稍缓和后,羊水、血液进入腹腔,发生低血容量休克;
      • 胎心胎动消失。

    子宫破裂的后果严重吗?

    子宫破裂为分娩期急症,后果非常严重。若处理不及时,据统计,母亲死亡率达 5%、新生儿死亡率达 61%。

  • 病因

    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患者自身因素:

      • 瘢痕子宫:常见原因,主要见于子宫本身的手术操作(如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角切除术、子宫成形术后等);
      • 梗阻性难产:各种原因导致的胎先露下降受阻,为克服阻力子宫强烈收缩,使子宫下段过分伸展变薄发生子宫破裂。
    • 产科因素:

      • 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使用不当:使子宫强烈收缩,加上瘢痕子宫和产道梗阻导致子宫破裂;
      • 产科手术损伤:器械或胎儿骨头碎片或强行剥离严重粘连的胎盘都可导致子宫破裂。
    • 其他因素:

      • 多次宫腔内操作;
      • 子宫发育异常;
      • 局部肌层菲薄。

    子宫破裂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

    • 剖宫产术后患者;高龄产妇;
    • 各种原因所致的产道狭窄人群;
    • 多次进行宫腔内操作人群(比如人工流产);
    • 植入性胎盘或胎盘严重粘连患者等。

    剖宫产手术后怀第二胎必然会发生子宫破裂吗?

    不是。

    剖宫产后间隔时间过短再次妊娠,或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的瘢痕上,有可能发生子宫破裂。一般建议剖宫产术后间隔 2 年再怀孕较为安全。

    子宫破裂的风险,会随着剖宫产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吗?

    不是。据文献报道:

    • 两次剖宫产之间间隔 12~24 个月,子宫下段变薄和破裂的几率最大。
    • 间隔 24~36 个月,子宫下段变薄和破裂的几率最小。
    • 间隔 36 个月以上,几率再度上升,间隔 48 个月以后,几率略下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时机是术后 2~3 年。

    头胎剖宫产,二胎顺或剖引起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有差别吗?

    美国健康研究保健管理机构进行的系统研究提示,在阴道试产者中,症状性子宫破裂发生率比选择性剖宫产的绝对危险值增加了 0.27%。关于无症状性子宫破裂,两者无显著差别。

    除非有高危因素(如孕妇年龄 > 30 岁、胎儿出生体重 > 4 000 g、引产、前次剖宫产指征是难产、产程中使用缩宫剂加速产程)存在,否则两者引起子宫破裂发生率的差别不大。

    子宫破裂会发生在怀孕的哪些时间段?

    子宫破裂除了发生在妊娠晚期、分娩时,也会发生在其他时间段。

    发生瘢痕妊娠时,随着受精卵的植入,滋养层细胞直接侵入子宫肌层不断生长,绒毛和肌层粘连,甚至穿透子宫壁造成子宫破裂,可发生在孕早期和孕中期。

    子宫破裂是否会发生在初产妇?

    未进行过子宫的手术操作的初产妇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极低,但因催产素使用不当和产道梗阻未及时处理以及植入性胎盘和严重粘连胎盘在剥离时,也会有子宫破裂的可能性。

    做人流会引起子宫破裂吗?

    多次宫腔内操作会导致子宫肌层变薄,当子宫肌层薄到无法支持孕晚期宫腔内压力的升高时,会发生子宫破裂。

    人工流产应选择正规医院,避免因人员操作不当,直接使用器械贯穿子宫直接导致子宫破裂。

  • 诊断

    子宫破裂的风险能用超声检查子宫下段厚度或瘢痕厚度预测吗?

    有研究表明,子宫下段厚度 > 3.5 mm 是排除子宫破裂的较可靠指标。但 B 超无法判断瘢痕承受的能力,在非孕时如果观察到瘢痕处较大的缺失则与妊娠晚期(35~40 周)子宫破裂有一定的相关性。

  • 治疗

    子宫破裂可以不处理吗?

    不能。

    子宫破裂是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子宫破裂和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为分娩期的三大严重并发症。

    有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后,是否可以通过休息、放松等方式缓解?

    不能。

    先兆子宫破裂会渐进性发展为子宫破裂,将严重威胁母胎生命。一旦发生先兆子宫破裂,应立即停止使用催产素,立即进行剖宫产术。

    子宫破裂发生后必须切除子宫吗?

    不是。

    根据子宫破裂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 先兆子宫破裂及时行剖宫产术。
    • 子宫破裂口整齐、距破裂时间短、无明显感染者,可进行破口修补术。
    • 子宫破裂口大、不整齐、有明显感染者,应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 破口大、撕裂超过宫颈者,应行子宫全切除术。

    子宫破裂能否保住大人和孩子的性命?

    子宫破裂是进展性的,在有先兆子宫破裂时及时行剖宫产术,是可以保住大人和孩子的生命的。如是子宫破裂的高危人群,在孕晚期应加强监测,及时住院待产。

    image

  • 生活

    剖宫产术后两年内又怀上了,孩子能不能要?

    剖宫产术后短期(小于 2 年)再次怀孕,孕晚期子宫破裂的危险系数高。

    若患者执意保留胎儿,应到医院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了解风险情况,定期产检,孕晚期注意保胎和增加产检频率,一旦有先兆子宫破裂及时行剖宫产术。

    第一胎剖宫产,以后永远都要剖宫产吗?

    不是。

    随着手术切口的改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后经阴道分娩是可能的。

    有过低位子宫横切剖宫产,并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大多适合阴道试产。

    下列选择标准有助于确定适合阴道试产的人群:

    • 曾行1次低位横切剖宫产,且本次无前次剖宫产的指征;
    • 临床显示骨盆横径足够大;
    • 无其他子宫瘢痕或子宫破裂既往史;
    • 在整个自然分娩期间,医师可随时到场监护分娩和进行急诊剖宫产;
    • 能立即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人员可随时到场。

    子宫破裂危险高的病人不建议试产。

    不能行阴道试产的情况有:

    • 曾行常规或 T 形切口或广泛经子宫底手术;
    • 曾有子宫破裂史;
    • 妨碍阴道分娩的内科或产科并发症;
    • 由于不具备外科医师、麻醉师、足够数量工作人员或设施而不能施行急诊剖宫产;
    • 已有 2 次子宫瘢痕形成并且未曾行阴道分娩。

    子宫破裂后还可以再生育吗?

    根据子宫破裂的程度而定。

    若伤口为整齐的横裂口,可及时进行修补,视疤痕的恢复情况,是有生育的可能性的。

    若子宫破裂程度严重,再次怀孕发生子宫破裂的几率很大。

  • 预防

    子宫破裂如何预防?

    • 患者应做好产前检查,有高危因素者应提前入院待产;
    • 前次剖宫产为纵切口、子宫下段切口有撕裂、术后感染愈合不良者,均应用剖宫产结束妊娠;
    •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警惕并尽早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处理;
    • 严格掌握缩宫剂使用的指征;
    • 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的指征和操作规范,术后应仔细检查宫颈和宫腔,如有损伤及时修补。
    参考资料
    ·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