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外阴毛囊炎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外阴毛囊炎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惠云

    惠云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罗翔

    罗翔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0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22日

    · 建议就医,轻度可以自愈
    · 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全身使用
    · 保持外阴生殖器部位卫生清洁有助于预防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外阴毛囊炎是什么病?

    外阴毛囊炎是外阴部位毛囊发生炎症病变,该病最常由微生物侵入毛囊所致。脓疱细菌培养常提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可由真菌和病毒感染引起。

    外阴毛囊炎属于单纯的皮肤的一种急慢性炎症病变,女性好发,患者可能会出现炎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常常会引起外阴瘙痒,影响生活,但是治疗后恢复情况较好。

    外阴毛囊炎常见吗?

    外阴毛囊炎中感染性毛囊炎较为常见,高温、多汗、卫生习惯不良就容易诱发外阴毛囊炎。

    外阴毛囊炎和外阴毛周角化病是同一种病吗?

    外阴毛周角化病和外阴毛囊炎不属于同一种病,毛周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 KP)是一种常见的毛囊角化性疾病,跟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角化性毛囊性丘疹和不同程度的毛囊周围红斑,主要累及上臂和大腿伸侧、面部,儿童或青少年好发,无痛痒感,常常不影响生活,不治疗可长期存在。

    外阴毛囊炎有哪些类型?

    外阴毛囊炎分类,感染性毛囊炎主要包括细菌性毛囊炎、真菌性毛囊炎以及病毒性毛囊炎等:

    • 细菌性毛囊炎,细菌感染是感染性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和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
    • 真菌性毛囊炎,可分为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毛囊炎、皮肤癣菌毛囊炎、假丝酵母菌毛囊炎。
    • 病毒性毛囊炎,主要包括疱疹性毛囊炎和软疣性毛囊炎。

    外阴毛囊炎是性病吗?

    外阴毛囊炎不属于性病。

    外阴毛囊炎要去看哪个科?

    怀疑外阴毛囊炎可以皮肤科、泌尿外科就诊。

  • 症状

    外阴毛囊炎有哪些常见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和毛囊红斑状丘疹。瘙痒是毛囊炎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疼痛性脓疱。

    外阴毛囊炎常发生在外阴哪些部位?

    外阴毛囊炎常常好发于外阴的毛囊周围,多围绕毛囊分布。可累及单个毛囊,严重者可波及整个外阴。

    外阴毛囊炎是怎么进展的?

    外阴毛囊炎常常由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来,起初可表现为单个沿毛囊分布的炎性丘疹,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出现脓疱改变,甚至累及多个毛囊,高温、多汗、卫生习惯不良促进了毛囊炎的加重。

    外阴毛囊炎不治疗会怎么样?

    外阴毛囊炎主要会引起瘙痒,严重者还会有疼痛感。如不积极治疗,多个毛囊发炎聚集在一起还可能会形成疖或者痈。

  • 病因

    外阴毛囊炎有哪些常见病因?

    外阴毛囊炎中感染性毛囊炎最常见,感染可能由:

    • 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病因或皮肤癣菌的真菌性病因引起。

    • 病毒性毛囊炎最常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人传染性软疣病毒(MCV)也可引起毛囊炎。

    外阴毛囊炎哪些人容易得?

    卫生条件差的患者,肥胖的患者容易得外阴毛囊炎。

    外阴毛囊炎会传染吗?

    细菌性毛囊炎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真菌性毛囊炎一般通过混洗内衣内裤,或者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染的。

    病毒性毛囊炎大部分不具有传染性,少部分患者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

  • 诊断

    外阴毛囊炎怎么诊断?

    外阴处毛囊周围出现炎性丘疹脓疱,且伴有瘙痒、疼痛的症状可及时的就诊,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诊。

    外阴毛囊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通常可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毛囊炎的诊断。病因不明时需要进一步检查。革兰染色、细菌培养、氢氧化钾(KOH)涂片等有助于诊断。

    外阴毛囊炎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表皮囊肿:表皮囊肿是外阴最常见的囊肿。该病变光滑、可活动,呈圆形、质硬的丘疹或结节,直径一般为 2 mm~2 cm,但也可更小或更大,不一定只沿毛囊生长,较大的表皮囊肿如果在组织深处则通常与皮肤颜色相同,小(1~3 mm)表皮囊肿(粟粒疹)通常是白色的丘疹,但也可有淡黄色。发炎的病变为轻微粉色、皮肤颜色至红色。通常可根据临床情况作出诊断。通过非炎性结节的既往史、病变颜色、开口通向表面、干酪样物质和成组出现的病变,可区别。

    外阴毛周角化病:毛周角化病主要跟遗传相关,临床表现为毛囊角化性丘疹,无痛痒感,皮疹基底部无炎症反应,而外阴毛囊炎主要以红色炎症性丘疹为主,可伴有疼痛或者瘙痒感。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属于一种性病,多好发于有不洁性生活的男女生殖器外阴部位,临床表现为菜花状、疣状增生的丘疹,一般不沿毛囊分布,该疾病大多数无痛痒感,根据皮疹的形态以及性生活史可与外阴毛囊炎相鉴别。

    结节性痒疹:结节性痒疹是由对一个或多个不明显斑点的长期搔抓引起的。患者表现为四肢、面部和躯干的肤色丘疹,常被抓破,瘙痒明显,持续的搔抓和抠抓,导致增厚的老茧样反应。病变通常为大小 1~1.5 cm 的粉色、红色或棕色丘疹,伴随继发的表面被抓破和血清血液结痂。累及外阴的结节性痒疹通常发生在大阴唇。根据长期搔抓的病史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如果进行活检,其结果为非特异性的棘皮病型病变。

    疥疮结节:疥疮结节常常好发于有疥疮病史的患者,疥疮患者如诊断不明确,延误治疗,在外阴部位容易形成疥疮结节的,临床表现为红色豆粒大小的结节,可无痛痒感。根据患者有疥疮病史可进一步的外阴毛囊炎鉴别诊断。

    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发生在成人时,通常仅位于年轻成人的肛门生殖器区域、阴阜和大腿内侧。可表现为质硬、光滑的圆顶状丘疹,可为皮肤颜色、白色或在发炎时为红色,直径 2~3 mm。可出现轻度瘙痒。典型病变的中央有脐凹伴白色核心(软疣小体),通过刮除可将软疣小体从病变上刮掉。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诊断,必要时性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

    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汗腺炎也称为「反常性痤疮」。特征性表现为深部的炎性丘疹和结节,可位于肛门生殖器区域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腹股沟和大阴唇与大腿内侧交界的褶皱、阴阜和肛周区域。有时炎症性丘疹及结节表面有白色或黄白色脓疱,病变通常会引起严重疼痛,有时会发痒,该疾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临床表现为红色丘疹或结节,该病较罕见,生殖器部位也可发生 LCH,发生在外阴部位的 LCH 需要跟外用毛囊炎相鉴别诊断的,必要时需要行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特别是长时间反复不好转且无痛痒感的红色丘疹结节。

  • 治疗

    外阴毛囊炎怎么治疗?

    轻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在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也可能缓解。对于皮损持续存在并累及有限皮肤区域的患者,我们建议局部用抗生素,首选的初始治疗为外用莫匹罗星和外用克林霉素。

    对于更广泛的外阴毛囊炎或局部治疗后未缓解或复发的外阴毛囊炎患者,可考虑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口服抗生素药物比如双氯西林和头孢氨苄、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或多西环素。

    真菌性毛囊炎可考虑口服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

    外阴毛囊炎能自己好吗?

    外阴毛囊炎有自愈性,轻度的毛囊炎是可以自愈的,严重的外阴毛囊炎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的。

    外阴毛囊炎的治疗药物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主要可能出现发红发痒的刺激症状。

    口服药物治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严重的可能出现全身性的药物过敏的症状。

    外阴毛囊炎能彻底治愈吗?

    目前外阴毛囊炎尚不能彻底治愈,但是积极正规的针对病因用药治疗,定期复诊,如果不复发了,那就基本上相当于达到治愈目的。

    image

  • 生活

    外阴毛囊炎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外阴毛囊炎患者饮食上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日不要吸烟饮酒。

    外阴毛囊炎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外阴毛囊炎患者生活中注意卫生清洁,勤换洗内衣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生活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外阴毛囊炎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需要复查的,一般用药1周左右,可于皮肤科复查,主要看用药治疗后治疗是否有好转,如无好转,进一步的查证病因,针对病因用药治疗。

    外阴毛囊炎影响性生活吗?

    外阴毛囊炎不影响性生活的,但是要避免不洁的性生活。

  • 预防

    外阴毛囊炎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可以预防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外阴生殖器部位卫生清洁,特别是炎热的夏日勤洗澡、勤换洗内裤,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出汗。

    其次避免毛囊炎的易感因素(例如,不透气的衣物、多汗症)可能会起到预防毛囊炎的。每日对个人用品(如,毛巾、衣物)进行消毒,以减少复发[6]。

    然而,尚需更多数据证实这些措施对反复发作性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的效果。过氧苯甲酰洗剂以及漂白剂浴也已被用于试图减少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的复发。

    外阴毛囊炎怎么防止复发?

    针对病因,积极正规的用药治疗。

    外阴毛囊炎患者怎么防止出现并发症?

    外阴毛囊炎的患者发病时不要用手抠挤,严重的积极正规的使用药物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平日注意卫生清洁,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资料
    · Lopez FA, Lartchenko S.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J].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06, 20: 759.
    · van Bijnen EM, Paget WJ, den Heijer CD, et al. Primary care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skin infections in Europe: congruence with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found in commens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e community[J]. BMC Fam Pract, 2014, 15: 175.
    · Hald M, Arendrup MC, Svejgaard EL, et al. Evidence-based Danish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assezia-related skin diseases[J]. Acta Derm Venereol, 2015, 95: 12.
    · Ilkit M, Durdu M, Karakaş M. Majocchi's granuloma: a symptom complex caused by fungal pathogens[J]. Med Mycol, 2012, 50: 449.
    · Stevens DL, Bisno AL, Chambers HF,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 Clin Infect Dis, 2014, 59: e10.
    · Jeremy D Jackson, MD. 感染性毛囊炎.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infectious-folliculitis. (Accessed on Aug 30, 2019).
    · Priya Rajendran, MDWhitney A High, MDToby Maurer, MD. HIV相关的嗜酸性毛囊炎.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hiv-associated-eosinophilic-folliculitis. (Accessed on Jan 11, 2019).
    · Lynette J Margesson, MD, FRCPC, FAADHope K Haefner, MD. 外阴病变: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别诊断.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vulvar-lesions-differential-diagnosis-based-on-morphology. (Accessed on Apr 08, 2019).
    · John R Ingram, MD, PhD. 化脓性汗腺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hidradenitis-suppurativa-pathogenesis-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 (Accessed on Apr 09, 2020).
    · Megan N Landis, MD. 毛周角化病.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keratosis-pilaris. (Accessed on Oct 14, 2019).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