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缓慢起病并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脑组织的变性,包括神经细胞丢失、老年斑形成和神经纤维缠结为特点。多见于老年人,是老年人痴呆的首要病因,临床上以记忆力明显减退,智能下降以及性格和行为模式改变为特征。晚期可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多吗?
全球 65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 AD 患病率为 4%~7%,占所有痴呆原因的 60%~80%,且随年龄而增长,平均每增加 6.1 岁,其患病率增加 1 倍;据推算我国目前约有 AD 患者 600 多万,预计 2050 年将超过
2000 万。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有什么特点?
阿尔茨海默病多见于 70 岁以上(男性平均 73 岁,女性为 75 岁)老人,亦可在 50 岁以后发病,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约为 3∶1。
阿尔茨海默病跟老年痴呆是什么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罹患痴呆的主要类型。老年痴呆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描述性称谓,在专科医生眼中,绝大多数人所指的老年痴呆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由于老年痴呆是个俗称,无论治疗、研究还是对公众宣教,都要费很多不必要的口舌,容易引起困扰,更关键的是,「痴呆」带有一定贬义色彩,患者因此有「病耻感」、自卑心理,讳疾忌医,逃避就诊、治疗,不利于早发现早治疗。有关专业机构已经启动申请为「老年痴呆症」更名工作,我国医学名词表中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个名词,规范的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
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表现?
记忆障碍是 AD 痴呆最常见的初始症状。典型 AD 患者在发生记忆障碍时或之后可能出现其他认知域的损害。
- 早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记不住最近或刚刚发生的事情,不能处理相对复杂的问题,对新事物的理解出现困难,不能准确辨别时间、地点或人物等;
- 中期可见远近记忆均受损,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计算能力丧失,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如不会说话、不会用以前会用的东西、不认识以前认识的事物,即出现失语、失用和失认的状态;
- 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基本要完全依赖照护者,大小便失禁、无法随意挪动身体,记忆力丧失,仅残留部分片段式的记忆,部分可出现像婴儿吸奶样的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可出现昏迷或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在上述异常表现的同时,还可伴有情感反应的异常,可能出现淡漠、烦躁不安、多疑等表现。护理人要注意情绪的疏导。
出现哪些症状时要怀疑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可能的预兆包括:
- 经常容易忘事,事后再也想不起来,或者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忘记别人已给的回答。
- 顾前忘后,忘记自己刚做的事情,甚至忘掉已做好的饭菜。
- 连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会忘记,或者不会使用适当的语句表达。
- 没有时间概念;在住所附近的街道、门栋迷路。
- 判断力降低,或是轻易受骗上当。
- 抽象思维能力丧失,忘掉自己设置的存折密码、存款数额等。
- 随手乱放物品,或将废品当作宝贝珍藏。
- 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短时间内,行为、情绪从平静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或者拍案而起。
- 性格发生剧烈的不合情理的变化,如疑神疑鬼、猜忌别人等。
- 失去主动性,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对人也不热情。
- 早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记不住最近或刚刚发生的事情,不能处理相对复杂的问题,对新事物的理解出现困难,不能准确辨别时间、地点或人物等;
病因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如下几种假说:
- 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级联假说是目前 AD 的发病机制中最经典的学说,该假说认为老年斑中过度沉积的 Aβ 是导致 AD 病理生理改变的始动因素,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神经元丢失,突触损伤等病理改变是由 Aβ 沉积引起的一系列级联反应。
- ApoE 基因假说: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ε4 基因( APOEε4)是目前唯一公认的 AD 风险基因,ApoE 与上述 Aβ 的清除、聚集等有关,而 ApoEε4 可在炎症刺激情况下使细胞或机体产生更多的促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加剧炎症反应,导致更严重的神经损伤。
- tau 蛋白假说:神经原纤维缠结是 AD 两大病理表现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
- 炎症与免疫机制:除了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外,广泛的炎症反应也是 AD 的重要病理表现。 现在研究认为 AD 中的炎症反应并不单纯是一种被动反应,相反其可能与 Aβ 蛋白及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一样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神经递质失调:胆碱能神经系统是与认知发生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在老年人及痴呆病人中均可发现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乙酰胆碱水平的下降、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等表现。
在上述可能的假说中,目前比较公认的 AD 病理表现包括两点:细胞外 β- 淀粉样蛋白沉积(老年斑)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双螺旋丝)。
铝和某些药品毒物可能加重痴呆吗?
是的。
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过高有关,可能是由于铝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也可能加重痴呆症状。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或者传染吗?
阿尔茨海默病不会传染,但是跟遗传有关系。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明确危险因素,并且有遗传学研究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突变所致,病变相关的基因位于第 21 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相对比较肯定的。- 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级联假说是目前 AD 的发病机制中最经典的学说,该假说认为老年斑中过度沉积的 Aβ 是导致 AD 病理生理改变的始动因素,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神经元丢失,突触损伤等病理改变是由 Aβ 沉积引起的一系列级联反应。
诊断
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根据上文提到的先兆症状,如果怀疑阿尔茨海默病,应进行以下检查以做到早期诊断:
首先是神经心理学的评估,明确是否存在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通常被认为是 AD 的临床前期。可采用多个心理量表明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确定损害的严重程度。
- 常用的量表有: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其中 MMSE 量表最常用,但其不适用于低学历患者。MocA 因其对执行和语言功能障碍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优选。
其次,可以进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
- CT、MRI:用于了解脑组织情况及鉴别诊断,考虑到对脑白质的敏感性,MRI 的应用优于 CT。
- fMRI:不仅可以提供大脑的解剖生理信息,而且还能检测 AD 患者大脑内代谢活性变化的区域和脑内与 AD 相关的蛋白聚体。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MRI,rs-fMRI)成像技术已经逐渐发展为探索 AD 脑功能改变的新途径之一。
- PET:
- 主要是利用一些针对 AD 各病理环节不同靶点的显像剂对 AD 进行辅助诊断,其中糖代谢类显像剂 18 F 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18 F-2-fluora-deoxy-D-glucose,18 F-FDG)和 Aβ 显像剂最为常用。18 F-FDG PET 既可以用来评价 AD 的严重程度,也可以用来评价治疗效果。
- 在 PET 成像中,tau PET 成像示踪剂也在开发当中,它可能成为 AD tau 蛋白病的体内标志物,但这些示踪剂目前只能在研究中使用,临床应用前还需进行额外验证。
- 主要是利用一些针对 AD 各病理环节不同靶点的显像剂对 AD 进行辅助诊断,其中糖代谢类显像剂 18 F 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18 F-2-fluora-deoxy-D-glucose,18 F-FDG)和 Aβ 显像剂最为常用。18 F-FDG PET 既可以用来评价 AD 的严重程度,也可以用来评价治疗效果。
最后,为了进一步确诊 AD,还需进行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检测:
- 目前明确可用于 AD 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主要包括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外周血液和尿液标志物。其中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具有比较高的 AD 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如 Aβ42、总 tau 蛋白(t-tau)和磷酸化 tau 蛋白(p-tau)。
- 淀粉样 β 蛋白:AD 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是细胞外的淀粉样斑块沉积。脑脊液生物标记物检测可发现,AD 患者脑脊液中的 Aβ42 减少,或 Aβ42/Aβ40 比值低。
- 总 tau 蛋白:脑脊液内 t-tau 是一种动态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大脑急性神经元损伤和慢性神经元退行性变的程度,与正常老年人相比,AD 患者脑脊液内 t-tau 升高。
- 磷酸化 tau 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和神经元的退行性变是 AD 基本的病理特征。p-tau 蛋白是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在 AD 中,可促进了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的形成。
- 淀粉样 β 蛋白:AD 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是细胞外的淀粉样斑块沉积。脑脊液生物标记物检测可发现,AD 患者脑脊液中的 Aβ42 减少,或 Aβ42/Aβ40 比值低。
- 综合阐述,有研究表明,CSF 中 p-tau 和 Aβ42 的组合对早期 AD 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度,p-tau 和t-tau 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疾病的进展阶段。
上述脑脊液检查尚未被列入常规,但随着各生物公司检测技术的发展,脑脊液在诊断 AD 中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这类检测可增加 AD 临床诊断的可信度。
医生如何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上述相关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脑脊液相关标志物的检查,不要因害怕腰椎穿刺而拒绝此项检查,毕竟,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发展,脑脊液检查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价值越来越高。
阿尔茨海默病与抑郁症怎么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常有言语少,反应慢,记忆下降,精力差,情绪不稳定等,与抑郁症有许多相似之处。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在此基础上出现对事物缺乏兴趣和高兴感,有罪或无用感,食欲改变或体重明显减轻,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过度,活动减少,易疲劳或体力下降,反复想到死亡或自杀。
- 而阿尔茨海默病则是以记忆力减退为前驱症状、智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
阿尔茨海默病与谵妄怎么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与谵妄的鉴别要点如下:
-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衰弱综合征,而阿尔茨海默病是慢性脑衰弱综合征。
- 谵妄通常在系统性疾病或脑卒中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起病较急,常有意识模糊等身体疾病的表现,而阿尔茨海默病起病慢,进展慢。
- 谵妄可伴有身体疾病,但跟智力减退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而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的意识是清楚的。
-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通常被认为是 AD 的临床前期。可采用多个心理量表明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确定损害的严重程度。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患者多以认知功能异常为首发表现,因此,一般会选择神经内科就诊。
阿尔茨海默病能治好吗?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目前尚没有突破,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心理治疗,都不能中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进展,只能延缓疾病的发展,却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住院吗?
阿尔茨海默病虽然是缓慢进展的疾病,疾病本身不一定需要住院治疗,但也常有一些急性症状需要紧急处理。如
- 精神行为问题:幻觉妄想,情绪不稳等;
- 躯体问题:并发感染或者中风等;
上述情况如果门诊治疗效果不好,就应该住院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如果不治疗会怎么样?
如果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会按照它的自身规律发展,患者的智力逐渐下降,直至生命终结。虽然治疗干预并不能逆转疾病的发展,但却可以减慢疾病的进展,以及预防很多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照料者的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与其他类型的痴呆治疗相同,目前有药物治疗、非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两大部分,具体如下:
- 药物治疗:
- 胆碱酯酶抑制剂:目前已上市的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他克林四种,其中多奈哌齐每天给药一次,因耐受较好而成为一线用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些病人的认知与记忆的损害。
- 美金刚:为一种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拮抗剂。多用于轻-中度痴呆的治疗,对中重度 AD 获益较小。可与胆碱酯酶抑制剂合用,用于控制 AD 患者精神症状,该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头晕,且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减少剂量或避免使用。
- 其他药物:如维生素 E、司来吉兰等抗氧化剂,临床获益较小。
- 胆碱酯酶抑制剂:目前已上市的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他克林四种,其中多奈哌齐每天给药一次,因耐受较好而成为一线用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些病人的认知与记忆的损害。
- 非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 悉心护理:有行为障碍者,需要家人及看护者的悉心护理;
- 补充营养:营养不足在 AD 患者中常见,且与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以维持患者体重。注意不要喝酒,以免加重认知障碍。
- 康复锻炼:对于早期 AD 患者,必要的认知康复、体育锻炼及技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的记忆、认知及身体机能,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 悉心护理:有行为障碍者,需要家人及看护者的悉心护理;
此外,目前有一些常用的药物,如雌激素、非甾体抗炎药、银杏制剂、他汀类药物、维生素 B、ω-3脂肪酸等,均未明确证实对 AD 的治疗有益。不推荐使用。毕竟,对 AD 患者而言,家人的关心与呵护更加重要。
- 精神行为问题:幻觉妄想,情绪不稳等;
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保证优质蛋白的供给:如肉、蛋、奶等,这些动物性的优质蛋白需要占蛋白质总量的一半左右。如果患者以素食为主,则可以选用大豆及其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豆浆等。每天蛋白质的量应该不少于 60 克。
- 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脂肪的供给量占总能量的 20%~25%(约每天 50~60 克),食物中的油脂和烹调用油均应该包括在内。在选择油脂的时候,尽量选择含亚油酸丰富的油,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等植物油,避免选择动物油。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每日 300 毫克。碳水化合物每天的供给量占总热量的 55%~60%,每天约 250~300 克。
-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维生素可以通过新鲜蔬菜、水果获得。坚果、种子中维生素 E 含量丰富,但不建议给患者直接食用坚果、种子,维生素 E 可以通过食用油获得。
- 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由于摄食不足,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还需要注意铁、锌、硒的补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有什么技巧?
阿尔茨海默病在诊断后平均生存期为 6~8 年,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可以逆转或终止疾病的发展,对于照料者来说,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照料者掌握护理技巧十分有必要。
- 对病人要哄,不可给予刺激,让患者有一个和睦的生活气氛。
- 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张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卡片或布条,如万一走失,便于寻找。家里电源、刀剪等危险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病人发生意外。
- 对兴奋不安的患者,要时时有家属陪护,以免发生意外。
- 对长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时翻身擦背,防止压疮发生,如果发现有感染要尽早医治。
- 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不能进食或进食困难者给予协助或鼻饲。
- 保证优质蛋白的供给:如肉、蛋、奶等,这些动物性的优质蛋白需要占蛋白质总量的一半左右。如果患者以素食为主,则可以选用大豆及其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豆浆等。每天蛋白质的量应该不少于 60 克。
预防
怎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阿尔茨海默病是对老年人危害甚大的疾病之一,对此病的预防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包括:
- 个人预防:
- 首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亲朋邻里交流;
- 养成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酗酒,听音乐,保证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最好户外体育锻炼,经常读书写字,主动做一些计算,如超市买东西回来后可计算帐单。
- 饮食注意营养平衡:平时要注意维生素 D、B 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能降低患老年痴呆风险。
- 主动及时治疗慢性病:如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
- 首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家庭预防:子女要挤出时间常陪伴老人,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因为长期的孤独可能大大增加痴呆风险。
- 社会预防:
- 多组织社区活动,主动邀请老年人参加,尤其是不常参加的老人;
-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可有效减少痴呆的发生;
- 经常开展早期老年认知检查,早发现,早预防,及早进行健康教育;
- 政府社会要多关心孤、寡、残疾、失独和贫穷老年人,经常给予关心帮助。
- 多组织社区活动,主动邀请老年人参加,尤其是不常参加的老人;
参考资料· 田金洲, 解恒革, 秦斌, 等. 适用于中国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筛查和诊断框架[J]. 中华内科杂志, 2019, 58(2): 91-101.
· David A Wolk, MDBradford C Dickerson, MD.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of-alzheimer-disease. (Assessed on Nov 26, 2018.)
· 贾建平, 侯婷婷.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29): 2351-2356.
· 王培军, 亓慧慧, 王湘彬.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精准诊断现状及展望[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0(01):11-15.
· 徐勇, 谭琪, 孙宏鹏, 等.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策略的中国指南建议[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18(01):38-41.- 个人预防:
- 就诊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0年08月26日
‧ 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 积极用脑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