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脑栓塞是什么?
脑栓塞是脑血管病的一种,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使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3]。
所谓「栓或栓子」,就是血流中的各种可能造成阻塞的异物,包括血管壁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空气等等[1,4]。
该病起病急骤,无前驱症状,局灶性体征可在数秒至数分钟即达到高峰[1]。
脑栓塞和脑梗塞是同一种疾病吗?
不是。
脑栓塞是脑梗塞(也称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大家族的一员。依据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的机制,可将脑梗塞分为三种主要病理生理学类型,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所致的脑梗死[1]。
所有的脑梗塞都是因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造成局部脑组织坏死。其中,因为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使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导致局部脑阻止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脑梗塞,单独分类叫「脑栓塞」[1]。
脑栓塞的分类有哪些?
脑栓塞按照栓子的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1]:
- 心源性脑栓塞: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栓子来源于心房、心室壁血栓及心脏瓣膜赘生物(突出于器官表面的一种新物质,如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少数来源于心房黏液瘤(心脏内膜的一种良性肿瘤),也见于静脉栓子经未闭合的卵圆孔(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小孔)和缺损的房间隔(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生理部位)迁移到脑动脉造成脑栓塞。
- 非心源性脑栓塞:栓子不来源于心脏,而是来源于空气、脂肪滴、虫卵以及一些异物等。
- 来源不明性脑栓塞:还有一些病人查不到栓子的来源。
脑栓塞常见吗?
常见。
脑栓塞大概占整个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率的 10%~15% 左右(即 100 个新发脑卒中患者中,就可能有 10~15 个是脑栓塞患者) [2,3]。而根据 2017 年发表的 Ness-China 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我国 2017 年卒中发病率(新发病例)为 345.1/10 万人,而同年脑卒中的患病率(包括新旧病例)为 1596.0/10 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 240 万,每年死亡病例约 110 万,存活者约 1100 万 [1]。
脑栓塞严重吗?会导致死亡吗?
脑栓塞的严重程度由栓子堵塞的脑组织部位决定 [1]:
- 如果堵住的是相对小的血管,或者相对来说不是非常重要的部位,那么除了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乏力等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 如果堵住的是大血管,造成一大片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则会有生命危险;还有些特殊的位置,例如「脑干」——(这里有与呼吸、心跳等重要功能相关的中枢系统)发生脑栓塞,即使范围不大,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其中,心源性脑栓塞(脑栓塞的一种类型)急性期病死率为 5%~15%,多死于严重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 [1]。
脑栓塞年轻人也会得吗?
会。
很多人认为脑栓塞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这是一个误区,其实任何年龄都可发生脑栓塞。而年轻人发生脑栓塞的原因比老年人更复杂。比如动脉的夹层,风湿性心脏病,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会引起全身血管的炎症改变,形成血栓 [1,2]。
症状
脑栓塞的患者有哪些症状?
脑栓塞发病前一般无明显症状,且发病速度非常快,相关症状多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1,2]。
脑栓塞可仅发生在单一动脉,也可广泛多发,因而患者表现不一,除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急性栓塞外,患者一般并不昏迷,一部分患者可在起病时有短暂的意识模糊、头痛或抽搐[2]。
其他的症状取决于栓塞的血管和缺血的脑组织部位。
-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有头疼、头晕、肢体活动障碍(一侧肢体的瘫痪,俗称「偏瘫」)、面瘫、语言障碍、眼球凝视麻痹、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偏瘫也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下肢瘫痪相对较轻。
- 椎 - 基底动脉系统:主要有复视(一个东西看成两个)、口舌麻木、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行走不稳等)、意识障碍(意识模糊、昏睡)等 [2]。
脑栓塞后会发生其他并发症吗?
脑栓塞后除了神经系统的症状外,还有其他并发症,且种类繁多,这里只讲常见的几种 [1,2]。
-
肺部感染:脑栓塞患者可能会因为延髓麻痹而造成饮食呛咳,从而使异物可能进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常见表现有发热、寒战、头痛、发力、恶心等;昏迷的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机体排痰能力减弱,也会发生一种特殊的肺部感染,医学上叫做「坠积性肺炎」,多是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蓄积在肺部发生感染所致。
-
褥疮:由于不能自主翻身,会发生臀部,腰部等关节突起部位皮肤发红、肿痛、溃疡,也就是所谓的「褥疮」。
-
尿路感染:脑栓塞患者可能会因为影响排尿的神经中枢而导致排尿困难,有的排尿障碍患者需要用导尿管帮助排尿,而沿着导尿管可能引起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患者多表现为尿频(排尿次数增加,正常成人白天排尿 4~6 次,夜间 0~2 次)、尿急(即憋不住尿)、尿痛,可伴随腰痛、发热等。
-
心脏疾病:不仅心脏病会引起脑栓塞,脑栓塞后也会引起新的心脏病,例如心律不齐等,典型表现为心悸、乏力等。
-
应激性溃疡:可能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这是因为重大的疾病会引起消化道的溃疡,医学上叫「应激性溃疡」。患者多表现为上腹痛或反酸,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呕血或黑便等。
-
静脉血栓:由于肢体瘫痪,不能动弹,不利于下肢静脉回流,时间久了容易形成静脉血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情况;静脉血栓形成后,又有可能脱落,造成肺的血管栓塞,引起胸部疼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甚至危及生命。
脑栓塞和脑梗塞的表现是差不多的吗?
- 病情发展速度不同。脑栓塞比脑梗塞发病速度更快。
- 严重程度不同。由于脑栓塞发病速度太快,脑内的血管都来不及建立新的替代血流通道(侧支循环),因此,脑栓塞的病变范围更大更严重。
- 脑栓塞容易并发脑出血,而脑梗塞少有并发脑出血。脑栓塞发生后,由于栓子牢固的阻塞血管,该处的血管也会受到损伤。如果之后栓子分解破裂,血流部分恢复,从损伤的血管漏出,形成出血。
- 预防措施不同。脑栓塞的关键是「栓子」;因此,在预防上,要注意寻找到栓子的来源,然后要预防新栓子的形成;而脑梗塞的预防主要重在预防危险因素,若有高血压需要降压防控,若有高血脂需降脂治疗等。在药物的使用上,会和其他脑梗塞有些差别(如脑栓塞急性期一般不推荐抗凝治疗) [1,2]。
病因
脑栓塞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本病不同类型,其病因也不相同,具体如下 [1,2]:
- 心源性脑栓塞:栓子来源于心房、心室壁血栓及心脏瓣膜赘生物(突出于器官表面的一种新物质,如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少数来源于心房黏液瘤(心脏内膜的一种良性肿瘤),也见于静脉栓子经未闭合的卵圆孔(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小孔)和缺损的房间隔(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生理部位)迁移到脑动脉导致脑栓塞。引起脑栓塞的常见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又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心律不齐的一种),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等。
- 非心源性脑栓塞:栓子不来源于心脏,而是来源于空气、脂肪滴、虫卵以及一些异物等。比如头颅外那些大动脉管壁上的血栓的脱落等引起动脉—动脉栓塞,大脑中动脉栓塞最常见。其他相对少见的栓子有空气,脂肪滴,虫卵以及一些异物等,由这些心脏以外的栓子随血液进入大脑血管引起脑栓塞称为非心源性脑栓塞。
- 来源不明:部分脑栓塞无法确定病因。源于动脉血管,比如头颅外那些大动脉管壁上的血栓的脱落等。其他相对少见的栓子有空气,脂肪滴,虫卵以及一些异物等。
脑栓塞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 骨折或骨科手术:尤其是股骨、肱骨骨折等,可能导致脂肪入血,增加脑栓塞(脂肪栓塞)的风险。
- 气压改变:如潜水或高空飞行、气胸、剧烈咳嗽等,都使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压环境,原来溶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最终都可增加脑栓塞(气体栓塞)的风险 [2,4]。
脑栓塞哪些人易患?
- 有心脏疾病的人群:如风湿性心脏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都可能使来源于心房、心室壁血栓及心脏瓣膜赘生物的栓子进入脑血管,而更容易引发脑栓塞。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头颅外面的大动脉的粥样硬化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不稳定的斑块,因此这类人群也容易患病。
- 有骨折或骨科手术的患者:这类人群因脂肪进入血液而容易引起脂肪栓塞而患病。
- 潜水或高空飞行等人群:这类人群因气压改变而容易引起气体栓塞而患病。
脑栓塞为什么心脏疾病的患者容易患?
很多心脏疾病的患者容易患脑栓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栓子的形成。
很多心脏病,会导致心脏的内壁上形成血栓,医学上叫「附壁血栓」 [4],如果某个时刻,这种血栓脱落了,那么它就随着血流到处游走,走到脑血管的某处卡住,就可能把该处的血管堵住,从而引发脑栓塞。
脑栓塞是不是更容易发生在动脉狭窄患者中??
不一定。
栓子一般随血流方向运行,最终停留在口径与其相当的血管并阻断血流 [4],因此,是否易患脑栓塞由具体情况决定:
- 首先看动脉狭窄的位置,如果是四肢的动脉狭窄,不会发生脑栓塞,因为栓子脱落是往远离心脏的方向走行,会引起肢体的麻木、疼痛、皮肤苍白,营养障碍等。心脏发出的主动脉,颈部两侧的大动脉,头颅内的大动脉这些血管狭窄更容易引起脑栓塞,因为这些部位的血流方向是朝向大脑的。
- 单纯的动脉狭窄,血管内壁比较干净,不会引起脑栓塞。但因为血管狭窄,如果有其他栓子(比如心脏)到达这里就可能堵住。
- 动脉狭窄且血管内壁不干净,有很多不稳定的斑块,这些斑块随时都会脱落然后往脑血管行走,则容易患脑栓塞。
脑栓塞会由血管斑块引起,那血管斑块是怎么产生的?
血管斑块的发生非常复杂,不是短期内形成的。简单来说,由于血液中有各种成分,特别是所谓的「坏胆固醇」,它的增多会沉积在血管壁上 [4]。
同时,血管本身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比如炎症等,使得沉积在血管壁上的「坏胆固醇」渗透到血管壁内,随时间推移会累积形成斑块。最后斑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导致血管狭窄。
脑栓塞会遗传吗?
不会。暂未有权威文献说明脑栓塞具有遗传性,但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疾病,可能会增加脑栓塞的风险 [1]。
诊断
脑栓塞患者要确诊,需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目的是检查患者发病后的身体情况,是否符合脑栓塞的表现。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指令性的动作,需要患者配合。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疼痛刺激,家属应理解配合。
- 血生化:目的是检查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以及指导后续治疗。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等。急诊检查时,无需空腹采血 [1,2]。
- 凝血功能检查:目的是检查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 头部 CT 及 MRI:可以找出脑栓塞的部位和范围。
- 心电图:目的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情况,同时初步判断有无引发脑栓塞的高危因素(如心房颤动等),必要时需做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
- 心脏彩超:目的是判断患者心脏是否有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心脏瓣膜病等。
- 其他: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 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1,2],这些特殊检查主要是查看和评估动脉的狭窄程度,血管斑块等。
脑栓塞如何快速识别?
一旦发生脑栓塞,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因为,时间拖得越久损伤约严重。这里有个简单而又有效的识别方法,叫做 FAST。
F(Face,脸):面瘫。让患者微笑,他会出现两侧脸不对称或口角歪斜。
A(Arm,手臂):肢体无力。让患者同时抬高伸直双手,会出现一侧手臂无力抬起或下垂。
S(Speak,说话):言语障碍。嘱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或一句话,出现言语含糊不清,结巴,或完全不能说出。
T(Time,时间):争取时间。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越快越好[5]。脑栓塞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治疗
脑栓塞患者应该在哪个科就诊?
神经内科、急诊科。
- 脑栓塞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脑栓塞的治疗与后期的预防应该就诊神经内科。
- 如患者突然出现不省人事,或倒地不起、肢体的抽搐等症状,立即就诊急诊科或拨打 120。
当然,如果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需要其他科室的协同诊治。比如心血管内科,呼吸科,风湿科,血管外科等。
脑栓塞如何治疗?
脑栓塞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溶栓)、手术两种,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危险因素、病情等,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不会完全一样 [1-3]。
-
溶栓治疗:多采取静脉溶栓。所谓溶栓,就是指在血栓形成初期,栓子比较软和疏松,这时可以通过药物溶解掉血栓,使血管再通。适用于发病后 4.5 小时或 6 小时以内的患者,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尿激酶、链激酶等。发病时间超过 4.5 小时甚至 6 小时的患者不建议溶栓(效果不好且风险大)[1,2]。
-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有急性脑栓塞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症状出现 <4.5 小时;年龄 ≥ 18 周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一定不能溶栓治疗):既往有颅内出血史;近三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血压升高:收缩压 ≥ 180mmHg 或舒张压 ≥ 100mmHg;活动性内出血等患者。
- 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需医生评估情况后,考虑是否溶栓治疗):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妊娠;近两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近三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三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等 [1,2]。
-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脑栓塞急性期,3~4.5 小时内,也可以进行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血管成形和支架术等。
-
基础性疾病治疗:比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等。
-
其他治疗:病情稳定后,会进行物理及康复治疗,尽量提高肢体的肌力,减少残疾程度。
由于心源性脑栓塞容易再发,建议脑栓塞患者在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数周,减少再发风险。
脑栓塞除溶栓药物外,还有哪些常见治疗药物?
脑栓塞患者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治疗药物按种类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类 [1-3]:
- 抗凝药:减少血液的凝固,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适用于合并房颤的本病患者,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在发病后 3~12 天之间开始口服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等,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各种出血,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表现为瘀斑、紫癜、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 抗血小板药 :是脑梗塞的治疗药物「三大基石」之一。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治脑梗塞。从「阿司匹林」到「氯吡格雷(波立维)」都是这类药物。未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期患者应在 48 小时之内尽早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过敏者,可用氯吡格雷代替。
- 降血脂药:是「三大基石」之二。常用的有「他汀家族」,适用于血脂高的本病患者,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患者用药后可能腹部不适、骨骼肌痛、荨麻疹等不良反应。降血脂药不仅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可以稳定斑块,保护血管。
- 降压药:是「三大基石」之三。有高血压的病人需要长期监测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脑血管病。降压药有很多种,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足踝部水肿、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降糖药:作用是控制血糖。糖尿病会对血管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有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监测控制血糖。这类药物有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苯脲等)和胰岛素。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案。
脑栓塞可以用华法林治疗吗?
华法林是预防复发的药物,属于抗凝药。对于某些再发脑栓塞风险很高的人群来说(比如有房颤,心脏瓣膜病变等),推荐服用抗凝药来减少血液不良凝固,预防脑栓塞复发。
脑栓塞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医生要求服用华法林,为什么要经常抽血化验?
由于华法林的作用是抗凝,如果抗凝过度,就会引发出血 [1,2]。研究发现,既能刚好预防脑栓塞,又能防止出血,就必须把某个比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达到上述平衡。这个比值叫国际抗凝标准化比值(INR),如果 INR 控制在 2~3 之间,那么就既可以达到抗凝作用,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血 [6]。
所以,在服用华法林期间要经常抽血化验这个指标,监测它的变化,从而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脑栓塞治疗后不能服用华法林,该怎么办?
华法林有很多缺点,比如需要反复抽血监测 INR 值,受饮食的干扰较大等,造成很多患者无法坚持服用 [6]。
这种情况的患者可选用新一代抗凝药,例如: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这类药的优点是,相对更安全,无需监测 INR 值,缺点是价格较高 [2]。
脑栓塞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
脑栓塞后易发生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言语不清等,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矫治各种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5,7]。
要强调的是,康复训练不是老百姓想的那么简单,一定要在正规的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不恰当的康复训练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让后期的康复更加困难。
脑栓塞后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
总体来说,康复的治疗原则有:
- 合理的预期:不是所有的病变都需要康复的。病情较轻的无需特殊康复手段也可以自然恢复;病情过重的,无论采取哪种康复手段可能都无效。
- 强调早期康复:一般来说,在病情稳定 2~3 天就可以考虑康复治疗。运动功能在康复的前三个月恢复最快,三个月后变慢。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利用各种软性靠垫将患者置于舒适的抗痉挛位置)、床上坐位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战力训练和行走训练等 [7]。
- 主动性康复:康复锻炼要主动,要有意识的训练。
- 个体化、阶段化: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循序渐进的方案。
脑栓塞后的患者在康复时越早开始行走越好吗?
不是越早越好。
在康复过程中,有一种情况叫「误用综合征」。意思是患者和家属心太急,没有按照规律进行运动康复,患者还未站稳就强行架着患者练习行走,导致关节受损,从此肢体运动异常(例如上肢收缩,下肢伸直,脚向内翻,走路画圈等),上述情况出现后会使接下来的康复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前面强调的早期康复治疗一定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恢复训练 [7]。
生活
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病患者适宜的地中海饮食是什么?
研究发现,在希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中,他们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其他国家的要低,这和他们的饮食结构有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地中海饮食 [8]。
简单来说,地中海饮食强调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食品,低脂乳制品,家禽,鱼类,豆类 、橄榄油和坚果,并限制糖和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的摄入。
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还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血管损伤,降低发生脑血管疾病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
预防
脑栓塞患者如何预防发生上述并发症?
- 呛咳导致肺部感染:对于饮食严重呛咳的患者,要避免经口进食,建议从鼻腔插入一根胃管,所有的食物、水以及口服药物都从胃管注入,这样既可以避免呛咳引起的肺部感染,又方便基础营养的补充,促进患者康复。
- 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勤翻身是预防这些并发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建议每隔 1~2 小时翻身一次;若条件允许,可将患者床头抬高 30 度左右,半卧位与卧位相交替,这样有利于呼吸道排痰与分泌物的引流,而且也是预防褥疮的好办法。对于痰较多的患者,建议经常拍背帮助患者排痰。
- 拍背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手掌手心做出空心状,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均匀力量拍打背部,每次 3~5 分钟。
- 尿路感染:预防尿路感染首先就是尽量避免使用导尿管。如果病情需要,确实需要留置尿管,要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
- 保证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 在搬动患者或患者起床活动时,建议夹闭导尿管,防止尿液逆流;
- 患者淋浴或对患者擦身时,导尿管不能放入水中;
- 另外,训练膀胱功能,争取早日拔除导尿管。
- 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急性的严重的疾病,医生都会使用药物预防消化道出血。同时,早期的营养支持也很重要,尤其是经口或经胃管的肠内饮食(把食物吃到胃里,而不是静脉输液营养)。
-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无法自由活动的瘫痪侧肢体,容易并发静脉血栓,因此,建议瘫痪侧肢体在早期就要尽量活动,能动多少是多少;下肢可适当抬高,促进静脉的回流;补充水分,预防脱水,防止血液太过粘滞。如果完全瘫痪,可以被动活动肢体,按摩,也可以穿弹力长袜,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脑栓塞可以预防吗?有哪些措施?
脑栓塞是可以预防的,需要做到这些:
- 最基本的措施是调整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例如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有糖尿病风险的要注意控制饮食总量)还需要控制体重,适量运动。
- 坚持服用药物控制高血压,控制血糖,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 控制房颤等心律失常,处理心脏瓣膜病及相关疾病,根除栓子的来源。
-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
脑栓塞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是什么意思?
- 所谓一级预防,意思就是患者还没有发生脑栓塞,但是有发生脑栓塞的风险,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发生脑栓塞,最好是以后都不发病。主要预防措施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膳食中的脂肪含量,适当体育运动等 [1]。
- 所谓二级预防,意思就是患者已经发生了脑栓塞,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加重以及后期的复发,最好是以后不复发。主要措施有调控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基本与以及预防相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等 [1,2,5]。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贾建平, 陈生弟. 神经病学[M]. 第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86-207.
[2]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2701-2702.
[3]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825-842.
[4] 步宏, 李一雷. 病理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49-58.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 666-682.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1): 76-82.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50(6): 405-412.
[8] Mediterranean diet for heart health.[OL]. Mayo Clinic.(2022-02). [2022-05-11].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nutrition-and-healthy-eating/in-depth/mediterranean-diet/art-20047801.
[9] 肖园元, 李东泽, 贾禹, 等. 地中海饮食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J]. 医学综述, 2021, 27(18): 3662-3668.
[10] 吴江. 神经病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66-167.
[11] 倪金迪, 李响, 刘梅等. 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2014年AHA/ASA版)[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1): 65-73.- 就诊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1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可进行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治疗。
· 需在正规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