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脑卒中是什么病?
脑卒中亦称脑中风,由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异常 [1]。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比如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等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大家常说的脑溢血是属于出血性脑卒中。
根据受累部位和范围不同,轻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重者可能留下严重的瘫痪甚至死亡。
患者的结局除了和脑受损的范围、 部位有关之外,与治疗是否及时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脑中风发生后一定要紧急送医院进行处理。
脑卒中的患者多吗?
在我国,脑卒中(中风)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 2017 年流行数据统计,每 10 万人中约有 1596 人患病,345 人发病,159 人因卒中死亡 [1]。
发生脑卒中后的后遗症可轻可重,轻微的后遗症可能仅仅影响精细操作,对于正常的活动、生活自理不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瘫痪,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2]。
脑卒中分为哪几个类型?
按疾病病理情况分类[1]:
-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因脑血管栓塞所致,要及时改善脑缺血情况;
- 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因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需要及时控制脑出血,避免症状加重。
症状
脑卒中发生前有预兆吗?
脑卒中发病前很可能没有明显预兆,少数人发病前有头痛或者血压高等症状 [1]。
脑卒中有哪些常见表现?
- 肢体无力、麻木:一侧身体(或一侧上肢、一侧下肢)瘫痪、感觉障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跌倒、失去平衡 [3]。
- 面舌瘫痪:表现为面瘫、舌瘫,出现鼻唇沟变浅、口角及伸舌歪斜等。
- 头痛:突然出现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的症状 [3]。
- 构音障碍:发音困难,咬字不清字。
- 言语障碍:表达困难、理解困难、不能复述、命名等。
- 视觉障碍:一侧或双侧眼睛看不见,不能感知物体,或出现复视(看东西有重影) [3]。
- 癫痫发作:表现为突然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等。
- 意识障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等。
脑卒中会发生什么严重后果?
脑卒中的严重后果可导致神志不清、四肢活动障碍等后遗症,同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形成脑疝,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 [3]。
脑卒中会致死吗?
脑卒中严重情况可以致死,如不及时救治出现脑疝,数分钟内就可出现死亡 [2]。
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常见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有[3]:
- 颈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斑块脱落,可导致动脉 - 动脉栓塞使颅内动脉形成栓塞;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本身出现病变的疾病,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可引起脑缺血。
- 房颤或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容易引起心脏附壁血栓的心脏病,当心脏中有血栓形成时,容易脱落下来,随着血液循环流到身体各处,如果在脑血管的部位堵住了,就可能形成脑缺血。
- 各种容易进入体内动静脉血管里面的栓子,如空气栓子,癌栓,脂肪栓子等,也会引起脑缺血。
- 肌纤维发育不良、镰状细胞性贫血、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安非他命)等,也可能引起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常见病因?
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有 [1,3]:
- 高血压,或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使颅内血压突然升高;
-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 血管结构性损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等。
- 药物因素:抗凝、抗溶栓治疗等。
- 系统性疾病: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如白血病、血友病等。
脑卒中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
-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收缩压 > 160 mmHg 或舒张压 > 95 mmHg,脑卒中的风险增加四倍 [1]。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并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发病风险也会逐年增加 [1]。
- 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总胆固醇每增加 1 mmol/L,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升高 25% [1]。
- 有其他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均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可以使卒中的风险增加 3~4 倍 [1],它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堵塞大脑血管,引起脑卒中。
- 肥胖人群:肥胖增加了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风险,因而更易发生脑卒中。
- 吸烟人群: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促使血管收缩,加速全身血管硬化。很多研究表明,吸烟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 2~4 倍 [1]。
- 过量饮酒人群:过量饮酒(每周酒精摄入超过 300 g)可导致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持续增加。
- 缺乏运动人群:长期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血管弹性、血流速度下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易引起脑卒中。
- 有不良饮食习惯人群:如喜好高盐、高糖、高脂饮食,增加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更易引起脑卒中。
脑卒中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吗?
脑卒中更常见于中老年人,但年轻人也会发生脑卒中 [1]。
年轻人的脑卒中多由高血脂、吸烟、肥胖、过量饮酒等所致[4]。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引起的脑卒中在年轻人里相对较少。
脑卒中会遗传吗?
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发现,父母中有卒中史的,其子女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1]。
脑卒中会由长时间打游戏引起吗?
会。
长期打游戏,甚至通宵不休息的打游戏的人,易引发血压升高,有导致脑卒中的风险 [4]。但一般来说,没有基础疾病的人,仅仅因为长时间打游戏发生脑卒中,还是很少见的。
诊断
出现哪些情况要警惕脑卒中?
突然出现一侧面部或上下肢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者突然出现神志模糊或昏迷者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2]。
脑卒中的 FAST 判断法是什么?
FAST 是一种可以让普通人快速判断别人是否发生了脑卒中的一种方法,能够让脑卒中更容易被识别出来,以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家人中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过脑卒中发作,掌握 FAST 判断法非常重要 [2]。
- F 是指面瘫,比如皱纹消失,无微笑面容;
- A 是指肢体无力,是指抬胳膊或腿没有力量;
- S 是指说话不清、吐字模糊,不能清晰表达;
- T 是指时间,迅速拨打 120 急救电话。
根据这个判断法则,当怀疑家人是脑卒中发作时,可以让他做微笑的表情,看看有没有明显不对称;举起两侧胳膊或行走,是否有一边明显的无力、行动障碍;让他念一个句子看看有没有吐字不清。如果有表情明显不对称,一侧胳膊或下肢无力,或者有吐字不清,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
脑卒中需要做哪些检查?
- 头颅 CT 及 CTA 检查:怀疑脑卒中的患者首先需要立即行急诊头 CT 检查来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 [1]。头颅 CTA 可明确梗死部位,明确有无血管异常。
- 脑血管检查:询问有无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进一步做脑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病变的血管、明确病因等。
- 其他检查:包括血液分析、尿液分析、血糖、血脂、血压、肝肾功能、凝血常规、心电图检查,这些检查有利于脑卒中患者下一步抢救用药。
脑卒中为什么要做头颅 CT检查?
脑卒中进行头颅 CT 有助于区别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下一步的治疗。
- 出血性卒中需要及时止血或手术治疗[5];
- 缺血性卒中需要应用抗凝或者抗血小板或者溶栓以及机械取栓等[6]。
-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治疗原则是相反的,所以需要首先做 CT 进行鉴别。
脑卒中做头颅 CT 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检查之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心跳的平稳,做之前相关的抽血化验应该完成,一旦检查途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需要及时心肺复苏,必须准备相应的抢救设施。
脑卒中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脑卒中容易与肝昏迷、糖尿病性昏迷、尿毒症引起的昏迷、眩晕引起昏迷相混淆。需要完善头颅 CT 等各种检查后与脑卒中鉴别[1]。
治疗
脑卒中要去看哪个科?
急诊科,如果有专门的卒中绿色通道更加合适。
脑卒中应该如何自救?
怀疑自己发生脑卒中,可以区休息位,自己或请身边人及时呼救 120,由 120 急救专业人员实施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及时送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发现疑似脑卒中病人,应该如何急救?
- 首先判断病人神志是否清楚,呼吸是否通常,看看有无四肢活动障碍,嘴里有无呕吐物,如有需清除口腔异物。
- 如神志清楚,呼吸顺畅,仅有肢体活动障碍,立即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展开心肺复苏,同时呼叫 120 急救。
心肺复苏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 呼喊并拍打患者肩部,判断其有无意识。
- 让患者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触摸颈动脉判断颈动脉搏动,解开患者厚重的衣服,扫视患者胸部,查看是否有自主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查看呼吸的过程需要在 10 秒内完成。
- 若患者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喘气样的呼吸,需要立即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 120 并设法获取体外除颤器(AED)。
- 立刻开始按照 30 : 2 的按压与通气比,实施心肺复苏术。
- 首先在患者的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的稍下方,也就是胸骨的下半段上,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每次按压深度5至6厘米。
- 然后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患者呼吸道并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 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握住患者下巴,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的状态。
- 接下来,常规吸气,然后用嘴封住患者的嘴进行两次吹气,每次吹气持续一秒钟以上,吹气时用眼睛的余光查看胸部有无隆起,如果吹气有效,可观察到患者胸廓随吹气而抬起。注意,两次吹气要在 10 秒内完成。
- 当患者为婴幼儿时,可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首先,使患儿呈头后仰的气道开放状态。施救者常规吸气,用口包住患儿的口鼻,向患儿口鼻连续吹气两次,每次吹气用一秒钟。在吹气过程中观察患儿胸部起伏情况,所给的通气量能使胸廓有可见隆起即可, 注意避免过度通气。
- 30 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或者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接手为止。
脑卒中的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时候?
时间非常重要,脑卒中患者越早接受治疗,越能够获益。
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发病后的 4.5 小时或 6 小时内,在这个时间内患者可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及时开通血管,减少或避免后遗症,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和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 [1]。
若超过 4.5 小时或 6 小时,部分合适患者经过评估之后在 24 小时内仍可接受机械取栓治疗 [1]。
脑卒中急救是应该抢时间还是选医院?
脑卒中患者病情危急应该抢时间急救,如果病情平稳可以考虑选择有救治条件医院就诊。千万不要为了去所谓的最大最好的医院治疗,舍近求远并拒绝到有条件的其他医院而耽误了宝贵的救命时间。
缺血性脑卒中如何治疗?
治疗应个体化,根据病情轻重以及基础疾病情况,综合分析临床发病情况决定具体治疗方案。常见方法包括 [1,6]:
- 溶栓治疗:根据 CT 结果以及化验检查评估病,患者发病在 4.5 小时或 6 小时内,并且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状态下考虑溶栓治疗。
- 机械取栓或动脉溶栓:如果溶栓治疗无效,患者发病在 24 小时内,且经影像学检查评估后,考虑机械取栓或动脉溶栓。
- 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用于无法进行溶栓、取栓治疗的患者。
- 降脂:包括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
- 抗凝治疗: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适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有利于预防脑卒中二次发作。
- 降纤治疗:包括降纤酶、巴曲酶等,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 脑保护治疗:包括阿片受体阻断剂、依达拉奉等,有助于降低脑代谢,减少缺血性脑损伤。
- 改善循环:例如尤瑞克林、丁苯酞等,有助于改善侧肢循环,改善脑缺血。
出血性脑卒中如何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应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临床症状等来确定治疗方案 [3]。
- 少量出血可采取保守治疗,可以应用内科治疗: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四肢保持功能体位、可根据情况使用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同时使用氨基己酸、氨甲环酸进行止血;还可以使用依达拉奉等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 对于出血量大,有瞳孔变大、意识丧失,急诊外科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脑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或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有哪些风险?
溶栓治疗的风险主要是出血,可以引起脑及其它脏器的出血 [2]。
脑卒中哪些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来确定是否手术治疗 [1]。
- 基底节区、丘脑、脑叶等部位出血超过30 mL;
- 小脑出血超过 10 ml且有明显脑积水;
- 重度脑室出血;
- 合并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血管病变。
脑卒中手术治疗有哪些常见风险?
- 脑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容易导致颅内压骤增,造成术后出血,多在术后 24~48 小时发生[8]。
- 脑水肿:手术治疗后动脉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容易引起脑水肿的现象[1]。
- 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8]。
脑卒中度过紧急期后还需要哪些检查、治疗?
度过紧急期后仍需要进行头颅 CT 或 MRI 复查,同时进行抽血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的复查,治疗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继续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 [1]。
脑卒中住院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住院期间要注意加强对局部及全身的护理,尤其是口腔的护理,不要擅自喂食喂水,注意观察体温、血压、尿量、以及卒中患者的意识、肢体的运动及感觉情况、避免褥疮的发生。
脑卒中发生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吗?
需要。
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以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如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3]。
脑卒中患者长期吃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对身体有害吗?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身体受到损伤的机会大大减少,收益超过风险 [9]。
脑卒中长期吃他汀类调脂药物对身体有害吗?
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对绝大多数人都是安全的,但仍要注意对肌肉肝肾的损害,应在医师指导下定期复查肌酶、肝肾功能 [9]。
脑卒中出院后需要复查吗?脑卒中出院后怎么复查?
需要复查,一般根据医生要求,定期(比如 1 个月后)在门诊复查头颅 CT 或 MRI,凝血功能和肌酶、肝肾功能等其他情况。
脑卒中能彻底治愈吗?
少部分病人能够达到功能上的临床治愈。
由于神经细胞是不能再生的,脑细胞一旦损伤,不能恢复,所以脑卒中实际上是不能治愈的,治愈只是功能上的恢复,是通过其他神经建立新联系实现的 [2]。
轻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改善脑循环,控制诱发因素,可以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减少乃至避免发生脑卒中再次发生。
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较差,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通过康复训练达到正常生活的目的,但已经损伤的脑细胞不能恢复。
脑卒中会留下哪些后遗症?
大脑受影响的部位、范围不同,脑卒中的后遗症也不同 [2]。
- 肢体活动障碍:如果病情较重一般会留下肢体运动障碍,一侧身体瘫痪,如果长期不能行走会导致肌肉萎缩痉挛,形成下肢血栓形成造成下肢肿胀或疼痛。
-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脑卒中影响到舌咽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后遗症。
- 心理障碍:脑卒中影响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可能会出现抑郁等情绪异常。
- 言语障碍:脑卒中影响到控制语言的大脑区域,可能出现写作、语言沟通困难。
脑卒中发生后需要康复治疗吗?脑卒中有哪些康复治疗方法?
脑卒中发生后需要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有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认知训练、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在康复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主要是为了能让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 [2]。
脑卒中易复发吗?
脑卒中发生后,若不重视血脂、血压、血糖以及基础病的治疗,会复发的,而且比第一次发作加重 [6]。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08日
‧ 可能留下后遗症,后期需进行康复治疗。
‧ 控制血压和血糖、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复发。
生活
脑卒中患者康复前在饮食、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
饮食上要清淡,少油腻,控盐低糖,多吃蔬菜,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
生活上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控制血压、血糖,同时要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既往发生过脑卒中的人,在饮食、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 既往发生过脑卒中的人在饮食上要做到少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 生活中要心平气和,避免便秘的发生,生活有规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训练。
脑卒中病人如何照顾?
- 保证卒中病人每天有足量的睡眠:避免熬夜,从事日常活动时,感觉累时则立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能保证 10 小时睡眠时间);
- 缓解卒中病人的紧张压抑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认真倾听病人的想法,及时解决他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丰富病人的生活转移其对病情的过度专注,比如听有声小说、适度玩游戏、看电影等都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 协助卒中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对改善功能预后是有益的,可以借助器械进行站立、体位转移等康复训练。身体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每天完成至少 45 分钟的康复训练。一般来说,如果休息后,第 2 天早晨病人体力基本恢复,训练强度就是合适的。
- 协助有吞咽障碍病人进食:吞咽障碍患者的食品应具备流体食品的特点,如黏度适当、易变形、密度均匀顺滑等,芝麻糊、软粘的稀饭、土豆泥等就是很好的选择。患者应尽早开始经口饮食,避免呛咳 [2]。
脑卒中偏瘫的家人该如何开导?
脑卒中偏瘫的家人,首先要建立对卒中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协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相信并配合医生会制定详细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利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来解决患者的费用问题。
- 调动患者积极性:在患者消沉时,家属可以利用科普视频、书籍、手册微信平台等,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及遵守医嘱的重要性,调动患者健康保健的积极性。
- 纠正态度和信念:家属可以积极联系其他病友,利用其他病友的治疗经验激励患者积极治疗,纠正其消极的治疗态度。
- 坚持持续督导: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钟、用药日记、治疗日志等提醒患者坚持治疗及康复,通过记录下来的病情进展记录激励患者坚持治疗 [2]。
脑卒中影响生育吗?
可能影响。
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如果能够正常生活,是不会影响生育的[2]。但如果经治疗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正常的性功能,则可能影响生育,需要采用辅助生殖的方式生育。
预防
脑卒中怎么预防?
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是,预防引起脑卒中发病的基础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如果有动脉瘤,建议进行处理。
- 饮食上要以少盐、低脂为主,并注意戒烟、戒酒。
- 应选择多样化食物,包括全谷、薯类、水果、蔬菜、奶制品等。
- 适当运动,每周坚持有氧运动 3~4 次(慢跑、快走等),每次持续 40 分钟以上,减轻体重。
脑卒中怎么防止复发?
减少脑卒中复发的可能,就要让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正常,糖尿病者血糖达标,戒烟,限酒,稳定心脏病,房颤患者接收抗凝治疗,就可以最大程度预防脑卒中复发 [6]。
[1] 贾建平,陈生弟. 神经病学[M]. 第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2108/50c4071a86df4bfd9666e9ac2aaac605.shtml
[3] (美)斯蒂芬 · 豪瑟. 哈里森神经内科学[M]. 第 3 版. 王拥军.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4] 孙宁,黄富表,叶婷. 青壮年脑卒中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调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1): 24-31.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12): 994-1005.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 666-682.
[7] 沈洪,刘中民. 急诊与灾难医学[M]. 第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8] 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9] 杨宝峰,陈建国. 药理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 周东. 神经病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1] 张淑琴. 神经病学(第2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