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干眼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干眼
    就诊科室:眼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沈旭中

    沈旭中眼底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9月24日

    · 轻度干眼无需就诊,严重时需就诊并治疗。
    · 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 给予人工泪液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法。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干眼是什么?

    干眼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造成眼部不适、视力损害与眼球表面损害的一种眼科疾病[1]。

    干眼与干眼症是同一种疾病吗?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2013 年发表了《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其中将「干眼」和「干眼症」明确统一为「干眼」[2]。

    干眼在临床上常见吗?

    常见。

    在 2017 年发表的《第 2 次国际干眼工作小组流行病学报告》中,研究人员提到了全球范围干眼病的患病率约为 5%~50%,这是由于不同文献中诊断标准不太一致,得到的患病率也有很大差异。研究中提到,亚洲人群可能会更容易发生干眼症[3]。

    而《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也提到,我国干眼病的发病率约为 21%~30%,这相当于,大概每 10 个人中,就可能有 2~3 个人会得干眼病[4]。

    干眼包括哪几种类型?

    2007 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将干眼分为两种类型:

    • 泪液生成不足型:由于泪腺功能方面的疾病或者泪腺功能下降引起的泪液不足,导致的干眼[1]。
    • 泪液蒸发过强型:由于睑板腺功能出现障碍[1],不能闭眼、眨眼次数减少或泪液蒸发增加等情况,导致的干眼。
  • 症状

    干眼患者多有哪些症状?

    干眼常影响双眼,常见的症状有:

    • 眼红、眼痒、眼痛、眼烧灼感;
    • 眼干涩、异物感、怕光亮;
    • 看不清楚东西;
    • 难以忍受隐形眼镜。

    天气不好时,如雾霾、风沙等天气时,眼部症状加重[1]。

    image

    干眼患者会容易流泪吗?

    是的,常流泪是干眼的初期症状[1]。

    虽然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干眼患者是由于泪膜平衡被破坏,外界因素易刺激泪腺,产生大量泪水;而且,眼睛太干,会反射性刺激泪液分泌,造成经常流泪的现象[5]。

    干眼如果不治疗会导致失明吗?

    如果干眼不治疗,会发展为更麻烦的角膜溃疡,可能会引起失明。

    干眼患者可能并发哪些其他问题?

    干眼患者多会同时出现以下并发症:

    • 慢性咳嗽;
    • 头痛;
    • 视力下降:
    • 角膜溃疡。

    如果有这些问题,应积极找相应的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 病因

    干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干眼病因繁多,发生机制复杂,常见的原因有:

    •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中的风沙、烟雾与粉尘等会引起干眼的症状;同时,在有中央空调等低湿度环境中,也易引起干眼的相关症状[1]。
    • 药物因素:全身使用以下药物,也可增加干眼的发生,如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雌激素、异维 A 酸、选择性 5 -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胺碘酮、烟酸等[6];频繁滴用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也可能引起干眼。
    • 眼睛本身的疾病:如眼睛的化学烧伤、眼睑或睑板腺病变、眼睑下垂、眼球突出、泪腺病变及眼表其他疾病等也可导致干眼。
    • 手术:近视激光手术或其他眼球表面的手术术后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干眼[7]。
    • 全身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糖尿病、哮喘、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也会有干眼的表现。
    • 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戴角膜镜后,会使泪膜的代谢功能失调,引起干眼[8]。
    • 影响眨眼的神经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贝尔氏面瘫;头部放疗等。

    干眼的常见人群有哪些?

    • 戴角膜接触镜的人群:该人群由于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导致泪膜代谢功能下降,而易患干眼。
    • 眼睛本身有疾病的人群:该人群由于患有眼睛损伤或眼睑异常类疾病而易患干眼。
    • 患有全身疾病的人群:该人群由于患有类风湿性干眼、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而易患本病。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该人群由于所服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而易患干眼。
    • 眼部手术后的人群:该人群由于术后泪液 的动力及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可引起泪膜不稳定等眼表损害,而易患干眼。

    干眼跟过度阅读、长时间看电视或电脑、长时间开车等有关吗?

    正常情况下,人会每分钟眨眼 15~20 次,而看电视、阅读、电脑或长时间开车的时候,眨眼次数会大量减少,泪液蒸发增加,引起干眼,当疲劳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干眼是不是年纪越大越容易得?

    是的。

    一般情况下,年纪越大越容易得干眼,这主要是因为泪腺和睑板腺功能、激素水平和泪液的分泌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年龄超过 70 岁的老年人干眼症的患病率达到 36.1%,即 1000 个人中可能有 361 人患病[9]。

    干眼会不会由涂睫毛膏引起?

    有可能。

    睫毛根部睑板腺的开口处,涂睫毛膏可能堵塞睑板腺的出口,导致构成泪液的脂质成分分泌减少,影响泪膜形成,从而导致干眼。

  • 诊断

    干眼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吗?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在 2013 年提出我国干眼的诊断标准:
    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泪膜破裂时间 ≤ 5 秒或泪液分泌试验 5 mm/5 min 可诊断干眼[1];
    有以上主观症状之一和 5 秒 < 泪膜破裂时间 ≤ 10 秒或 5 mm/5 min < 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无表面麻醉) ≤ 10 mm/5 min 时[1]。

    干眼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没有哪一种检查可以一次性对干眼进行确诊,医生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几项检查,最终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中支持干眼的表现。

    干眼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

    • 泪液分泌试验:能够检测泪腺的分泌功能[1]。
    • 泪河高度:可初步判断泪液分泌量的多少[1]。
    • 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目的是检查角膜上皮是否出现缺损[1]。
    • 泪膜稳定性检查:用于干眼的初步筛查,操作简单,检查结果会被年龄、温度、睑裂大小而影响[1]。
    • 泪液渗透压测量:用于直接地反映眼表的干燥程度,若有干眼症状,泪液渗透压力 ≥ 316 mOsm/L[1]。

    其他的一些辅助检查有:乳铁蛋白、泪液蕨类试验、虎红染色、丽丝胺绿染色、泪液溶菌酶含量、干眼问卷评分、泪河弯曲面的曲率半径、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免疫功能检查,睑板腺成像等。

    干眼的诊断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急性眼感染:两者都会出现流泪、眼红、眼痛等症状,但是干眼的症状是逐步变严重的,与急性眼感染的眼部症状迅速加剧不同,且眼感染会出现眼部分泌物布满眼睑等症状,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加以鉴别。

    慢性结膜炎:两者都会出现眼痛的症状,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加以鉴别,慢性结膜炎会在晨起眼部出现分泌物。

  • 治疗

    干眼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可以去一般医院的眼科就诊。

    如果是去眼科专科医院,可以找眼表科(有的医院叫角膜科)医生就诊。

    干眼怎样治疗?

    • 消除病因[1]:如果干眼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可在室外使用太阳镜减少阳光的照射、风和粉尘的影响,同时加湿和净化室内空气,停止佩戴隐形眼镜或者减少佩戴次数和时间,停用可能导致干眼的药物。
    • 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能够使眼睛保持湿润,缓解症状[1]。
    • 糖皮质激素或雄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泪腺的免疫性炎症,改善泪腺分泌功能[1]。
    • 泪小点栓塞或泪小点封闭:适用于严重的干眼患者,可增加眼表泪液量,改善干眼症状,打破泪液分泌的恶性循环,对于干眼患者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10]。
    • 眼睑缝合术:适用于伴有眼睑位置异常,如睑内翻、外翻的干眼患者,能够减低睑裂高度,减少泪液蒸发。

    image

    干眼治疗时使用的人工泪液是什么?

    人工泪液常用于治疗和缓解干眼。是目前公认治疗干眼的首选方法[10]。

    相比于其他眼药水,不含激素或抗生素等成分相对安全低刺激。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

    临床常用的人工泪液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玻璃酸钠滴眼液、卡波姆等。其中,玻璃酸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泪膜的稳定性,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9]。

    如有需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干眼药物的使用频率是多少?

    具体应该由你的医生来决定。

    药品使用频率主要取决于干眼的严重性,轻微的干眼一天 1~2 次可能就够了,严重的可能每小时都要使用。

    干眼治疗时使用的泪小点栓塞术是什么?

    泪小点栓塞术目前治疗干眼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泪小点栓塞是在泪液排出管道通过植入泪小点栓子实现部分封闭,以增加眼球表面泪液的储留时间,这种治疗能够长期有效的缓解干眼症状[1]。

    对许多人而言,泪小点栓塞术可以,有效减少、甚至免除人工泪液的使用。

    泪小点栓塞可以在门诊治疗室进行操作,没有痛苦,可以随时取出来。

  • 生活

    干眼能不能做近视激光手术?

    是否接受手术要根据每个人角膜情况、泪液情况以及眼底的情况综合决定。

    角膜屈光手术属于选择性手术,在屈光手术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术前必须完善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有不符合条件的因素,则不可以手术。

    一般情况下,干眼不是近视激光手术的禁忌证,若干眼症状过于严重,不符合手术指征,以及患有系统性干燥综合征等人群禁止进行角膜屈光手术。

    干眼可以继续佩戴隐形眼镜吗?

    可以,但对隐形眼镜类型有要求。建议去医院明确干眼程度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如果轻中度干眼,可以选择佩戴硬性隐形眼镜。
    需要注意的是配戴期间要点润眼液,特别是摘镜前,需先点润滑液,不然操作过程中容易损伤角膜。

    干眼患者有必要补充营养吗?

    营养不良和激素失调都有可能导致干眼。

    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生活中需要少吃煎炸油腻的食品,注意饮食[11],可以通过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肉、鱼肉、鸡蛋、西红柿、菠菜、胡萝卜、苹果、香蕉、坚果等,补充适当的维生素 A、维生素 C、核黄素、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 B6 以缓解症状。

  • 预防

    干眼可以预防吗?

    对于由确切疾病导致的干眼,可能无法有效预防,但对于由环境因素及生活与职业因素导致的干眼,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起到预防作用:

    • 避免坐在正对着冷气流或热气流的地方,不要让空调直吹眼睛,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 在长时间停留的地方,如卧室、自习室等,可使用加湿器,避免使眼睛太干,预防干眼。
    • 避免吸烟并远离充满烟雾的空气,避免对眼睛造成刺激。
    • 外出时佩戴护目镜,减少外界尘土及干燥空气对眼睛的影响。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勿长时间盯着同一个地方[11],有助于保持眼部湿润,有效预防干眼。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杨培增,范先群. 眼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06):418-422.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 中华眼科杂志,2013(01):73-75.
    [4] Fiona,Stapleton,Monica,et al. TFOS DEWS II Epidemiology Report[J]. The ocular surface,2017.
    [5] 张丽. 240例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3): 23-25.
    [6] 赵丁梦,杨嘉玮,朱思泉. 干眼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05):814-817.
    [7] 李飞,杨杰. SBK和LASE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对眼表的影响[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1,30(04):211-215.
    [8] 赵璐,潘志强. 干眼的药物治疗[J]. 国际眼科纵览,2020,44(05):331-339.
    [9] 刘江,文杭,项敏泓. 细胞衰老在眼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纵览,2021,45(01):71-75.
    [10] 孙子雯,崔洪玮,孙喜灵,等. 干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33(02):159-166.
    [11] 蒋鹏飞,黎冬冬,彭俊,等. 干眼症患者泪液炎症因子与症状体征相关性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04):699-702.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