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结肠癌是什么?
发生在结肠的恶性肿瘤就是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肿瘤之一,病因暂未完全明确,与遗传、疾病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1]。
早期结肠癌大多无明显不适,晚期可出现便血或黑便、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癌细胞可以向全身各处转移,引发各种临床表现[2,3]。若需自测风险,可点击此处尝试。
目前结肠癌治疗的主流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4,5]。结肠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结肠癌有治愈的希望,晚期结肠癌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显著增高[6]。
结肠癌的结肠在身体哪个部位?
结肠是消化道的终端部分,成年人的结肠平均长度约为 150 cm,主要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个部分,结肠与其下面的直肠共同组成我们常说的「大肠」[1]。
结肠是空腔器官,结肠壁有 4 层,由内到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在结肠的周围还有一些淋巴结。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还能储存和转运粪便,吸收功能主要发生于右侧结肠。此外,结肠能分泌碱性黏液和数种胃肠激素,可起到保护肠道黏膜、润滑肠道的作用[1]。
结肠癌常见吗?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
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 110 万新发病例,约 50 万人因此死亡 [6]。我国结肠癌的高发年龄为 40~50 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7]。
症状
结肠癌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
早期结肠癌患者大多无明显不适,多数是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的。随着病情的进展,一般常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现:腹痛、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部分患者还可在腹部摸到肿块,到了晚期还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全身症状 [1,3]。
- 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或是二者交替出现。
- 粪便性状改变:表现为粪便变形或变细,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
- 腹痛:常表现为腹胀感或是持续性隐痛,疼痛具体部位不明确。
- 腹部肿块:肿块大多质地坚硬,呈结节状,常可以推动,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位置。
- 肠梗阻症状:一般为结肠癌中晚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 全身症状:由于肿瘤的慢性消耗,可以出现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等表现,晚期还可出现黄疸、水肿、腹水等症状。
结肠癌的严重程度怎么判断?
结肠壁由内到外分为 4 层,癌症侵犯的结肠壁层数越多、侵犯结肠周围淋巴结的个数越多,就意味着癌症越严重,分期越晚。
医生们常将结肠癌分为 1、2、3、4 期,4 期是最严重的,1 期是最早期。具体分期在此不再详述,多为较专业内容,可咨询主诊医生。
结肠癌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不治疗,肿瘤会不停的生长,最后会引起肠梗阻、出血、疼痛、穿孔等严重后果。
如果肿瘤转移到其它脏器,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例如结肠癌肝转移就会出现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浑身乏力、黄疸等症状;结肠癌肺转移就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 [3]。
病因
结肠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于结肠癌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主要与胃肠道疾病、遗传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1,3,8]。
- 胃肠道疾病:例如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绒毛状腺瘤和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等胃肠道疾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细胞生长和分化异常,显著增加了转变为结肠癌的风险。
- 遗传因素: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结肠癌患者的人群,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是常人的 2~4 倍,家族性多发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疾病也是高危因素。
- 生活习惯: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会引起结肠癌。
结肠癌与哪些危险因素有关?
- 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脂肪含量过高会抑制肠道对胆汁酸的重吸收,在胆汁酸含量增高的同时摄入高蛋白,则容易产生致癌性的氨基酸产物,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 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膳食纤维有助于吸收水分,可以促进排便,减少肠黏膜与致癌物的接触。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若是缺乏容易导致多种疾病。例如,长期缺乏叶酸可导致胃肠道细胞核变形,甚至发生癌前病变;
- 长期食用腌制品或加工肉:长期食用腌制的泡菜、肉制品等食物,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因为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丰富,而亚硝酸盐会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人群,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 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的增加,结肠癌的患病风险也显著提高,并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3,8]。
结肠癌病因中的林奇综合征是什么?
林奇综合征也称作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简单的说是病人具有一种遗传上的突变,这种突变能够导致很多癌症,包括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肝癌、胃癌、子宫癌等。这类病人的子女中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高达 80%~85%,也就是说每 100 个林奇综合征患者的子女中,就有 80~85 个人可能会患有结肠癌 [1,3]。
结肠癌的常见于哪些人群?
- 年龄大于等于 40 岁的人;
- 家族中有结肠癌病史的人;
- 不论年龄只要有结肠腺瘤或是既往有过结直肠癌病史的人;
- 自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
- 肥胖、吸烟、饮酒的人;
- 不明原因有慢性便血或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 在 50 岁前曾诊断过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的人 [2,3]。
结肠癌患者中为什么会有年轻人?
如果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那么患者很年轻就可能得结肠癌,有些病人十几岁或是二十几岁就会患结肠癌。
而且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吸烟、饮酒、日常饮食高脂肪低纤维;且由于工作原因,缺乏锻炼,久坐或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容易诱发结肠癌 [6]。
结肠癌与结肠息肉有什么关系?
绝大部分的结肠癌都来源于结肠息肉,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可以发展成为癌。息肉转变为癌症大约需要 10~15 年的时间 ,但对于有溃疡性结肠炎或是克罗恩病的病人,时间间隔可能要更短 [1]。
结肠癌的发病除了息肉还有哪些肠道疾病?
多数病人会经历从结肠息肉发展到结肠癌的过程。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是两种容易发生结肠癌的肠道疾病,而此类病人则可以不经过息肉直接发生结肠癌,因此这类病人需要更密切的定期随访 [3] 。
诊断
结肠癌如何诊断?
医生会根据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等),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等,进行综合判断 [2,6]。
- 体格检查: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史,通过腹部视诊和触诊,可明确腹部是否存在肿块,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
-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炎症发生,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可提示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通过基因检测能了解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 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通过结肠镜检查能清晰地观察到肠道内部的情况,病理活检还能分析病理类型,便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 检查、磁共振检查(MRI)等,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有无侵犯邻近组织或是否有转移。
结肠镜检查前要做哪些准备?
肠道准备主要包括肠道清洁和减少肠道细菌两个方面充分,充分到位的肠道清洁能减少术中以及术后感染的风险,因此必需认真对待。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肠道清洁剂,下面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例说明 [2]:
- 在内镜检查前 1 天开始低纤维饮食,以提高肠道准备的清洁度。
- 检查当日禁食。
- 在检查前 4~6 小时服用聚乙二醇等渗溶液 2~3 L,每 10 分钟服用 250 mL,2 小时内服完。直至排出清水样便,说明肠道准备已做好。
- 有长期便秘的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可能较差。聚乙二醇建议分两次口服(即一半剂量在检查前一日晚上服用,另一半剂量在检查当天提前 4~6 小时服用)。在正式肠道准备前 2~3 天还可服用缓泻剂(如吡沙可啶、番泻叶、酚酞等),或在服用聚乙二醇前 30 分钟加服莫沙必利 10~15 mg。
结肠癌可以用结肠镜检查,会有什么风险?
通常结肠镜检查是安全的,但的确也会发生一些风险。如无痛结肠镜检时需要进行麻醉,而麻醉可能会引发一些心肺问题;镜检本身可能会导致结肠穿孔;有时还会引起出血。
所以当结肠镜检后病人出现疼痛、血便、虚弱时应及时就诊。
结肠癌为什么要做基因检测?
一些结肠癌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如 RAS 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明确有无 RAS 基因的改变对选择治疗有帮助作用,如西妥昔单抗在 RAS 基因突变时无效;而 BRAF 基因突变的检测则有助于结肠癌预后的判断 [1,2,5]。
结肠癌患者为什么还需要做肝和肺的 CT 或磁共振 MRI?
结肠癌容易发生肝、肺等位置的转移,转移后的治疗手段及生存时间同没有转移完全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在诊断后、手术前明确有无这些部位的转移,以决定治疗模式 [2,4]。
CT 与 MRI 显示转移灶的定位及清晰程度明显好于超声波检查,MRI 在软组织检查中的清晰程度又好于 CT,同时做增强扫描会更好的显示转移灶。
结肠癌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 结肠息肉:二者早期都可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典型表现均为腹泻、便血等,但结肠息肉患者一般不会有消瘦、发热等表现,可通过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加以鉴别。
- 克罗恩病:二者症状相似,均可在腹部触及包块,且都会出现消瘦、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克罗恩病常会累及关节和皮肤,出现红斑和脓疱,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加以鉴别。
治疗
结肠癌该如何治疗?
目前结肠癌治疗的主流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1-4]:
- 手术治疗:只要能够做手术的病人,在体力状态允许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手术治疗的,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原发灶的切除以及肿瘤所在结肠周围的淋巴结的切除,手术切除结合化疗是可能治愈的手段。通常多发的远处转移不再适合手术治疗,但对手术能够彻底切除并保证余下脏器正常功能的肝肺转移也是可以手术切除的。上述二种手术以根治肿瘤为目的,还有一种手术为姑息性手术,主要用于肿瘤出现出血、穿孔等,用于解除症状 [1,2]。
- 化疗:大部分手术后的病人还需要进行化疗,化疗是对手术的一种补充。此外远处转移不能手术,或是病人体力状态不允许手术的病人,也应接受包括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术前化疗能增加肿瘤或转移灶根治性切除的机会,术后化疗能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 放疗:通过放射线的聚焦,使肿瘤细胞的病理组织遭到破坏,杀灭肿瘤细胞,通常联合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
- 靶向治疗:利用靶向药物有针对性地识别并击杀癌细胞,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增加疗效。
结肠癌手术前患者需做哪些准备?
- 如果体力可以耐受的话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停止吸烟,停止饮酒;
- 停用某些易导致出血风险的药物如阿斯匹林、华法令等;
- 保持蛋白质丰富的饮食,但手术前几日要吃一些流质的饮食,数量要较平时少一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泻药促进肠道排空,利于手术。
结肠癌有哪些手术治疗方式?
手术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的切口比较大,但能更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很小、愈合快,但若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 [1,2]。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要根据病情及病人的身体状态,不可一概而定,需要充分检查后与手术医生沟通后决定。
结肠癌有肝转移的患者还能不能手术?
对于肝脏能够维持足够功能,能达到完全切除肝脏包块的,无肝外不可切除病灶的结肠癌肝转移,是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 [2]。能够手术切除对病人长期生存意义重大。
结肠癌患者哪些情况下,不适合手术治疗?
- 全身状态和各脏器功能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
- 广泛远处转移和外侵;
- 无法完整切除,且无梗阻、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3]。
结肠癌手术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 吻合口漏:是将有肿瘤的肠段切除后将余下的肠段重新缝合在一起的位置出现的渗漏,就好比面口袋的袋口没有扎严,面会漏出来,但肠内容物的渗漏后果是严重的,因此一旦发生应积极肠造瘘术(将肠管引至腹壁,在腹壁开口进行排便,起到临时或长期肛门的作用),有效引流,外科营养和抗感染。
- 骶前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常是致命性的,因此常常需要再次手术止血。
- 输尿管损伤、腹内疝等并发症常与手术操作有关,因此结肠癌手术要选择正规医院治疗。
结肠癌术后需要再做结肠镜吗?
仍需要做结肠镜检查,通常在术后第 1 年时需要进行第一次结肠镜检查,术后第 3 年进行第二次结肠镜检查,然后每 5 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结肠癌术后哪些病人需要做化疗?
结肠壁分 4 层,由内到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在结肠的周围还有一些淋巴结。
如果肿瘤只是侵犯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没有血管、淋巴管侵犯,也没有淋巴结、肝肺等远处转移,这样的病人不需要化疗,剩余的其它病人大部分都需要进行化疗 [4]。
结肠癌术后什么时候开始化疗最佳?
如果身体状态恢复得可以,术后三周可以开始化疗。有研究表明越晚开始化疗会影响病人的长期生存 [2,4]。结肠癌患者,手术后化疗需要进行多长时间?
如果病人需要接受化疗,通常化疗要在半年内完成。
结肠癌化疗的基本药物有哪些?
- 铂类药物:如顺铂、奥沙利铂;
- 氟脲嘧啶类药物:如 5 - 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替吉奥;
- 阿霉素;
- 紫杉类药物;
- 伊立替康等 [2]。
结肠癌化疗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
不同的化疗方案、不同的人对治疗的副反应不完全相同,常见的副反应包括虚弱感,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此外还有皮疹、神经毒副反应等 [7,9]。
化疗结束后一周左右副作用可逐渐消失,期间可食用一些话梅、山楂来增加食欲,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强制进食而加重恶心呕吐 [10]。
结肠癌复发的风险可以通过化疗降低吗?
手术只能移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细胞,而那些被遗留下来的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细胞会继续在体内生长,这样肿瘤通常会在术后 2~5 年内复发。
而化疗可以帮助去除那些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细胞。通常同等情况下接受化疗的病人生存的时间会长于没有接受化疗的病人 [2,4]。
同时患者要改变生活方式,如低脂肪高纤维饮食,适当运动,多摄入蔬菜等。
结肠癌化疗期间也会转移吗?
的确有一部分病人在术后化疗期间会出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因此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至少 5 年内都应定期接受检查,如结肠镜、肿瘤标志物、CT、MRI 等检查 [2]。
结肠癌患者中,哪些人适合放疗?
放疗在结肠癌病人中应用较少 [4]:
- 如果结肠癌生长超出肠道侵犯周围的脏器,这种情况下病人可能需要放疗以期提高手术可切除性;
- 接受手术后仍有肿瘤残留也需要接受放疗;
- 复发或是肿瘤对其它治疗反应不佳可以接受放疗;
- 对于有肝转或肺转病人,如果某些原因导致不能手术可考虑放疗。
结肠癌放疗有哪些副作用?
通常来说副作用较少,只局限于受照射的部位。
- 短期副作用包括皮肤敏感,腹痛、腹泻,这些作用通常在放疗结束后几周内消失,建议期间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保护放射区皮肤;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太多而加重腹痛、腹泻症状。
- 长期副作用包括小肠和结肠狭窄,导致食物、粪便通过困难,有时需要手术治疗。
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是什么?
是一种新型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作用于肿瘤发生的关键环节来治疗肿瘤,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小于化疗,但常常需要与化疗联合作用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用于治疗结肠癌的靶向药物主要有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妥单抗、瑞格菲尼和阿柏西普 [4,5]。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是前二种靶向药物,并且厂家还有慈善赠药项目。
结肠癌预后怎么样?
结肠癌五年总体生存率在 50%~60% 之间,也就是说每 100 个结肠癌患者中,约有 50~60 个人能存活至五年及以上。不同分期的五年生存率差别较大,1 期约为 90%~95%,2 期约为 80%~85%,3 期约为 60%~70%,4 期则不足 20%,因此提倡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2]。
结肠癌的预后,有哪些影响因素?
- 癌症侵犯结肠壁的层数越多、累及周围的淋巴结越多,预后越差;
- 发生肠梗阻和肠穿孔的结肠癌预后差;
- 手术不能将肿瘤完整的切除掉的结肠癌预后差;
- 病人的一般体力状态差预后会较差;
- 结肠癌出现复发的病人预后差。
结肠癌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消化内科、普外科、肿瘤科。
一般会因腹部不适,而选择消化内科就诊,具体治疗可能需要普外科、肿瘤科辅助。
生活
结肠癌手术后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 当患者出院回家后,不要提大于 5 公斤的重物,可进行一些轻微的体力活动,如走楼梯、走路、开车。
- 术后 2 周可以进行办公室工作。如果这些患者都能很好的胜任,可逐渐增加体力活动,通常在术后 4~6 周病人可以基本恢复到完全正常的活动。
结肠癌患者在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手术治疗者需保持切口处清洁干燥,及时换药,避免伤口感染;
- 体力活动缺乏者日常应增加运动量,能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
- 日常多观察大便的形状、有无便血等,若有请及时就医。
-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有任何异常也请及时就医。
结肠癌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 由于手术或放化疗之后,胃肠道蠕动功能可能受损,所以建议进食易消化、少渣的食物,如豆腐、鸡蛋、菌类等,有助于消化 [10]。
-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芹菜、韭菜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有助于排便。
- 尽量不吃油炸、腌制、熏烤类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品,例如腌肉、泡菜、熏肠。
预防
结肠癌怎么预防?
由于结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所以只能通过规避危险因素来降低发病风险 [6-8]: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低脂饮食(少吃肥肉、油炸食品),保证营养均衡。
- 戒烟戒酒,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不熬夜,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 对于结肠癌高危人群,要注意定期体检,不要因为害怕而拒绝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 积极治疗原有的肠道疾病,防止疾病诱发结肠癌。
结肠癌最好的检查手段是什么?
结肠癌越早发现,手术治疗后病人获得治愈的机会越高,待出现结肠癌症状再进行检查诊断的结肠癌通常分期都比较晚,治愈的机会明显降低。
结肠镜是发现结肠癌、或是有发展成结肠癌可能的肠道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从而进行早期治疗 [5]。因此对特定人群进行定期结肠镜检查是预防与治疗结肠癌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应该怎么做?
结肠癌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大约 2% 的病人来自有结肠癌病史的家族。有结肠癌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如父母、同胞等患有结肠癌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此类病人应当在 50 岁时开始检查,或是早于家族中最年轻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 50 岁的患者中)10 年前开始进行检查,检查手段主要是结肠镜。
例如,家族中最年轻的结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是 43 岁,那么这个家族成员开始结肠癌检查的年龄是 33 岁。
结肠癌筛查中,多长时间做一次结肠镜合适?
- 通常在 50 岁后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每 10 年一次;也可以每年进行便潜血或粪便基因检查,或每 3~5 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11]。
- 对于个人有结肠癌或是有腺瘤性息肉的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的病人、非遗传性息肉病的病人、炎症性肠病的病人可以每 2 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87-394.
[2]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 实用外科学 [M].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560-568.
[3] 刘玉村, 朱正纲. 外科学(普通外科分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12-2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20, 58(8): 561-585.
[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 结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1): 44-45.
[6] 钟秀宏, 王月华, 蒋林哲, 等. 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防措施[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 27(05): 387-390.
[7] 吴春晓, 顾凯, 龚杨明, 等. 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 30(04) : 241-245.
[8] 徐玉彬, 张培建, 王超臣. 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15): 2912-2915.
[9] 盛瑞玲, 方丽萍. 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6): 764-766.
[10] 佘桂娥, 匡雪春, 石艳辉. 化疗营养食谱库在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J]. 肿瘤药学, 2018, 8(2): 292-295, 300.
[11] 杨玲, 柏愚, 拓西平, 等. 高龄老年人群结肠癌筛查的荟萃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 32(10): 653-658.-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10日
· 手术切除结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结直肠癌风险自测可在「简介」板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