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短肠综合征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短肠综合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吴蜀闽

    吴蜀闽普外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冯晓东

    冯晓东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0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即小肠切除后因长度不足引起的吸收不良。
    · 小肠切除后可见腹泻、电解质紊乱等不适。
    · 长期保守治疗仍无法脱离静脉营养者可手术。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小肠包含哪些肠管?

    小肠包含十二指肠(上与胃相连续,下与空肠相连续)、空肠(上与十二指肠相连续,下与回肠相连续)、回肠(上与空肠连续,下与大肠相连续)。

    成人小肠约 5 米长,但个体差异大,长短不一,其中十二指肠约 25 厘米,其余小肠中空肠约 2/5,回肠约 3/5,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确的解剖分界。

    小肠有什么功能?

    • 小肠分泌肠液,与胃液、胆汁、胰液共同参与食物消化,小肠面积大是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 小肠还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主要还是参与消化吸收活动。

    • 肠腔内有很多细菌,肠道粘膜有屏障和防御的功能。

    短肠综合征是什么?

    小肠长度是肠道功能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 SBS )是一种可能出现于小肠广泛切除后的吸收不良状态。婴儿残留小肠长度小于 75 cm,成人小肠残留长度小于 180 cm 时有发生 SBS 的风险。

  • 症状

    短肠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 早期主要表现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其中长期电解质紊乱(如低钙、低钾等)可引起手足抽搐、骨质疏松、肌无力、恶心、呕吐、食欲差等症状。

    • 后期因残留肠管消化吸收营养不足,主要表现为贫血、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维生素缺乏,胆结石、肾结石发病率升高等。

    短肠综合征可能引发哪些其他疾病?

    • 儿童短肠综合征患者,长期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可能引发:

    • 水样泻:水样泻是儿童 SBS 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也可能是慢性或复发性问题。

    • 导管相关并发症:需要长期胃肠外营养的患者有可能会发生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有关的并发症,包括 CVC 相关血流感染和机械性问题,如 CVC 破损和闭塞。

    • 肝胆疾病:需要长期胃肠外营养的 SBS 患者有发生肝脏疾病和胆石症的风险。

    • 其他: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D- 乳酸酸中毒、消化道动力障碍等。

    • 成人短肠综合征患者,短肠综合征( SBS )的慢性并发症包括营养异常、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引起的关节炎和结肠炎、肠源性高草酸尿、D- 乳酸酸中毒、导管性脓毒症以及与胃肠外营养有关的肝胆疾病。

  • 病因

    短肠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成人短肠综合征的病因通常是由克罗恩病、恶性肿瘤、辐射或血管功能不全导致的肠道手术切除。

    • 婴幼儿中最常见的短肠综合征的病因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先天性肠疾病(如肠闭锁或腹裂)。

  • 诊断

    短肠综合征怎么确诊?

    主要是根据术中切除大量小肠,残留小肠小于 75~100 cm,术后出现严重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即可诊断。

  • 治疗

    短肠综合征怎么治疗?

    目的是补充营养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及防止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 急性期:早期以腹泻为主,此期间补充液体与电解质,全胃肠外营养,给予改善腹泻等的药物及抑制消化液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

    • 代偿期:此期(术后 2 个月后)腹泻的次数及量减少,逐渐增加经口进食量,但应谨慎缓慢进行,仍需输液补充经口进食不足的部分。此阶段一般从术后 2 个月开始,需 1~2 年。

    • 维持期:此期(术后 2 年后)病人代偿基本稳定,若此期经口进食仍不能达到机体需求,则需要终生肠外营养或者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减缓食物在小肠的运送,增加食物在小肠滞留时间,增加小肠消化及吸收营养的时间)。

    短肠综合征需要做手术吗?

    如果经过长期(两年以上)的非手术治疗仍旧无法脱离全胃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输液)才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大量肠管的术中可以直接行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手术吗?

    一般不推荐术中直接行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手术,因为每个人的肠管的代偿能力是有差别的,个体化差异很大。

    成人短肠综合征的慢性并发症应该怎么处理?

    • 上消化道疾病(如反酸、嗳气、烧心感、上腹胀等)可应用制酸剂治疗(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达喜等)。

    • 肝胆疾病(脂肪肝、肝硬化、胆结石),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进口进食,避免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如果长期胃肠外营养不可避免则应注意营养成分的搭配。

    • 细菌过度生长,如果无症状则可不予处理,如果有感染并发症则应用抗生素治疗。

    • 营养素异常,无论经口进食还是全胃肠外营养,均应注意营养补充均衡,尤其应注意钙、镁、微量元素等补充。

    • 高草酸尿,可予以低草酸盐膳食,大量液体摄入,口服碳酸钙等。

    • D- 乳酸酸中毒,酸中毒严重可应用碳酸氢钠纠正,应用抗生素减少产生乳酸的细菌,也可考虑应用益生菌以及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image

  • 生活

    短肠综合征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在适应期会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增加营养素吸收和减缓胃肠传输。

    建议在数周至数月时间内缓慢、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对于连有结肠的 SBS 患者,推荐复合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且脂肪和草酸盐含量较低的膳食。

    膳食蛋白质通常无需改变,因为 SBS 患者吸收面积减小对氮吸收的影响极小。SBS 患者没有必要使用基于肽的膳食。

    除了避免高渗液体和碳水化合物(即排空慢的饮食)外,行末端空肠造口的 SBS 患者不需要膳食调整。

  • 预防

    短肠综合征应该怎么预防?

    因为短肠综合征的病因主要为腹内外疝、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系膜根部扭转、外伤累及肠系膜血管、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等。故预防主要针对病因进行。

    如:及时手术治疗腹内外疝,有高危的血栓风险的患者(如房颤、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遵医嘱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定期内科随访等,避免饱食后剧烈运动,避免大范围发射治疗,及时、规范的治疗克罗恩病等等。

    参考资料
    ·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 实用外科学[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 John K DiBaise, MD. 成人短肠综合征的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management-of-the-short-bowel-syndrome-in-adults. (Accessed on Mar 02, 2019).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