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什么?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椎动脉在经过颈椎横突孔时受压,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综合征。可表现为头晕、眩晕、头痛、视力模糊、行走不稳、跌倒、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意识丧失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吗?
相对于其他类型颈椎病来说不常见。
椎动脉型颈椎病和颈性眩晕是一种病吗?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表现为转头时眩晕者常被称为颈性眩晕,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哪些表现?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表现,且常与转动颈部的动作有关。患者可于转动颈部时出现头晕、眩晕、头痛、视力模糊、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突发跌倒、突发意识丧失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要与哪些情况鉴别?
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要与其他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夹层、周围性眩晕等。
病因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颈椎病时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钩椎关节退变增生,可使椎动脉受压扭曲或刺激椎动脉痉挛,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症状。
诊断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诊断?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需要符合以下特征: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症状、体征;
- 颈椎 X 线平片显示椎体、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
- 伴颈椎病其他类型,尤其颈型或神经根型临床表现;
- 经颅超声血流图( TCD )显示特定颈部位置时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
-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为何要做这些检查?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需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存在明确颈椎退行性病变。
- 颈椎 X 线:X 线平片是颈椎病最基本的辅助检查手段,初期仅见生理前凸消失,逐渐出现椎间隙变窄及骨赘增生等。
- 颈椎 CT:CT 检查可见颈椎突出间盘病变或颈椎增生骨质。
- 颈椎核磁共振:MRI 检查对于颈椎病变及脊髓病变分辨率较高。
- 经颅超声血流图( TCD ):可动态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可比较转头前后的血流变化。
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要去看哪个科?
骨科或脊柱外科。
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自己好吗?
通常不能。
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要住院吗?
通常不需要。
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其他类型颈椎病类似,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 非手术治疗:
- 卧床休息:症状严重病例卧床休息后症状可缓解,颈部牵引或颈圈制动可改善症状;
- 牵引疗法:若合并严重颈肌痉挛引起疼痛、麻木可行颈椎牵引;
- 药物治疗包括服用止痛剂和肌松剂对可能存在的颈部僵硬疼痛;改善循环与营养神经药物可用于已经存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
- 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经前方入路或后方入路。
- 前方入路适于 1~2 个椎体节段病变,包括单纯椎体间融合术、前路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术、前路间盘切除、椎间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等。
- 后方入路适于 3 个以上椎体病变。
生活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健康的饮食习惯即可。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由于活动颈部易出现椎动脉受压,因此患者活动颈部需要十分小心,需要警惕突发跌倒等意外情况。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护理?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后根据病情与手术方式的不同恢复情况不同,首先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因术式不同可能需要牵引,其次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探视;同时饮食结构合理,避免大便干燥。
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需要,一般包括 MRI 或 CT,还可结合 TCD 检查。
预防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预防吗?
减少颈椎退变有助于预防椎动脉型颈椎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颈椎长期维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负重,睡眠时使用颈椎枕等有助于减少颈椎退变。
参考资料· 赵玉沛,陈孝平. 外科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外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吴孟超, 等.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 实用外科学[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就诊
椎动脉型颈椎病
就诊科室:骨科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 椎动脉受压引发供血不足的表现。
· 转动脖子时出现头晕、眩晕、头痛等。
· 可卧床休息、牵引治疗,必要时手术改善。
· 转动脖子时出现头晕、眩晕、头痛等。
· 可卧床休息、牵引治疗,必要时手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