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胆囊结石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胆囊结石
    就诊科室:肝胆胰腺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余佳

    余佳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9月08日

    ‧ 建议就医,结石多发或超过 2 cm 需手术。
    ‧ 胆囊结石无特效治疗,必要时需切除胆囊。
    ‧ 术后少吃刺激食物,限制高脂肪饮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胆囊结石是一种什么病?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的结石疾病 [1]。

    胆囊结石的具体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部位、是否造成胆道梗阻和感染等因素。部分可并发胆囊炎。手术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胆囊结石在临床上常见吗?

    胆囊结石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 10%~15%,即每 100 个成年人中,约有 10~15 个人患有胆囊结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 1:2.5,好发于 40 岁以上的人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 [1]。

    胆囊结石有哪些分类?

    1. 按照结石的化学成分及胆固醇含量,可以把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三类 [2]。

      •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含量 ≥ 70%,胆红素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的结石;
      • 胆色素结石:胆固醇含量 ≤ 30%,胆囊中过度饱和的胆固醇析出晶体,形成结石;
      • 混合型结石:指的是胆固醇 - 胆红素混合型结石,胆固醇含量介于二者之间。
    2. 根据患者是否有症状,可分为 [1]:

      • 症状性胆囊结石:会因病情的不同出现腹痛等临床表现;
      • 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可终身无症状。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都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

    胆囊结石需要去哪个科室就诊?

    胆囊结石有症状(如明显腹痛、恶心、呕吐)时需去消化内科或普通内科就诊,需手术治疗时,可能需要普通外科、肝胆外科或者肝胆胰腺外科协助诊疗。

    image

  • 症状

    胆囊结石会引起胆囊癌变吗?

    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管后还可以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炎症加重。

    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有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目前报道胆囊癌的发生率达 1%~2% [2]。

    胆囊结石有哪些表现?

    胆囊结石的具体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部位、是否造成胆道梗阻和感染等因素。

    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上腹部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1]。

    胆囊内的小结石若嵌顿于胆囊颈部,可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胆绞痛在部位上可能不典型,需要与急性胰腺炎、右侧肾绞痛等疾病鉴别。右上腹或上腹疼痛,可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 [1]。

    一旦伴有急性感染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畏寒、高热( ≥ 39.1 ℃)等临床症状。

    另外,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疼痛症状加剧。

    少数情况下还会发生黄疸,是由于胆囊结石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但一般较轻。

    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有关系吗?

    有关系,胆囊结石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 [2]。

    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造成急性梗阻时,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胆绞痛。

    有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在几小时后自行缓解,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无需特殊治疗。

    但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少部分患者可以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后果严重。

    胆囊结石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 胆囊癌: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囊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黏膜发生癌变。表现为无特异性右上腹痛,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或阵发性剧痛,症状反复发作或难以缓解。

    2. 胆管炎:胆囊结石经胆道排入胆管引起继发性胆管结石、以及胆管结石的一些并发症。表现为中上腹疼痛,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突然感到右上腹或中上腹剧烈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 急、慢性胆囊炎:严重的胆囊结石还可以引起全身继发性感染,导致胆囊的炎症发生 [1]。表现为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嗳气等症状。

  • 病因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可能与胆固醇及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胆汁淤积等因素相关,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如:

    1. 逐渐增长的年龄、女性、种族、基因和家族史;
    2. 有些是后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转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纤维、高热量饮食、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快速体重丧失、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胆囊结石患者为什么女性多?

    女性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收缩、致使胆汁淤滞有关 [3]。

    胆囊结石在怀孕的时候容易得吗?

    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胆囊结石发病与饮食因素有必然关系吗?

    饮食习惯是影响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低纤维、高热量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3]。

    因为这类食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胆固醇一旦析出就形成了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可能由哪些因素诱发?

    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会导致胆囊结石易发:

    1. 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潘生丁、非甾体抗炎药等,其代谢物经胆囊代谢可形成不溶性物质沉积在胆囊中,久而久之形成胆囊结石,因此需要注意控制用药时间;

    2. 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如三餐进食过少(如每日只吃一顿饭)、未足量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摄入量不足 25~30 g),可以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3. 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胃肠吻合术后、回肠末端疾病或术后等疾病的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升高的,因此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控制饮食 [3]。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有联系吗?

    胆囊结石与息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息肉是胆囊壁上又长了赘生物,多与炎症刺激有关,一般固定不可以活动。

    结石是由于胆汁成分的原因造成了沉积日久形成的,可以在胆囊内活动。他们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有一定的因果性,如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产生炎症就可出现息肉。

  • 诊断

    胆囊结石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B 型超声扫描( B 超)和电子计算机 X 线断层扫描( CT )是临床上应用得最多的两种方法,以价廉的 B 超为首选,辅以 CT 的检查程序,已被公认为诊断胆结石的最佳选择 [1]。

    此外,针对复杂的胆道结石,还可以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胆管成像 MRCP、螺旋 CT 胆管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 [5]。

    胆囊结石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区分?

    1. 急、慢性胃炎:急性或慢性胃炎也可以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很多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在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
    2. 消化性溃疡:两种疾病都会出现腹痛的症状,但消化性溃疡多为慢性起病,疼痛不会太剧烈,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中部,可偏左或偏右;胆囊结石多是在暴饮暴食或者进食一些油腻食物后发病, 发病比较急,一般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上腹绞痛的症状,疼痛会批较剧烈,疼痛的部位多位于右上腹。
    3. 慢性肝炎:两者都会出现腹痛的症状,但疼痛感有所不同,慢性肝炎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而胆囊结石一般表现为持续剧烈的右上腹绞痛。一般在医院通过 B 超和肝功化验就可以区分。
  • 治疗

    胆囊结石没有症状需要处理吗?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预防性手术治疗,定期做 B 超等检查监测胆囊,了解结石发展情况即可 [1]。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少吃油腻食物即可。

    无症状胆囊结石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对于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可以定期复查和观察,但对于合并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就诊:

    1. 充满型胆囊结石;
    2. 瓷性胆囊,即胆囊壁因钙化而形成质硬、易碎和呈淡蓝色的特殊形状;
    3. 合并糖尿病;
    4. 胆囊结石大于 2.5 cm;
    5. 萎缩胆囊;
    6. 有胆道疾病家族史;
    7. 合并胆囊息肉 [1]。

    胆囊结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的手术指征相对比较明确,一般有如下检查结果时,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 [1]。

    1. 多发结石及结石直径 ≥ 2~3 cm;
    2. 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
    3. 伴有胆囊息肉 > 1 cm;
    4. 胆囊壁增厚 > 3 mm。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等)及手术治疗。但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窄,对胆囊结石的性质、数量、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疗程较长,口服药物溶石效果差,药物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副反应,现临床上已不推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1. 非手术疗法
      • 药物溶石: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 接触溶石:如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 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 碎石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利用冲击波在体外击碎结石,排出体外)、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2. 手术疗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 1985 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因其微创、并发症少、适应证广、疗效明确、不存在胆囊结石复发等原因,而逐渐取代所有其他治疗方法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标准术式 [6]。
      • 其他传统的胆囊结石手术疗法还有: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开腹探查胆管取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但各有其适应证。

    胆囊结石非手术治疗是不是风险更低?

    不是。

    非手术治疗方法的适应情况很有限,对胆囊结石的性质、数量、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疗程较长,现临床上已不推荐。

    碎石治疗,尤其是体外碎石对于毗邻脏器会造成机械损伤(可能引起胆囊破裂),同时碎石必须与排石结合在一起,在排石过程中有诱发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可能。

    另外这些治疗都存在胆囊结石复发的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谨慎选择。

    胆囊结石患者切除胆囊会有什么后遗症?

    手术切除胆囊,虽然避免了胆囊结石的复发,但也带来了失去胆囊所引起的问题。

    1. 胆囊切除后病人丧失了胆囊浓缩、储存、排放胆汁的功能,造成进食,尤其进食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时,机体无法提供足够的胆汁,因此病人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2. 此外,胆囊切除后由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造成胆总管末端开口相对狭窄,胆总管内胆汁的流体力学特征(胆汁经过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发生改变,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3. 胆囊切除后,部分病人反流性食管炎及胃、十二指肠炎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也会对胆道免疫防御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有必要吗?

    保胆取石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一样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由于其有很高的近期复发率而在 20 世纪末被逐渐淘汰,直到如今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1. 胆囊保留后结石复发率较高,不解决根本问题;
    2. 保胆取石的手术适应证不明确,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能够保胆取石;
    3. 保胆取石多次往往更容易引起胆囊癌变可能。显然一个功能不全、存在严重病理改变的胆囊是结石复发与癌变的温床,如胆囊萎缩、胆囊无功能或可疑癌变时则应切除胆囊。

    因此目前保胆取石应用较少,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保胆取石才可重新被审视和选择。

    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怎样治疗?

    糖尿病患者常可并发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而胆囊炎、胆石症可产生胰腺炎,当胰腺功能不全时,即可继发糖尿病。

    糖尿病可在胆囊炎、胆石症症状出现一年以后开始发病。另外,有糖尿病时,胆道疾病的恶变机会较多,胆囊与胰腺肿瘤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患者为高。而且糖尿病和胆囊炎可互相影响加重。因此这类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则主要包括:

    1. 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2. 控制饮食:严格限制脂肪摄入,禁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鸡蛋、牛肉等),忌刺激性强的食物(胡椒、韭菜等),多饮水;
    3. 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增高者要积极降低血脂;
    4. 手术:如果结石很小,无不适感,可不手术,但在胆囊结石基础上频繁发作急性胆囊炎,甚至引起患者发烧、严重腹痛时,则必须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不用剖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较安全的方法 [6]。手术前后应采用胰岛素治疗,注意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image

  • 生活

    胆囊结石跟长期不吃早餐有关吗?

    不吃早饭并不会引起胆囊结石。

    理论上说,长时间禁食不吃东西,胆囊收不到吃饭信号,就不会开门释放胆汁,胆汁越「揉」越浓,越有可能出现结石。

    不过从研究来看,不吃早饭会饿得不舒服,但只是不吃早饭,并不能明显影响到胆汁浓度。

    只有那些很特殊的长时间禁食,比如某些不得不放弃胃肠进食,或者严苛的禁食减肥人群才让胆囊结石更多了。

    总之,不吃早饭就会长胆囊结石证据不足,不过为了自己舒服,还是吃一点早饭吧。

    胆囊结石术后饮食需注意哪些?

    一般来讲,胆囊结石术后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复发:

    1. 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饮料、酒精等,可能促进胆囊的收缩与胆汁排泄异常,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
    2. 三餐要固定时间食用,尽量使胆汁排泄规律;
    3. 食物纤维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及循环,可以食用含丰富纤维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
    4. 限制高脂肪饮食。胆固醇升高很容易产生胆管结石,要限制含丰富动物性脂肪的蛋、奶油、牛油、肝、鱼卵类等食物 [8]。
    5. 补充适量的睡眠,鼓励患者每日及时补充温开水,才能及时稀释胆汁的浓度 [8]。
  • 预防

    胆囊结石平时如何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囊结石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具体如下:

    1. 膳食要多样,富含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 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8]。
    2. 生冷(冰淇淋、冰镇饮料等)、油腻(肥肉、炸鸡腿等)、高胆固醇(鸡蛋、牛肉等)、刺激性食物(胡椒、韭菜等)及烈酒等易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吃。
    3.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等也是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39-440.
    [2] 马瑞红,罗小兵,乔铁,等.混合型胆囊结石分型及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12):812.
    [3] 冶占明,徐贺,樊海宁.浅谈胆囊结石的成因与预防[J]. 临床医学进展,2022,11(11):4846-4850.
    [4] 冯安萍,胡海艳,李波. 妊娠期胆囊结石形成及胆囊切除与血脂水平的关系[J]. 广西医学,2018,40(17):1952-1954.
    [5]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59-1662.
    [6]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M]. 第 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81-682.
    [7] 庞彩霞,冯建科.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血清胆囊收缩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0):35.
    [8] 张爱珍. 临床营养学[M]. 第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7-128.
    [9] Salam F Zakko, MD, FACP, AGAF. 成人胆石病概述.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overview-of-gallstone-disease-in-adults (Assessed on Sep 5, 2018.)
    [10]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 26(2): 132-238.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