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胰腺癌是什么病?
胰腺癌是指胰外分泌腺的癌症,是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约 90% 的胰腺癌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 [1]。
胰腺癌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预后较差,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10%。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其中胰头癌占 70%~80% [1]。
手术治疗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方法,但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诊断时大约有 80% 的病人由于肿瘤扩散和转移,而失去实施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死亡率较高 [1]。
胰腺是个什么器官?
胰腺是横卧于上腹后壁的狭长型腺体,全长约 17~20 cm。其上下方被十二指肠包绕,毗邻胃、脾等脏器,属于消化系统中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
外分泌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分解食物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等,起到调节人体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作用 [2]。
胰腺癌常见么?
胰腺癌在癌症中常见。
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男性居第十位,女性居第九位,占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第四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17 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七位,女性第十一位,占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第六位 [3]。
胰腺癌为何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它具有「难发现、易转移、难治疗」三大特点 [1]。
目前胰腺癌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手段,但因为位置隐蔽,早期癌变在体检中难以被发现,而胰腺本身神经不丰富,早期不会引起疼痛,也缺少典型症状。
大多数早期胰腺癌患者患者只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吃饭时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以为胃病。
早期的胰腺癌是很难被发现的。不少患者只有到晚期肿瘤压迫到胰腺周围的神经,感觉到剧烈腹疼才发现病情。胰腺癌与糖尿病有关系吗?
由于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乏力等症状的中老年人,往往只想到 2 型糖尿病,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以至于按糖尿病治疗无效,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时机。
临床上,约 47% 的胰腺癌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即每 100 个胰腺癌患者有 47 个患有糖尿病。凡初发糖尿病,经积极地降血糖治疗效果不佳,或在治疗中又出现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消瘦无力等症状,尤其出现黄疸时,要有足够的警觉,立即进行超声内镜、上腹部增强 CT、增强磁共振、肿瘤标记物等检查,以确定是否胰腺癌 [4]。
症状
胰腺癌有什么表现?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消瘦、乏力等。由于其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表现,可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等,数月后出现明显症状时,病程多进入晚期。
-
腹痛: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早期腹痛较轻或部位不清,多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钝痛和胀痛等,以后逐渐加重且腹痛部位相对固定。典型胰腺癌腹痛为:
- 中上腹部深处,根据癌肿的位置不同可偏左或偏右;
- 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餐后加剧,俯卧、弯腰、蹲踞等可减轻;
- 夜间、仰卧和向后伸腰时疼痛加剧;
- 腹痛剧烈者常有腰背部剧痛。
-
黄疸:是本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且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尿色深如浓茶、粪便呈陶土色,但黄疸并非首发症状。
-
消化道症状:患者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腹部饱胀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等。
-
消瘦、乏力:由于食量减少、消化不良以及肿瘤消耗所致伴有明显的体重迅速减轻,其中部分患者可不伴有腹痛和黄疸。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表现出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也有患者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 [1]。
胰腺癌的严重程度怎么判断?
对胰腺癌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可选用较为简单的 Hermreck 分期法 [5]:
- 第 Ⅰ 期:肿瘤仅限于胰腺内(肿瘤没有向其他部位转移);
- 第 Ⅱ 期:肿瘤仅侵及邻近组织(肿瘤转移至与胰腺邻近的部位,如胆管、肠胃等);
- 第 Ⅲ 期:已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肿瘤通过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
- 第 Ⅳ 期:已有肝脏和其他远处转移(肿瘤转移至肝脏甚至离胰腺较远的部位,如肺部)。
胰腺癌容易往何处转移?
胰腺癌恶性度高,病程短,一般出现症状时已属晚期,并很快发生转移,侵犯邻近脏器。胰头癌与胰体尾癌的转移途径不完全一致:
-
胰头部癌:常侵犯到胆总管、十二指肠、胃及腹腔动脉,其淋巴转移途径主要是经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向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
胰体、尾部癌:常沿神经鞘向腹腔神经丛及脊髓方向转移,或沿淋巴管转移至胰上及肝门淋巴结等处 [6]。
-
病因
胰腺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胰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6]。
胰腺癌会遗传吗?
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并不是说父母的胰腺癌一定会遗传给子代,只是子代的风险比普通人更大一点 [1]。
胰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较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 KRAS、TP53、P16/CDKN2A 和 SMAD4 突变 [4]。
胰腺癌发病风险升高跟哪些因素有关?
总体而言,吸烟、高龄、男性、饮食、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因素会使胰腺癌的发生风险增高。
-
吸烟:吸烟是很多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目前公认的本病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几率越大。
-
年龄: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以 50 岁以上者多见,多以高龄可能是本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性别:研究发现,本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更多暴露于致癌物质,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等)有关。
-
饮食:长期过量饮酒或进行高脂食物,可能会增加胰腺的负担,从而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咖。
-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合物如 β- 萘酸胺、联苯胺、烃化物等,对胰腺有致癌作用。
-
糖尿病:临床医师发现在胰腺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提醒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
-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胰腺炎发作可以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 [6]。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
- 有吸烟习惯的人:经常吸烟不仅会诱发肺癌等呼吸道部位疾病,还是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升高,也会成为胰腺癌诱因。
- 肥胖并且爱饮酒的人:肥胖的人通常都是喜欢进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这类的食物也是导致了大量的油脂进入血液循环,让胰腺本身的微循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 经常暴露于致癌物质环境的人:由于职业等因素长期与化学物质接触,可能会增加癌变的可能。
- 有突发糖尿病的人:40% 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都是伴有糖尿病,所以这类人群时本病的高危人群。
- 患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可能会导致胰腺细胞癌变,从而增加本病的发生。
-
诊断
胰腺癌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果怀疑胰腺癌,需要到正规医院的相应专科做检查,检查方式有多种,医生根据病情需要来做出选择。
- 体格检查:有无肉眼可见的黄疸、锁骨上淋巴转移,检查有无肝大、胆囊大、上腹部,尤其是右上腹的不正常感,以及有无腹水等。
- 血液、尿液和粪便相关指标:如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转氨酶、LDH 亮氨酸氨基肽酶、乳铁蛋白、血清核糖核酸等检查,能反映出胰腺和肝脏功能等。
- 血液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如 CEA、POA、CA19-9 等,联合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能为诊断胰腺癌提供较好的辅助资料。
-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 B 超、X 线钡餐、CT、磁共振、PET-CT、超声内镜、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能进一步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以及邻近器官的情况等。
- 其他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测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作用 [1]。
胰腺癌怎么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血清学标记物、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 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消瘦、乏力、恶心、黄疸、疼痛等,当出现这些表现怀疑为胰腺癌时需通过检查进一步确诊。
- 肿瘤血清标记物:进行这项检查时,如果发现 CA19-9、CEA、CA12-5、CA24-2 等升高,尤其是 CA19-9 升高,可高度怀疑胰腺癌,主要作为影像学的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为则增强 CT 或动态 MRI。通过检查可清晰查看到肿瘤的大小、位置、密度,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治疗
胰腺癌如何治疗?
胰腺癌的治疗仍以争取手术根治为主。对不能手术者常做姑息性短路手术、化疗和放疗。也就是说,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机会根治胰腺癌的方法 [1]。
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根治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大约 80% 的病人由于肿瘤局部扩散和转移而不能实施根治性手术 [1]。
当原发肿瘤不能切除时,外科医师必须决定采取姑息性措施来减轻胆道或十二指肠的梗阻。
此外,还需要内外科配合处理黄疸、疼痛、体重丢失、胰腺功能不足,甚至抑郁和衰竭等,因此,内科治疗贯穿于手术前后,包括放疗、化疗和各种对症治疗。
胰腺癌不能手术时该怎么治?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可采用姑息治疗,其目的为缓解胆道及消化道梗阻,改善病人,延长生命时限。
约 2/3 的胰腺癌病人合并有黄疸,对于不可切除、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癌病人,首选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胆道内置入支架缓解黄疸 [6]。
支架包括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可据病人预计生存期及经济条件选择应用,无病理学诊断的病人可刷取胰液行细胞学诊断。
合并有十二指肠梗阻无法内镜置入支架的病人,可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外引流,亦可将引流管经乳头置入十二指肠内,内外引流,亦可尝试支架置入十二指肠缓解消化道梗阻。胰腺癌治疗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
化疗: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或替吉奥(S1)为主的方案,如吉西他滨单药,或与氟尿嘧啶(5-Fu)、替吉奥、奥沙利铂等联合应用 [7]。
-
靶向药物治疗:主要有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但疗效不尽人意,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胰腺癌的辅助化疗需要注意什么?
- 胰腺癌的辅助化疗应当在根治术后尽量在八周内开始 [7];
- 辅助化疗前准备包括腹部盆腔增强 CT 扫描,胸部正侧位片,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肿瘤标志物 CEA、CA19-9 等;
- 化疗中应及时观察并处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转移性胰腺癌如何治疗?
- 放疗:是转移性胰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发展,缓解患者的全身症状 [1]。
- 化疗:也是胰腺癌发生转移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是一种全身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杀灭转移病灶,缓解患者的全身症状,在短期能效果明显。
胰腺癌患者能存活多久?
胰腺癌预后较差。
据统计,我国近十年内,患者五年生存率为 9.9%。也就是说,我国每 1000 个胰腺癌患者中,约有 99 个可以生存超过五年 [4]。
胰腺癌应该去哪个科治疗?
- 一般去肝胆胰腺外科治疗。
- 对于分科没有这么细致的医院,可以去普外科治疗。
- 对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建议肿瘤科就诊。
-
生活
胰腺癌患者护理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者戒烟。平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
- 注意皮肤的护理:伴有黄疸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要避免抓挠皮肤,以免破损;平时可穿一些宽松透气的衣裤。
- 注意治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所有癌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问题。家人要关注病人情绪的变化,多与病人交流,帮助患者乐观面对人生,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其他治疗效果的提升。
胰腺癌患者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胰腺癌患者的饮食富要注意食物营养的均衡性、易消化性、少刺激性、低脂性和规律性。具体建议如下:
- 患者应选择优质蛋白含量高、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脏、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在保证机体营养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胰腺的负担。
- 要注意一日三餐的规律性,不要盲目节食,也不要经常吃零食。
- 食物要采用清淡的烹调方法,以煮、炖、熬、蒸为主,忌油煎、炸、爆炒食物,目的是防止胰腺过度分泌胰液。
预防
胰腺癌能否预防,如何预防?
胰腺癌无法完全预防,但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 不要抽烟。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降低肿瘤的患病率。抽烟与多个系统的肿瘤直接相关。
- 注意饮食。每天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咸菜,烟熏、油炸食品等,是帮助预防癌症的有效办法。
- 多做运动。推荐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相结合。
- 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如 β- 萘酸胺、联苯胺、烃化物等物质。
-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一次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胰腺癌患者多久复查一次?胰腺癌如何复查?
- 术后 2 年内,建议每 3 个月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每 6 个月行 CT 或核磁共振检查(MRI)等影像学检查;
- 术后 2 年后,延长至每 6 个月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每 12 个月行影像学复查 [3]。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等.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丁文龙, 刘学政. 系统解剖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021)[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 20(07): 713-729.
[4] 朱鑫哲, 李浩, 徐华祥, 等. 2021 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01): 1-12.
[5] 顾小燕, 吴昌平, 蒋敬庭. CA19-9 和 IL-33 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25(10): 1189-1192.
[6]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 实用外科学[M].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7]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J]. 中华外科杂志,2018, 56(07): 481-494.-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7月03日
· 争取手术,或行姑息性手术、化疗和放疗。
· 戒烟,清淡饮食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