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就诊科室:甲状腺乳腺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可能。
    · 主要症状为乳头异常溢液和乳房肿块。
    · 手术切除可治愈,需定期复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什么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乳房的良性肿瘤,恶变率为 6%~8%,即 100 个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就有 6~8 人发生恶变 。常见于经产妇,以 40~50 岁居多。一般情况下无主观不适症状,患者常因乳头溢液污染衣物而就诊。部分患者乳房可触及到肿块。目前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后需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病的组织部位及生物学特征的不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

    1. 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变发生在大的乳腺导管内被称为中央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 90% 属于此型。通常认为此型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2]。

    2. 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变发生于终末导管内被称为外周型。此型有 5%~12% 的患者会发生癌变 [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见吗?

    常见。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占乳腺全部良性病变的 5.3% ,即在一千例乳腺良性病变中约有 53 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

  • 症状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哪些表现?

    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

    1. 乳头溢液:主要的症状,许多患者是因无意间发现内衣被溢液污染而就诊。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的液体。

    2. 乳房肿块:乳晕区触及肿块,多呈圆形、质地柔软、可推动。轻压肿块,常可见液体从乳头溢出 [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1. 乳汁淤积:如不及时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会增大,造成乳腺导管的阻塞。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会有乳汁淤积的表现。

    2. 恶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虽是良性肿瘤,但也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如不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可能会发生恶变 [1]。

  • 病因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哪些常见病因?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上升或较高有关,但具体联系尚不明确 [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见于哪些人?

    处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均有可能患此病。但常见于经产妇女,以 40~50 岁为多。此年龄段的女性需多加关注乳腺健康 [1]。

  • 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内衣污渍、乳头溢液、乳房肿块时应及时就诊。

    另外,如在体检或乳腺癌筛查过程中发现乳腺的异常情况,也应及时就诊。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如何诊断?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出现的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等主要症状,再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如乳腺的彩超检查、钼靶检查、乳管镜检查、乳管造影检查等做出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1. 乳腺彩超检查:彩超检查能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以及病变导管的扩张程度、肿块的大小、肿瘤的血流情况等,从而了解病变导管的状态和肿瘤的血供,整体掌握疾病情况。是目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2. 乳腺钼靶检查:钼靶检查可显示乳房肿块或微小钙化灶。此检查可以了解乳房有无肿块或钙化灶。

    3. 乳管镜检查:乳管镜是一根内径小于 1 mm 的光导镜。可自乳头表面的乳管开口处插入,从而直观的探察乳腺导管内的情况。乳管镜检查可直接伸入乳管内,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内病变,但是不能直接取活体细胞组织病理。

    4. 乳管造影检查:通过造影可发现乳腺导管的异常,如乳管内壁是否光滑,但是不能直接观察导管上皮及管腔内病变,目前临床使用较少。造影检查可了解乳腺导管的病变情况。

    5. 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对乳头溢液制成细胞学涂片,可查找有无肿瘤细胞以明确诊断。此检查可初步检测病变的性质,即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是此方法诊断阳性率较低,可重复检测。

    6. 病理学检查:如穿刺活检和切除活检。即直接对乳腺病变组织进行取样,做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病变的良、恶性。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适合的检查。如有乳头溢液的患者可行乳管镜检查、乳管造影检查、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如有乳房肿块的患者可行穿刺活检 [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如何区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主要与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恶性肿瘤进行区分。可根据疾病的高发年龄、症状表现及做乳腺超声检查来进行区分。

    1. 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多发于 30~50 岁女性。其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有结节或肿块,部分患者会合并乳头溢液 [7]。

    2.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见于 15~25 岁。纤维腺瘤多可触及到圆形或卵圆形的肿物,偶尔伴随疼痛。大约 25% 的纤维瘤患者无症状表现 [8]。

    3. 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段在 41~55 岁。常可触及到肿物,质地较硬且不易推动。如果有淋巴转移的患者,可触及到肿大的淋巴结 [9]。

  • 治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要去看哪个科?

    乳腺外科、外科。

    首先考虑看乳腺外科。没有乳腺外科的医院,可看普外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要怎么治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可大体分为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 [4]。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 开放式手术:是指通过术前准确定位病灶,选择合适的切口,然后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手术。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

    2. 微创手术:

      • 乳管镜引导下的微创手术:乳管镜从乳腺导管开口处进入,可直观显示病变部位并进行切除。但应用范围较小。

      • 微创旋切手术:是指通过约 5 mm 的小口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应用范围较小。

    目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不进行微创手术,因为病变范围较广泛,单侧微创极难清除干净,所以临床上多行乳腺开放式手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住院吗?

    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需住院观察有无并发症,待康复后方可出院 [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能彻底治愈吗?

    能治愈。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后即可治愈,但有复发的可能,需定期复查 [5]。

    image

  • 生活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多多关注乳腺健康情况,建议 3~6 个月定期体检,发现乳腺异常及时就医。

    健康作息,避免熬夜。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需注意谨慎食用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豆制品、蜂王浆等。因本病病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

    增加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肉类和蛋类等。

    忌烟、戒酒。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复查吗?

    需要复查 [2]。不同类型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不同的复查时间。具体复查间隔及复查项目需遵医嘱。

  • 预防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以预防吗?如何预防?

    可以预防。

    1. 减少或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物和药品,如豆制品、蜂王浆和口服类避孕药等。

    2. 平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作息,避免熬夜。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心态乐观,保持心情舒畅,遇不好的情绪积极疏导。

    3. 关爱乳腺健康,3~6 个月定期体检,平时如发现乳腺腺肿块或者乳头溢液应及时就诊。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会复发吗?

    有复发的可能性 [5]。手术切除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故需遵医嘱进行复查。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赵继宗. 外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42.
    [2] 梁忠锃, 李建文, 张远起, 等.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0 例的诊治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22): 47-49.
    [3] 韩晓蓉, 王颀, 连臻强, 等.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663 例临床及诊断特点[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 13(4): 304-307.
    [4] 杨璟, 王森茂, 李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比较及复发因素分析[J]. 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2021, 15(2): 6.
    [5] 谢向丽, 林锐填, 方泽伟.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 34(8):3.
    [6] 刘鹏熙, 郭莉, 李园园. 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分析: 附 1211 例报告[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2(11): 1426-1430.
    [7] 马薇, 金泉秀, 吴云飞, 等. 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7): 759-762.
    [8] 王殊, 谢菲. 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36(7): 3.
    [9] 匡志坚, 王爱忠, 王善玮, 等. 恶性乳腺肿瘤病理特征、年龄分布及早期预防[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3): 2.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