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乳腺小叶增生是什么?
乳腺小叶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大家常说的乳腺增生一般是指乳腺小叶增生。
有些女性没有症状,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也有些女性出现周期性的乳腺疼痛,一般和月经周期同步,在月经前疼痛明显,月经后疼痛减轻或者消失。
乳腺小叶增生的患病人数多吗?
乳腺小叶增生在女性当中非常常见,育龄期妇女大概 70%~80% 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纤维腺瘤是一回事吗?
乳腺小叶增生即我们常说的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在乳腺 B 超、钼靶检查当中发现的结节。如果是自己或者医生「摸」出来的,一般叫乳腺肿块。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或局部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基因改变、某些药物的影响、某些病毒感染等有关,一般通过手术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是良性的吗?乳腺小叶增生会恶变吗?
一般都是良性的。
通常大家说的乳腺小叶增生,多是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癌变的可能性极小,是不需要担心癌变风险的。有部分乳腺增生是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小叶增生表现有点相近,这部分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其他人风险高 3~4 倍。
症状
乳腺小叶增生有哪些常见症状和表现?
- 主要是以周期性的出现乳腺肿胀、疼痛为特征,疼痛的出现和月经期关系明显,月经前明显,经后减轻或消失。
- 有些患者在触摸时可以摸到一个或者多个乳房肿块,肿块在月经期后可能缩小或变软。
- 少数患者乳头会出现乳头溢液。溢液一般清亮无色。但由于泌乳素瘤、乳腺癌也会出现乳头溢液,当出现这个症状时,建议及时找医生进行诊断。
乳腺小叶增生有什么危害?
部分乳腺小叶增生的患者,可能有疼痛、胀痛等不适,对于疼痛比较敏感的话,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明显。
病因
乳腺小叶增生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
大量资料表明,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相对减少时会引起乳腺增生。
每个月的月经来潮前,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故有乳腺增生的人多数会经前乳房胀痛。
此外还与精神因素、婚育、哺乳、饮食、环境、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诊断
乳腺小叶增生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有超声和钼靶 X 线,其他检查还有乳管镜、乳管造影、病理学检查、乳腺磁共振、CT。
乳腺小叶增生为什么要做超声和钼靶检查?
年龄小于 35 岁的病人首选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乳腺 X 线检查对微钙化更为敏感,所以两者结合互补。
乳腺小叶增生不做病理检查能不能诊断?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因此,没有病理学依据而进行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是不科学的。
对于没有疼痛而以肿块为主的增生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乳腺超声的表现,来决定要不要进行穿刺活检。
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要去看哪个科?
大医院分科比较细的话,可去乳腺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就诊,若没有可去普外科。
乳腺小叶增生能自己消失吗?
可能会自己消失。
由于乳腺小叶的情况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时候乳腺增生的情况会在月经后自己缓解。
很多乳腺小叶增生的患者,在绝经后,乳腺增生的情况也会自己好转,所以没有症状的患者,可以不进行治疗,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或者 B 超检查即可。
乳腺小叶增生怎么治疗?
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不进行治疗,每年检查乳腺钼靶或者乳腺 B 超即可。
如果疼痛症状明显,可以通过穿着合适的内衣、止痛药物来缓解。
乳腺小叶增生是良性疾病,为什么还要复查?
其实每个女性都应该定期进行乳腺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恶性疾病,及早进行干预。所以每年的检查不仅仅针对乳腺小叶增生,而是从预防乳腺癌的角度出发的。
乳腺小叶增生能通过乳房按摩治好吗?
不能。
不推荐任何人进行乳腺按摩。
生活
乳腺小叶增生能喝豆浆、吃豆制品吗?
可以。
豆浆等豆制品,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对激素起到调节作用,所以有乳腺小叶增生的人,也可以喝豆浆、吃豆制品。
乳腺小叶增生的人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保持心情愉快,穿合适的内衣,均衡营养饮食即可。
不要在非医学需求之下,长期摄入含雌激素高的食物或药物。
乳腺小叶增生影响怀孕、哺乳吗?
不会。
乳腺小叶增生不影响怀孕、哺乳。但是在孕期,乳腺疼痛的情况可能加重。
预防
乳腺小叶增生可以预防吗?乳腺小叶增生怎么预防?
乳腺小叶增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虽然没有办法百分之百预防。但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降低乳腺增生发生的风险。
在饮食上,注意多吃水果、蔬菜;荤素搭配合理,如果是素食主义者的话,注意多吃大豆类来补充蛋白,可以喝牛奶的话,注意保证每天 300 mL 牛奶,避免缺钙;注意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用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少吃腌制菜、肉等;尽量不喝酒。
除了饮食,注意每天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运动,以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每天保证足量的睡眠;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
参考资料· 赵玉沛,陈孝平. 外科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外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吴孟超, 等.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 实用外科学[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18日
‧ 以服止痛药物对症治疗为主,要重视复查。
‧ 可以喝豆浆、吃豆制品,不宜大量吃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