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心脏骤停是什么?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随即会出现昏迷、脉搏消失、呼吸停止。部分患者会死亡;经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以活下来。
心脏骤停是导致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
心脏骤停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如何急救?
成人心脏骤停急救法
成人心脏骤停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 当患者突然倒地时,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 呼喊并拍打患者双肩,判断其有无反应。
-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就近呼救并让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取来AED。
- 然后让病人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扫视患者胸部判断其有无正常呼吸。呼吸的判断要在 5 至 10 秒内完成。若患者无正常呼吸,立刻开始按照下面的步骤实施急救。
- 首先,第一步、胸外按压。用一只手的掌根部置于胸部中央,胸骨的下半段上,即两乳头连线中点的稍下方。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上,食指交叉。手臂伸直双臂位于病人胸骨正上方,利用身体的重量垂直下压。进行30次按压,每次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 100至 120次,注意每次按压后胸廓的充分回弹。
- 第二步、开放气道。一只手按在病人前额。另一只手放于下颌的骨性组织上,将患者下巴向上抬起,以打开气道,注意避免将手压在患者的软组织上以免堵塞气道。
- 第三步、人工呼吸。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进行两次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用1秒钟时间。在吹气过程中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应注意,按压中断的时间要限制在10秒内。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持续按照30:2的按压与通气比进行抢救
- 第四步、取得AED后尽早使用。首先,打开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AED。包括按图示贴电极片、进行心电图分析和电击。
- 实施除颤后,立即从心脏按压开始心肺复苏,遵循AED的提示每2分钟一次进行分析和电击,并配合以上心肺复苏步骤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婴儿心脏骤停急救法
婴儿心脏骤停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 当婴儿失去意识时,首先呼喊并轻拍婴儿足底,判断有无意识。
- 然后让婴儿平躺在桌面或硬板上,判断其有无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以上操作要在五至十秒内完成
- 如果发现婴儿胸部没有起伏,立即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
- 首先把两指放在婴儿的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的稍下方。垂直进行30次按压。每次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壁厚度或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频率保持在每分钟 100至 120之间,注意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 然后,一只手按在婴儿额头,另一只手将婴儿下巴向上抬起。不要压到下颌软组织,也不要使头过度后仰,以免阻塞气道。
- 对婴儿口对口鼻吹气两次,每次吹气用1秒钟,两次吹要在10秒内完成。注意,吹气时嘴巴要同时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巴,在吹气过程中用眼睛余光观察婴儿胸部,使胸部有可见隆起即可,注意避免漏气和过度通气。
- 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非专业人员要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人员接手或婴儿恢复反应。
儿童心脏骤停急救法
儿童心脏骤停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 当儿童突然倒地时,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 其次,呼喊并拍打患儿肩部,判断其有无意识。
- 然后,让患儿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解开患儿上衣,判断其有无自主呼吸。以上操作要在 10秒内完成。
- 若患儿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样呼吸,立即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设法获取AED。然后立刻开始按照下面的步骤实施急救。
- 首先,第一步,胸外按压。施救者跪在患儿身体的任何一侧,用单手手掌根部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下半段。如果力量不够,可以另一只手叠放在该手上,食指交叉,手臂伸直双臂位于患儿胸部正上方,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连续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至120次。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充分回弹。
- 第二步、开放气道。施救者一只手按在患儿前额,稍用力往后压,另一只手将患儿下巴向上抬起。
- 第三步、人工呼吸。施救者一只手捏住患儿鼻子,对患儿口对口吹气两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患儿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
- 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
- 第四步、当取得AED后,打开电源,遵循语音提示操作,包括按图示贴电极片、进行心电图分析和电击。(儿童的AED操作步骤可以完全参照成人AED操作进行。)
- 除颤完成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儿仍未恢复呼吸及心跳,请继续按照以上步骤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心脏骤停常见吗?
大部分心跳骤停发生在院外。
研究报道,欧美的发生率约为 87.4~96.5/10 万,亚洲约为 65.4/10 万,我国北京地区约为 71.2/10 万。抢救成功率较低,美国平均为 4.6%。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 救护车到之前持续做心肺复苏,可以用AED。
· 植入除颤器可预防心跳骤停再发。
症状
心脏骤停有哪些表现?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有三个:突发昏迷、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具体表现为:
-
突然摔倒,失去意识,对旁人的呼唤、拍打无反应,面色迅速变为苍白或青紫。
-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脖子两侧的颈动脉或者其他大动脉的搏动。
-
呼吸停止;或有像叹息一样的呼吸,继而停止。
-
双瞳孔散大。
-
因脑部缺血缺氧,可引起抽搐和大小便失禁,随即全身松软。
-
此时如果给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或无脉心电活动。
心脏骤停如果抢救回来了,还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
如果心脏停止泵血的时间较长(超过 4~6 分钟),即使抢救回来,也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
-
脑损害:长时间的心脏骤停,导致脑缺血缺氧,出现脑水肿、脑坏死等,引起感觉、运动、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异常。
-
心肌损害:心脏骤停也会导致心脏本身的供血停止,引起心肌损害,心跳恢复后可表现为心脏跳动无力、低血压、心律失常。
-
全身性损伤:心脏骤停后,全身各个脏器都会缺血缺氧,心跳恢复后,会引起广泛的免疫系统与凝血系统激活,进而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高凝状态、容易感染、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所以,心脏骤停患者即使被抢救回来,也需要继续在医院进行严密、复杂的观察和治疗。
病因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引起心脏骤停,这里仅列举一些常见病因:
-
冠心病:大概有七成的心脏骤停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
-
其他心脏病:除冠心病外,各种其他心脏病也是引起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如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二尖瓣脱垂等。
-
其他:如 Brugada 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长 QT 综合征、家族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
心脏骤停容易发生于哪些人?
心脏骤停容易发生于心脏病患者、触电、溺水者。男性多于女性。
在发生心脏骤停前的当日或数日内,可能有一些先兆症状,比如不适、疲劳、胸痛、心悸、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等。
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诱发本就有心脏问题的人发生心脏骤停,比如过度精神刺激、兴奋、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吸烟、酗酒等。
诊断
心脏骤停怎么判断?
-
患者会突然倒下,失去意识。
-
用手摇动或轻拍患者肩膀,同时大声呼唤患者,患者没有反应。
-
颈动脉搏动停止。食指和中指从患者喉结处水平向外滑动 2.5 厘米找到颈动脉,感受不到颈动脉的搏动。
-
呼吸停止。眼睛看向患者胸部,观察不到胸部的起伏。
心脏骤停的患者心电图就是一条直线吗?
不一定。刚发生心脏骤停时,心电图可以有多种表现:
-
心室颤动:最常见,这种情况需要立即除颤,进行电复律。
-
无脉性室速:心电图是室速波形,但没有大动脉搏动。
-
心电机械分离:有心电波形,但实际上并没有心肌的机械性收缩。
-
心室静止: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
心室颤动如果未能及时进行除颤治疗,最终会变成心室静止。
治疗
心脏骤停要去看哪个科?
呼叫 120。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进行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有条件的还应该进行体外自动除颤。
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医生如何进行急救?
-
恢复有效的血液循环。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进行心电监测,若是有心室颤动,立即进行除颤。此外,还可能合用药物除颤。
-
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
心脏骤停的患者心脏恢复后,医生还会进行哪些治疗?
-
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包括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
-
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同时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
进行脑复苏: 治疗措施主要是目标体温管理。
-
保护肾功能: 密切观察尿量及血肌酐,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脏骤停的患者能完全恢复正常吗?
部分患者可以,但很多幸存者都会遗留脑损伤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发生心脏骤停的时候,发现越早、抢救越及时,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此外,心脏骤停的病因也决定着患者的恢复情况。
心脏骤停后幸存的人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和治疗?
-
寻找导致心脏骤停的病因,并进行治疗,以防心脏骤停再次发生。有些患者需要接受心导管术,有些患者需要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
心导管术: 这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术,和开胸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医生把一根细导管插入患者腿部或手臂的血管,并把导管一直送入心脏,可以检查心脏血管有无堵塞,如有堵塞,可以进行疏通。
-
ICD: 医生通过一个小手术把 ICD 植入患者心脏附近的皮肤里面。当患者出现异常心跳时,ICD 可以立即感知到并用电击消除异常心跳,防止心脏骤停和猝死。
-
如遗留有脑损伤,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
-
有些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求助于精神心理科医生。
-
如果考虑心脏骤停的病因是某些遗传性疾病,还需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检查、评估。
生活
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生活注意事项取决于心脏骤停的病因。可在本 App 中直接搜索相关疾病(如,冠心病),进一步了解详情。
预防
心脏骤停可以预防吗?
可以。
-
有心脏疾病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心脏病,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
血脂、血压、血糖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应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把这三个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必要时要采取药物治疗。
-
规律锻炼。已有心脏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
戒烟。
-
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2 标准杯/日)。
-
健康均衡饮食。
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如何预防心脏骤停再发或猝死?
给合适的患者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以有效预防心脏骤停再发或猝死。
· 杨杰孚. 内科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 Philip J Podrid, MD, FACC. 心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概述.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overview-of-sudden-cardiac-arrest-and-sudden-cardiac-death. (Assessed on Aug 22,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