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口腔炎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口腔炎
    就诊科室:口腔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王英男

    王英男正畸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0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 口腔黏膜内炎症性的疾病,都可以称为口腔炎。
    · 常见表现是丘疹、水疱、糜烂、溃疡、痂等。
    · 大部分口腔炎预后较好,也有可能反复发作。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口腔炎是什么?

    口腔炎是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的总称,既可以发生在嘴唇、舌头、牙龈等局部,也可以在多处黏膜同时发生。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反复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就是口腔炎的一种。

    口腔炎常表现为丘疹、水疱、糜烂、溃疡、痂等[1]。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口腔炎比较好治,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有一些口腔炎容易反复发作,还有一些可能出现不良并发症,比如感染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炎,没有及时治疗,进而导致了脑膜炎等[1-3]。

    口腔炎有哪些类型?

    根据口腔炎发病的原因不同,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口腔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比如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单纯疱疹、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等。

    非感染性口腔炎,包括创伤性、放射性、过敏性和病因不明的口腔炎症[4]。
    1)创伤性口腔炎:一般是外伤引起的,比如被鱼刺划破口腔黏膜导致炎症;
    2)放射性口腔炎:一般是接受到了放射性物质导致的,比如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可能导致的慢性放射性口炎;
    3)过敏性口腔炎:是人体接触了过敏性物质(如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比如药物过敏性口炎;
    4)病因不明的口腔炎:是找不到口腔炎症的具体原因,比如我们常说的「反复口腔溃疡」,可能大多是这种情况。

    口腔炎会传染吗?

    不一定。

    口腔炎是一大类疾病,其中的感染性口腔炎可能会传染,比如单纯疱疹可以通过接吻等直接接触,或者共用餐具、毛巾等间接接触方式感染[2];而非感染性口腔炎不具有传染性,也不在人群中传播。

    口腔炎常见吗?有多常见?

    很常见。

    因口腔炎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没有办法统计具体的发病率。但是以「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来说,这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

    根据研究来看,这个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20%,相当于每 5 个人中,就可能有 1 个人得了口腔溃疡,而且还不受年龄限制[1,4]。

    口腔炎能自愈吗?

    口腔炎能否自愈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来判断。

    一般来说,病变范围较小、较浅的创伤性溃疡恢复很快;或阿弗他溃疡,一般 7~10 天就可以自愈[1]。

    而病变范围较大、较深,或有明确感染病因的口腔炎,如重型阿弗他溃疡、鹅口疮等,不主动治疗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痊愈的,一般都需要及时就医。

    所以如果发现口腔黏膜出现损伤、炎症之后,又不能够准确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情况时,还是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 症状

    口腔炎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口腔炎除了常见的疼痛、红肿等症状之外,常见的表现还有丘疹、水疱、糜烂、溃疡、痂等[1]。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口腔炎,表现也不完全相同,以下内容可以简单了解:

    丘疹:丘疹是肉眼可见、可以摸到的小的实质性突起,可能是扁平的、也可能是尖状的。

    水疱:水疱是凸起的圆形小疱,疱内常有透明清亮的液体。

    糜烂:糜烂是较表浅的缺损,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可以发生在水疱或丘疹破了之后。

    溃疡:溃疡的破损比糜烂要深,舌头舔或者肉眼观察都可以感觉到有明显的凹陷。(不建议用手触摸,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

    痂:痂是黏膜或皮肤表面破损之后,有液体渗出变干形成的,跟我们平常说的结「痂」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常发生在口唇上。

    口腔炎可能导致哪些严重后果?

    感染性口腔炎可能会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过敏性口腔炎也可能因为药物过敏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比如[2.3]:

    脑膜炎:某些的情况下,疱疹病毒可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疱疹性脑膜炎。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过敏性口炎,可能会出现全身广泛性水疱、高热、头痛等,如果继发了细菌感染时,还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做超链接)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是导致死亡。

  • 病因

    口腔炎有哪些病因?

    不同类型的口腔炎,病因不完全相同,常见的导致口腔炎的原因如下[2,3]:

    感染:在接触了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病原体在口腔局部生长、繁殖,从而表现为口腔炎的症状。

    创伤:口腔黏膜局部受到物理、化学或机械刺激,导致局部损伤而引起的炎症。

    过敏:自身对过敏原产生了过度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炎症的出现,比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放射线辐射:放射线的辐射会破坏人体的组织细胞,发生一些列反应和损伤,常见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

    此外,营养元素缺乏(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免疫力低下、遗传、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可能与口腔炎的发病相关[1]。

    哪些人容易患口腔炎?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婴幼儿、艾滋病患者,这类人群由于免疫力低下,对外界的细菌、病毒等难以抵抗,更容易引起感染。

    • 超敏体质的人群

    超敏体质指的特别容易过敏,人体是对过敏原(如某些药物、花粉、微生物等)反应过度,这种情况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损伤,从而引起口腔炎。

    • 口腔卫生条件差

    我们的口腔内往往有多种致病菌定植,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吃完东西不漱口、或经常不刷牙,就有可能导致致病细菌大量增殖,容易在局部引起炎症。[2,3]

  • 诊断

    医生怎么诊断口腔炎?

    一般情况下,医生根据患者口腔内的症状,再结合患病前的饮食、去过的场所(了解是否可能接触到致病细菌、病毒,判断患病的原因)等条件,基本上就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但有些口腔炎的症状不典型,又需要去分辨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口腔炎,以便针对性治疗,还可能会开具一些辅助检查,如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液检查、免疫学检查等等[1]。

    怎么判断自己或其他人是不是得了口腔炎?

    当发现自己或者他人的口腔黏膜出现水肿、水疱、糜烂、溃疡等异常表现,或者伴有疼痛、烧灼感等,要怀疑口腔炎的发生。

    因为多数情况下自己不能准确判断口腔炎的类型、会不会传染,所以如果口腔内破损的范围很大、疼痛很明显或者还伴有头痛、发热等其他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婴幼儿由于还不会说话或者说不明白话,爸爸妈妈就要多关注宝宝的哭闹是不是跟口腔有关,如果发现了口腔内的水疱、糜烂,或者伴有发热等情况,也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诊断口腔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般通过典型的症状和病史特点,基本上可以诊断口腔炎。但是当疾病症状不典型时,要判断具体是哪种类型的口腔炎时,就需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病理检查等[1]。

    血常规: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分辨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

    过敏原检测: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过敏的情况。

    病理检查:比如活体组织检查,可以用来排除癌变,确定具体的疾病类型。

    除上面的几种检查外,还可能有白细胞分类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微量元素、抗原抗体检测、微生物培养等。这些辅助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明确病因,为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1]。

  • 治疗

    口腔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1. 口腔内出现异常改变,如水疱、糜烂、溃疡等,而自己又不能分辨疾病的原因。

    2. 症状较重,如溃疡面较大、疼痛剧烈。

    3. 原有症状加重,如小溃疡变成大溃疡、一个溃疡变成多发溃疡,或者伴有头痛、发热等其他症状。

    以上这些情况往往是需要医生去诊断和治疗的,所以不要拖延,要及时就医。

    如果是简单的鱼刺划伤、伤口比较小;或者平时反复口腔溃疡,医生也诊断过是轻症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再次出现相同的轻微症状,这类的口腔炎一般可以自愈,不必非要去医院治疗。

    但如果轻微的症状持续了 3~5 天还没有好转的迹象,甚至有加重的趋势,那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口腔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口腔炎的方案一般会由医生根据病因确定,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这里仅列举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作用,作为简单了解,具体的治疗方案,还是要遵从医生的建议: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最主要、最常用。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维生素等[1]。

    •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四环素等,这类药主要用于细菌感染,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效果不太一样。
    •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这类药针对的是病毒感染,不同的抗病毒药物对不同病毒的效果也不太一样。
    • 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咪康唑等,这类药针对的是真菌感染。
    •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这类药物可以帮助人体抗炎、抗毒(细菌内毒素)、抗休克等,但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可能会有不良后果,如肥胖、加重感染等,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
    • 抗组胺药:如苯拉海明、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主要针对过敏反应,减轻过敏导致的水肿、皮疹等。
    • 维生素:如维生素 A、维生素 B 等,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维生素缺少、或着提供辅助治疗。

    此外,如果疼痛症状比较明显,还可能会使用一些止痛药;改善口腔环境、减少细菌数量,也可能使用一些含漱液等。

    非药物的治疗:非药物治疗,比如激光疗法、光子疗法、超声波雾化疗法、微波疗法、冷冻疗法等,目的是改善病变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炎症愈合[5-8]。

    此外,对于病因不明的口腔炎,或者是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医生还会考虑结合药物、理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image

    口腔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怎样?

    口腔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延长了生病的时间、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如疱疹病毒导致的脑膜炎,严重的溃疡愈合后出现瘢痕等。

    这些情况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影响了日常生活的质量。

    此外,如果是传染性的口腔炎,还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造成疾病的传播。

  • 生活

    怎样能减少口腔炎的复发?

    1. 去除病因:病因明确的口腔炎,如感染性口腔炎、创伤性口腔炎,一般去除刺激因素、避免感染病原体后,即不再复发。比如感染细菌、病毒的,要进行药物治疗;佩戴牙齿矫治器的,如果经常容易划伤口腔就及时找口腔医生处理;口腔卫生不好的,注意勤刷牙漱口等。

    2. 及时治疗:病因不明的口腔炎,如复发性阿弗他口炎,会反复发作,及时对症处理(止痛、含漱液清洁口腔等)可帮助减轻症状、或减少发作次数,但不能完全根治。

    3. 其他:

      • 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补充充足的营养元素;

      • 减少刺激食物的摄入,比如过于辛辣、过烫等[9];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 7~8 个小时比较合适),避免熬夜;

      • 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每日活动量视自身情况而定,一般以微微出汗,没有明显气喘比较合适。

    口腔炎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吗?

    1. 避免食用太过粗糙、坚硬、过热、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对黏膜的损伤,影响愈合;

    2. 尽可能保持均衡营养,每日补充蛋白质、糖类、脂质、各种维生素等,不偏食、不挑食;

    3. 保持规律的进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1,9]。

  • 预防

    口腔炎能预防吗?如何预防?

    有明确病因的口腔炎可以通过避免接触病因来预防,比如普通人避免接触有传染性的人群,有传染性的患者注意隔离;用药时注意过敏情况的说明、严格遵照医嘱;保持口腔清洁,如餐后及时漱口等[1]。

    有些口腔炎也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1],帮助抵抗外界的病菌。比如:

    1. 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补充充足的营养元素;

    2. 减少刺激食物的摄入,比如过于辛辣、过烫等[9];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 7~8 个小时比较合适),避免熬夜;

    4. 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每日活动量视自身情况而定,一般以微微出汗,没有明显气喘比较合适。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华红, 刘宏伟. 口腔黏膜病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4.
    [2] 陈谦明. 口腔黏膜病学(第4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 李秉琦. 实用口腔黏膜病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4] 陈珊,柳志文,尹丽芬,等. 1659例口腔黏膜病临床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0(07):409-411.
    [5] 唐国瑶,周曾同. 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Ⅳ. 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11):697-699.
    [6] 周曾同,沈雪敏. 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Ⅴ. 口腔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12):767-769.
    [7] 周海文, 吴岚, 周曾同. 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Ⅵ.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 42(01):57-59.
    [8] 周曾同. 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Ⅱ. 老年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09):565-567.
    [9]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试行)[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2, 47(7):402-404.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