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错颌畸形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错颌畸形
    就诊科室:口腔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韩莹

    韩莹口腔粘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 建议就医,可能遗传。
    ‧ 常需带牙套治疗,及时复查。
    ‧ 避免张嘴呼吸及咬手指。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错颌畸形是什么?

    错颌畸形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例如某些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导致的牙和颌骨的畸形。

    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关系异常以及颌骨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上颌骨过度发育表现上唇过于凸起,下颌骨过度发育导致的「地包天」)等。

    错颌畸形患病的人多吗?

    随着人类的进化,颌骨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并且现在人精细的饮食也会让颌骨发育不足,颌骨变小的同时,牙齿的大小没有改变,所以现在错颌畸形的患者越来越多,甚至大部分人的牙齿都需要矫正。

  • 症状

    错颌畸形的表现有哪些?

    错颌畸形主要表现为:个别牙齿的排列不齐,还有整体牙弓和牙齿排列位置异常,牙弓和颌骨,颅面位置关系的异常。例如,开牙颌(上下牙不能咬合,始终有一条缝隙),地包天(下牙包住上牙),深覆颌(上牙盖过下牙过多,甚至盖住全部下牙。)

    错颌畸形患病后除了难看,还会有什么危害?

    • 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例如造成「地包天」,或两侧面部不对称等。

    • 影响牙周健康,易患龋齿:由于错颌畸形的患者,牙齿排列不整齐,不容易清洁,而容易使牙龈发炎和患上龋齿。

    • 牙齿排列不齐会影响咬东西,还会影响说话发出的声音。

    • 影响外观容貌进而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什么是地包天?

    「地包天」专业的名称是「反颌」,也称「月牙脸」,正常的牙齿排列,是上牙包住下牙,而「地包天」患者的牙齿排列,则是下牙包住上牙。

  • 病因

    错颌畸形的患病原因有什么?

    错颌畸形的原因很复杂:

    • 主要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 也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张口呼吸,咬手指等);

    • 骨骼畸形,并非只是下牙包住了上牙,而是上颌骨发育的不足或者下颌骨发育的过度;

    • 还有一些先天的疾病(佝偻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也会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错颌畸形会遗传吗?

    错颌畸形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血缘关系近的亲属有错颌畸形,那么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去专业的正畸医生的那里检查。

    「地包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地包天」,也就是「反颌」,原因有很多种。

    • 遗传因素,患者的父母,(外)祖父母等一些与患者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也有类似情况出现。

    • 疾病导致,如先天性疾病,如唇腭裂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先天性梅毒,巨舌症等,或后天的疾病,如佝偻病,扁桃体炎以及乳牙龋齿过早脱落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地包天」的发生。

  • 诊断

    恒牙期「地包天」需要什么样的检查?

    需要到医院的正畸科医生那里,首先进行口内的检查,医生对患者的大概情况有初步的判断,然后会拍摄 X 相片,CT 等必须的检查,取模型,还要留取患者的正侧面的照片和口内的照片。

  • 治疗

    错颌畸形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错颌畸形的患者应该去口腔正畸科就诊。必要时需要口腔正畸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一同会诊,制定序列治疗方案。

    错颌畸形的患者去医院就医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第一次就诊的内容大概有:

    • 口腔检查,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 做口腔模型,有助于更加直观的研究,还要拍摄 X 光片(包括曲面平展,头颅正侧位还有关节片)有的还需要拍 CT;

    • 数码相机记录患者口腔内的情况和正侧面的照片留作资料。

    二次复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一套治疗方案,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治疗了。

    错颌畸形治疗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错颌畸形治疗前一般需要洗一次牙(洁治),如果牙周的疾病较重的话还要进行深层的刮治(用专用的器械去除附着在牙根上的牙石),有龋齿的牙和有疼痛敏感等症状的患者,还要治疗坏牙。

    错颌畸形患病后该如何治疗?

    • 错颌畸形的早期,纠正不良习惯,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唇挡丝可用于有咬唇不良习惯的幼儿,腭刺、腭网可用于伸舌吞咽习惯的患者——进行矫治,防止这些错颌畸形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 最常见的矫治方法,包括可摘式矫治器(例如:治疗乳牙反颌的颌垫舌簧矫治器等),固定矫治器(俗称:牙套),功能矫治器(利用颌面部肌肉的力量来行使功能)(例如:肌激动器等)等。

    • 严重的错颌畸形,常存在骨骼的异常,就需要口腔外科医生正颌手术治疗和正畸医生的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牙套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牙套大多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价格低廉,技术成熟,还有一些为了美观而制作的树脂类、陶瓷类,制作工艺还不够成熟,而且费用一般比较贵一些。

    牙套要带多长时间?

    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如果患者口腔问题复杂严重,还需要更长时间。

    带牙套期间多久就要复诊一次?

    一般 3~4 周就需要复诊一次,如果遇到牙套脱落等情况发生需要立即去复诊。

    错颌畸形成年人患病后还能够矫正吗?

    大家通常都认为只有儿童和青少年才能进行牙齿矫正治疗(正畸),但事实并非如此,成年人一样可以进行正畸治疗,只是治疗前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如:是否有牙周炎,是否需要填补缺失的牙齿等。而且治疗周期更长,治疗结束后需要保持的时间也更长。

    乳牙期的「地包天」该如何治疗?

    由于乳牙期,儿童的颌骨还没有发育完全,可塑性比较大,所以对于一般乳牙期发生的「地包天」,可以去专业的正畸医生那里带一个简单的活动矫治器(一种自由取戴的塑料质地的矫形器具,类似于成人假牙),利用「颌垫」纠正上下牙的咬合关系,让下牙不在包住下牙,用舌簧把上牙前推,让上牙包住下牙。

    乳牙期「地包天」最佳治疗的时间是在多大?

    一般 3~到 5 岁治疗为最佳,一般 3~6 个月就可以收获较好的效果,期间每 7~10 天复诊一次,但是,一些严重的患者,例如不只是牙齿的问题,而是存在骨骼畸形(并非只是下牙包住了上牙,而是上颌骨发育的不足或者下颌骨发育的过度),可能治疗起来更为复杂,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乳牙期「地包天」换牙后是不是就恢复正常了?

    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儿童在乳牙期就是「地包天」的面容,但是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换了恒牙之后,半数以上的患者症状反而会更加严重,但是,如果经过了正规的治疗,那么,换牙之后,症状一般会改善或者消失。

    恒牙期「地包天」怎么治疗?

    恒牙期的「地包天」患者的治疗需要去正畸医师那里佩戴固定矫治器(我们常说的牙套)一些更严重的患者(存在骨骼发育畸形的患者),则需要外科手术来配合正畸医生的治疗。

    什么样的恒牙「地包天」需要手术治疗?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由正畸医生通过拍摄 X 光片、CT 等,在影像资料上面描点测量,如果是骨骼问题造成的都需要手术治疗配合正畸治疗,而仅仅由于牙齿排列问题造成的,则通过带牙套排齐即可。

    恒牙期「地包天」的手术治疗如何进行?

    「地包天」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将发育过度的下颌骨,恢复到正常水平,手术在口内切口,将下颌骨切开,恢复至需要的大小后用钛金属板固定。

    恒牙期「地包天」的手术治疗和整正畸治疗如何配合?

    正畸医生遇到这种需要手术的病例,一般需要手术前的正畸治疗、手术治疗和手术后的正畸治疗三个步骤,这个方案会与外科医生组成诊疗小组共同对患者进行问诊和临床检查,得到一个治疗方案,包括。

    外科手术治疗「地包天」会不会留下面部的瘢痕?

    正颌手术都采用口内入路,就是说手术的切口在口腔内,并不会在脸上切口,因此也不必担心瘢痕的问题。

    错颌畸形治好后会复发吗?

    矫正后短时间内牙齿还是会有回到原来状态的趋势,因此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地佩戴保持器。

    image

  • 生活

    错颌畸形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生活上无特殊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不要吸烟;坚持运动,不要久坐,避免超重和肥胖,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不管早睡还是晚睡,每天保证足量的睡眠;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

  • 预防

    错颌畸形应该如何预防?

    • 错颌畸形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血缘关系近的亲属有错颌畸形,那么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去专业的正畸医生的那里检查。
    • 避免张嘴呼吸和咬手指。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参考资料
    · 张志愿, 俞光岩. 口腔科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