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磨牙症是什么病?
磨牙症(bruxism)是指习惯性地、无意识地牙齿研磨,通常发生在睡眠中,但也可在清醒状态下发生。儿童磨牙症一般不需要治疗,青春期后通常可自行好转。而成人磨牙症就比较麻烦了,常会引起牙齿严重磨损和肌性头痛,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磨牙症在生活中常见吗?
磨牙症常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约 15%~24% 的儿童都有磨牙症,7~10 岁是儿童磨牙症的高发年龄段。
症状
磨牙症有什么表现?
磨牙症主要表现为无意识的牙齿研磨,通常发生在睡眠中,每晚可以发生多次。可伴有晨起腮部酸痛和头痛。
长期的磨牙症会带来哪些危害?
- 牙齿病变:长期磨牙会对牙釉质产生破坏,导致牙体组织严重磨损。轻者出现牙齿敏感,重者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久而久之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表现为开口闭口障碍、颌关节弹响、颌关节疼痛、头颈痛等。
- 头痛、颈背痛、影响睡眠质量等。
- 牙齿病变:长期磨牙会对牙釉质产生破坏,导致牙体组织严重磨损。轻者出现牙齿敏感,重者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病因
磨牙症的原因是什么?
磨牙症的确切原因不明,目前的研究提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儿童换牙:6~13 岁属于换牙期,上下牙齿为适应新建立的咬合接触关系,常常会出现一过性的磨牙现象。
- 心理因素:压力和焦虑都会导致磨牙症。孩子的压力和焦虑可能来自担心考试成绩、来到新班级、换了新老师、与父母的争吵等,成人的压力和焦虑可能来自经常值夜班、升职加薪、养家糊口等。
- 牙颌因素:如牙颌畸形、缺牙、牙齿过度萌出、单侧咀嚼等。当出现牙颌问题时,人体会试图通过摩擦牙齿来获得一个更好更平稳的咬合关系,所以就会出现磨牙。
- 外来刺激因素:如喝酒、咖啡、吸烟、吸毒等,会引起或加重磨牙症。
- 疾病因素:如帕金森病、梦游、抑郁、Rett 综合征、唐氏综合征、营养不良、耳部感染、内分泌紊乱等,会伴有磨牙症。
- 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等。
- 儿童换牙:6~13 岁属于换牙期,上下牙齿为适应新建立的咬合接触关系,常常会出现一过性的磨牙现象。
诊断
磨牙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主要是进行口腔检查,评估有无咬合不佳、牙齿磨损等,来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
磨牙症一般去看哪个科?
口腔科。
磨牙是不是必须去医院就诊?
- 儿童换牙期偶尔的磨牙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就诊,除非是长期存在磨牙现象,或伴有头痛、耳朵痛、嚼东西痛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去看牙科医生,寻找是不是有咬合不佳或其他牙齿问题了。
- 成人反复出现磨牙,要去医院就诊,预防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磨牙症怎么治疗?
- 儿童的磨牙症一般无需治疗,青春期后通常可以自行好转。
- 成人的磨牙症比较复杂,目前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尽量预防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紊乱、肌肉疲劳等后果。最常用的预防方法,是请口腔科医生做一个软颌垫,在睡觉时佩戴。可以在发生磨牙时保护牙齿、肌肉和关节,也能减轻磨牙声对别人的干扰。
- 此外,如能找到明确的导致磨牙症的原因,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咬合治疗等。
- 儿童换牙期偶尔的磨牙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就诊,除非是长期存在磨牙现象,或伴有头痛、耳朵痛、嚼东西痛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去看牙科医生,寻找是不是有咬合不佳或其他牙齿问题了。
生活
磨牙症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磨牙症对生活影响不大,生活中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因为磨牙产生了牙齿磨损,饮食中需要注意避免过硬的东西。
预防
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磨牙症?
- 放松:睡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释放压力,或通过聊天、听音乐让成人放松。
- 保持口腔健康:定期拜访牙医进行口腔保健,保持牙齿健康。
- 避免睡前刺激:睡前避免饮酒、吸烟、喝咖啡等。
- 改善睡眠:如有睡眠相关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要及时治疗。
- 纠正不良咬合习惯:如改变单侧咀嚼、咬铅笔、单侧嚼口香糖的习惯等。
参考资料· 张清彬, 谭乐成. 磨牙症的病因研究与治疗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5):497-500.
· 薛芳, 吴昊. 夜磨牙症患者咬合及睡眠特征和弹性(牙合)垫的矫治作用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4(5):31-34.- 放松:睡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释放压力,或通过聊天、听音乐让成人放松。
- 就诊
磨牙症
就诊科室:口腔科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0年06月04日
‧ 习惯性地、无意识地牙齿研磨。
‧ 多发生在睡眠中。
‧ 儿童多见,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 多发生在睡眠中。
‧ 儿童多见,尚无有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