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病?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又称雄激素性秃发、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秃发、早秃、雄性秃、男性型脱发、遗传性脱发等。
在脱发类型中最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通常认为与遗传、雄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时期,男女都可发生,男性更多见[1]。
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和女性中的临床表现略有差异。男性一般表现为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蔓延,额部发际后退,头顶头发脱落。女性症状较轻,多头顶头发稀疏,前额发际线不后移。
目前,雄激素性脱发还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植发、激光等方法,控制或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雄激素性脱发常见吗?有种族差异吗?
雄激素性脱发常见,患病率有性别、年龄和种族差异。
白种男性更多见。
在亚裔男性和非洲裔美国男性中相对少见,且起病的时间也较晚。
可以在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发病,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
男性常发生于 20~30 岁,30 岁前脱发的约有 30%,50 岁前约有 50%,60 岁增加到 57%[1]。
我国男性的患病率约为 21.3%,女性患病率约为 6.0%[1]。
雄激素性脱发和人们口中常说的脂溢性脱发是一回事吗?
一般来说,脂溢性脱发等同于雄激素性脱发。部分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脂腺会分泌较多油脂,因此有时会称「脂溢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对于中国人来说,分哪几种类型?
根据男女性常见的脱发特征,临床分为[1]:
- 男性型脱发
- 女性型脱发
此外,部分学者使用「雄激素依赖性女性型脱发」和「非雄激素依赖性女性型脱发」来区分雄激素过多导致的脱发女性与雄激素水平正常的脱发女性[2]。
雄激素性脱发采用哪种分型方法?
BASP 分型是一种男女均适用的分级法,该方法分类形象,实用性强,且易于记忆和掌握[3]。
该分型法根据发际线形态、额部与顶部头发密度进行分级,包括 4 种基本型(basic)和 2 种特殊型(specific),结合基本型和特殊型得出最终分型。BASP 分型的名称便是由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
4 种基本型 L、M、C 和 U,代表前发际线的形状,每种类型再根据脱发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而 2 种特殊型 F 和 V,则代表特定区域(额部 F 和顶部 V)头发的密度,每种类型再根据脱发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 L 型:表示前额发际线无后移;
- M 型:相比中央发际线,两鬓角区发际线后退更明显,呈对称性,类似字母「 M 」;
- C 型:相比鬓角区两侧,前额中间发际线后退更明显,类似字母「 C 」;
- U 型:表示前额发际线后退至头顶后,类似字母「 U 」,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 F 型:表示头发密度普遍降低,前额区最明显,多见于女性;
- V 型:表示头顶部显著稀疏,较前额区更明显。
症状
雄激素性脱发有什么表现?
雄激素性脱发主要表现为头发变软、变细,头发密度下降、脱落,最终使头皮裸露。脱发过程中,患者常无症状,且不留任何瘢痕。此外,男性和女性在症状上略有差异。
男性型脱发
- 一般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蔓延,额部发际后退,头顶头发脱落。逐渐发展为「高额」,呈「 M 」字形秃发[4]。
- 部分患者可从头顶区的头发开始脱落,也有前额和头顶同时脱落的。
- 随着疾病发展,头顶部头发逐渐减少,发际线不断后移,到一定程度后,额部和头顶脱发区可相互融成一片[1]。严重时,头顶还会秃发,甚至仅脑后和两耳后保留一圈头发。
- 脱发区皮肤光滑,毛孔缩小,或可见柔软、纤细的毫毛(毳毛),皮肤无萎缩。
- 通常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部分患者可伴轻微瘙痒,但脱发量多少与皮脂分泌无直接关系[1]。
女性型脱发
- 症状较轻,进展缓慢,早期一般不易被察觉。
- 主要表现为头顶部与发际缘之间头发弥漫性稀疏、纤细,前额发际线位置不改变。
- 通常也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1]。
雄激素性脱发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脱发虽然不会影响整体健康,但可能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自信、社交或生活质量。
病因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本病是由雄激素诱导的脱发,病因与雄激素、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
- 雄激素:是发病的关键因素。但不是雄激素增多,而是脱发区毛囊对雄激素的作用更敏感。
- 遗传因素: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生与遗传关系较大,有家族史的人更易患此病[1]。
- 炎症因素:头发的再生与毛囊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如毛囊周围炎症等容易导致毛囊细胞凋亡,毛囊退化萎缩,进而发展为本病[5]。
- 其他因素:例如生活压力、紧张和焦虑、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雄激素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会遗传吗?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3],但准确的致病基因还没发现。
有这种脱发的人群,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比普通人更大,男性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概率为 53.3%~63.9%,且男性患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女性[1]。
雄激素性脱发儿童/年轻人会不会得?
雄激素性脱发常在 20~30 岁发病,也就是青春期之后。青春期时的症状可能不太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脱发逐渐增多。
诊断
医生如何诊断雄激素性脱发?
脱发需要到皮肤科就诊,雄激素性脱发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医生可通过视诊来直接诊断。另外也会询问直系亲属中有无类似的脱发,并辅助拉发试验、皮肤镜检查、抽血等检查来确诊。
雄激素性脱发的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 拉发试验:医生会用拇指和食指抓住一些头发,经过手指轻轻拉起,如果头发脱落超过六根,表明试验呈阳性。雄激素性脱发一般呈阴性。应注意,试验前患者需五天不洗头[3]。该试验可以帮助与其他脱发鉴别,如斑秃、休止期脱发等。
- 皮肤镜检查:通过观察头皮、毛发、毛囊的改变,帮助鉴定脱发的分级,并与其他疾病鉴别[1]。
- 毛发显微镜检查:可以用来观察毛根的情况以及脱发的程度,帮助判断毛发所处的周期,了解疾病的进展。
- 血液检查:包括性激素、铁蛋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脱发,如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减退)等。
做激素检查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女性性激素检测最好在月经来潮第 3~5 天进行,需空腹抽血。
雄激素性脱发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雄激素性脱发需要和其他类型的脱发进行区分,如休止期脱发(包括产后脱发)斑秃,结缔组织病、营养不良、药物、内分泌紊乱等引起的脱发[1]。
- 休止期脱发:是由于某种因素导致毛囊病变所致,一般去除病因后头发可再生。如女性刚生过孩子的,考虑产后脱发的可能。通常表现为大量脱发,不局限在某个特定区域,而雄激素性脱发主要是头顶和前额部位的脱发。
- 斑秃:脱发较突然,表现为成片、成块脱发,边界清晰[4],且男女发病不明显,医生一般可通过症状区别。
- 女性前额纤维化性脱发:如果女性绝经期后,出现前额脱发,并且发际线不均匀后退,则考虑前额纤维化性脱发,可伴有眉毛、阴毛、腋毛等部位毛发脱落。
- 内分泌紊乱引起的脱发:如甲状腺功能功能减退或亢进,患者除了脱发外,还会伴有疾病的相关症状,一般通过血液、影像学等检查进行区别。
- 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脱发:如果脱发伴有皮疹、关节痛或血清自身抗体的异常,还要考虑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脱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 营养不良性脱发:减肥、营养摄入不均匀等导致的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脱发,这种脱发一般头发干枯、末端分岔,可以通过检查微量元素进行区分。
- 药物性脱发:如异维 A 酸、苯妥英等药物均会引起脱发,且头发干枯、易折损,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区别。
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有什么不同?
两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都不一样:
- 雄激素性脱发主要和遗传因素及雄激素相关,斑秃更多的是和免疫相关。
- 雄激素性脱发表现为稀疏状脱发,而斑秃则主要表现为成块脱发,年龄、部位、面积不定。
雄激素性脱发和休止期脱发有什么不同?
正常头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休止期及退行期,正常情况下,90%~95% 的头发处于生长期,5%~10% 的头发处于休止期(即每天会正常脱落的头发)。
休止期脱发指由于一些因素改变了头发的正常状态,使得大量头发进入休止期而脱落,这些因素包括女性生产、大病后或手术后、严重的慢性疾病或药物因素。两者的区别如下:
- 休止期脱发的患者头发稀疏且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而雄激素性脱发有特定的脱发区域。
- 休止期脱发脱落的毛发在诱因去除后可再生,如果没有显而易见的诱发因素更应该注意仔细体检以发现身体可能潜在的疾病。 雄激素性脱发则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不会伴有潜在的系统疾病。当然,两种脱发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一般去看哪个科?
皮肤科。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是不是必须去医院就诊?
脱发本身对机体无不良影响,具体是否治疗可根据个人要求进行,迫切治疗者治疗方案可积极一些,恐惧口服药物者可先予外用药物,本身无治疗意愿者也无需强迫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怎么治疗?要治疗多久?
雄激素性脱发本身对人体无不良影响,具体是否治疗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如担心脱发影响形象或因其产生较大心理负担,可积极治疗干预。
对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主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
- 外用药物治疗:如米诺地尔,首选浓度为 5%[3]。它可刺激头发生长,需要 6~9 个月才见明显效果,且需要长期使用。该药比较安全,副作用较少,部分患者可能有暂时的刺激症状或脱发加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
- 口服非那雄胺治疗:通过减少雄激素的生成以及对毛囊的破坏,从而改善脱发[3]。大约 3 个月起效,效果满意者可长期口服。但一旦停药,可能会继续脱发。该药副作用较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勃起障碍、睾丸疼痛、乳房发育等[3]。
- 植发:即头发移植,可将自身非脱发区(后脑勺、腋窝等)的毛发移至脱发区域。植发后 2~4 周,毛发一般会出现不同的脱落,两个月会出现明显脱落,4~6 个月开始重新长出,因此通常在植发后 6~9 个月才见效[3]。但植发不能确保完全解决问题,要看具体情况。对于严重的脱发,植发手术也只能做到部分改善外观。未植发的头发区域在将来有可能会继续脱落,因此最好联合药物治疗。
对于女性雄激素性脱发,治疗也有多种手段:
- 外用米诺地尔:是标准治疗方案,浓度一般为 2%,每日 2 次,或 5% 浓度每日 1 次。
- 口服螺内酯:通过抑制雄激素的生成,改善脱发的症状,仅适用于部分女性患者。一般要至少一年才会见效[3]。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性欲减弱等副作用。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血钾浓度[3]。
- 口服醋酸环丙孕酮:该药通过降低雄激素的生成,进而防止脱发进展。适用于女性患者,尤其是伴有多毛、痤疮的患者[1]。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抑郁、恶心、月经紊乱等副作用。需注意,育龄女性用药时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 头发移植:药物疗效不理想时可以考虑选择植发。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研究中的治疗方案,比如口服低剂量的米诺地尔、低强度激光治疗等。
- 口服米诺地尔:通过扩张血管,为毛囊提供更多的营养、氧气、血液等,可能对雄激素性脱发有一定帮助。
- 低强度激光治疗(LLLT):又称「光生物调节治疗」,通过刺激毛囊周围环境,进而促进毛发生长,对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可能有帮助。
雄激素性脱发外用米诺地尔前需要注意什么?
- 米诺地尔必须每天使用两次,每次 1 mL 才能有效,每天不要超过 2 mL[1]。
- 应该将药物搽在干燥的头皮上,然后用手指轻轻地向四周涂开,不要涂在头发上浪费了,用药后应洗手。
- 建议至少在睡前两小时搽药,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晾干,避免在睡眠期间不小心将药物蹭到身体其他部位,有导致皮肤过敏可能。
- 米诺地尔治疗的最初 2~8 周常出现头发脱落,原因可能是刺激毛囊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时休止期的毛发脱落。可以先了解这一副作用,以免误以为脱发加重而过早地中断治疗。
- 治疗 4~8 个月头发稳步生长,并在 12~18 个月时保持稳定,并需要持续用药维持效果。
- 米诺地尔应连续使用一年后,再评估它的疗效,如果效果欠佳,应停止使用[1]。
植发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按根数(毛囊单位)收费,各地收费可能有差异,每个毛囊的单位大概在 10~20 元之间。一般来说一次植发需要 5 万元左右。如果植发少,比如只修饰发际线,总费用就更低。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常用的那些药物有什么常见副作用吗?
- 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都比较安全,很少见不良反应。
- 米诺地尔初期使用可能有暂时的刺激症状或脱发加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
- 非那雄胺不适用于女性,更禁用于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女性。
- 非那雄胺对少部分男性勃起功能可能会有点影响,但停药后基本可以恢复正常。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需要复查吗?
服药期间建议定期复查,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雄激素性脱发能被完全治好吗?
不能确保完全治好。即便是药物治疗,也只有部分患者可以改善或延缓脱发,停止治疗后脱发会继续。
而毛发移植也只能一定程度改善脱发情况,往往需要联合药物治疗,不然敏感毛囊中的头发还是会继续掉。
生活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正常生活,均衡饮食,不宜盲目忌口。
尽量不要迷信各种成分、来源不明的偏方,以免损害肝肾功能,得不偿失。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 作息规律,避免压力过大。
- 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心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对外形比较在意的人,建议佩戴假发。
预防
雄激素性脱发能预防吗?
雄激素性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难以预防。但是,通过以下措施,可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
-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 学会及时释放压抑的情绪,减少烦恼,保持心情舒畅。
- 均衡饮食,合理摄入身体必须的营养素。
- 积极锻炼身体,进行适量运动,避免过劳累。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 Amy McMichael, MD. 女性型脱发(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female-pattern-hair-loss-androgenetic-alopecia-in-women-pathogenesis-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 (Accessed on Jan 30, 2019).
[3]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毛发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1): 1-5.
[4] 吴志华. 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 第 2 版.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5] 孙建林,吕新翔.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2020,42(1): 106-112.-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 可外用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或植发。
‧ 正常生活,均衡饮食,不要盲目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