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血脂是什么?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等。而胆固醇则又分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1,2]。
高脂血症是什么病?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升高,包括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胆固醇> 6.2 mmol/L)、高甘油三脂血症(甘油三酯> 2.3 mmol/L)等。高脂血症可能不会引起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
因此要进行干预,使血脂降至目标范围。降血脂的方法不只局限于药物,还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3]。
高脂血症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病因分类:
- 原发性高脂血症: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糖饮食、过度饮酒等有关。
- 继发性高脂血症: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也可能与应用某些药物有关,如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3]。
高脂血症常见吗?
本病常见,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的改变,高血脂的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据研究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也就是说,每一千个人中约有404个人存在血脂异常),其中血脂异常中绝大多数人群为高脂血症患者[3]。
高脂血症和血脂异常相同吗?
不相同。血脂异常不仅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还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2]。
高脂血症应该去医院的哪个科室呢?
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
一般可以去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治疗;如果是想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或制定个体化的食谱,可以去营养科看看。症状
高脂血症有哪些表现?
高脂血症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它不易被人们觉察。由于血脂异常往往没有症状,却又能够引起心肌梗死、脑中风等严重疾病,故有「沉默杀手」之称。
血脂增高也有一些蛛丝马迹,部分患者在皮肤上可出现黄色瘤,但除眼睑处的黄色瘤易被发现外,其它部位(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的黄色瘤均较隐蔽,不易被察觉[2,3]。高脂血症有哪些危害?
高脂血症若未及时控制,还会进一步发展,并引发其他危害:
- 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进一步诱发脑梗死,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 肾脏病变:高脂血症引起肾动脉狭窄,造成肾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 脂肪肝:血液中的脂肪过高,会导致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肝脏,从而发生脂肪肝。
- 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超过正常标准水平,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会导致血粘度高,引起血液粘稠吗?
血脂高会引起血粘度升高,但血粘度高不一定都是血脂高引起的。如同车多会堵车,但堵车不一定都是由车太多引起的,可能还有天气、路况等因素。
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增多(如,血细胞增多),都有可能导致血流减慢、血粘度升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不良的保健品商家会把「降低血粘度」作为产品的宣传卖点。作为消费者要清楚,很多时候单纯血液粘稠度高并不能说明什么健康问题,「降低血粘稠度」也不一定有健康效果。有不舒服的症状,一定要在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才行。
病因
高脂血症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高脂血症的原因较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 继发性原因:可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也是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
- 原发性原因:在排除了继发性因素后,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者除部分是由于先天基因缺陷(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疾病有很强的遗传背景,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所致,后天因素(也就是生活方式的因素)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过度摄入糖 / 碳水化合物、油脂高的食物,运动量不足等等。这些后天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消除的,可以预防血脂异常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疾病[1,2]。
高脂血症常见于哪些人群?
- 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平常离不开烟酒,长期以往导致脂质代谢紊乱,易引起脂肪肝和高血脂。
- 长期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饮食习惯不均衡,且长期过量进食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会让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过高,所以这类人群更易患高脂血症。
- 缺少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人群:久坐、缺乏锻炼,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可影响血脂的含量,故更易发生高脂血症。
- 患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肾脏等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会引发高血脂。
- 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群:原发性的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遗传性,若父母等直系亲属患有本病,其子女也有可能会发生高血脂[3]。
高脂血症会遗传吗?
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会遗传,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疾病是由于先天基因缺陷导致的,有很强的遗传背景,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1,3]。
诊断
高血脂症应如何确诊?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高血脂症主要通过实验室抽血检查来确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但最基本血脂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血清总胆固醇: < 5.2 mmol/L 为合适水平,5.2~6.2 mmol/L 为边缘水平,> 6.2 mmol/L 为升高。
- 甘油三酯: 0.56~1.7 mmol/L 为合适水平,1.7~2.3 mmol/L 为边缘水平,若结果> 2.3 mmol/L 为升高。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数值在 ≤ 3.4 mmol/L 为合适水平,3.4~4.1 mmol/L 为边缘水平,若结果> 4.1 mmol/L 为升高。
若上述检查指标中有一项或多项升高,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3]。
血脂检查必须去医院吗?
血脂检查不像血压和血糖在家自己就可以检测,虽然目前也出现了快速的血脂检测设备,但还没有普及。检查血脂一般需要去医院进行抽血检查。
血脂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 抽血化验前至少两周保持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要刻意多吃或少吃),这样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脂情况,进而才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是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合适等。
-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和大量饮酒的影响而升高。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聚餐和大量饮酒等情况,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 在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例如近期无急性疾病、外伤、手术等情况。这是因为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会对正常的结果造成影响。
- 目前一般选择空腹检查血脂。在抽血前一天晚八点开始就不要吃东西,包括各种零食、水果、花生、瓜子等,可以少量饮水。第二天早上 8~10 点抽取静脉血即空腹 12~14 小时取血。如果没有条件至少需要保证空腹八小时抽血[1]。
哪些人应该检查血脂,没有不舒服也需要检查血脂吗?
一般检查建议[2]:
-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检查一次血脂。
- 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 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 3~6 个月测定一次。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2]:
-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 有冠心病或血管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中有早发冠心病(男性 55 岁前,女性 65 岁前发病)或其他血管硬化性疾病者。
- 有皮肤黄色瘤者。
-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血脂异常有时候可以表现出一些无特异性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等等,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体检或住院治疗其他疾病才偶然发现的。因此即使没有症状,符合上述情况的人群也应该检查一下血脂,以便及时发现血脂异常。
血脂化验单结果都在参考范围内,就是正常吗?
在医院的化验单上血脂化验栏目后都附有正常值,许多人拿自己的化验结果比对正常值,觉得不高就如释重负,觉得高血脂肯定与自己无关,事实上这并不正确。
化验单上所提供的所谓「正常值」(参考值范围)只适用于健康人群。对已患有冠心病、脑中风或糖尿病的患者是不适用的,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应该控制得更低。
除了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还要结合实际的病情判断血脂情况,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治疗
为了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只要控制好血脂就可以了吗?
虽然血管硬化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血脂异常,但如果同时存在血脂异常以外的其他危险因素也应该加强控制 (戒烟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尤为重要),这些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可能会加速或加重血管硬化从而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血脂越低越好吗?
控制好血脂,可以预防血管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血脂水平过低也不利于人体健康。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者在人体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构成细胞的生物膜;是合成维生素 D 的原料,维生素 D 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内很多重要激素的原料,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
甘油三酯则是机体内的储能「大户」,当禁食或饥饿时,机体靠「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维持人体正常恒定体温。甘油三酯偏低还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恶病质的危险信号,更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为了快速、过分地降脂,擅自增大药量,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3]。
因此,血脂的控制目标应该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确定,而不是越低越好。
高脂血症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吗?
不一定。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治疗等)是控制血脂的基础,安全、有效、经济。一般来说,轻微的血脂异常,又没有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即可控制。
-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 3 个月后,血脂仍有异常,再配合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 3 个月后,血脂恢复正常,则应该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和随访[3]。
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为什么不叫「降脂药物」而叫「调脂药物」?
前面已经提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元凶,降低是有益的;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是对抗血管硬化的,升高是有益的,降低是有害的。而其他多种脂类是致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降至良好状态是有益的。
因此,现代的高脂血症治疗不是单纯的降脂治疗,而叫调脂治疗。调整之意是高的降下来、低的升上去。
高血脂症治疗中常见调脂药物有哪些?
常见药物如下[1,2]:
- 他汀类:是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等。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减少冠心病等事件的发生。
- 贝特类:包括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 烟酸类:作用机制不十分明确,适用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有速释剂和缓释剂两种剂型。
- 树脂类:包括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可以阻断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常见药物是依折麦布。可以抑制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与他汀类合用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 其他:包括普罗布考、n-3 脂肪酸、n-3(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为什么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要达到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首先要考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此一般首先考虑使用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他汀类。
此外,他汀类也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因此,如果仅甘油三酯轻度升高,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未达标的人,首先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
但当甘油三酯 ≥ 5.65 mmol/L,为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此时应积极降低甘油三酯,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
高血脂症使用调脂药会不会有依赖性?
调脂药物没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不会因为停用而使身体不适应。
「害怕产生药物依赖,因而不用药」,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关键是身体本身就存在脂代谢异常,体内经过自身调整已经不能纠正这种异常,而需要长期服用调脂药来调整[4]。
他汀类调脂药安全吗?
药物都有副作用,他汀类也不例外。他汀类药物有可能损伤肝功能,并有发生肌炎和肌病的危险,近期的研究表明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生。
但总体上,他汀类药物还是安全的:
- 他汀类药物极少可能导致严重肝损害。
- 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远远小于它们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效果。
- 他汀类药物对横纹肌(肌肉)的不良反应应当重视,但横纹肌溶解症极少见,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发生机会才会增加,应当格外注意。
- 他汀类药物引起老年痴呆的证据不足。
- 他汀类药物不增加癌症风险[3]。
值得一提的是,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因此,不能自行盲目使用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一般是安全的。
高血脂症使用某一种他汀药物出现了副作用,怎么办?
可以考虑以下方案:
- 更换成其他的他汀类药物;
- 降低药物的剂量;
- 隔日服药;
- 联合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等);
- 强化生活方式治疗[3]。
为什么血脂达标了,还需要继续服用调脂药物?
调脂药物与降压药物一样,都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一旦停药,血脂有可能很快就会反弹,某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增加。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调脂治疗是一项基本的治疗,只有长期应用才能显示出效果,长期治疗,长期获益。
对于心血管患者或高危患者来说,只要不出现不可耐受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该停药。
当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药物控制血脂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成本。
目前有很多种类的他汀,该如何选择?
目前临床获准应用的他汀类药物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相同,但其调脂功效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些药物的代谢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有不同。一般专科医师会根据您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他汀[3]。
已经使用了最大剂量的他汀,但血脂仍然没有达标,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您是否已经坚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方面是治疗的基础,而且需要长期坚持。
其次,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联合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等),并密切观察可能的副作用。
第三,对于治疗前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暂把目标范围调整为较基线下降 30%~40%,这样即使没有达标也是有益的[3]。
他汀类药物一般什么时间服用呢?
人体合成胆固醇在夜间最活跃,而他汀类主要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起作用的,因此一般晚上服用效果最好。
当然阿托伐他汀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这可能和它特殊的药物代谢有关[3]。
他汀的剂量越大,调脂效果就越好吗?
如果使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达标者,可适当增加他汀类药物剂量。
但他汀类药物的效果并不是随剂量增加而成倍增加的,相反其副作用则明显增加。因此不应该随意使用大剂量他汀。
而且大剂量的他汀的使用成本也明显增加,这也是不利于患者长期坚持使用的。
让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能及时用上他汀,并持续用药,不随意减量停药,这是需要强调的。及时用药,尽早获益;坚持用药,长久获益。
高脂血症患者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 3~6 个月后,应复查血脂,如能达到要求即继续治疗,但仍须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一次,如持续达到要求,每年复查一次。
药物治疗开始后 4~8 周复查,如能达到目标值(由专科医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逐步改为 6~12 个月复查一次;如开始治疗 3~6 个月复查血脂仍末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具体需要专科医师决定),再经 4~8 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对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降脂治疗策略[3]。
生活
高脂血症患者做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虽然都知道运动的益处,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就困难了,而且并不是去跑步、健身才是运动,其实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开始运动其实很简单,以下是一些小提示。
- 避免长时间坐在电脑及电视前;经常走动,做简单的家务。
- 能步行就不坐车。
- 如果开车就将车停在较远的停车场。
- 如果和同事沟通,少用电话,直接走到对方面前。
- 使用小杯子,经常到饮水机前倒水喝。
- 既然已经开始动起来,身体也会慢慢开始适应运动,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将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培养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有条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运动搭档,互相督促、鼓励。
- 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 5 分钟逐渐增加到 30 分钟。
- 每周运动次数从 1 次增加到 5 次。
- 可以从低强度运动开始,结合个人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当身体逐步适应一定强度的运动后,再选择中、高强度的运动。
- 在消耗相同的热量前提下,低强度运动需要持续运动的时间越长。
高血脂症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
- 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降低饮食总能量的摄入。可以适当选择植物甾醇补充剂。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油脂和植物性食物中,例如米糠油、玉米油、芝麻油、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及谷物。
- 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肉类食品,适量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精白米面、糕点、糖果、含糖果汁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
- 烧菜时最好采用蒸、煮、炖、焖、拌等,减少油炸、煎等方法,减少烧菜时使用的油量。
- 中度限制钠盐:每天摄入不超过 6 g(一矿泉水瓶盖为 9 g,一啤酒瓶盖为 4 g),包括味精、酱油、防腐剂、酱菜、腌制食品(咸蛋、熏肉、腌鱼、咸菜、霉豆腐等)、调味品中的食盐,提倡食用高钾低钠盐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
- 饮酒应因人而异,并取得医师的同意。平时就不饮酒者,建议继续保持。如有饮酒习惯,建议男性每天的饮酒量 (酒精)不超过 25 g,相当于 50 度白酒 50 mL,或 38 度白酒 75 ml,或葡萄酒 250 mL,或啤酒 750 mL。女性减半。如果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应该戒酒[3]。
- 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忌烟和浓茶。
- 适量锻炼,每天 ≥ 3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锻炼 5~7 天。每次间隔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1 天[3]。
低脂饮食就是不吃肉、不吃油吗?
不是。
「低脂饮食」是要求限制每日食物中总脂肪的摄入量,同时提高摄入脂肪的质量。脂肪本身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可促进它们的吸收。脂肪摄取不足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但过多的脂肪会给人们带来过高的热量,在体内蓄积而带来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而且肉类除了含有油脂外,还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所以建议适量食用油脂和肉类,而不过量。
什么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脂肪?
看得见的脂肪是指从人们感官上就知道含油多的食品,如动物油,花生油、豆油、橄榄油以及动物外皮如鸡皮、鸭皮等食物,这些很容易避免过多摄入。
看不见的脂肪,顾名思义,不容易为人所注意,例如各种甜糕点、肉类、蛋类、奶制品、动物内脏、豆制品、还有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松子等均含有较多量的脂肪,即使谷类、蔬菜中也含有微量的脂肪。
这些看不见的脂肪恰恰是人们容易过量摄入的。例如 20 粒花生米或者 2 个核桃等就基本上相当于 10 g 纯油脂(约 1 勺油)的含脂量。
因此,需要留意的是不但炒菜要少放油,还要特别注意那些隐藏起来的脂肪。对于肉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和坚果类这些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的食物也应该注意数量控制。
听说脂肪也分很多种,摄入量与其种类有关吗?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根据脂肪酸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具体哪些油脂不能吃,哪些能适当吃,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 能不吃就不吃的
反式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高温精炼的植物油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等。 - 能少吃就少吃的
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肥肉、腊肉、奶油等,做菜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类似猪油、牛油,室温下是固体的油脂,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 - 可以少吃一点的
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富含油酸的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 - 正常吃、别过量的
- 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食用植物油(常温下一般是液体的食用油,如花生油、葵花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每人每天 25 g(约 2.5 汤匙)。
- 每周食用鱼类 ≥ 2 次,每次 150~200 g;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倡从自然食物中摄取,不主张盲目补充鱼油制剂。
- 素食者可以通过亚麻籽油和坚果(如开心果、核桃等,但要注意可能因为加工时加入盐等调味,造成盐等摄入过多)获取。
此外,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也要限制,如肥肉、动物内脏(心、脑、肝、腰子)、鱼子、鱿鱼、墨鱼、蛋黄等。正常人每天胆固醇摄入不要超过 300 mg(大概相当于 3、4 个鸡蛋食用后被人体吸收的量)。要注意,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多富含饱和脂肪。
除了注意油脂和胆固醇之外,建议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和各种豆类等。[3]。
高脂血症已经使用药物治疗,生活是不是就可以随意了?
不是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
除少数患者有遗传和家族原因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强调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为次要。多项试验表明,恰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的调节与降脂药的治疗效果相近似。
要实现药物的最大作用和最小剂量,必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的最大作用需要在充分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发挥,在血脂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尽量使用最小剂量的药物控制好血脂,也有利于减少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和治疗成本。
另外,健康的饮食和合适的锻炼,不仅有益于治疗高脂血症,也有利于降低血糖、血压,减轻体重。
所以即使已经开始了调脂治疗的患者也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预防
高脂血症怎么预防?
- 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量高、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如甜品、糕饼、饮料、肥肉、奶油、猪油等动物油、油炸食品等。
- 加强锻炼:制订锻炼计划,控制体重。
- 定期体检:检查血脂水平,如有异常,及时干预。
- 治疗原发病:如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容易引起高脂血症的疾病,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参考资料感谢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任磊 副主任医师对本文部分内容的审核
监制:刘恩茂
[1]万学红,卢雪峰等.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 937-953.
[4] 杨宝峰,陈建国. 药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9月20日
‧ 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是控制血脂的基石。
‧ 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