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精原细胞瘤是什么病?
精原细胞瘤(seminoma)是睾丸肿瘤的一种类型,来源于生殖细胞,约占睾丸肿瘤总数的一半。
精原细胞瘤在年轻男性中较多见,但总体而言,发病率并不高。常表现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块,约 10% 患者会发生睾丸疼痛,部分患者有下腹部钝痛等。
此外,还有鞘膜积液、乳房女性化等表现;如果发生转移,则会出现转移相关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肿块、腰背痛等。
精原细胞瘤常为局限病灶,病情进展较缓,放射治疗反应较好。对于早期精原细胞瘤,手术切除病变睾丸并辅助放/化疗,多可治愈。
精原细胞瘤常见吗?
比较少见。睾丸肿瘤仅占男性癌症的 1 ~ 1.5%,我国发病率约为1/10万。
但睾丸肿瘤在 15 ~ 34 岁男性中,是所有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而在睾丸肿瘤中,精原细胞瘤约占半数。
症状
精原细胞瘤有什么表现?
- 通常表现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块,多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阴囊、下腹部等处有钝痛或沉重感,偶见急性疼痛。
- 少部分患者还可因肿瘤的内分泌作用,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等。
- 5 ~ 10% 睾丸肿瘤患者出现鞘膜积液,可能会掩盖肿瘤。
- 如果发生转移,可引起相应症状,如颈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咳嗽或呼吸困难(肺转移)、腰背部疼痛、食欲减退、消化道出血、下肢水肿等。
精原细胞瘤会引起什么其他疾病?
早期肿瘤没有什么并发症,晚期出现远处转移,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症状。此外,晚期还可并发生育力受损、继发恶性肿瘤、晚期心脏病等。
病因
精原细胞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睾丸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危险因素包括隐睾或睾丸未降、Klinefelter 综合征、遗传因素、对侧睾丸肿瘤,以及不育不孕等。
精原细胞瘤会遗传吗?
有一定遗传性。一级亲属中有睾丸肿瘤病史,自身发生睾丸肿瘤的风险会增高。
比如父亲患病,儿子也患病的几率较普通人升高 2~4 倍;如果兄弟有患病,则自身发生睾丸癌风险增高 8~12 倍。
但是睾丸肿瘤的总体发病率低、治疗效果好,仅有家族史而没有明显症状者,不需要特殊筛查或随访,常进行睾丸自我检查即可。
精原细胞瘤会发生在儿童/年轻人中吗?
绝大多数睾丸肿瘤患者为年轻男性,主要是 15~35 岁。
精原细胞瘤在哪些人中常见?
以下情况患睾丸肿瘤的风险会增高:
- 隐睾症(睾丸未在正常阴囊位置):隐睾位置越高,风险越高,行睾丸下降固定术,不能完全阻止睾丸肿瘤发生,但风险可降低;
- 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瘤变(睾丸原位癌):是癌前病变,5 年内有 50% 可能发展为生殖细胞肿瘤;
- 有睾丸肿瘤病史,对侧正常睾丸也发生肿瘤的风险较高;
- 有睾丸肿瘤家族史;
- 不育:不育患者的睾丸肿瘤发生概率大约是普通人的2 ~ 3倍;
- 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除隐睾外,还有尿道下裂、生精障碍(不育患者)等;
- 30岁以上的睾丸女性化;
- 胎儿时期母亲接受过雌激素治疗,患病风险可能会升高;
- HIV 患者;
- 克氏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患者;
- 种族:白种人。
诊断
精原细胞瘤需要做什么检查?
需要进行睾丸的体格检查、阴囊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考虑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等,还需进行腹部和骨盆 CT 、胸部 X 线等检查。
通常不建议进行睾丸活检,因为活检可能造成肿瘤播散转移。
治疗
精原细胞瘤一般去看哪个科?
泌尿外科,肿瘤科。
精原细胞瘤怎么治疗?
-
Ⅰ 期:早期没有转移的精原细胞瘤,首先是做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可辅助放疗,疗程 10 天,或者辅助化疗,推荐单/双周期的卡铂辅助化疗。
-
Ⅱa / Ⅱb 期:早期即出现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腹膜后淋巴结)且转移的淋巴结不太大的,主要治疗是放疗或者化疗,但是放疗疗程和剂量会有所增加,采取的化疗方案也会不同,疗程更长。
-
Ⅱc / Ⅲ 期:对于转移淋巴结比较大的(超过 5 cm)或者出现远处转移,以化疗为主。
精原细胞瘤患者治疗有什么常见副作用?
-
放疗副作用:主要有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肠炎、慢性胃炎、生精抑制和不育、心血管毒性和放射野(放射照射部位)继发恶性肿瘤。
-
化疗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性腺毒性(损害生育能力及相关激素分泌)等。
鉴于放疗和化疗均有一定毒副作用,故早期肿瘤术后也可以选择密切随访监测,而不做其他治疗。
精原细胞瘤手术有什么风险?
根治性睾丸切除相对简单,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肿瘤播散等。
精原细胞瘤患者需要复查吗?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为了及早发现复发,治疗以后,需要密切复查至少 5 年。
对于 Ⅰ 期患者推荐 5 年随访计划:
- 阴囊体检和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在初始 2 年需要每 3 月查 1 次,第 3 年每 6 月查 1 次,4~5 年可每年一次;
- 胸片和腹部盆腔 CT 检查:在初始 2 年需要每年查 2 次,其中 CT 检查第 2~5 年每年查一次。
对于 Ⅱa / Ⅱb 期进展性患者:
- 临床检查、肿瘤标志物和胸部 X 线片治疗后 3 年内每 3 月查 1 次,以后每 6 月 1 次直至第 5 年,以后每年 1 次。
- 腹部盆腔 CT 扫描每半年 1 次。
对于 Ⅱc / Ⅲ 期患者:
- 化疗后常有残留肿瘤,如果肿块大于 3cm,PET-CT 诊断价值高。建议每半年做 CT 检查。
精原细胞瘤可以被完全治好吗?
有可能治愈。
-
对于 Ⅰ 期:早期没有转移的精原细胞瘤,单纯手术可使 80% 的病人得到治愈,如果加上辅助放疗,治愈率可提高至 97% 以上;
-
对于 Ⅱa / Ⅱb 期:出现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腹膜后淋巴结)但转移淋巴结不太大时,放疗或者化疗的效果也很好,6 年生存率可以分别达到 95% 和 89%;
-
对于 Ⅱc / Ⅲ 期:转移淋巴结比较大(超过 5 cm)或出现远处转移时,效果则看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及病情分组情况,中高危组的患者 5 年生存率为 70% 左右。
早期的精原细胞瘤综合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少发生死亡;晚期的精原细胞瘤,治疗后的生存情况也比较好。
精原细胞瘤会引起死亡吗?
总体来说,死亡的几率较小。
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重要器官的转移,像脑部转移、肺部转移,肿瘤后期恶病质消耗等。
-
生活
睾丸自我检查怎么做呢?
洗澡的时候自己用手触摸睾丸,两侧对比,如果发现有硬结、肿块、增大甚至有沉甸甸的感觉等情况,那么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出现上述情况不一定是肿瘤,也可以是炎症、鞘膜积液之类的,不必太紧张,及时就医即可。
精原细胞瘤对生育有什么影响?怎么才能生育?
影响有多个方面:
-
患者合并有一些危险因素,例如隐睾症、性腺发育不全、不育、克氏综合征等,本身生育能力就低下,或者没有生育能力,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相应治疗。
-
肿瘤本身的影响:肿瘤对睾丸局部产生不良影响,也能影响相关激素分泌调节,最终影响生精功能,导致弱精少精等。
-
手术的影响:手术切掉一个睾丸,由原来的两个睾丸变成一个睾丸,生精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正常睾丸能够代偿,可抵消这部分的影响。
-
术后的辅助放疗或者化疗:放疗和化疗可以严重影响生精功能,导致不育。有生育要求者,如果需要辅助放疗或者化疗,在治疗前要进行精子保存。
-
如果在治疗之后有生育要求,应当在治疗后至少间隔 12~18 个月,再考虑生育,尽可能减少后代潜在畸形的可能。
-
通过精液冷冻保存和辅助生殖技术,30%~60% 接受了肿瘤治疗的患者能实现生育。
-
预防
精原细胞瘤普通人需要预防吗?
考虑到精原细胞瘤发病率低、治疗效果好,普通人无需特殊预防。
有家族史、容易发病的人群,经常进行睾丸自检,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就诊即可。
精原细胞瘤复发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预防复发?
精原细胞瘤的复发几率很小。
治疗后 2~6年内复发率为 0.25%~1%。如果肿瘤较大(超过 4 cm)或者侵犯睾丸网,则复发率相对会高一点。
要减少复发,需要采用包括手术、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再加上密切随访。
参考资料·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高润霖,刘德培.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心血管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 治疗效果好,早期手术加放/化疗可能治愈。
‧ 疾病本身及治疗过程会一定程度影响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