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糖的调节和利用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一类疾病,表现为血糖的异常增高和波动,和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1]。
可导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这一典型症状多出现在 1 型糖尿病中,很多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是不会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往往只是在抽血化验时才发现血糖的异常。
血糖升高和波动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脏器,包括眼睛、肾脏、神经、血管等,更有甚者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
绝大部分的糖尿病无法治愈,一旦患上则需终生进行治疗。治疗以药物为主,但还需结合日常饮食、运动和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有几种类型?
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包括: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2]:
- 1 型糖尿病(T1DM):主要是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
- 2 型糖尿病(T2DM):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占全部糖尿病的 90% 以上, 多见于成人,常在 40 岁以后起病[1]。
-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血糖升高,大多数患者的血糖在分娩后可以恢复正常。
- 特殊类型糖尿病: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的糖尿病,并不常见。
糖尿病常见吗?
常见。
1980 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仅为 0.67%,而 2017 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 11.2% 的人群患有糖尿病,也就是说每 100 个人中就约有 11 个人患有糖尿病[2]。
糖尿病中有种脆性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 型糖尿病或者 2 型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很差,分泌的胰岛素很少,血糖容易发生波动,低血糖和高血糖交替出现,这叫做脆性糖尿病。
脆性糖尿病治疗难度比较大,更需要患者很好地配合医生。
糖尿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内分泌科。基层医院若无内分泌科,可就诊于普通内科。
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很多人往往是因为乏力而就诊的,或是在测血糖时会发现血糖异常升高。
血糖升高较明显时,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 多饮:经常感到口干想要喝水,饮水的量与频率比正常时期增加。
- 多食:常常会感到饥饿,即使在进食不久后也很快会再次饥饿。
- 多尿:排尿频次显著增加。
- 体重降低:在没有刻意控制体重的前提下,体重下降较快,严重者甚至会有明显的消瘦现象。
除此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疲劳乏力、皮肤瘙痒、女性会阴部瘙痒、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经常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尤其是 2 型糖尿病),有可能会出现反复的餐前低血糖,表现为快到用餐时间时没有按时用药,而出现明显饥饿感、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后所致。正常情况下,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段里血糖处于最高峰。胰岛素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会大量分泌,把高血糖「铲平」,但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由于种种原因分泌变得迟钝了,在血糖高的时候往往分泌量不多,而在血糖明显回落的时间段里,比如餐后 2~3 小时这个时间段里还会持续大量分泌,而这时候血糖已经不太高了,胰岛素却有很多,于是就容易出现餐后的低血糖。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用药剂量不合适、吃饭不规律、运动过量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有什么症状?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有:明显饥饿感、出汗、心慌、手抖、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紧张焦虑、四肢冰凉、血压升高等,重者可以出现神志错乱、行为异常(比如随地大小便等荒唐行为)甚至昏迷。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严重吗?会有什么后果?
低血糖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如正在开车或从事高危工作时发生低血糖,可能会发生危险;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昏迷时会导致摔伤;严重低血糖可危及生命。
所以发生低血糖时,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怎么诊断低血糖?
对健康人来说,血糖低于 2.8 mmol/L 为低血糖。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低血糖的相关表现,测血糖低于 3.9 mmol/L,吃糖或吃东西后不舒服的症状能缓解,即为低血糖[2]。
如果出现低血糖相应症状,没有条件测血糖时,也需要按照低血糖来处理,及时吃糖或吃东西,如症状明显改善也提示低血糖的可能。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有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并发症三大类[1]。
-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多由短期内血糖骤然升高或降低引起。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会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加重,伴恶心、呕吐、腹痛、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如低血糖昏迷;再如严重感染,常见的有尿路感染、肝脓肿等。 - 感染性疾病:
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例如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皮肤真菌感染的足癣、体癣等。 - 慢性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可导致泡沫尿、水肿、肾功能衰竭;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动脉闭塞、冠心病、中风等;
-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手脚麻木刺痛、体位性低血压、进食后呕吐、大小便失去控制等。
糖尿病会影响寿命吗?
会。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感染均可影响寿命,情况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乳酸酸中毒等,都是比较危急的情况,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此外,低血糖也是很危险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就诊,严重的也可以危及生命[1]。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危及生命,其中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人致死和致残主要原因。如糖尿病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导致心梗或脑梗[1]。
- 感染: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不容易控制,每年死于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不在少数[1]。
糖尿病患者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低血糖导致的出汗增多,此时往往会伴有心慌、手抖、乏力、头昏等症状,多在进食后有所缓解。若在多汗时伴有上述情况,可及时测量血糖加以明确。
低血糖是比较危险的情况,一旦出现建议尽快就诊。
病因
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进食或体内分泌升糖激素后,血糖会升高。高血糖可以刺激胰岛 β 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这些胰岛素会被运输到体内各组织器官中,从而降低血糖[1]。
当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发生胰岛素降糖作用减弱(医学上称之为胰岛素抵抗)、迈不开腿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参与糖尿病的发病[1]。
- 遗传因素:
如果某个人的父母、子女或亲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再加上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等,那么这个人得糖尿病的风险就很大。 - 环境因素:
- 肥胖:高糖高脂的饮食习惯、抽烟饮酒、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能量过剩,大大增加了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极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调节血糖能力减弱)现象,常见于 2 型糖尿病。
- 年龄增长:随着机体的衰老,胰岛 β 细胞的功能也无法避免的会有所下降,合成与分泌的胰岛素数量减少,调节血糖的能力自然无法与年轻时相比,从而诱发糖尿病,常见于 2 型糖尿病。
- 妊娠:妊娠期间,胎盘分泌出的各种激素,会扰乱胰岛素的正常工作,到了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 免疫:病毒感染(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和化学刺激损伤了胰岛 β 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常见于 1 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病吗?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些跟生活习惯有关,有些无关,所以不能笼统的认为是吃多了才得的病。
血糖调节能力很好的正常人,即使大吃大喝也不会高血糖。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酗酒、肥胖、暴饮暴食、爱吃甜食等,确实会加重身体调节血糖的负担。
所以,爱吃的人不是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管不住嘴确实可能让你更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于哪些人群?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可见于不同人群,例如妊娠期糖尿病特发于妊娠期的妇女; 1 型糖尿病常见于胰岛 β 细胞被破坏的儿童和青少年。这里简述一下发病率最高的 2 型糖尿病常见的人群。
成年人的 2 型糖尿病,常见于以下人群[2]:
- 年龄 ≥ 40 岁;
- 糖尿病前期(血糖异常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
- 超重和肥胖(BMI ≥ 24 kg/m2),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
- 有久坐、运动少的生活方式;
- 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 生过巨大儿(体重 ≥ 4 kg)、或有妊娠糖尿病病史;
- 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 有类固醇糖尿病的病史,即以往曾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并发生血糖升高的副作用;
-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 有糖调节受损的病史(何谓糖调节受损,可参见诊断部分,有详细介绍)。
未成年人的 2 型糖尿病,常见于超重和肥胖且合并下列任一情况的人群[2]:
- 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患者;
- 有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表现,如黑棘皮病、高血压、高血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 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不是遗传病但存在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1/3 的糖尿病患者后代出现了糖尿病或血糖异常的情况[3]。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一定会患糖尿病,只不过患病风险会高于常人。
- 遗传因素:
诊断
尿里有糖(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吗?
不一定。
除了糖尿病,当一次性进食大量高糖食品、或患有某些肾脏病、或由于妊娠期间肾糖阈 (肾脏所能承受的最高血糖浓度)降低时,都有可能出现尿糖阳性。所以尿糖阳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需要进一步检查血糖来确诊。
此外,尿糖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因为当血糖仅有轻微增高时,并不能通过尿糖反应出来,所以即使尿糖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糖尿病的名字里有个「尿」字,但尿里有没有糖不是诊断糖尿病依据,诊断糖尿病还是要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才行。
糖尿病如何诊断?
如果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且满足下面任一条件,且排除了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导致的暂时性血糖升高,即可诊断糖尿病[1]:
- 随机(任意时间,没有刻意不吃饭)静脉血糖 ≥ 11. 1 mmol/L;
- 空腹(至少 8 小时没有热量摄入)静脉血糖 ≥ 7. 0 mmol/L;
- OGTT 2 小时的静脉血糖 ≥ 11. 1 mmol/L。
「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是糖尿病的必须诊断标准,即使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出现了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条,也应该怀疑是糖尿病,需要改日再测定一次随机静脉血糖或空腹静脉血糖或 OGTT 2 小时静脉血糖[1]。
怀疑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主要是根据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来确定,但有时候医生要考虑病因、鉴别诊断等问题,所以可能还会做一些其他检查,常见的检查如下:
- 空腹血糖检查:测量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在做检查前需要禁食 8~12 个小时,早晨空腹时进行测定。空腹血糖在 3.9~6.1 mmol/L 为正常范围[1],超过该范围则提示血糖水平异常。
- 随机血糖检查:一天之中任意时刻都可进行,无需刻意空腹。
- 胰岛功能检测:常用的是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检测在服用葡萄糖前和后的血糖水平。
-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近 8~12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生化指标:用来评估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有无出现异常情况。
- 血常规:明确有无贫血、感染等现象。
- 血酮体检测:筛查和检测糖尿病患者有无出现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抗体三项检测:主要是为了鉴别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做为什么要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它是指什么?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英文缩写是 OGTT,可以用来诊断有没有糖尿病[1]。
具体操作方法是:
空腹至少 8 小时后,在早晨先抽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服用含有 75 g(儿童服糖量按每公斤体重 1.75 g 计算,总量不超过 75 g)葡萄糖的溶液 300 mL,在 5 ~ 10 分钟之内喝完,从喝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于 120 分钟后再次抽血检查血糖,根据两次血糖值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是什么?
糖调节受损,相当于糖尿病前期。即血糖已经有异常了,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这个阶段,如果能积极调整饮食、运动,或辅以药物治疗,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否则将发展为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包括两种类型:
- 空腹血糖受损:仅有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可正常。具体是指 6.1 mmol/L ≤ 空腹血糖 < 7 mmol/L,而 OGTT 2 小时血糖 < 7.8mmol/L[1]。
- 糖耐量减低:具体是指空腹血糖 < 6.1 mmol/L,而 7.8 mmol/L ≤ OGTT 2 小时血糖 < 11.1 mmol/L[1]。
糖尿病患者测血糖有哪些方法?
常见的测血糖方法有以下 4 种。
- 测静脉血糖:即去医院抽肘关节处的静脉血送去化验室测。诊断糖尿病,只能使用静脉血糖的结果。
- 测指尖血糖:
- 即取指尖的毛细血管血用试纸条测。测指尖血糖比较简便易行,适合糖尿病患者自己在家里监测血糖。
- 关于指尖血糖,每天可以在多个固定的时间点进行监测,分别是三餐前(早餐前血糖基本上等同于空腹血糖)、三餐后 2 小时、睡前(约 21~22 点)、凌晨 2~3 点。有不适感觉时,也可以随时测指尖血糖。
- 不同的糖尿病人,监测指尖血糖的频率不同,具体应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
- 静脉抽血查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测量结果严格来说不算血糖值,但可以间接反映出近 2~3 月以来血糖的平均状态。一般在医生建议下每 3 个月检查一次,能反馈近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水平。
- 动态血糖监测:也叫连续血糖监测,可以 24 小时监测血糖水平,常用于血糖波动大、需要精细调控血糖的病人;可以连续监测 14 天,看到全天的血糖波动趋势。
糖尿病患者或正常人测静脉血糖和指尖血糖数值是一样的吗?
不完全一样。
在血糖值 < 5.6 mmol/L 时,血糖仪和静脉抽血误差在 ± 0.83 mmol/L;在血糖值 ≥5.6 mmol/L 时,血糖仪和静脉抽血误差在 ± 15%。具体数值可能会因血糖仪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糖化血红蛋白简称 HbA1c。一般的血糖检测只能反应血糖在某个瞬间的状态,无法了解血糖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检测 HbA1c 可以了解最近 2~3 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如何。
医生可以借此判断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的血糖暂时性升高,还是因糖尿病导致的血糖长时间异常。一般而言,糖尿病人在血糖不稳定的阶段每 3 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稳定后可每 6 个月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患者如何检查胰岛素功能?
胰岛功能的检查,在医学上称为「胰岛素及 C 肽释放试验」,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空腹至少 8 小时后,在早晨先抽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和 C 肽水平,然后服用含有 75 g(儿童服糖量按每公斤体重 1.75 g 计算,总量不超过 75 g)葡萄糖的溶液 300 mL,在 5~10 分钟之内喝完,从喝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于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和 180 分钟时分别抽血检查血糖、胰岛素和 C 肽水平。
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在什么情况下属于低血糖?
对健康人来说,血糖低于 2.8 mmol/L 为低血糖;
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血糖 ≤ 3.9 mmol/L 就属于低血糖了[2]。
治疗
糖尿病患者「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为什么还要治疗?
有很多人认为能吃能喝就没有病,但是有些病恰恰会使你胃口大开,糖尿病就属于这一类,糖尿病的症状中就有多饮和多食的典型表现。
并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同高血压、心脏病一样,前期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往往是在患病很多年、病情比较严重之后,才会导致明显的不适症状,而到那时,患者已经出现了很多并发症,药物往往已经不能逆转病情。
当然也有人说「某某人得了一辈子糖尿病,也没症状」,殊不知那只是个例或谣传。如果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不去治疗,那么无异于将自己下半生的幸福押在赌桌上,而这场赌局没有赢家,输家却只能是你自己。
糖尿病需要住院么?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可以在门诊完成,无需住院。
但是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的疾病,以及发现时血糖就特别高的患者,还是需要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以便全面了解病情,制定血糖控制方案。
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时候,也需要及时住院抢救。
糖尿病该怎么治?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依靠药物,患者自身的日常管理与监测也是极为重要。一般来说,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1]。
- 药物:分为口服药物和注射制剂两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罗格列酮、阿卡波糖、西格列汀等;注射制剂有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 受体激动剂。不同药物具体功效及用法用量各有不同,具体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饮食:推荐多吃粗粮,可以用粗粮作为主食;每餐不宜吃过饱,七、八分饱即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
- 运动:宜在饭后进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建议每周进行 150 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心率加快、微微出汗,但尚能进行交谈)锻炼,例如慢跑、太极、瑜伽、游泳等。
- 血糖监测:除了在家进行自我血糖检测以外,每三个月还应去医院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以此来评估近 8~12 周的血糖控制水平。
糖尿病控制饮食是吃得越少越好吗?
不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每天还要工作学习,只能坚持一两周的饮食计划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糖尿病患者自身调节血糖的能力较差,就更需要规律的饮食,如果过于节食,会出现营养失衡,还有发生低血糖昏迷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该和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己的能量需要(跟理想体重和工作强度有关),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又不至于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大大提升身体健康状况,运动和减轻体重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或者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好还是吃药好?
有些人认为注射胰岛素会存在副作用或是产生依赖性,从而十分排斥注射胰岛素,耽误了治疗。其实并不存在哪个更好的说法,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制剂,都是医生根据病情综合考虑的结果。
糖尿病治疗可能只使用口服降糖药、只使用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同时使用,这些都是针对每位患者所提供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什么?应该什么时候吃?
因为血糖和吃饭的情况密切相关,所以什么时候吃口服降糖药也颇有讲究。简单小结一下几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应该什么时候吃[1]:
-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可以在进餐中或餐后服药;
- 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应在吃饭前 30 分钟服药;
-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应在餐前 15 分钟内或在进餐中服药;
- 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可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天服用 1 次,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就可以,推荐早上服用;
- α-糖苷酶抑制剂类: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其中伏格列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阿卡波糖在吃第一口饭的时候与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 格列汀类: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前三种药物,早饭前服用,后一种药物早饭前和晚饭前个服用一次。
- 格列净类: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埃托格列净等,建议早晨服用一次。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意味着进入晚期了么?
不一定。
糖尿病进入晚期,胰岛功能很差,身体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时,当然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出现以下情况时,也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1]:
- 1 型糖尿病,一般一经诊断就要注射胰岛素治疗,因为口服降糖药对 1 型糖尿病效果不佳。
- 新诊断的糖尿病,如果尚不清楚分型,或血糖升高特别明显,就需要先注射一段时间的胰岛素,目的是使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功能。
- 糖尿病人怀孕后,一般就不能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了,如果单纯饮食控制 + 锻炼不能控制血糖,就要在孕期注射胰岛素治疗。
- 妊娠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即妊娠糖尿病),如果单纯饮食控制 + 锻炼不能控制血糖,也需要在孕期注射胰岛素治疗。产后大部分人血糖可恢复正常,从而停用胰岛素。
- 当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出现严重感染、需要进行中 / 大型手术、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时,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一旦开始使用,就会产生依赖性么?
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内都有的内分泌激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就需要从体外补充,以达到维持血糖的目的,相当于「缺什么补什么」,并不存在「依赖性」一说。
对于一些胰岛功能尚可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只是权宜之计,血糖控制理想后可以把胰岛素换回口服降糖药,或者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但对于一些胰岛功能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长期补充胰岛素治疗了。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不能口服(因为会在胃中被消化而失去功能),只能注射,可以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
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在家里使用胰岛素时,均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可以通过胰岛素笔注射,也可以通过更先进的胰岛素泵注射。
目前,已经开发出胰岛素吸入剂,通过鼻腔的黏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更加方便、无痛苦,但现在还不够成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全球推广。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会有什么副作用?
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所以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按时、按量吃饭,不要随意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此外,胰岛素还会导致体重增加、水肿、过敏、皮肤出现硬结、注射部位脂肪增生或萎缩等副作用。有这些副作用时可咨询医生如何解决。
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药的剂量?
当血糖监测结果出现较大波动、出现一些并发症状(视物模糊、手脚麻木、意识模糊等),或者经常发生低血糖时,就需要去门诊咨询医生,修改胰岛素使用方案了。口服药也是同理,在治疗期间血糖会有所波动,并非一成不变,每个人都需要经过长期摸索,得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且不断与时俱进。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低血糖?出现低血糖了又该如何处理?
无论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制剂治疗糖尿病,都存在发生低血糖的可能。
出现低血糖时可能会陷入昏迷,严重低血糖还会危及生命,所以要注意:
- 用药严格遵循医嘱,不要随意自行调整药量。
- 按时按量吃饭,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要忘记吃饭。
- 饮食中蛋白质类食物(肉、蛋、奶等)要占一定比例,不能只吃碳水化合物(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要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
- 平时可以随身携带小包装饼干或者糖块,一旦发生低血糖症状,及时补充能量。
- 糖尿病导致肾脏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所以应加强日常的血糖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波动应引起高度重视。
- 可以在身上携带注明自己有糖尿病的标牌,万一因低血糖发生昏迷时,可以尽快得到帮助。
糖尿病患者早上起来空腹血糖很高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如果已经严格饮食控制,并且遵医嘱用药,清晨空腹血糖仍很高,主要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 黎明现象:体内许多升糖激素都是在早晨分泌的,比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等,从而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 苏木杰(Somogyi)现象:见于半夜有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人体为了升高血糖会分泌很多胰高糖素等,结果矫枉过正,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不要自行判断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并自己随意调整药物,应该及时求助于内分泌科医生。看医生之前,建议先测一下睡前、凌晨三点和晨起空腹的血糖,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怎样调整药物。
如果是黎明现象需要增加药物的种类或剂量,如果是苏木杰现象需要减少药物种类或剂量。
生活
糖尿病饮食就是不吃甜的吗?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认为只有尝起来甜的东西才含糖,其实「糖」指的是一类物质,只有少数几种能尝出甜味。我们无论是进食糖类、蛋白质或者脂肪,都可以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当然,甜味的东西所含的糖具有更快的升血糖作用,所以要尽量少吃,或者一次少吃几口。
糖尿病饮食关注的主要还是一些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使血糖缓慢上升的食物,当然还有一天食物的分配和总热量。某些代糖产品(如木糖醇)不能被人体吸收,可以用来调节食品口味。
糖尿病饮食有所谓的「降糖」「无糖」食品吗?
只有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没有可以「降糖」的食品。部分食品包装上写有「无糖」、「无蔗糖」等字,其实就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不额外添加蔗糖,但是除了糖类以外,蛋白质和脂肪等也可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所以不能看见「无糖」这两个字,就放心地大快朵颐了。
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主食?
- 推荐「干的」:例如杂粮饭,粗粮,如小米、高粱、大麦、燕麦、莜麦、荞麦、玉米;
- 不推荐「稀的」:例如粥、面条。
原因是后者升糖指数高,餐后血糖容易升高。但吃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注意份量,即使是干的也要遵守医嘱合理摄入。
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
可以吃,但有前提。
对于血糖控制得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吃 100~200 克水果,分多次食用。食用的时间,一般在两餐之间或运动之后比较好。
糖尿病患者对于水果最大的障碍就是其本身所含的大量容易吸收的糖分,可以快速引起血糖的波动。但水果中的维生素、果胶以及纤维素又是很有利于健康的,也是生活很好的调剂品,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少量进食水果。
建议选择对血糖影响不那么大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柚子、苹果、梨等。
糖尿病患者喝茶能降血糖吗?
不能。
市面上所谓的喝茶就能降低血糖的宣传,其实都是没有充分证据的,切勿上当受骗。
糖尿病患者喝黑咖啡能降血糖吗?
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研究说明喝黑咖啡能降血糖。
但市面上常见的速溶咖啡由于添加了植脂末等添加剂,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所以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 开始运动前先咨询一下医生,以确定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适合运动。如果有酮症、急性感染、严重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等情况,则不建议进行运动。
- 不要空腹运动,不要在饥饿时运动,避免运动时出低血糖。建议在餐后 1 小时后运动。
- 运动时准备好糖果、饼干等食物,万一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进食。
- 运动强度要适中,运动时心率加快、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但尚能和别人进行交谈,这样的运动强度比较合适,例如太极、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 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血压。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 掌握自己在家中测血糖的方法,记录日常血糖值,就诊时给医生看,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定期复查,复查不仅仅是监测血糖,还需要筛查有无糖尿病的并发症。
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复查;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也应该至少每 3 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出现反复的低血糖,要及时就诊,评估低血糖的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及时就诊。
3. 主动多学习一些糖尿病知识。大多数的糖尿病是一种持续终生的慢性病,且会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
对这个疾病了解得越深,血糖就会控制得越好,生活质量也会越好。
糖尿病男性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怎么办?
这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影响到了血管和神经功能引起的。
除了控制好血糖外,还需要戒烟、减肥。因为烟和肥胖都有可能加重对性功能的影响。此外,可以用一些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去不正规的医院治疗。
糖尿病会影响生育吗?
在血糖控制理想的状况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在内分泌以及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正常生育的,在孕期要执行更为严格的血糖控制方案。但是部分糖尿病是由其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排卵等功能,需要妥善治疗后才可以受孕。
另外,因为对于降糖口服药的安全性缺少临床研究资料,所以孕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想生孩子,该如何备孕?
孕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6.5% 以下,可减少大部分孕期并发症的发生[2]。
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管理,鼓励运动锻炼。
糖尿病患者因为腹泻没吃饭,还要吃降糖药吗?
因为腹泻没有吃饭,不要吃降糖药,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恢复饮食后恢复正常用药。
预防
糖尿病如何预防?
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对于遗传和年龄增长造成的不利因素,通过自身努力很难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尽量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 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大鱼大肉;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用杂粮、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少吃动物油,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少吃油炸食品。
-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每天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运动,以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对于预防糖尿病也有帮助。
- 控制体重:通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维持苗条的身材,避免肥胖。
- 戒烟,尽量不喝酒。
- 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发现糖调节受损时及时干预,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J]. 2021,13(4):315-409.
[3]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10日
‧ 治疗为药物配合饮食、运动,做好血糖监测。
‧ 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