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疟疾是什么病?
疟疾,民间称为「打摆子」,是由一种叫做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疟疾会引起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如能及时给予药物治疗,通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抗疟药物有奎宁类和青蒿素等。
疟疾常见吗?
在我国疟疾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不常见,但在非洲地区仍十分流行。
症状
疟疾感染后,患者会有哪些表现?
- 无症状期:即潜伏期,感染疟原虫后的 12~35 日(取决于疟原虫种类)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 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在疟疾流行地区逗留过的发热患者,都应怀疑疟疾。
开始可出现气促、寒战、乏力、出汗、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和肌痛等常见症状,典型发作是反复交替出现高热和寒战(打摆子),不同类型的疟原虫引起的发作特点有一定差别。 - 部分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皮肤苍白、皮肤瘀点、黄疸(肤黄眼黄尿黄)、血尿、少尿等表现。
疟疾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脑型疟:是由于疟原虫感染了中枢神经系统所致。表现为精神错乱、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
- 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水肿等。
- 肺水肿: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精神异常等。
- 贫血、凝血障碍:表现为皮肤苍白、皮肤瘀点等。
- 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肤黄眼黄尿黄)等。
- 败血症:是由于疟疾伴发了细菌感染所致。
- 感染过重症疟疾的儿童可能有发育迟缓、中枢神经功能受损。
疟疾会引起死亡吗?
部分重症疟疾进展快速,患者可能在短期内死亡。对于儿童和孕妇,感染疟疾尤其危险,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死亡。
病因
疟疾的病因是什么?
疟疾是由一种叫做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
疟疾会传染吗?是怎么传染的?
会传染。受疟原虫感染的蚊子叮咬人后,就会使人感染疟疾。
疟疾常见于哪些人群?
在疟疾流行地区,幼儿和妊娠妇女是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
非疟疾流行区的普通人进入疫区后,都属于感染疟疾的高风险人群。
诊断
疟疾疑似诊断的患者,哪些病史对医生诊断很重要?
如进入过疟疾流行地区,一定要告诉医生,包括换乘航班的所有机场。
疟疾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诊断?
- 血涂片:血涂片检查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找到疟原虫,从而确诊疟疾。
- 血常规:如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可以协助诊断疟疾。
- 凝血功能:如有凝血功能障碍,可以协助诊断疟疾。
- 肝功能:如有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提示有肝功能损害。如有肝功能损害,提示病情较重。
- 肾功能:如有肌酐升高,提示有肾功能损害。如有肾功能损害,提示病情较重。
疟疾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因为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呕吐、咳嗽等症状,疟疾可能容易和登革热(经蚊子传播的一种病毒引起)、脑膜炎、肺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一种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等疾病混淆。
通过检测相应的病原体、拍胸片等检查,可以区别上述疾病。
治疗
疟疾一般去看哪个科?
由疟疾疫区回来又出现发热时,应联系当地疾控部门,到有资质和相应药物的医院传染科/传染科进行治疗,也可以到急诊科或普通内科就诊。
疟疾怎么治疗?
疟疾急性发作时,可采用氯喹、青蒿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需口服药物 3 天。
某些类型的疟原虫在肝内存在休眠状态,经过用药已清除血中疟原虫,但是肝内休眠状态的疟原虫可解除休眠,进入血液再次引发疟疾,需使用伯氨喹来清除休眠子,预防复发。
疟疾患者在使用抗疟药(治疗疟疾的药物)治疗时,有什么副作用?
- 氯喹:可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还可能会有头痛、视物模糊、皮疹或瘙痒、脱发等不良反应;
- 青蒿琥酯:可有头痛、厌食、头晕、乏力等不适。
疟疾可以被完全治好吗?
只要发现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疟药物,一般都可获得治愈,但有可能复发。治疗后复查 2 年未见异常,可认为痊愈。
疟疾痊愈后会获得免疫力吗?
时常感染疟疾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非洲人群多数携带有特殊基因,能够抵抗疟疾感染。
生活
疟疾治愈后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疟疾治愈后,饮食上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但坚持健康的饮食方式,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具体的健康饮食基本原则如下:
- 注意多吃水果、蔬菜;
- 荤素搭配合理,如果是素食主义者的话,注意多吃大豆类来补充蛋白,可以喝牛奶的话,注意保证每天 300 mL 牛奶,避免缺钙;
- 注意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用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
- 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用含盐高的调料;
- 少吃腌菜、腌肉等;
- 尽量不喝酒。
去过疫区的人要注意什么?
离开疫区后一年内,如有发热等不适,都应注意告知医务人员自己曾去过疫区。
疟疾对生育有影响吗?
孕妇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疟疾,且病情更重。孕妇感染疟疾后可能会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体重过低、新生儿感染疟疾、新生儿死亡等。所以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疟疾流行区。
预防
疟疾如何预防?
如果需要进入疟疾疫区(可以查询了解目的地的流行病情况),应提前进行药物预防,并在停留期间坚持预防治疗。
- 药物预防:需要根据地理位置和个人情况制定,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可仅采取防蚊措施,风险较高的地区应选择防蚊措施联合适合的药物预防(可在出国前找传染病医生开药)。
- 防蚊措施:蚊子活动时间(黄昏和黎明时段)避免外出;穿着长袖长裤等,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使用驱虫剂;睡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或有防蚊网的房内。
参考资料· 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第9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 可口服氯喹、青蒿素等 3 天进行治疗。
· 避免靠近疫区,做好防蚊措施,可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