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小儿哮喘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发病率最高,且在症状表现、疾病预后等方面有别于成人哮喘,因此单列出来称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容易受到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甚至是冷热空气等刺激因素的影响,导致呼吸道痉挛收缩,变得狭窄堵塞,从而造成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各种症状。通过合理治疗,上述症状可以部分甚至完全缓解。
小儿哮喘常见吗?
常见,而且在发达国家更常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小儿哮喘患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据统计,我国内地小儿哮喘患病率大致为 2%,其中又以上海、北京、重庆等地较高,而西藏高原地区仅为 0.5%。
哮喘有哪些特殊类型?
有些哮喘是由特定的病因诱发的,比如:
-
运动性哮喘:一些青少年在运动时,由于气道内水分和热量大量散失,会诱发哮喘发作,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冷天户外跑步的时候,被称为「运动性哮喘」;
-
药物诱发性哮喘:一些人在使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或含碘造影剂后,会出现哮喘,这一型哮喘被称为「药物诱发性哮喘」;
-
心因性哮喘:还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引起的哮喘,称为「心因性哮喘」;
-
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致喘物分为高分子量的生物学物质和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两大类,如在植物类粉尘、植物胶、动物毛发及其排泄物、昆虫、酶、化工制剂、油漆涂料、药物制造、重金属等特定职业环境中易发生。
-
症状
小儿哮喘会有哪些表现?
哮喘发作时,最典型的表现是咳嗽和喘息,另可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紧、胸痛等。
哮喘发作过后,孩子多无特殊表现,可略感胸部不适。
小儿哮喘患儿严重情况下会有哪些表现?
最开始患上哮喘时,患儿病情往往可逆,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未经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
随病情进展,患儿哮喘症状可急剧加重,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鼻孔嘴巴大张以尽量呼吸,无法说话,口唇和指甲颜色因为缺氧变紫发黑。由于奋力呼吸,患儿肋骨间、胸骨上、锁骨上的皮肤会向内凹陷,即「三凹征」,还可伴有心跳脉搏加快、面色苍白、面容惶恐不安等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儿生命。
小儿哮喘的咳嗽有什么特点?
咳嗽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多为干咳,一般没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可以有痰,但多为无色或白色粘痰。
小儿哮喘的「喘息」有什么特点?
哮喘患儿的喘息不同于人们平时活动后的「喘气」。喘息实际上是由呼吸困难导致的,多于夜间或清晨发生,表现为「喘、出气粗、出气时嗓子响,喘伴有哨鸣音等」。
哮鸣音是什么?
哮鸣音可以理解为「像吹哨子一样的嗓子响」,是因为气流无法顺畅通过支气管狭窄部发生湍流所致,在呼气时更为明显。
并不是所有的哮喘都能听到哮鸣音。如果哮喘特别严重,双肺通气量极小,几乎听不到呼吸音,更听不到哮鸣音,这种情况称为「闭锁肺」(silent lung), 是支气管哮喘最危险的表现之一。
小儿哮喘在患儿长大后会缓解么?
儿童哮喘的病情有很大可变性,有一半以上的哮喘患儿在青春期时病情确会自发缓解,不过有些在成年后会再发。
女孩、持续性喘息以及有过敏史(特别是对动物毛屑过敏的)、哮喘症状较重的患儿,其病情自发缓解的可能性较小。
患儿及家长不能盲目期待哮喘自愈而不治疗,因为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患儿气道因反复炎症会发生不可逆损伤,肺功能持续下降,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所以,即使存在自发缓解的可能,也还是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病因
小儿哮喘的原因是什么?
小儿哮喘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可以简单理解为:呼吸道(支气管)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变得狭窄,甚至完全堵死,氧气吸不进去,二氧化碳也呼不出来,肺通气受到阻碍,患者没法正常呼吸。
常见的各种环境刺激因素有病毒、细菌、花粉、尘螨、香烟、烟雾、粉尘等。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受到这些环境因素刺激后都会发生哮喘。哮喘的发生和遗传息息相关,父母有哮喘,小孩发生哮喘的几率更高。
哮喘和呼吸道感染有什么关系?
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导致的。这些病原体一方面会导致感染发生,另一方面也能作为过敏原诱发哮喘。所以在冬春季不仅呼吸道感染高发,哮喘发作也变得频繁。
小儿哮喘发作和季节天气有关系吗?
有关系。对于过敏原诱发的哮喘,在过敏原增加的季节,症状往往会加重。比如花粉引起的哮喘易在春夏季节加重,由霉菌引起的哮喘容易在梅雨天或室内湿度增加的情况下发生。过敏性哮喘患儿在典型哮喘症状出现之前,多有鼻痒、喷嚏、流清涕、揉眼睛、揉鼻子等过敏表现。
此外,气候变化明显时,患儿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也会诱发或加重哮喘。
小儿哮喘中哪些因素容易诱发或加重?
-
过敏原:常见的室内过敏原有尘螨、宠物身上的毛屑、蟑螂粪便等,室外过敏原有花粉、真菌等,这些过敏原被机体误以为是巨大威胁,免疫系统反应过度,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导致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
-
烟雾及空气污染物:二手烟不仅可以诱发哮喘,烟雾及空气中的尼古丁、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粉尘等物质还能使原有哮喘恶化,症状加重;
-
运动:许多哮喘患儿的症状在运动后加剧,医生把这类哮喘归为运动性哮喘,在寒冷、大风天气下运动,更易诱发;
-
其他因素:包括药物(阿司匹林等)、某些食物、过热过冷空气、精神压力以及细菌、病毒等。
-
诊断
小儿哮喘就诊时,医生一般会问哪些问题?
医生在观察患儿表现的同时,会询问许多关于患儿病情的问题,例如:
-
有没有咳嗽,咳嗽有没有痰,有没有喘息,有没有胸闷气紧?
-
这些症状出现了多久,有没有什么规律,是不是反反复复发作?
-
晚上症状会不会加重?
-
运动、冷空气、天气变化或者接触小动物后会否诱发或加重症状?
-
睡眠如何?白天在幼儿园或者学校有没有无精打采?
再者,医生会询问患儿以前的疾病史,比如:
-
是不是经常感冒发烧?
-
有没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对什么食物过敏?
-
服用过什么药物?
-
由于哮喘和遗传相关,还可能会询问家族其他人是不是也患有哮喘等疾病。
小儿哮喘诊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医生除了会检查有没有和哮喘或过敏相关的体征,比如哮鸣音,还需要让患儿做肺功能检查来判断肺的情况。肺功能检查得到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的结果,是诊断哮喘的最重要依据。同时,肺功能检查还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大于 5 岁怀疑有哮喘的患儿,应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
此外,医生还会安排过敏原皮肤试验以及胸部 X 线等相关检查。
小儿哮喘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怎么做的?
还记得中小学每年学校安排体检要吹气测肺活量么?那就是一个简易的肺功能检查。
医院做的肺功能检查操作起来要复杂一些,被检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着管子进行包括平静呼吸和深呼吸在内的不同的呼吸运动,通过电脑分析病人的吸气呼气数据来评估病情。
对于通气功能低于正常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对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若用药后 FEV1 增加超过 12%,则称「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证实患儿存在「可逆性气道受限」,因此是诊断哮喘的有利证据。
肺功能中的 FEV1 / FVC 是什么?
FEV1 就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指的是最大吸气后,开始用力呼气第 1 秒内的呼出气量;FVC 就是「用力肺活量」,指的是深吸气后用力呼气的全部气量。
如果 FEV1 低于由电脑综合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后算出的「预计值」的 80%,或者 FEV1 / FVC 值小于 0.85,那就证明存在气流受限。
肺功能中的 PEF 是什么?
PEF 就是「呼气峰流速」,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吐气时产生的最大流速。
正常人的气道直径,在一天 24 小时中多有变化,PEF 也会跟随改变,但通常变异率小于 20%。若 PEF 变异率超过 20%,同样也可证明存在气流受限。
小儿哮喘患者在做肺功能检查时,肺功能正常就能排除哮喘么?
不是的。部分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但是如果给他们做一个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样会出现阳性结果。
小孩年幼,无法做肺功能等检查怎么办?
对 5 岁以下的婴幼儿,肺功能试验较难进行,因此对于有相关症状怀疑哮喘的患儿,可以利用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
如果患儿有相应的症状,使用沙丁胺醇等抗哮喘药物后病情明显缓解,那就说明哮喘的可能性较大。
哮喘为什么要做胸部 X 片和过敏原检查?
除了肺功能检查,医生通常还建议做胸部 X 片和过敏原皮肤试验等检查。
胸片能够帮助医生鉴别其他引起喘息、咳嗽等症状的疾病,比如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肿瘤、先天畸形及呼吸道异物等。如果胸片发现有可疑问题,还有可能需要查胸部CT等。
过敏原皮肤试验通过监测机体对动物皮屑、霉菌、蟑螂及尘螨等常见过敏原的反应,能够帮助病患找到哮喘元凶,并帮助制定防治策略。
哮喘如何诊断?
当患儿在接触各种刺激后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呼气时可以听到肺部有明显哮鸣音,哮喘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有了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小儿哮喘就可以诊断了。
对于没有明显喘息或哮鸣音的患儿,如果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呈阳性结果,或 PEF 日内变异率超过 20% 也可以诊断哮喘。当然诊断小儿哮喘前还必须排除异物吸入、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
-
治疗
小儿哮喘怎么治?
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量,包括患儿年龄、哮喘严重程度、发作频率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等。
简言之,哮喘的治疗目标是:
-
在症状急性发作时尽快缓解症状;
-
在平时长期控制症状;
-
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避免副作用。
成功的哮喘治疗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哮喘对患儿日常生活(包括运动)的影响,主要措施包括:
-
控制症状及避免哮喘触发物;
-
日常肺功能和症状监测;
-
合理用药。
小儿哮喘的治疗药物有哪几种?
常见的治疗哮喘的药物一共有这么几类:
-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如丙酸氟替卡松;
-
β2 受体激动剂:可舒张支气管,短效有沙丁胺醇,长效有沙美特罗等;
-
茶碱:舒张平滑肌的同时还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
新型非激素类抗炎药:如色甘酸钠、孟鲁司特等;
-
其他药物:包括抗胆碱药(如溴化异丙托品等)、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等)、其他免疫调节剂等。
根据用药目的可将上述药物分为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缓解药物,如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药、短效茶碱等,以及长期使用的控制药物如吸入性激素、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等。在治疗方式上常选择吸入给药,亦可以选择口服和静脉用药等方式。
小儿哮喘的孩子需要脱敏治疗吗?
不是所有的哮喘患儿都适合脱敏疗法。脱敏治疗有其使用前提——过敏原明确却难以避免,对于那些过敏原不明确或者对多种物质过敏的患儿,脱敏疗法疗效有限。
另外,病情严重或不稳定的哮喘患儿进行脱敏疗法的风险大于收益,因而最好在药物控制病情后再予以考虑。
当然,如果明确某种过敏原和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患儿无法难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医师的严密指导下,脱敏疗法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该怎么办?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及时吸入「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能够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气道狭窄,使症状快速缓解。
之所以推荐吸入用药,是因为小剂量高浓度的药物能迅速到达病变部位,因此起效快,同时不会有太多药物入血,全身不良反应很少。
医生会建议有哮喘发作风险的患儿随身携带这种含有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的蓝瓶吸入器,症状较轻时,2~4 次喷吸(每 20 分钟 1 次)就可起效。如果患儿症状重,且吸入药物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则需立即送医。
小儿哮喘频繁发作怎么办?
对于哮喘发作低于每周 1~2 次的哮喘患儿,即「间歇发作型」,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吸入器就足以对付病情。
每周症状发作 3 次及以上的患儿就是「持续发作型」,由于其气道炎症较重,除了在病情急性发作时吸入沙丁胺醇,还需长期使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激素同样推荐吸入使用,每日 1~2 次,剂量根据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增减。
小儿哮喘在激素吸入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怎么办?
吸入激素无法控制病情时,可以增加激素剂量,不过为了避免较大剂量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一般推荐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等)。
如果仍无法控制病情,需要医生重新评估原因或调整用药。
小儿哮喘的阶梯治疗是什么?
初诊时,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给出一个初始治疗方案,之后要求患者每过 1~3 个月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的控制程度评估上一次治疗方案的疗效。
如果哮喘未能控制,则有必要将治疗上一个台阶,比如增加激素剂量、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若哮喘控制大于 3 个月以上,则通过减少用药种类及用药剂量来逐步降级,这就是儿童哮喘的阶梯治疗。
阶梯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控制哮喘病情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激素等药物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反应。
小儿哮喘患者病情是否得到控制如何判断?
复诊时,医生常会问以下几个问题:
-
你的孩子有没有因为咳嗽等哮喘症状影响夜间睡眠?
-
你的孩子会不会在白天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气紧、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
-
你的孩子有没有因为哮喘发作影响上学等日常活动?
另外,还会询问急性发作的频次、短效缓解药物使用次数以及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 PEF 和 FEV1 等指标,由此判断患儿病情是否得到控制,进而决定是否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更改。
小儿哮喘治疗时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会对小孩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确实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使哮喘患儿生长发育减缓,身高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另外,长期吸入激素还可能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声嘶等局部不良反应,大剂量激素还会引起其他全身副作用,如皮肤瘀斑、骨密度下降等。
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减药、加药。
小儿哮喘治疗时必须要使用激素吗?
除了部分轻症哮喘患儿可以不使用激素外,大多数哮喘患儿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控制病情。这是因为:
-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吸入治疗,是最有效的长期控制气道炎症的措施;
-
激素能够阻止哮喘急性发作;
-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往往还需要口服激素来帮助控制病情;
-
因为畏惧激素的副作用而拒绝治疗,哮喘得不到有效控制,由此对患儿身心发育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激素的不良反应。
小儿哮喘在激素治理时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激素的毒副作用?
医生方面,在控制症状的前提下,严格遵循阶梯治疗方案,尽量减少患儿激素使用剂量乃至不用激素。
患儿及家长方面,要严格按照专科医生医嘱进行治疗,患儿及家属不得擅自减药,否则容易得不偿失;吸药时加用储雾罐、吸药后清水漱口可减轻局部反应和吸收;定期复诊,请医生评估患儿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
生活
小儿哮喘的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
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如是否降温、下雨、起风等,在寒冷季节应该给孩子多穿衣服,以防感冒发烧;
-
若孩子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家长应引起重视,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及时去医院就诊;
-
在衣服布料的选择上也要慎重,建议选择选择纯棉织物,尽量避免动物皮毛的衣服,以防引起过敏性哮喘发作;
-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尽量不去布满粉尘、有刺激性气味的场所;
-
尽可能避免孩子大哭大笑,情绪波动过大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小儿哮喘的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
要格外注意海鲜、奶制品、小麦等食物,若有明确过敏的食物,应严格禁止食用;
-
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应该尽量不吃或少吃,减少诱发因素;
-
鼓励孩子多喝水,以防止水分的丢失。
-
预防
小儿哮喘如何预防?
识别和避免接触哮喘的触发因素,对于预防哮喘反复发作十分重要。
常见的哮喘触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毛屑等)、空气刺激物(如二手烟、雾霾以及一些洗涤喷剂等)、运动、冷空气等。
一旦明确哮喘触发因素,应当尽可能避免与之接触,比如家长戒烟,移除室内地毯,不要让宠物进入卧室,雾霾天减少外出等对患儿病情都有帮助。哮喘儿童同样鼓励适当运动,以增强患儿体质。
参考资料·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 禇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 Robert M. Kliegman, Bonita F. Stanton, Joseph W. St Geme III, et al.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M]. Edition 20.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6.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2016, 54(3): 167-181.
·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19. Available from: www ginasthma.org-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 以药物治疗为主,难以治愈。
‧ 常备吸入瓶,避免接触哮喘触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