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什么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引发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它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暴发,通常在冬季。它的临床表现因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感染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而异。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一般病情较轻,通常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喘息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结膜炎、鼻窦炎和耳炎,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它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医生仅能提供支持治疗,协助机体自行清楚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完全痊愈,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长期的肺部后遗症。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见吗?
常见。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在所有年龄段人群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几乎所有人都会在 2 岁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再感染也较为常见。
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哪些常见表现?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2/3 的患者可以出现发热甚至是 39 ℃ 以上的高热。
- 轻症患者可仅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结膜炎、咳嗽。
- 中重症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鼻扇(鼻翼煽动)及三凹征(因用力呼吸所致),可在数小时内迅速加重。
- 部分重症患者还可以出现低钠血症,在婴儿还可以引起呼吸暂停。
- 相对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更易引起鼻窦炎及耳朵发炎。
病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怎样传播的?
- 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它主要通过人体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之后侵入鼻咽粘膜或眼粘膜而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 气溶胶飞沫也可以引起传播,如吸入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等形成的气溶胶。
-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在手和污染物上存活数小时。因此,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 婴儿的感染通常发生在哥哥或姐姐感染之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季节性吗?
在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暴发一般出现在 10 或 11 月至次年 4 或 5 月,1 月或 2 月为高峰期,也就是冬季。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它的季节性暴发通常和雨季有关。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哪些人群常见?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在所有年龄段人群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它是 1 岁以下儿童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也是 5 岁以下儿童因下呼吸道感染而就医的最常见原因。
几乎所有儿童都会在 2 岁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再感染也较为常见。
伴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唐氏综合征的年幼早产儿、严重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以及老年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易引起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怎么诊断?
- 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流行季节尤其是冬季时,婴幼儿、老年人或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表现出发热及咳嗽、鼻塞、流涕、喘息等呼吸道症状时需考虑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
- 血常规化验通常白细胞不高,照胸片可发现肺纹理增粗的支气管炎样改变,部分严重者还可以发现点片状肺炎样改变。
- 鼻咽拭子、咽拭子或气道分泌物分离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确诊,但这项检查常常仅限于研究时进行,在大多数医院都不能做。普通病人一般通过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来诊断,不常规进行病毒分离。
- 呼吸道合胞病毒易终生反复感染,导致人体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稳定而持久,因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检测阳性不能提示急性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占我国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第一位,它的症状有时与副流感病毒肺炎、流感病毒肺炎及腺病毒肺炎等其他病毒性肺炎几乎无法区别。
但通常重症流感病毒肺炎及腺病毒肺炎易高热持续,中毒症状及呼吸症状重,临床表现远较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
它们之间的鉴别主要依靠分离到不同的病毒而区分。
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应该看什么科?
呼吸内科或感染科、传染科。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能自己好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能自行痊愈。
如患者仅仅表现出普通的上呼吸感染症状(轻微咳嗽、发热不超过 38 ℃ 等)可不予特殊治疗,一般在 6~10 日内可自愈,胸部 X 线异常多可在 2~3 周左右消失。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比较严重时该如何治疗?
较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会引起发热、呼吸困难、缺氧等问题,医生会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使机体能够清除病毒。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静脉补液等,对动脉血氧饱和度 ≤ 90% 的缺氧患者,还需要呼吸支持治疗,如吸氧、促进排痰等。
是否联合使用免疫治疗或糖皮质激素,应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判断。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吗?
有,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疗效。但利巴韦林副作用较大,并不推荐每个患者都使用,具体使用原则如下:
- 儿童:不推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儿和儿童中常规使用利巴韦林雾化药物,目前仅应用于重度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患者。
- 成人: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的上 / 下呼吸道感染中,可使用利巴韦林雾化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但禁用于妊娠女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会留下后遗症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长期的肺部后遗症。但它可能会引起某些患者的复发性哮喘。
生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 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房间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温宜在 18~20 ℃,湿度在 50%~60% 为宜,必要时使用加湿器;房间里需经常通风透气。
- 避免吸烟及吸入二手烟雾及其他有害气体。
- 合理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大约 10 天左右在鼻咽部分泌物中都可检到病毒,故在此期间内尽量隔离,避免传播给他人。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在饮食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宜食清淡食品。
- 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菌菇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忌食油腻辛辣食物,不吃油炸食物,如油条、油饼、五香食品等。
-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 2000 mL 以上,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散失以及保持呼吸道湿润。
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可以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及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因此减少呼吸道合胞病毒暴露是关键。包括:
- 平时注意多饮水,保持生活作息规律。
- 避免吸入香烟烟雾和其他烟雾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
-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尤其是冬季,避免到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远离其他患病的成人和儿童。如有可能,对于易感染的高风险儿童如年幼早产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的儿童,尽量不送儿童保育机构如幼儿园,避免交叉感染。
- 在任何场合均应注意手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水来清洗双手,尤其是有可能接触呼吸道合胞病毒污染的物体时。
- 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尽量单间隔离,在打喷嚏、咳嗽时应注意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 帕利珠单抗是惟一的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防药物,但价格非常昂贵,仅用于一些高危患儿。
参考资料· Frederick E Barr, MDBarney S Graham, MD, PhD.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和诊断.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 (Assessed on 2019-08-08).
· Frederick E Barr, MDBarney S Graham, MD, PhD.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treatment (Assessed on 2019-09-19).
· Frederick E Barr, MDBarney S Graham, MD, PhD.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防.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prevention (Assessed on 2019-10-03).
· 王美怡. 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 45(7): 501-504.
·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1564.htm.
· Simões EAF, Bont L, Manzoni P, et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pproaches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fect Dis Ther. 2018 Mar; 7(1): 87-120.
· Haber 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elderly adults. Med Mal Infect. 2018 Sep; 48(6): 377-382.-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 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就诊。
‧ 传染,注意远离其他患病的成人和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