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阿托品中毒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阿托品中毒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 病情轻者无需治疗,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 常见症状有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幻觉等。
    · 避免误食有机磷农药或曼陀罗种子等可预防。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阿托品中毒是什么病?

    阿托品中毒是指治疗期间过量应用或误服阿托品制剂、曼陀罗种子;外敷曼陀罗叶片或颠茄膏(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等由皮肤吸收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1]。

    阿托品提取自颠茄、曼陀罗等植物,作用广泛,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如胃肠绞痛)、抑制腺体分泌(如治疗盗汗)、松弛眼部睫状肌等。但是一旦过量,「良药」也会变为「毒药」:5~10 mg 的阿托品即可使成人(大于 18 岁)出现中毒症状,80~150 mg的剂量即可导致死亡 [1,2]。

    服用阿托品后若仅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皮肤发红等,不用过于担忧,停药后这些不良反应都可逐渐消失,无须就医。但是若出现中枢中毒症状,如焦虑、躁动、幻觉、胡言乱语,甚至昏迷,就需要家属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救助 [2]。

    阿托品中毒常见吗?

    临床治疗中常见。我国每年发生的中毒病例中有机磷中毒多达 50%,阿托品是治疗机磷中毒最常见的药物,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应该迅速给予足量药物,但是过量应用阿托品后可出现中毒 [3]。

  • 症状

    阿托品中毒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有机磷中毒治疗期间过量应用或误服阿托品制剂、曼陀罗种子;外敷曼陀罗叶片或颠茄膏(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等可引起阿托品中毒,可有以下表现:

    1. 典型症状表现:极度口渴、皮肤干燥、瞳孔扩大、皮肤干热发红、动作不灵活、吞咽困难;
    2. 病情严重表现:心悸(心慌的感觉)、发热(体温可升至 40 ℃ 以上)、开始出现幻觉、胡言乱语、躁动、焦虑;
    3. 危重症状表现:昏迷、呼吸短促(每分钟 25 次左右)。

    服用阿托品和误食或外敷曼陀罗造成的中毒有什么区别吗?

    二者差别不是很大。阿托品本身就提取自颠茄、曼陀罗等植物,所以二者造成中毒的生物碱实际是一样的,但是曼陀罗除了含有阿托品外,还有莨菪碱、东茛菪碱等生物碱,所以造成了部分症状表现不同。

    在误食或外敷曼陀罗 0.5~3 小时造成中毒后,表现出的症状几乎和阿托品相同,但并不会出现发热症状,皮肤也不会有发红的表现 [1]。

  • 病因

    阿托品中毒的病因是什么?

    1. 阿托品使用不当:多出现在对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中,用药间隔过短、剂量过大都可能造成阿托品中毒 [3]。
    2. 误食阿托品或曼陀罗:没有分辨能力的儿童可能将药物当做糖果,15 片左右(约 5 mg )的药剂即可造成阿托品中毒 [2];曼陀罗作为常见的观赏植物,同样有被误食的危险,吞食 9 粒曼陀罗的种子就可造成中毒 [1,4]。
    3. 外敷曼陀罗叶片或颠茄膏:如果听信偏方,将曼陀罗的叶片或颠茄膏(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敷在伤口处,其中的生物碱进入体内,达到 5~10 mg 的剂量即可造成中毒。
    4. 使用有机磷农药不规范:在直接接触或使用有机磷农药自杀导致的有机磷中毒治疗期间,可能发生阿托品中毒。

    阿托品中毒会传染和遗传吗?

    不会。

    阿托品中毒多因过量应用或误服阿托品制剂、曼陀罗果实浆液;外敷曼陀罗叶片或颠茄膏(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等引起,与导致遗传和传染的主要原因基因变异或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无关,所以并不会传染和遗传 [1]。

    所有有机磷中毒的患者都会出现阿托品中毒吗?

    不会。

    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中,多因用药间隔过短、剂量过大或未个体化给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给药)造成中毒;此外,儿童、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也是需要严密观察的人群,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也更易发生阿托品中毒 [3]。

    所以,在有机磷中毒的治疗过程中,只要医生经验丰富、操作规范,多数阿托品中毒是可以避免的。

  • 诊断

    阿托品中毒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1. 询问病史:若患者曾过量应用或误服阿托品制剂、曼陀罗种子;外敷曼陀罗叶片或颠茄膏即可初步诊断 [1]。
    2. 阿托品定性分析:阿托品中毒的患者在尿液中可以发现至少 0.3 μg 的阿托品,有助于确诊 [1]。
  • 治疗

    阿托品中毒应该看什么科?

    急诊科、内科或消化内科。

    发生阿托品中毒后应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科救治;病情稳定后可以转到内科或消化内科。

    阿托品中毒如何治疗?

    阿托品中毒就诊后可能用到的治疗手段有:

    1. 洗胃:洗胃适用于口服过量阿托品 1 小时内的患者。误服就诊后,医生判断需要洗胃时,会用较细的软管进行洗胃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昏迷的患者不适合洗胃 [2,4]。
    2. 导泻:洗胃后给患者灌注泻药帮助排便,可以进一步促使毒物排出体外。但该方法也不适用于昏迷患者 [4]。
    3. 注射毒扁豆碱:可以使出现幻觉、激动或昏迷的患者快速好转,但由于该药物在体内代谢迅速,在 1~2 小时内患者可能再度陷入昏迷,所以需要反复给药 [2];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阿托品中毒时候,不能使用毒扁豆碱,只能用毛果芸香碱。
    4. 地西泮:若患者有中枢中毒的症状,如激动、出现幻觉时,可以使用地西泮缓解症状,使患者镇定下来 [2]。用药后可能出现嗜睡、乏力、头痛等不良反应。
    5. 敷冰袋:体温升至 40 ℃ 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敷冰袋的方式快速降低体温。使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在患者额头或者腋窝处保持 10 分钟左右,避免冻伤。

    阿托品中毒的洗胃患者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阿托品中毒患者经过洗胃治疗后的 24 小时内不可以吃东西,三到五天内可以吃半流食,如小米粥、汤面等;待医生复诊确认身体完全恢复后,可以正常饮食,但需保持清淡饮食,如炒青菜、燕麦粥等。

    阿托品中毒能够完全治好吗?会复发吗?

    可以完全治好,只要不再次过量应用或误服阿托品制剂,或者错误使用曼陀罗叶片、颠茄膏外敷就不会复发。

    阿托品中毒如果不治疗会致命吗?

    会。80~150 mg 剂量的阿托品即可导致一名成人(大于 18 岁)死亡;儿童(0~14岁)的致死量则低至 10 mg [1,2]。

    阿托品中毒如果不治疗会痊愈吗?

    会,但是仅适用于部分情况。服用阿托品后若仅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皮肤潮红等,不用过于担忧,停药后这些不良反应都可逐渐消失(持续几小时或几天),无须就医 [1,2]。

    但是若出现中枢中毒症状,如焦虑、躁动、幻觉、胡言乱语,甚至昏迷,就需要家属及时送医,请专科医生进行救助 [2]。

    image

  • 生活

    阿托品中毒的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 对症进食:有吞咽困难症状的患者可进食流食或少渣饮食,如米汤、豆浆、红枣汤、新鲜果汁、蒸蛋等,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正常饮食。
    2. 营养膳食:注意饮食调配,加强营养,患者日常应选择高蛋白的食品,如牛奶、蛋类、鱼肉等,以补充身体营养物质。
    3. 多吃蔬菜、水果:如桃、苹果、橙子、柠檬、芹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防止便秘,促进康复 [5]。

    阿托品中毒患者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1.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及擅自停药。
    2. 适当运动:阿托品中毒的患者治愈后需科学适度运动,运动量的恢复应循序渐进,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散步 6000 步以上或打一套太极拳。避免活动量过大的剧烈运动,如足球、篮球等,不利于身体恢复。
    3. 保持健康作息:生病期间保持充足睡眠(10 小时左右),如果无法顺利入睡,可在睡前进行冥想等放松运动,舒缓情绪。
  • 预防

    阿托品中毒怎样预防?

    1. 加强对毒物的了解:食用特殊的食品前,要了解有无毒性,不吃有毒或变质的动植物性食物,如曼陀罗、颠茄等。
    2. 防止误食毒物及用药过量:家庭和托幼机构的药物要严加管理;家庭用药盛放阿托品的容器要加使用说明;有孩子的家庭应加锁保管,远离儿童。精神病病人用药,更要有专人负责。
    3. 规范使用农药:使用有机磷农药期间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在起风的时候,不要喷洒农药,防止农药飘到身上,接触到外露皮肤。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730-731.
    [2] 杨宝峰, 陈建国. 药理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65-68.
    [3] 豆甲泰, 任文汇, 王卓. 对有机磷中毒病人救治中阿托品中毒的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8, 18(05): 398-400.
    [4]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872-882.
    [5] 张爱珍, 临床营养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52.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