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口周皮炎是什么病?
口周皮炎又称口面周皮炎,是一种多发于口周、鼻周或眼周等多部位皮肤疾病,可见多发的炎症性的小丘疹,通常表现为伴或不伴轻度鳞屑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或丘疹脓疱。
在某些患者中,也可表现出与轻度湿疹性皮炎一致的特征,患者偶尔会以湿疹为主要表现。
口周皮炎的发病机制不太清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均可能促发这一疾病。本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在某些患者中不经药物治疗会在数月内消退,而在其他患者中,疾病可能持续数年。
口周皮炎有哪几种类型?
- 寻常型口周皮炎。
- 肉芽肿性口面周皮炎:是口周皮炎的一种临床变异型,通常发生于青春期前的儿童。
通常在口周、鼻周或眶周部位出现大量肉色、红棕色或黄棕色炎症性小丘疹,通常不出现丘疹脓疱和丘疱疹,面部以外的皮肤偶尔会受累。
症状
口周皮炎有哪些常见表现?
- 口周皮炎通常表现为伴或不伴轻度鳞屑的多发性簇状红色丘疹、丘疱疹或丘疹脓疱。炎症性丘疹和鳞屑最常发生在口周区域,但唇红缘周围的狭窄区域通常不受累。皮损通常愈合后不留瘢痕。
- 在某些患者中,也可表现出与轻度湿疹性皮炎一致的特征。
- 患者偶尔会以湿疹为主要表现。
- 研究显示口周、鼻周和眶周病变分别发生于概率 70%、43% 和 25%。少见情况下,鼻周和眶周区域是严重受累的部位。这些典型部位的病变也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病变,如面颊、颏部、前额和颈部。
- 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可能伴有受累区域轻度至中度的刺痛感或烧灼感。
- 特殊类型:肉芽肿性口面周皮炎是口周皮炎的一种临床变异型,通常发生于青春期前的儿童。
通常在口周、鼻周或眶周部位出现大量肉色、红棕色或黄棕色炎症性小丘疹,通常不出现丘疹脓疱和丘疱疹,面部以外的皮肤偶尔会受累。
口周皮炎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口周皮炎又叫口面周皮炎,通常发生在口周、鼻周或眼周,这些典型部位的病变也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病变,如面颊、颏部、前额和颈部。
口周皮炎是怎么发展的?
口周皮炎的患者可能存在皮肤屏障受损或特应性。
口周皮炎典型的病史是先出现轻微面部鳞屑性丘疹,最初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时可改善,但持续使用或尝试停止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时会使疾病复发或加重。
尚不清楚是在无关的面部皮肤病治疗期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够诱发口周皮炎,还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单纯加重既存的口周皮炎。
通常认为口周皮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口周皮炎在某些患者中不经药物治疗会在数月内消退,而在其他患者中,疾病可能持续数年。
病因
口周皮炎有哪些常见病因?
口周皮炎的发病机制不太清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均可能促发这一疾病:
- 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发表皮屏障损伤可能是促发因素;
- 其他一些因素作为口周皮炎的可能促发因素,如含氟牙膏,皮肤保湿剂和化妆品、梭菌属、白色假丝酵母菌、女性激素波动及口服避孕药可能也是促发因素。
口周皮炎常见于哪些人?
绝大多数为 16~45 岁的女性,也可发生于男性、儿童(女孩更多见)和年龄较大的个体。
口周皮炎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口周皮炎会遗传吗?
口周皮炎不会遗传。
诊断
口周皮炎怎么诊断?
- 医生在诊断口周皮炎时,主要参考的是通过评估病史及识别典型的临床特征可以诊断口周皮炎:簇集在口周、鼻周、眶周皮肤的多发炎症性小丘疹、丘疱疹或丘疹脓疱,可提示口周皮炎。
- 以下其他发现也支持口周皮炎的诊断:
- 紧邻唇红缘的皮肤不受累;
- 同时存在湿疹性皮炎的特征;
- 烧灼感或刺痛感;
- 近期有用过外用、鼻用或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
-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停药后疾病复发或加重史;
- 无粉刺(粉刺是寻常痤疮的一种表现);
口周皮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口周皮炎主要参考的是通过评估病史及识别典型的临床特征可以诊断,很少需要开展皮肤活检,但在诊断不确定时可用来鉴别口周皮炎与其他疾病。
口周皮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无特异性,且结果因活检的皮损类型而异:
- 鳞屑性湿疹样部位的活检表现为角化不全、表皮棘细胞层水肿及轻度棘层肥厚;
- 而丘疹的活检通常表现为毛囊周围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取自自肉芽肿性口面周皮炎皮损处的活检显示,上皮样肉芽肿类似于肉芽肿性酒渣鼻的活检结果。
口周皮炎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口周皮炎容易和其他表现为口周、鼻周或眼周的炎症性皮疹混淆。包括如下:
- 寻常痤疮: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粉刺及炎症性丘疹或脓疱。
虽然在皮肤上检测到粉刺支持寻常痤疮的诊断,但是寻常痤疮和口周皮炎可能同时存在。与寻常痤疮不同,在口周皮炎患者中不常见瘢痕。 - 酒渣鼻:丘疹脓疱性酒渣鼻表现为炎症性丘疹和脓疱,主要分布在面中部。还可能表现出面中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
好发于面颊而非口面周部位提示丘脓疱疹性酒渣鼻的诊断。若缺乏符合酒渣鼻的其他表现,肉芽肿性酒渣鼻可能无法与肉芽肿性口面周皮炎相鉴别。 -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常常表现为鼻周皮肤发红和出现鳞屑。通常有鳞屑性斑疹和斑片。
与口周皮炎不同,小丘疹并非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特征,并且脂溢性皮炎少见口周分布。在其他常见受累部位(如头皮、眉毛部位、鼻唇沟及胸部)发现脂溢性皮炎,可以帮助诊断。 -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过敏物质接触皮肤所引起的 Ⅳ 型超敏反应的表现。患者可能表现为炎症性丘疹、水疱、渗出或结痂。
病变分布取决于与刺激物接触的具体部位。与口周皮炎不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通常存在剧烈瘙痒,脱屑明显,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因外部刺激的性质及受累部位而异。可能观察到丘疹、水疱、鳞屑、皮肤发红或水肿。在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中烧灼感(而非瘙痒)通常是主要症状,这一点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不同,但与口周皮炎相似。
患者的病史对确立诊断具有价值。例如,长期舔唇相关的刺激性皮炎的表现可与口周皮炎相似。 - 脓疱疮:脓疱病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性皮肤感染,最常见于儿童。鼻周皮肤是常见的受累部位。可能存在糜烂、水疱及黄痂,鳞屑和痤疮样丘疹不常见。
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可用于确定这一诊断。 - 皮肤癣菌感染:体癣和须癣感染可能表现为面部炎症性丘疹或脓疱。和口周皮炎不同,皮肤癣菌感染几乎总是非对称性分布。氢氧化钾( KOH )制片有助于诊断。
治疗
口周皮炎要去看哪个科?
口周皮炎要去皮肤科就诊。
口周皮炎能自己好吗?
口周皮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在某些患者中不经药物治疗会在数月内消退,而在其他患者中,疾病可能持续数年。
口周皮炎怎么治疗?
如果停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并且消除了潜在促发因素,在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口周皮炎可能在数月内消退。
然而,由于皮损影响美观而常常使患者困扰,且病程各异,患者通常希望进行干预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 改善轻度至中度口周皮炎的成人和儿童,建议外用吡美莫司来进行治疗。外用红霉素及外用甲硝唑也可作为相对便宜的其他治疗选择。
- 轻度但外用药难治的口周皮炎青少年及成人,或者中度至重度口周皮炎的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建议口服四环素治疗。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可用于治疗。口服抗生素治疗通常起效较慢;常规疗程为 2 个月。 - 中度至重度口周皮炎或外用药治疗无效的 9 岁以下儿童,建议使用口服红霉素或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由于四环素类对牙齿和骨骼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幼儿不应接受口服四环素类治疗。
口周皮炎需要住院吗?
口周皮炎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口周皮炎的治疗药物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 吡美莫司乳膏不良反应轻微且主要局限于治疗部位,吡美莫司是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能与与恶性肿瘤之间有关联,这类事件的发生风险似乎极小。
- 口服四环素类:胃肠道不适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他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光敏感性和皮肤色素沉着异常。
9 岁以下儿童禁忌使用四环素类,因为四环素类会有引起牙齿永久变色及骨骼生长延迟的风险。
生活
口周皮炎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在饮食上,尽量不饮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口周皮炎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停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涂润肤剂来加强受损的皮肤屏障。
消除可能的皮肤刺激物,包括:患病期间尽量用清水清洁皮肤,面部外用产品尽量简单,按需使用温和的、不会使毛孔闭塞、无刺激的润肤剂或其他护肤产品。
口周皮炎需要复查吗?
口周皮炎需要复查,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定期复查,了解症状控制情况以及用药疗效。
预防
口周皮炎可以预防吗?口周皮炎怎么预防?
也许可以。
- 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造成表皮屏障的损伤。
- 避免如下可能的促发因素,如含氟牙膏、护肤品和化妆品、梭菌属、白色假丝酵母菌、女性激素波动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的促发。
参考资料·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吴志华, 史建强, 陈秋霞, 等. 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8.- 就诊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3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 可外用吡美莫司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 润肤剂或其它护肤品需注意温和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