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黄褐斑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黄褐斑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孙玉姣

    孙玉姣皮肤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蔡晴

    蔡晴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 一般无需治疗,若影响美观可就医治疗。
    · 女性多见的良性疾病,一般不发生恶变。
    · 做好防晒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黄褐斑是什么?

    黄褐斑又叫「妊娠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的疾病,特征表现为面部对称的、不规则形状的淡黄褐色或者深褐色斑。发病者多是中青年女性。黄褐斑主要和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含量有关,也有研究表明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患者中女性占 90% 左右,男性占 10% 左右。

    9705a23752e90b20c283c7d708836d2.jpg

    面部褐色色素沉着斑,形状不规则
    图片来源:张建明《皮肤性病诊断图谱》
  • 症状

    黄褐斑经常发生在什么部位?

    黄褐斑大多发生在阳光容易照射到的部位,最常见的是发生在两侧颧骨处皮肤、面颊,也有在额头、鼻子和嘴巴周围,其次是前臂。有时乳晕、外生殖器、腋窝和大腿根部皱褶处的皮肤颜色也会加深。

    黄褐斑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黄褐斑一般对称地分布在两侧颧骨的突出部位皮肤、面颊部,有时也可见位于前额、鼻子、口唇周围,少见于前臂。斑片为淡黄褐色、暗褐色或者深咖啡色,深浅不定、形状不一,有圆形、条形、蝴蝶形等。

    斑片上没有皮屑,边缘清晰。日晒后常加重。发病大多在春夏季,冬季则会减轻。

    黄褐斑长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长了黄褐斑一般不痛不痒,没有特别的感觉。

    妊娠斑(孕妇长的黄褐斑)是不是分娩过后都会消失?

    孕妇长的黄褐斑又叫「妊娠斑」,一般在怀孕时紫外线照射(阳光照射或直接接触紫外线)而首次发生或者原有的黄褐斑症状加剧。

    一般肤色较浅的患者在分娩后来月经时「妊娠斑」缩小甚至消退,肤色较深的患者则有可能会持续存在。

    黄褐斑会不会变成癌症?

    黄褐斑虽然是色素增加性疾病,但是不会变成像黑素瘤一样的癌症。

    这要从黄褐斑的病理机制来说:黄褐斑的病理特征是皮肤中的黑素细胞功能变活跃,比正常皮肤产生了更多的黑素颗粒,看起来就是深色的斑片。

    而色素增加的癌症比如黑素瘤,跟抑癌基因 P16 的缺失等有关,属于黑素细胞的恶性增殖,外伤、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都有可能和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黄褐斑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黄褐斑一般不会恶变,由于它主要分布在人们面部,会影响到美观,给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 病因

    黄褐斑易发于什么样的人群?

    主要是女性(至少 90%),常发生于肤色较深的人种,比如亚洲人、非洲人、中东地区的青年和中年女性。

    而且,肤色越深的人,黄褐斑持续的时间越久。此外,孕妇和一些患有妇科疾病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生黄褐斑。男性黄褐斑主要和遗传有关。

    黄褐斑是怎么发生的?

    黄褐斑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以下是常见的发病因素:

    • 女性患病大概占 90%,血中雌激素增多是主要原因;

    • 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一般在服药 1~20 个月后起,孕妇从怀孕 3~5 月起开始出现,分娩后多能逐渐消失,大概与体内孕激素增多有关;

    • 妊娠期孕妇体内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肤中的黑素颗粒增加。

    黄褐斑的发生和晒太阳有关吗?有季节性吗?

    日照比较强烈的春夏季节黄褐斑发病较多,阳光较弱的冬季则会减轻。由此可见,日晒是黄褐斑的一个促发因素。

    黄褐斑常由哪些因素诱发?化妆品、避孕药、休息不好会诱发吗?

    很多因素都会起到诱发黄褐斑的作用,比如日光照射、化妆品、妊娠、口服避孕药等引起体内雌激素增多的时候,此外,还有慢性肝病、内脏肿瘤、甲亢等疾病或是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等药物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时黄褐斑还和休息、精神状况有明显关系,熬夜、疲劳和精神抑郁都可以加重斑片颜色。

    黄褐斑会不会传染?

    黄褐斑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真皮上层黑素颗粒增多产生的,不是传染性疾病,不会传染。

  • 诊断

    黄褐斑确诊需要做检查吗?

    黄褐斑一般根据好发人群的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可以诊断,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检查。

    黄褐斑如何进行诊断?

    根据皮肤损害的黄褐斑变化,并且病人多为中青年女性,大多发生在两侧颧部、面颊等地方的特点,一般容易做出诊断。但同时也需要跟一些面部色素性疾病做鉴别。

    黄褐斑进行诊断时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 雀斑: 发病早,多见于 5 岁左右儿童,黄褐色斑点,较小,一般家族里也有其他成员患有雀斑;雀斑和黄褐斑一样几乎不会发生恶变;

    • 颧部褐青色痣: 蓝棕色斑片,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中年女性较多;治疗同太田痣;

    •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常和化妆品的使用有关,该病的治疗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的化妆品;

    • 黑变病: 斑片呈青灰色,上面有细小皮屑,有时融合成网状,好发在耳前、太阳穴、额头,有时脖子和身上也可出现;避免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减少日光照射,补充 A、B 族维生素等;

    • 太田痣: 斑片为淡青色、深蓝色或者蓝黑色,大多是单侧分布,眼睛白眼球也可见部分呈青蓝色,大部分幼年就发病了;范围小的可以试用液氮冷冻、化学剥脱和皮肤削磨术等,范围较大的可选用燃料脉冲激光,比如调 Q1064nmNd:YAG(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和调 Q 红宝石激光。

  • 治疗

    黄褐斑应该去哪些地方就诊?

    黄褐斑属于色素沉着类型的皮肤病,应该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皮肤美容中心或者医学美容中心等机构就诊。

    黄褐斑一定要治疗吗?

    由于黄褐斑不会变成癌症,因此不是必须要治疗。但是黄褐斑长在阳光容易晒到的部位,也就是容易被看到的部位,影响到患者的容貌,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所以,是否治疗是患者在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后自主做出的选择。

    黄褐斑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完全根治黄褐斑,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具体进行。

    1. 口服药物

    口服维生素 C、氨甲环酸或谷胱甘肽,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合成。

    口服药物的效果比较好,但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经过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评估后再决定如何使用。

    2. 外用脱色剂

    可以作用于活跃的黑素细胞,起到快速脱色的效果。

    常用的外用脱色剂主要有两大类:

    • 第一类最主要的作用其实是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比如氢醌(浓度 1.5%~6%)、熊果苷(浓度 3%)等;
    • 第二类是通过一定浓度的酸来剥脱黑素颗粒,比如果酸(20%~70%)、曲酸(浓度 2%~4%)、壬二酸(浓度 10%~20%)等。

    以果酸治疗为例:

    • 20%~70% 高浓度的果酸,可以使皮肤表皮的黏合力度大大降低进而松解,使黑素颗粒被剥脱掉。
    • 高浓度刷酸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千万不要自行操作或者随便找个美容院做。
    • 目前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门诊基本都有开展果酸治疗项目,可以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3. 外用还原剂

    关键作用是抗氧化,可以抑制和清除导致衰老的自由基,减少色素的产生和在皮肤中的沉积。

    外用还原剂相对安全,但对皮肤的刺激性可能会有些明显,常见的还原剂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霜。

    4. 激光治疗

    原理是以较大能量破坏皮肤真皮层上部的黑素颗粒,就像击碎一个个小黑石头一样;然后残渣会被嗜黑素细胞吞噬逐步清理掉,黑色素就减退或者消失了。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优点是:见效较快,疗程比其他治疗方法短些,效果较好,并且不良反应比较轻微。

    但需注意:激光治疗要在黄褐斑稳定期才可以考虑进行,而且激光的选择和剂量的选择都非常重要。很多患者进行激光治疗还存在反黑的可能。

    黄褐斑运用果酸治疗时可能有什么样的不良反应?

    由于果酸治疗是利用果酸的剥脱作用对皮肤的表皮进行剥脱,20%~70% 高浓度的果酸,可以使皮肤表皮的黏合力度大大降低,进而松解,使黑素颗粒被剥脱掉。而黄褐斑正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真皮上层黑素颗粒增多产生的。

    果酸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刺激性。果酸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肤可能出现发红、烧灼感、针刺感等不适,应及时与实施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一般都能有效缓解或者解除不适。

    黄褐斑运用激光治疗的优点有哪些?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原理为:较大能量破坏皮肤真皮层上部的黑素颗粒,像击碎一个个小黑石头,然后残渣会尽快被嗜黑素细胞吞噬清理掉,黑色素就减退或者消失了。

    激光治疗黄褐斑优点是:见效较快,疗程比其他治疗方法短些,效果较好,并且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常见治疗黄褐斑的激光有调Q1064nmNd:YAG(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调 Q 红宝石激光、脉冲二氧化碳激光、510nm 脉冲染料激光等。

    黄褐斑采用激光治疗时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 激光照射的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烧灼感、发红;

    • 激光治疗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

    • 面部皮肤可能会出现水肿;

    • 有可能出现瘢痕增生,以女性患者多见,但是发生概率较小。

    黄褐斑患者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激光治疗?

    • 瘢痕体质: 具有瘢痕体质的患者激光治疗后会在局部形成瘢痕,结果得不偿失;

    • 皮肤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若行激光治疗,则有可能把感染灶扩大、播散感染;

    • 血友病、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 做完激光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

    • 皮肤过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 月经期、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image

  • 生活

    黄褐斑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 激光治疗结束后,要给面部进行 15 分钟左右的冷敷,以减轻局部皮肤的烧灼感和发红;

    • 严格注意防晒:不仅对黄褐斑的治疗有效,还能防止激光治疗后日晒造成的色素沉着;

    • 激光治疗后短时间内不要给面部去角质等美容操作。

    黄褐斑患者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 要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出门注意做好防晒措施;

    • 注意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

    • 黄褐斑还与精神因素有关,心情苦恼烦闷,会加重病情。所以日常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开朗;

    • 黄褐斑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避免使用化妆品,防止色斑加重。

    黄褐斑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 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 均衡饮食,平衡营养;

    • 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尤其咖啡、可乐、浓茶等。

  • 预防

    黄褐斑可以预防吗?

    • 预防黄褐斑,防晒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平日里特别是阳光强烈的时候戴遮阳帽、撑遮阳伞、涂抹 SPF(防晒系数)至少 30、PA+++ 的防晒霜可以有效预防。治疗黄褐斑的时候也要严格避光,如果做不到,其他任何治疗方法都将会失败;

    • 孕妇怀孕期间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也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斑片起到促进消退的作用;

    • 另外,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也很重要。

    参考资料
    · William James, Dirk Elston, James Treat, et al. 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M].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9.
    · Beth G Goldstein, Adam O Goldstein, MPHValerie D Callender. 黄褐斑.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melasma. (Assessed on Jun 13, 2017).
    · Gupta A K, Melissa D. Gover, Keyvan Nouri, et al.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 A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6, 55(6):1048-1065.
    ·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 吴志华,史建强,陈秋霞,等. 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 第2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 张建明.皮肤性病诊断图谱[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