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雀斑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雀斑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杨苏腾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 一般无不适症状,可根据个人需求就医。
    · 激光治疗可以把皮损完全去除。
    · 注意防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更多
  • 简介

    雀斑是什么?

    雀斑(freckles)是常见的好发于面部的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色素沉着疾病,俗称「蒙脸沙」。

    雀斑多在 3~5 岁左右出现,其中女性居多。

  • 症状

    雀斑的常见发病部位在哪?

    常对称分布于曝光部位,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部),也可见于肩及背部。呈淡褐色或深褐色

    雀斑主要皮肤损害表现是什么?

    皮损多为直径 1 mm~2 mm(针尖至米粒大小斑点)的斑疹 (不高出皮肤),边缘清楚但不规则,皮损颜色从淡褐色至棕褐色程度不同。

    雀斑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一般无自觉症状。无疼痛或瘙痒等主观不适。

    雀斑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除了给患者带来局部皮肤损害外,更重要的就是给患者心理上带来负担,让患者缺乏自信心。

    雀斑长期不治疗会发生恶变吗?

    一般不会。

    雀斑一般是良性过程,主要是影响美观,目前认为不会发生恶变。

  • 病因

    雀斑一般在哪些情况下发生?

    • 多始见于 5 岁左右的儿童,女性居多。
    • 其数目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 常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
    • 临床上有时可见到家族性聚集现象。

    雀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本病有遗传倾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日晒是皮疹发生的必需因素。临床可以见到雀斑在日晒后往往皮损增多,颜色变深。斑点的多少还与年龄,地域,种族,职业与工作环境,甚至心情、睡眠是有关。

    雀斑是否遗传?

    会遗传。

    一般认为雀斑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点状色素沉着病。临床上也常见家族聚集发病现象。

    雀斑是否具有传染性?

    不传染。

    雀斑虽然常发于面部,有碍美观,但是不具有传染性。对于这方面不必焦虑。

  • 诊断

    雀斑需要做哪些检查?

    雀斑一般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及好发人群就可诊断,不需要做其他特殊检查。

    雀斑如何诊断?

    一般根据皮损为 1~3 mm 的淡褐色到褐黑色斑疹,散在、不融合,好发于面部,对称分布,日晒加重等特点易于诊断。

    雀斑应与哪些相似的疾病鉴别?

    • 单纯雀斑样痣:皮疹类似雀斑,但日晒后颜色不加深,全身皮肤均可发生。常呈多发性,往往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于身体一侧而不对称,至青春期多停止发展。

    • 黑子:黑子属于色素沉着性斑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颜色比雀斑更深,一般呈褐色或黑褐色。分布不限于日晒部位。

  • 治疗

    雀斑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

    雀斑通过治疗是可以把皮损完全去除的。是治疗效果比较好的几种色素性皮肤病之一。

    雀斑应去哪个科室就诊?

    雀斑属于损美性皮肤病范畴,应该去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皮肤美容中心或者医学美容中心就诊。

    雀斑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 一般治疗:避免日晒。

    • 局部治疗:

      • 脱色制剂:氢醌霜,水杨酸软膏,维 A 酸霜。
      • 外科治疗: 严重者可用皮肤磨削术。
      • 化学剥脱疗法:三氯醋酸溶液或苯酚点涂或液氮冷冻等。
      • 激光治疗:目前治疗雀斑的主要方法。Q-开关 Alex 755nm 激光治疗雀斑安全有效。
    • 系统治疗:主要为口服维生素 C、维生素 E。

    雀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常用物理疗法包括皮肤磨削术,冷冻治疗,化学剥脱等:

    • 优点:操作简单,费用少,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 缺点:化学剥脱的药物具有强腐蚀性,冷冻和皮肤磨削是对皮肤的破坏再修复,对皮肤的损伤程度不好掌握,在治疗雀斑的时候往往会对周围皮肤造成损伤,治疗后可能造成皮肤色素沉着和瘢痕形成。

    雀斑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Q 开关激光(也叫「调 Q 激光」)、皮秒激光对雀斑的疗效都很不错。它们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 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正常皮肤受到损伤

    这两种激光疗法采用的都是选择性光束,即有针对性地破坏色素斑,并不像冷冻和化学剥脱那样会对局部皮肤产生损伤。

    所以,它们对皮肤的功能影响较小,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正常皮肤受到损伤,安全和效果都有保障。

    2. 治疗次数相对较少

    一般雀斑经 1~2 次 Q 开关激光或皮秒激光治疗后,就能达到其它疗法多次治疗后的效果。

    虽然 Q 开关激光、皮秒激光和目前其它雀斑疗法一样,不能完全防止雀斑的复发,但对于迫切祛除雀斑的朋友来说,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Q 开关激光与普通激光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Q 开关激光治疗雀斑是有选择性的,即它发出的光束只摧毁色素颗粒,而对正常皮肤没有损伤或损伤非常小,因此治疗后对皮肤损伤小,治疗后不留瘢痕。

    而普通的激光治疗发出的光束是没有选择性的,治疗时色素颗粒和正常的皮肤同时受损,故一般治疗后会同时损伤色素周围的皮肤,副作用相对大。易留下色素沉重和瘢痕,因此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的效果。

    雀斑患者是不是都适合使用激光治疗?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人群是不宜使用激光治疗雀斑:

    • 血友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此类患者治疗后易导致出血不止。

    • 瘢痕体质者。治疗后以在局部可能会形成瘢痕,结果得不偿失。

    • 传染性肝炎活动期者(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传染机会)。

    • 皮肤局部有明显感染者。治疗后导致感染加重或扩散。

    • 皮肤过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 月经期、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雀斑患者激光治疗后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 疼痛:有些人术后会在治疗局部有轻微疼痛。

    • 水肿:术后有时会发生轻度水肿,一般在半月后逐渐消失。

    • 局部灼热感和皮肤发红现象。

    • 瘢痕增生:可出现在治疗的任何部位,以女性多见。

    • 色素沉着:较多见,多能在术后 2~5 个月左右消退。

    • 皮肤脱屑。

    image

  • 生活

    雀斑患者的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饮食不用特别注意,平常均衡饮食即可。

    应该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平常可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例如:核桃、西瓜、梨、大枣、菠菜、橘子、莲藕、西红柿、丝瓜、香蕉、芹菜、黄瓜卷心菜、胡萝卜、茄子、菜籽油、葵花籽油等。

    雀斑患者有哪些生活注意事项?

    • 雀斑的一个发病特点就是日晒后加重,因此大多夏天加重,冬天减轻。我们日常应注意防晒,避免暴晒。外出时可以戴遮阳帽,使用防紫外线伞,涂抹防晒霜。
    • 注意电离辐射。
    • 注意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
    • 慎用各种有创伤性的治疗,如强酸等。
    • 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 保持心情愉悦。
    • 避免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以加速肌肤的衰老。如可乐、咖啡、浓茶等。

    雀斑激光治疗以后可以食用酱油吗?

    可以。

    日常门诊发现很多患者在激光治疗后都会询问能不能吃酱油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吃酱油后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变暗。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目前医学上没有任何理论支持吃酱油会导致色素沉着的观点。

    激光治疗雀斑后需要注意什么?

    • 治疗后应注意防晒,避免引起皮肤色素沉着现象。

    • 治疗后一般常规做十五分钟左右的局部冷敷,以减轻治疗部位皮肤的灼热感和皮肤发红现象。

    • 治疗后当天宜用温水清洁皮肤,可使用医学护肤品保湿,并佩戴口罩、帽子来防晒。

    • 治疗后短期内不宜进行去角质,磨面等美容项目。

  • 预防

    雀斑可以预防吗?

    雀斑属于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但是避免暴晒可以减少皮损发生。

    参考资料
    ·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吴志华, 史建强, 陈秋霞, 等. 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8.
    · William James, Dirk Elston, James Treat, et al. 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M].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9.
    · 李家文,黄长征,方险峰,等. 皮肤病性病实用彩色图谱[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Bolognia, Jean L, Schaffer, et al. Dermatology[M]. Fourth Edition,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7.
    · 博洛格尼,乔伊佐,拉皮尼. 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 皮肤病学[M]. 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 就诊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