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胃肠胀气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胃肠胀气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常青

    常青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 伴有严重腹痛、恶心、呕吐等需立即就医。
    · 消化不良或肿瘤等可导致胃肠胀气。
    · 细嚼慢咽、少喝碳酸饮料或许能减轻。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更多
  • 症状表现

    胃肠胀气是什么?

    人们说的胃肠胀气通常是一种主观的腹部饱胀感,可以发生于进餐后或夜间,可间断或持续存在,通常为慢性,少数为急性,有些人可伴有排气(放屁)增多的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没有胃肠道的器质性改变,即相关检查和检验均无异常,少数人可能是由胃肠道或胃肠道周围器官的疾病继发所致,若是持续不能缓解需及时就医[1,2]。

  • 缓解方式

    胃肠胀气怎么缓解或减轻?

    •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食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饱、少饮用碳酸饮料。 少吃产气食物,例如卷心菜、洋葱、西兰花、球芽甘蓝、小麦、土豆、豆类等。
    • 腹胀时,可进行腹部按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胃肠蠕动,加快食物消化排泄,从而缓解腹胀。
    • 症状明显时平卧于床上,蜷曲身体,可以减少腹部的张力,缓解胃肠胀气。
    • 饭后可慢慢散步约 30 分钟,可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缓解症状。
    • 可以尝试用温热的水把毛巾打湿,敷在腹部,排气后腹胀可缓解。
    • 若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胃肠胀气,可口服促动力药缓解症状,也可以尝试口服抗酸药,根据症状是否缓解选择是否继续服用药物,药物剂量和服用方式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1]。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胃肠胀气,或者症状进行性加重,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image

  • 就诊判断

    胃肠胀气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胃肠胀气伴随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伴有严重不能忍受的腹部疼痛;
    • 伴有停止排气和排便;
    • 伴有持续恶心和呕吐;
    • 伴有发热;
    • 非减肥状态下,近期出现明显消瘦、体重下降;
    • 贫血、呕血或大便发黑(排除食用血制品如鸭血及铋类药物);
    • 腹部能摸到肿块。

    胃肠胀气需要去哪个科室就诊?

    消化内科、急诊科、普外科。

  • 潜在疾病

    胃肠胀气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 急性胃肠胀气:急性胃肠胀气通常进行性加重(症状越来越严重),伴有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需要急诊干预治疗。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肠梗阻,其他病因包括胃肠穿孔、胃肠道良恶性肿瘤、肠套叠(儿童)、急性胃肠炎等[3,4]。
    • 慢性胃肠胀气:症状间断出现,没有加重或减轻的趋势,持续时间一般大于 3 个月。单纯的胃肠胀气最常见的病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结肠癌、胃肠道良性肿瘤(如间质瘤)、消化道恶性肿瘤等[1]。
    • 其他因素:进食过快、服用产气过多的食物或药物、胃肠道术后、内镜检查注入了过多的气体等,可导致肠道内存在过多气体,从而导致胃肠胀气[2]。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等. 外科学[M]. 第 9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