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胃痛是什么?
人们常说的「胃痛」是指位于上腹部(肚脐以上),偏左的疼痛或不适,即通常胃所在的位置疼痛[1,2]。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部位的疼痛并不一定是由于胃部的疾病变造成,而胃部病变造成的疼痛也可以牵涉到腹部其他部位疼痛,例如肚脐周围疼痛。
腹部的疼痛感很多时候不仅仅来源于皮肤或肌肉、肋骨,也可来源于深部。疼痛可以为钝痛、绞痛或尖锐的刺痛,或性质不明确的隐痛,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2]。
急性胃痛一般为数小时内突发急性的疼痛,而慢性胃痛一般为间断发作,持续时间大于 3 个月的疼痛。
疼痛的严重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别,轻者仅偶尔有隐隐作痛的感觉,持续时间很短,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重者可以为剧烈疼痛,以致被迫蜷曲身体,甚至就地翻滚。
缓解方式
胃痛怎么缓解或减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即人们通常说的「养胃」,可能会减少胃痛的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因为许多轻中度的胃痛通常与饮食有关。
所谓「养胃」,包括养成固定的进食时间,进食不要过饱过快,不食用较难消化或变质、过期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饮酒等;长期胃痛的病人每顿饭都应按时吃,不可间隔的时间过长,不然可能会引起胃痛;急性胃痛的病人每次吃饭不要吃得过多,也不要吃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的负担[1]。
轻中度胃痛发作时,可以试试以下方式:
- 平卧于床上蜷曲身体,可以减少腹部的张力,缓解疼痛。
- 如饭后胃痛伴有腹胀,短距离走动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排空,可以缓解症状。
- 可以尝试轻轻按摩上腹部,同时放置热水袋于疼痛部位或用热毛巾敷在上腹部。
- 减少或尽量不进食,可以适量饮用温水。
- 可以选择口服抑制胃酸或者中和胃酸的药物,比如硫糖铝[3]。根据症状是否缓解选择是否继续用药;药品服用方法和剂量参考药品说明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胃痛,或者胃痛进一步加剧,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就诊判断
胃痛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胃痛伴随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上腹部不适疼痛不能忍受,如按压加重、无法直立身体;
- 发热(体温>38.5℃)、反酸[2];
- 持续的恶心和呕吐;
- 饥饿时上腹疼痛,饭后上腹部疼痛,夜间痛醒[2];
- 非减肥状态下,近期出现明显消瘦、体重下降;
- 贫血、呕血或大便发黑(排除食用血制品,如鸭血及铋类药物);
- 黄疸,即皮肤、黏膜及巩膜(眼白)变黄色[1];
- 腹部触及肿块[1]。
胃痛应就诊于哪个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潜在疾病
胃痛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急性胃痛:急性胃痛可以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通常疼痛程度较重,需要急诊干预治疗。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胃痉挛、胃黏膜脱垂、胃石症、胃癌(晚期肿瘤表面破溃时)、急性胆囊炎、胆管或胰管结石、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其他病因包括主动脉夹层、胆道蛔虫、急性肠梗阻、肠套叠、急性胃肠炎、其他物理或化学因素导致的胃灼伤或穿孔、肾结石等[1-4]。
慢性胃痛:症状间断发作,没有加重或减轻的趋势,持续时间一般大于 3 个月[2]。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胃炎,其他病因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消化性溃疡、心理或精神因素导致的疼痛、胃癌早期、克罗恩病、肝癌、胰腺癌、尿毒症等[2]。
参考资料监制:刘恩茂
[1]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M].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13-218.
[3] 李海超. 奥美拉唑与硫糖铝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 吉林医学, 2022, 43(01): 162-165.
[4] 朱大年, 王庭槐. 生理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2月06日
· 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肠炎、肿瘤等。
·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酒精、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