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恶心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恶心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张琮

    张琮消化内科医师

    审核专家
    常青

    常青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5月09日

    · 腹部剧烈疼痛或怀疑怀孕时应立即就医。
    · 恶心不一定是消化道疾病引起。
    · 少吃慢吃,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更多
  • 症状表现

    恶心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恶心是一种想要呕吐的不愉快感觉,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呕吐(胃内容物被强有力地排出)、消化不良或其他胃肠道症状出现。

    与恶心有关的躯体反应包括瞳孔扩大、皮肤潮红、发汗、唾液分泌和吞咽增加、心动过速等[1]。

  • 缓解方式

    恶心症状怎么缓解?

    • 感到恶心时,进食量要较平时减少、进食速度要慢,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可从一定程度上预防恶心进展为呕吐。
    • 恶心并伴有呕吐时,可补充适量的水,在呕吐完全消失前避免进食固体食物。
    • 晨起呕吐的孕妇可以在睡前食用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和奶酪等。
    • 卧床休息,对于部分人群可有效缓解呕恶心、呕吐的症状。
    • 若在服药后出现了恶心的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 胃动力不足导致的恶心可按摩腹部、喝温开水,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来进行缓解[2]。
    • 既往有晕车史者,尽量选择靠前的座位看窗外的风景,或者戴上耳机听听音乐,也可以通过睡觉来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恶心与呕吐,或者恶心与呕吐进一步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image

  • 就诊判断

    恶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恶心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食用、饮用某些食物后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
    • 有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出现晨起呕吐;
    • 成年人呕吐时间超过 24 小时;
    • 六岁以下儿童,呕吐超过数小时,伴有腹泻、脱水症状,或体温超过 37.8℃;
    • 六岁以上儿童及老年人,呕吐时间超过 24 小时,伴有脱水症状,或发热超过 38.5℃;
    • 伴有呕吐,且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样;
    • 伴昏迷或意识丧失;
    • 伴严重头痛或颈项强直(脖子僵硬);
    • 腹部剧烈疼痛,或伴粪性呕吐;
    • 自己感觉呼吸、脉搏或者心跳加快。

    恶心需要去哪个科室就诊?

    消化内科、急诊科。

  • 潜在疾病

    恶心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 消化系统疾病:导致恶心和呕吐的消化系统疾病多样,主要包括幽门梗阻、肠梗阻、感染性胃肠炎、胰腺炎、胆道梗阻、肠扭转、肠套叠、肠狭窄等[2]。
    • 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压升高是导致恶心与呕吐的常见神经性因素,主要包括颅内感染、脑出血、颅内肿瘤、脑外伤等。
    •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的恶心与呕吐常伴其他症状,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等。
    • 前庭障碍性疾病:常见疾病有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以及乘车过程中发生的晕动症(也就是我们说的晕车)[3]。
    •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服用药物期间常会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精神-神经科药物、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等[1]。
    • 术后并发症:手术完成后的数小时内,麻醉药、镇痛药及肌松药等在体内尚未完全代谢,可引起暂时的恶心症状[4]。
    • 其他:精神性因素、妊娠、心梗、晚期肿瘤、肾结石等疾病也可导致恶心与呕吐[2,3]。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台卫平. 药物所致的恶心与呕吐[J]. 临床内科杂志,2020,37(4): 247-249.
    [2]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万学红,卢雪峰等. 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郑虹彩,冯丹丹,张静,等. 麻醉恢复室内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9): 44-45+47.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