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疾病
  • 嘴唇干裂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嘴唇干裂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杨苏腾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 若伴有嘴唇出血、破溃等表现,需就医评估。
    · 不要因为嘴唇干就舔或撕嘴皮。
    · 勤用润唇膏,保持嘴唇湿润。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更多
  • 症状表现

    嘴唇干裂是什么?

    「嘴唇干裂」是指由于缺水、炎症等原因所导致的唇部皮肤皲裂、脱皮。

    人体嘴唇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正常情况下,这部分皮肤、组织的湿润,会通过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来维持[1]。

    由于空气湿度小(尤其是秋、冬季节)、环境中的风沙或粉尘大、人体皮肤黏膜血液循环差、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人体维生素 B2、维生素 A 摄入量不足)、口腔黏膜疾病(如扁平苔藓、多形红斑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川崎病等)、唇炎等原因,容易导致嘴唇干燥甚至开裂。严重者会有少量出血,伴有明显疼痛的感觉[1,2]。

  • 缓解方式

    嘴唇干裂怎样缓解?

    1. 平日多喝水,建议每天 1500~2000 mL 左右,也可以使用环境加湿器,以此来保持嘴唇湿润。感觉嘴唇干燥或起皮时不要舔或撕嘴皮。如果有死皮,可以偶尔用温水打湿后轻轻去除已经脱落的死皮[3]。
    2. 尽量减少风吹日晒等外界刺激,恶劣天气出门时可戴口罩,以减少唇部的水分蒸发。
    3. 别用劣质口红,最好使用滋润、温和、无刺激的润唇膏,可选含有神经酰胺、维生素 E 等修复成分,润唇膏要多次使用补充[1]。
    4. 控制、均衡饮食,减少刺激嘴唇、加重干裂的食物,如辣椒、火锅、酒精等,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橙子、香蕉等,能够缓解因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嘴唇干裂[1]。

    若上述措施不能缓解嘴唇干裂,或该症状进一步加剧,建议尽快就医,查明病因,予以相应的治疗。

    image

  • 就诊判断

    嘴唇干裂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若出现嘴唇干裂伴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1. 干裂情况一直不改善,甚至不断在加重;
    2. 唇部出血;
    3. 唇部发生感染,有发红、发热、肿胀、疼痛、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的表现;
    4. 嘴唇干裂的创口不易愈合;
    5. 局部有溃疡、糜烂;
    6. 唇红有反复干燥、脱屑、痛胀痒、渗出结痂等情况[1,3]。
  • 潜在疾病

    嘴唇干裂可能由哪些原因导致?

    1. 环境因素:如气候干燥、寒冷等因素加速了口唇的脱水,再加上保湿不及时,容易引起嘴唇干裂。
    2. 疾病因素:
      • 唇炎:日晒、吸烟、舔嘴唇、接触过敏物质等引起的唇炎,导致嘴唇干裂的发生[4]。
      • 口腔黏膜疾病:发生在唇部的口腔黏膜病,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多形红斑等[2,5]。
        *全身性疾病:部分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嘴唇干裂,比如糖尿病、川崎病、干燥综合征等[2,5,6]。
    3. 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如维 A 酸制剂等)可能引起口干,会进一步引起嘴唇干裂[1]。
    4. 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 A、维生素 B2 等维生素容易引起嘴唇干裂[1]。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第 2 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 Jean L Bolognia, Joseph L Jorizzo, Ronald P Rapini. 皮肤病学(上卷). 第 2 版. 朱学骏, 王宝玺, 孙建方, 等.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
    [3] 魏秀红, 任华蓉. 内科护理学[M].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4] 陈瑞扬. 唇炎的分类与诊断[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10(09): 522-525.
    [5] 单杰波, 茅天赋, 陆英. 老年人口腔黏膜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21, 33(01): 48-50.
    [6] 唐华利. 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临床特征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29): 44-45.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