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效作用
适应证
异维 A 酸红霉素凝胶属于外用抗痤疮药物,主要用于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俗称青春痘)的局部治疗,对炎性痘痘(如丘疹和脓包)和非炎性痘痘(如微粉刺、闭合性粉刺、开放性粉刺)均有效。
本品是处方药,需要前往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用药禁忌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破损、湿疹样或太阳灼伤区皮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有皮肤上皮细胞肿瘤(皮肤癌)个人史或家族史的患者;以上任何一种情况,绝对禁止使用本品。
慎用人群
肝、肾功能不全者,如有必要使用,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 妊娠期:目前研究发现异维 A 酸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缺陷,因此妊娠期间应禁用本品。
- 哺乳期:目前研究发现异维 A 酸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因此哺乳期间应禁用本品。
相互作用
- 与其他部分外用制剂使用时需谨慎,特别是含脱屑药制剂(如过氧苯甲酰、雷锁辛、水杨酸、硫磺等)同用,可能加剧皮肤刺激或干燥。
-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外用,并告知医生,自己之前使用过的外用产品,包括中草药制剂。本品不能与氯霉素及林可霉素合用,二者有拮抗作用。
用法用量
概述
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清洁的患处即可。
- 用于治疗成人和青少年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取适量本品涂抹在清洁的患处,1 日 1 次或 2 次,建议夜间使用,尽量避免光敏反应发生。青春期前儿童很少患寻常性痤疮,不推荐用于青春期前儿童。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意外吞食怎么办?
若意外吞食,应尽快吐出,并有清水漱口。若本品不慎进入眼睛,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请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药物漏用
如果忘记涂药时,应尽快使用药品。但如果已经接近下次用药时间(小于用药间隔的 1/2 ),则不用补涂,按照原来时间使用下一次剂量即可。
注意事项
- 本品仅作为皮肤外用药品,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 脸部或颈部等阳光易照射的部位使用本品时,需要注意防晒,因为本品会增加光敏性,即在光照刺激下,可能引发人体过敏性反应,如皮肤瘙痒、红斑、水肿,严重者可引起水疱。
- 用药期间最好少吃香菜、芹菜、油菜、芥菜、柠檬、黄泥螺、无花果等富含光敏性物质的食物,它们能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大过敏反应的风险。
不良反应
概述
使用本品后,用药局部皮肤可能产生刺痛、灼热、刺激感,可能伴随红斑、脱皮现象,一般情况下,这些局部症状随着继续用药将会自动消失,如果出现严重的刺激作用,应当暂时停止用药,等刺激反应减轻后再继续用药,如果刺激反应持续出现,应停止治疗。若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或上述症状持续发生,建议及时就医。
更多信息
概述
-
作用机制:本品为复方制剂,由异维 A 酸和红霉素组成,异维 A 酸能够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异维 A 酸能抑制皮脂腺的活性,减少皮脂分泌,还能减少粉刺的产生,组织小囊包的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并减少炎症的发生。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核糖蛋白亚单位可逆性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作用,红霉素能抑制氨酰基转移核糖核酸的迁移并抑制多肽的合成。在治疗痤疮中,红霉素通过减少痤疮丙酸杆菌及阻止痤疮丙酸杆菌炎性调节物质的释放而起作用。痤疮丙酸杆菌对外用红霉素可能产生耐药,但有证据表明,红霉素与异维A酸复方对痤疮丙酸杆菌红霉素耐药菌株有效。异维A酸对黑头粉刺的治疗有效,而红霉素对轻中度的炎性寻常性痤疮有效,由于大多病例同时具有黑头粉刺和炎性病症,异维A酸和红霉素联合局部用药是合理且有效的。
-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克凝胶含异维 A 酸 0.5mg 与红霉素 2 万单位。
-
异维 A 酸
-
化学名称: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2顺-4反-6反-8反-壬四烯酸
-
化学结构:
-
分子式:C20H28O2
-
分子量:300.44
-
红霉素
-
化学名称:5-(4-二甲胺四氢-3-羟基-6-甲基-2-吡喃氧基)-6,11,12,13-四羟基-2,4,6,8,1o,12-六甲基-9-氧代-3-(四氢-5-羟基-4-甲氧基-4,6-二甲基-2-吡喃氧基)十五烷酸-μ-内酯
-
化学结构:
-
分子式:C37H67NO13
-
分子量:733.93
-
性状:本品为淡黄绿色、均匀、细腻、透明或半透明的粘稠体。
存储方法
- 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 若该药已过期或性状发生改变,请不要再使用,建议立即丢弃,避免误用。
- 储存于 30℃ 以下、干燥的区域。
-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30日
· 孕妇、哺乳期、青春期前儿童禁用。
· 阳光易照射部位用药后应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