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乙肝疫苗是什么?有什么用?
目前广泛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 DNA 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用来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其中,围产期(指孕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的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所以所有新生儿出生均应该及早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妈妈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出生时除了要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该接种一剂次 200 IU 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其中,高危人群包括:
- 医务工作者;
- 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
-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 器官移植患者;
- 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 免疫功能低下者;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 男同性恋;
- 有多个性伴侣者;
- 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乙肝疫苗是几类疫苗?进口、国产选哪一种?
乙肝疫苗均为基因重组 DNA 疫苗。其中,免费的一类疫苗为国产疫苗,也有自费的进口乙肝疫苗。
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制作工艺相同,效果相当,所以适龄儿童接种时可以选择免费的一类疫苗。
既往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还需要接种吗?
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如果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已经有免疫力了,还是接种了乙肝疫苗,也无需担心,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并不会增加。
接种了乙肝疫苗,有多大概率避免得乙肝?
研究显示,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 87.8%,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进一步提高阻断率。
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率可达 95% 以上,有效抗体至少可以维持 12 年。
注意事项
哪些人不能接种或需谨慎接种乙肝疫苗?
- 对乙肝疫苗成分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能接种疫苗。
- 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不需要接种疫苗。
- 有中度或重度急性疾病的人,应暂缓接种,等待病情稳定后接种。具体病情评估请咨询医生。
- 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需暂缓疫苗接种,首先抢救生命。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吗?
可以接种。
哪些情况可以照常接种乙肝疫苗?
- 母乳性黄疸;
- 单纯间接胆红素升高;
- 痱子、湿疹。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吗?
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非活疫苗,因此,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或间隔任意时间接种。
用法用量
乙肝疫苗需要接种几次?每次间隔多长时间?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三针,按照 0、1、6 个月程序接种,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 1 个月及 6 个月分别接种第二及第三针疫苗。
新生儿越早接种乙肝疫苗越好,最好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
部分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略有不同,详见下面的内容。
乙肝疫苗如何接种?
乙肝疫苗为针剂,需要肌内注射,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
早产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由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对首针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正常足月婴儿差,所以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 1 月龄后,应再按 0、1、6 月程序完成三剂次乙肝疫苗免疫,全程需要接种四剂次。
如何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明确有乙型肝炎的母亲产下的新生儿,除了需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 100 IU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目的是为了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
HBIG 由国家补贴免费使用。
错过了接种时间怎么办?成人怎么接种?
如果婴儿错过接种时间,出现两针之间间隔延长,及时补种漏种的针次即可。不需要额外增加疫苗针次。补种时,第三剂次和第二剂次最短间隔 60 天即可。
如果是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儿童或成人,按照 0,1,6 个月的程序接种 3 针即可。
不良反应
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非常高,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是非常罕见和轻微的。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皮肤的硬结和红肿、哭闹增加和发热,通常不需要处理,1~2 天可自行缓解。
严重过敏反应和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极其罕见。
贮存条件
按说明书贮存。
更多信息
接种乙肝疫苗后如何判断是否产生了保护效果?
可以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或 HBsAb)阳性,或大于 10 mIU/mL,即为产生了有效的保护性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保护时间多长?
全程接种完三针乙肝疫苗有抗体应答者,产生的有效抗体至少可以维持 12 年。
接种完乙肝疫苗需要检测一下有没有产生有效抗体吗?
评估是否产生了有效抗体,主要是抽血检查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或 HBsAb)。如抗-HBs < 10 mIU/mL,提示保护效果不够,需要加强免疫。
- 一般人群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不需要进行抗-HBs 检测。
- 感染乙型肝炎或者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产下的婴儿,应该在生后 7~12 月(第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 1~6 个月内)检测抗-HBs。
-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详见「简介」中的相关内容)接种完成后,也可以进行抗-HBs 检测。
接种疫苗后未检测到乙肝抗体怎么办?
完成乙肝疫苗全称三针接种后,检测不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或者抗-HBs 滴度小于 10 mU/mL,说明疫苗没有产生足够的保护效果,需要加强免疫。
- 16 岁以上人群:可接种一针 60 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三针 20 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16 岁以下人群:可接种三针 10 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三针 20 μg 仓鼠卵巢细胞(CHO)乙肝疫苗。
加强免疫后 1~2 个月,再次检测血清中的抗-HBs,如仍小于 10 mU/mL,可再按上述程序加强免疫一次。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妈妈可以哺乳吗?
无论妈妈自身状态如何,新生儿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参考资料· 刁连东,孙晓冬. 实用疫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 Gary s. Marshall 著. 周祖木 译. 疫苗手册:临床医生实用指南[M]. 第 4 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0年06月04日
· 新生儿免费接种,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接种。
· 全程需接种三次,第 0,1,6 个月各接种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