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检查/手术
  • 唾液流率测定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唾液流率测定
    就诊科室:口腔科
    词条作者
    王玉娥

    王玉娥口腔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韩莹

    韩莹口腔粘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 可诊断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 无创检查,一般不会造成并发症。
    · 唾液收集期间不能吞咽、说话、咀嚼等。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更多
  • 简介

    唾液从哪里来?有什么用?

    唾液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水,它是由我们的三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分散在口腔粘膜下的小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有消化食物、抑菌和杀菌、清洁口腔、参与牙釉质的再矿化及保护牙齿等作用。
    唾液的分泌包括基础分泌和刺激后分泌,比如进食后的唾液分泌就属于刺激后分泌。

    唾液流率是什么?

    唾液流率也称为唾液分泌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量。三大唾液腺的流率通常以 ml/min 或者是 g/min 为单位;其他小唾液腺的排出口不易观察到,其流率是用单位面积内每分钟收集的唾液容积来表示,最常见的单位是 μl/(cm2·min)。
    常用的唾液流率测定包括:静态唾液总流率(静唾总)、动态唾液总流率(动唾总)、单个腺体唾液流率、小唾液腺分泌测定。

    唾液流率测定的目的是什么?

    唾液流率测定有助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此外,对唾液流率进行动态、多次的测定,有助于医生了解疾病的进程,如果唾液流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唾液腺破坏在持续加重、唾液腺功能在持续下降。

    唾液流率测定时为什么既要测定静唾总、又要测定动唾总?

    静态唾液总流率简称「静唾总」,反映唾液腺在未受任何刺激的状态下的基础分泌情况。动态唾液总流率简称「动唾总」,指唾液腺在受到刺激的状态下的分泌情况,可反映唾液腺的储备功能。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唾液腺中心的研究表明:轻度口干者仅表现为静唾总下降,动唾总不变;重度口干者静唾总和动唾总均下降。提示静唾总是反映口干的相对敏感指标。
    只有静唾总下降,可表现为口干,但口腔进食等功能多不受影响;当动唾总下降时,不仅口干明显,口腔功能也会出现障碍,口内黏膜、牙、舌等多有疾病改变。

    静态唾液总流率有哪些测定方法?

    • 吸取法:手持带漏斗的试管,使唾液沿下唇逐渐流入试管,结束时受试者将口内剩余唾液全部吐入试管。

    • 吐取法:使唾液在口底聚集,受试者每隔 60 秒将其吐人试管,一般收集 10 分钟。

    • 吸引法:负压吸引器的吸引头放于舌下,将唾液自口底持续吸人试管,结束时,用吸引头环口腔前庭及口底一周吸取剩余唾液。

    • 棉垫法:将每个约 0.24 cm x 0.6 cm 的棉垫预先称重,置于口内各唾液腺导管开口处,收集唾液后再次称重。

    吸取法及吐取法相对常用、简便,还可用于动唾总测定。而吸引法和棉垫法会产生一定刺激,相对复杂,目前使用不多。

    动态唾液总流率有哪些测定方法?

    • 酸刺激法:将 0.1 mol/L 的枸橼酸滴于舌背前部,每次 4 滴,受试者将舌尖后卷,分泌的唾液用吐取法收集,一般测 5~10 分钟。

    • 咀嚼刺激法:将 1 g 胶姆以每分 20 次的频率咀嚼 10 分钟,收集唾液;或用 5 g 医用白蜡,温水泡软后咀嚼 6 分钟,收集唾液。

    • 方糖法:取 1.5 cm x 1.5 cm 的方糖放于舌背上,勿动,正常情况下 30 分钟内方糖全部溶解,否则为唾液分泌功能低下。

    唾液流率测定中单个腺体的唾液分泌如何测定?

    包括腮腺、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唾液分泌测定。

    • 腮腺:用 Lashley 杯(为一带有内腔和外腔的塑料或金属杯)测定。内腔通过塑料管输送唾液至试管,外腔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将杯吸附于腮腺导管口周围的颊黏膜上。静止腮腺流率变异较大,酸刺激腮腺流率低于 1 ml/5 min 为异常减低。

    • 下颌下腺与舌下腺:因为这两个腺体共同开口于口腔,所以常一起测定,常用插管法和隔离法。插管法是将一支一端渐细的聚乙烯管插入唾液腺导管口收集。隔离法是用棉卷将双腮腺导管口挡住,将下颌下腺主导管口隔离,使其分泌物集中于口底,用微吸管吸取其分泌的唾液。

    唾液流率测定中小唾液腺的分泌如何测定?

    通常利用色层分析纸收集小唾液腺分泌物。将待测区黏膜擦干,把色层分析纸条(6 mm x 16 mm)贴于黏膜上 2 分钟后,用湿度仪测其含水率。正常情况下小唾液腺分泌量不到唾液总量的 10%,颊腺流率最高。

  • 适应证

    唾液流率测定哪些情况需要做?

    • 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病变程度,如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征);

    • 用于检测某个唾液腺的功能,研究唾液腺腺体损伤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 用于科学研究,比如研究某些药物对唾液腺腺体分泌的影响、或者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唾液分泌情况。

  • 禁忌证

    唾液流率测定哪些人不能进行?

    精神病患者等无法配合医生的人,因为易发生误操作的情况。

  • 注意事项

    唾液流率测定需要注意什么?

    在唾液收集期间患者不能吞咽、不能说话、不能咀嚼等。

  • 并发症

    唾液流率测定会引起什么疾病?

    唾液流率测定属于无创检查,因此一般不会造成并发症。

  • 结果解读

    唾液流率测定如何用于诊断干燥综合征?

    唾液流率测定是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主要标准之一。干燥综合征也叫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国际上有多种公认的诊断标准:

    • 哥本哈根标准、加州标准将静唾总低于 1 ml/10 min 作为干燥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

    • 日本标准用咀嚼胶姆的测定方法,将动唾总低于 10 ml/10 min 作为主要诊断标准之一。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唾液腺中心将空腹下咀嚼医用白蜡 5 g,动唾总低于 6 ml/6 min为主要诊断标准之一。

    image

  • 更多信息

    无。

    参考资料
    · 黄宏硕. 100例口腔干燥症患者临床表现类型与相关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4(5): 439-440.
    · 高莹, 李长福, 张文怡, 等. 非刺激性混合唾液对全口义齿着色影响的实验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 2011, 3(12): 146-148.
    · Jham BC, da Silva Freire AR. Oral complications of radiotherapy in the head and neck[J]. Braz J Otorhinolaryngol, 2010, 72(5): 704-708.
    · Jansma J, Vissink A, Spijkervet FK, et al. Protoco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ral sequelae resulting from head and neck radiation therapy[J]. Cancer, 1992, 70(8): 2171-2180.
    · Navazesh M, Christensen CM. A comparision of whole mouth resting and stimulated salivary measurement procedures[J]. J Dent Res, 2002, 61(10): 1158-1162.
    · 俞光岩, 马大权, 主编. 唾液腺病学-2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