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栏目收费说明
请登录
注册
  • 问医生
  • 查疾病
  • 查药品
  • 查医院
  • 查检查/手术
  • 查疫苗
  • 急救指南
  • 测一测
  • 科普视频
  • 首页
  • 查检查/手术
  • 胎动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胎动
    就诊科室:产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程实

    程实生殖中心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 每天同一时间自测,避免其他因素影响。
    · 可通过怀孕 20 周后孕妇自测或 B 超监测。
    · 胎动过少、减弱、剧烈等异常,要及时就医。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更多
  • 简介

    胎动是什么?

    胎宝宝在妈妈子宫内的活动,就叫做胎动。

    孕 8 周开始,可透过 B 超检查到胎动,但此时孕妈妈感受不到胎动。

    一般初产妇孕 20 周开始,经产妇孕 18 周开始,孕妈妈就可以感知到胎动了。随着孕周增加,胎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在孕 32~34 周达到峰值。孕 38 周后,随着胎宝宝长大,胎动就会逐渐减少了。

    健康的胎宝宝有「生物钟」习性。早上活动比较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晚上最活跃,所以很多孕妈妈会因为晚上宝宝胎动睡不好。

    胎动是判断胎宝宝是否有生命的依据之一,也是评估胎宝宝在妈妈子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之一。

  • 适应证

    胎动如何数?

    胎宝宝的胎动可以通过孕妈妈自测或者 B 超来进行监测。一般情况下采用自测法,所以孕妈妈们都要学会如何数胎动。

    正确的做法是:
    每天早、中、晚各选择相对固定的一个小时,躺在床上或安静状态下,计数胎动。

    宝宝连续动,要等到宝宝运动完后,计算 1 次;有间隔之后再动,又算 1 次。只要感到胎动,不管动静大小都算 1 次。

    每天计算 3 次胎动,并把 3 次数值相加,再乘以 4,就是胎宝宝 12 小时的胎动次数。

    胎动检查的适应证?

    • 怀孕 20 周后有些孕妈妈就可以感受到胎动了,此时可以自行检查胎动状况,用作自评胎儿发育状况的方式之一。
    • 产检时,可通过 B 超检查胎动,用做粗略评估胎儿发育以及胎盘状态的依据之一。
  • 禁忌证

    胎动检查的禁忌证?

    通常是孕妈妈自检或 B 超检查胎动,无明显禁忌证。

  • 注意事项

    胎动检查时应当注意什么?

    不同时间点,孕妈妈对于胎动的感知力不同,因此在自检胎动时,应当固定同一时间点进行,以防受到孕妈妈休息、进食、运动等影响,从而减少结果偏差。

  • 并发症

    胎动检查有什么风险(并发症)?

    检查胎动可以通过孕妈妈自检或 B 超进行,一般比较安全,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 结果解读

    胎动的正常指标范围是多少?

    如果胎动 ≥30 次/12 小时 或者 ≥ 4 次/小时为正常,如果连续 2 天,胎动 ≤3 次/小时,可视为异常。

    胎动异常的情况有哪些?

    异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 胎动减少
      缺氧是比较严重的影响因素。如果胎动停止 12 小时,胎宝宝可能在 24~48 小时内死亡;
    • 胎动减弱
      如果孕妈妈从首次出现胎动的孕周到目前孕周,从来没有感觉到胎动有增强的趋势,并且有腹胀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可能是羊水过多或有子宫收缩。建议做 B 超和胎心监护,排除胎儿畸形或者早产的可能;
    • 胎动剧烈
      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情况造成胎宝宝急性缺氧。胎宝宝出现胎动的表现主要是躁动,并且不间断。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导致胎死宫内。
    • 无胎动
      如果评估怀孕已经 ≥20 周,一直没感觉到胎动,有两种可能:一是胎宝宝已经死亡,为稽留流产;二是可能孕龄估计不准。

    总之,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尽早进一步查找原因,进行其他监测,及时了解胎宝宝情况,以便采取干预措施。

    image

  • 更多信息

    胎动自测异常肯定是胎儿缺氧了吗?

    胎动是一种主观感觉。胎动计数会受孕妈妈的性格、敏感程度、药物、胎儿活动量及数胎动时是否认真等因素影响,个体差异比较大。

    所以,不能单凭胎动减少作为胎儿窘迫的依据。若孕妈妈自检胎动异常,也不必过于紧张,可根据最近状态综合评估。若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后发现胎动明显增多或减少,应及时就诊。

    参考资料
    · 华克勤,丰有吉,实用妇产科学(第 3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供 8 年制及 7 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 版权声明
  • 作者编委
  • 丁香医生
  • 投稿邮箱 doctor@dxy.com
  • 客服电话:0571-22931767
Copyright © 2000-2025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B2-20070219 浙卫(03)网审[2015] 048号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编号:(浙杭)网械企备字[2018]第00246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浙杭食药监械经营备2015317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8]11330-875号 食品许可证编号:JY13301080010985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滨字第0064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编号:330108202110270036 号 (浙) -经营性-2022-00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28182622 举报邮箱:dxys@dxy.cn 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专区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