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睡觉这件大事了,看着各种睡眠训练方法,妈妈们蠢蠢欲动,期待自家睡渣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天使宝宝,全家人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
然而,尝试了各种方法,把孩子和自己都折腾得够呛,宝宝还是睡不好,为什么?
也许是你的睡眠训练开始得太早了。
这其中的道理,今天丁香医生邀请睡眠咨询师陈桑老师和大家聊一聊。
当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睡眠知识、没有评估好家庭环境和孩子的个体差异时,盲目开始「训练」就是在折腾自己折腾孩子,其效果难免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这么说?
1. 不同月龄的宝宝睡眠模式不一样,也许他还没准备好
宝宝的睡眠模式会随着月龄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对宝宝的预期超出于他们当下生理和发展能力的时候,那你可能会一直觉得「他就是睡得不好啊!」
这里分享一个列表,是我根据各类睡眠资料及实际咨询经验总结的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时间和时长:
1 个月:清醒时间 5~60 分钟(基本是累了就睡),每天睡至少 16 小时以上,白天睡 5 小时以上,期间会有很多次小睡,没什么规律
2~4 个月:清醒时间 1~2 小时,每天睡 15~18 小时,白天睡 3~6 小时,期间会小睡 2~3 次
4~6 个月:清醒时间 1.5~3 小时,每天睡 14~16 小时,白天睡 4~5 小时,期间会小睡 2~3 次
6~9 个月:清醒时间 2~3 小时,每天睡 14~15 小时,白天睡 3~4 小时,期间会小睡 2~3 次
9~12 个月:清醒时间 2.5~4 小时,每天睡 13~14 小时,白天睡 3 小时左右,期间会小睡 2~3 次
12~18 个月:清醒时间 3~4 小时(),每天睡 13~14 小时,白天睡 2~3 小时,期间会小睡 1~2 次
18 个月以后:清醒时间 5~6 小时,每天睡 13~14 小时,白天睡 2 小时左右,期间会小睡 1 次
因此,当自己家宝宝和其他宝宝甚至是成年人的睡眠出现冲突时,妈妈先不要着急,只要按照符合当下的月龄睡眠习惯安抚,同时结合孩子个体的生物钟,孩子就会更容易入睡。
2. 宝宝总睡不好,也许事出有因
孩子睡不好,通常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营养摄入不足?白天缺乏高质量陪伴?睡眠环境不适合?这些细节都会导致睡眠质量的波动。
如果只是通过干预让宝宝学习睡觉,而忽视了某些潜在原因,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苛求。
3. 这是一个家庭问题,需要全家齐心协力
在进行睡眠训练时,孩子会因为大人回应方式的改变而不适应,难免会有哭闹。
如果长辈不能忍受孩子短暂的哭泣,也无法认同睡眠训练的必要性,那么质疑和阻挠一定会让你感到困难重重,可能还没开始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获得家人的支持并达成一致很重要。
当我们在说「我的孩子不喝奶就不睡,我的孩子不抱就不睡」的时候,真正的意思是,除了给他喂奶或把他抱起来,我别无选择。
进行睡眠训练,其实是父母在做出改变和选择,孩子只是一个接受者。我们是在试探自己对孩子的哭闹保持忍耐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单纯地去止住孩子哭泣。
看到这里,你也明白了,睡眠训练,训练的是父母本身。
你在引导自己做出改变,孩子通过阅读你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表情,感知你的情绪,进而做出改变。妈妈烦躁孩子不安,妈妈紧张孩子哭泣,反之也成立。
这件事,一定程度上是在与母性和本能做斗争,确实略带残忍,但育人先育己,要不要做出改变以及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取决于家长本身。
在我个人的咨询经历中,逐渐体会到和长辈共同育儿的家庭,睡眠训练通常比较反复和波折。
妈妈常常不能主宰或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教养孩子,包括孩子的睡眠。这种无力感,会让妈妈更焦虑。
1. 可以让长辈暂时离开
如果得不到长辈的支持,那就在沟通后拿回更多在孩子睡眠问题上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可以在睡眠训练期间,请长辈去休假,在只有爸妈带娃的二加一家庭,睡眠训练往往会顺利很多。
2. 寻找原因并降低预期
孩子睡不好的可能原因很多,试着在作息、睡觉环境、睡前平静等方面做调整,把我们对孩子睡眠的预期放低,即便是依赖哄睡的孩子也可以睡得更好。
以我帮助过的一位妈妈举例:
这位妈妈产假结束回去上班,每晚回家时孩子已经困了,只好先急忙哄孩子睡,可孩子却总想和妈妈玩,即便困了也不肯睡,像是故意和妈妈作对,妈妈越哄睡越烦躁。
深入了解后,我建议妈妈在上床前多给孩子拥抱和陪伴,把灯光和手机关掉,然后在黑暗环境里安静地陪着孩子,妈妈可以多关注自己,而不是时刻盯着孩子。
这样几天下来,妈妈惊喜地发现,孩子入睡抵抗情绪变少了,入睡也更快了。
其实孩子只是想要一点陪伴,当我们满足孩子的需求、营造好的睡眠氛围并把自己平静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时,孩子也会积极响应。
3. 放下焦虑,照顾好自己
接受孩子目前的睡眠模式,孩子多睡一点少睡一点并没那么要紧,不要折磨自己。适当放开那些所谓的睡眠时数、作息标准,夜醒或者哄睡的时候,试着用陪伴而不非焦虑的心情去面对孩子,或许孩子和你都不会那么烦躁了。
其实,陈桑老师作为一个妈妈,也会时常提醒自己——
先照顾自己的情绪,再照顾孩子。
如果我们累了、紧张了、沮丧了,可以让长辈和队友接手一下,当孩子面对一个放松的妈妈时,他也会更容易进入梦乡。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