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8 类宝宝睡眠难题解读,看完你就不焦虑了

2017-04-17作者:小土大橙子


题图900.jpg

很多家长都怀疑过:自己的宝贝就是磨觉不愿意睡、只能抱着睡、睡不长……千万不要轻易下这种结论, 不要给宝宝贴上这样的标签。很多焦虑来自于不了解,下面丁香医生就带大家先解读 8 个常见的睡眠现象。

现象一:宝宝越困越「不想睡」

大人累了知道自己睡,宝宝不更应该困了好入睡么,怎么反而哭闹还更难哄?

上面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妈妈都碰到过,研究表示:过于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醒太久,太疲劳容易引发睡前哭闹。

所以宝宝要在还没有困得很厉害的时候,就进行安抚,安排睡眠环境,要是让宝宝「扛」太久,反而更不好入睡哦。

现象二:宝宝昼夜颠倒

有一种痛苦,叫做「白天不懂夜的黑」,有一种娃,叫做「夜里闹腾白天睡」。

关于小宝宝睡眠的昼夜颠倒,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你想想,婴儿在妈妈肚子里几乎都是全在呼呼大睡,只偶尔踹踹肚子,出生后也有一阵子睡得昏天黑地,昼夜节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起来。有时白天连睡 3、4 小时不醒或者早上起太晚,就容易发生昼夜颠倒,出现晚上入睡困难,睡后 2 小时甚至 1 小时一醒,半夜起来玩等现象。

其实这个时候,多让白天保持活动量,接受日光照射,晚上早些休息,屋里要暗都能帮助减少昼夜颠倒发生的可能。

随着成长,小睡环境过亮会刺激较敏感的婴儿,影响白天的睡眠。其实仅在小睡期间保持室内较暗一般不会造成昼夜颠倒。

41402486_m.jpg

现象三:一放就醒

一放就醒,是妈妈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那段时间,几乎接连两周都是放下就醒,只能垫着枕头抱着娃靠睡,全身酸痛浑身乏力,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之所以 3 个月内的婴儿「一放就醒」,是和他们的睡眠节奏有关。

3 个月以前的婴儿,是会先进入的是 20 分钟左右的浅睡眠的,所以,如果在成人怀中入睡,此时挪动到床上比较容易醒。一般等过 20 分钟后的深睡眠再放或直接在床上入睡,减少放下的步骤能够有所缓解。3 个月后,入睡会先进入深睡眠,放不下的现象会有好转。

对于抱睡期宝宝,应对建议是:放下时也不要偷偷摸摸, 有时候小心翼翼反而不如放松些坦然告之「妈妈要把宝贝放在床上睡啦」,婴儿有了准备就不容易受到惊吓。

此外,婴儿浅睡眠比例高,而浅睡眠期间睁眼睛动两下甚至哭两声,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误会为已经醒了,从而对睡眠造成过度的干扰。

现象四:好像自带雷达,人一走就醒

比一放久醒稍微好点儿(同样折磨人)的,是一走就醒。

有时宝宝已经一动不动睡着十分钟了,我一离开娃就立马醒了,哪怕动静再轻……仿佛自带雷达……

其实同样的声音对人的觉醒作用不同,是否醒来和心理预期相关。比如一模一样的音量,睡眠中听见正常杂音常能继续安睡,而听见大楼火警却往往立即觉醒。

遇到这种现象,一定和宝宝打好招呼,需要告知这是正常声音,比如解释到安心睡觉,妈妈起身而已,没有走远。

有妈妈说孩子对声音特敏感,有时候翻身,床发出很轻微的声音就醒了,所以只好憋着不翻身..... 可以尝试做脱敏,清醒玩时演示给孩子看:

你睡觉的时候妈妈是这样翻的,然后床就响啦,你听是这个声音哦,不要害怕,正常的。

场景再现,复现了声音的来源,帮助他们不把这类声音和恐惧关联起来。

62253783_m.jpg

现象五:白天睡半小时就醒

很多妈妈在经历哄睡、夜醒的「夜间战役」后,多么渴望,在白天宝宝的固定小睡时间,自己可以趁机休息休息啊,可所谓天不遂人愿……

好不容易等娃睡熟了,自己睡意刚来,娃就醒了,半小时都不到……

对于宝宝特别是婴儿期的宝宝,白天小睡睡得短和他们的睡眠周期有关。

婴儿睡眠周期一般在 30 - 45 分钟左右,比成人短,且周期结束后容易醒来。睡眠周期在 4 - 6 个月期间逐渐延长,届时会睡得更长一些。睡眠能力增加后,也能够增加单次小睡所含的睡眠周期,延长小睡时间。

有的时候,家长往往先入为主,认为小睡就是半小时结束,安排起床活动,而不像半夜醒那样鼓励婴儿接着睡。其实这个时候再哄哄娃还是可以继续入睡的,长久如此,孩子也就没有醒来还需继续睡的意识,SO,小睡短变成了习惯。这个时候,要再想让宝宝睡长觉,就很难再调解了。

小睡时间短受发育阶段和睡眠习惯影响,是出生前 6 个月睡眠中最大难题之一,当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后,受生理条件所限仍有可能睡得短,还是要耐心镇定,避免过度焦虑。

现象六:入睡后抽动

有的妈妈看见宝宝睡着了后会突然抽动,觉得很害怕,怕是宝宝身体出了问题。

其实,婴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善,睡眠时控制肌肉运动的大脑仍然有部分活跃,产生间歇性的抽动。最初的 3 - 6 个月可采用襁褓、搂压等方式缓解抽动对睡眠的影响,一般这个现象随着成长自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缺乏维生素 D 导致血钙水平低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抽动,妈妈要自己观察排查。

抱睡.jpg

现象七:准时夜醒(对表醒)

小宝宝夜醒时间极其固定,每天在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出现,呈现类似 1 点、3 点、5 点这种「对表醒」。

这是因为婴儿期的睡眠周期是 45 - 60 分钟左右,周期结束时容易醒,所以其间隔往往是整点半点。

但我家娃已经一岁半了啊,还是会夜醒,断夜奶之前就每夜固定醒三次,后来狠心断了夜奶,竟然一晚上还要醒三次,而且还是同样的时间,娃是不是生物钟已经固定了……

这种夜醒,涉及到习惯性夜醒,宝宝前一段时间都在这个点醒,生物钟巧妙的记忆、追踪着之前的情况,今天还是很可能这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慢慢调节,宝宝的生物钟会改变过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对表醒都是习惯性夜醒,有时候确实是饿了之类,需要妈妈自己判断。

74822540_m.jpg

现象八:频繁夜醒

相比起准时夜醒的「定期来扰」,不固定的频繁夜醒,更是让妈妈们头痛。

根本不知道她啥时候会醒,所以娃醒了我也得醒,娃睡着了我还是全身紧张,刚稍稍有一点睡意,小鬼又哭了……

为什么越小的婴儿夜醒越频繁?婴儿胃容量很小,刚出生可能吃能一次吃几口,一顿吃完 2 小时就会饿,这是早期频繁夜醒的生理因素。

随着婴儿的长大,饿不再是主导因素,尤其是远远小于饥饿周期的夜醒,更可能是睡眠环境不一致、习惯性夜醒导致的。

睡眠的道具依赖造成的入睡后醒来无法再次入睡,类似成人入睡前看手机, 半夜醒来要摸出手机看一眼现在几点了,发现:「哦,才半夜」于是接着再睡,要是哪天怎么也摸不着了, 有人无所谓可以接着睡,但还有人很可能接下来就难入睡了。这是一种习惯和心理因素, 当然相较成人更复杂一些。

宝宝夜醒夜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夜醒不等于饿,屎尿、湿疹、冷热、白天受刺激、换床、家里来人、妈妈上班、学翻身、长牙, 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几秒时间判断,不要一醒就塞奶头,耐心排除原因,找到对策,才能让娃睡上安稳觉。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转载、编译: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cover
很多家长对喂养知识比较熟悉,聊起婴儿睡眠却一脑门问号,常常倾向于相信生活里一些广为流传的错误经验。哪些常见的哄睡做法原来是错误的?正确的又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和专业的婴儿睡眠师小土大橙子聊一聊,避开这些坑,孩子才能睡得更安稳。误区一:孩子玩累了就困了「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这条经验,之所以流传很广,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大人的睡眠经历,套用到婴儿上却是不合适的。对婴儿来说,越缺觉,越是敏感度高、睡不踏
cover
很多家长比较熟悉喂养,但对婴儿睡眠却了解得不多,常常倾向于相信生活里一些广为流传的错误经验。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个了解宝宝睡眠的合格爸妈?看看下面这些点,你中招了吗?误区一:累了就会睡玩累了就困了。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解析:对婴儿来说,越缺觉,越是敏感度高、睡不踏实。孩子累到崩溃会很难入睡,出现「闹觉」,即使入眠也多半不是「自然就睡了」。过度疲劳时,孩子在入眠的过程中常常很难安抚,越困越哭闹,哄睡难度
cover
每次我们发布有关睡眠或哺乳的文章,就会收到很多妈妈的求助:这些育儿道理都懂,但还是被娃搞得崩溃……宝宝作息完全没规律,怎么吃怎么睡,要是能有人手把手教我们就好了……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我们邀请到国际注册婴幼儿睡眠咨询师王荣,跟我们来说下不同月龄的宝宝要怎样科学地安排作息。贴心的王荣老师不仅带来了育儿理论,还以自家俩娃的实操经验,给大家准备了《不同月龄宝宝作息时间表》作为参考,赶紧来看看吧。宝宝作息
cover
宝宝睡眠是头等大事,不仅关系到孩子能否得到足够的休息、能否健康发育,对于 TA 以后的睡眠习惯也是影响甚大。对于累了一天的父母,如果孩子总是睡不安稳,或者翻来覆去,或者时不时哭吵,大人也得硬生生陪着,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多数父母都遇到过宝宝睡不踏实的情况,偶尔出现的情况,可能是宝宝晚上没吃饱、饿了,也可能是白天受到惊吓了,甚至是身体上有不适;但若排除了疾病原因,并且确保孩子晚上是吃够了,还是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