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花大钱买来的保健品,只是骗子不给自己爸妈吃的垃圾

2019-07-29作者:丁香医生

目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简直不能更乱!

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品,不能治疗疾病。

然而,有曾从事保健品销售的人自曝:

商家会故意模糊食品药品界限。

从来没有保健,只有赚钱。

技术、质量都在其次,主要靠营销。

对,营销。

所以,那么多人着了迷一样地要买保健品,真不是一句「人傻钱多」能解释的。

在巨大暴利的引诱下,保健品的营销套路不断「积极进化」着,令人防不胜防。

营销套路之一:真吓唬加假关怀

上了年纪,更容易被慢性病缠身,也越发意识到健康的可贵。

身子不好,自己难受,还会拖累儿女,我自己也想多活几年呢!

这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被鸡贼的销售人员盯上了。

W020161209628632771022.jpg

「专家」在讲座上「讲课」

推销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保健品

现在身子硬朗着呢?保不齐将来呢。

你这个情况很危险了!巧了,这款产品对这病效果特好。

不用去医院受罪了,家人也不受累,这钱你觉得该不该花。

心动了吗?

那这产品,真这么好吗?

下一个套路接着就来了。

营销套路之二:有效与否不重要,「专家名人」做担保

先请来下面这样的专家煞有介事地讲两句。

刘洪滨.png

一人分饰多角的「专家」刘洪滨

数月前被网友曝出

胆子大的甚至敢这么说:

专家胡说.jpg

「糖尿病人用了我们的产品,两个半月血糖就能百分百恢复正常,不用再吃药。」

真有这东西,你们的研发人员早该拿诺贝尔奖了!

买保健品,本来是为求个身体健康平安。如果因为保健品耽误了正规治疗,让身体受到更多的损害,「专家」你来负责吗?

一番忽悠,列出一大堆科学术语以显专业,把一些科学研究断章取义,或是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产品有多好。

微信截图_20171116202319.jpg

浸泡在保健品中,「病变」的猪脑很快恢复了新鲜的颜色,这就「证明」保健品能治脑病。其实,猪脑用碘伏处理过,浸泡在有维生素 C 的水中就会褪色。

最后再放出一个大招!

002r9ekbzy74BROANsC52&690.jpg

这是「主席总理都吃过的保健品」「中南海特供」!

不是人人都具备足够的健康医疗知识,真要成心想忽悠你,骗子商家们有的是招。

利用的就是个「信息不对称」,还不由着他们胡说?

营销套路之三:让「受益者」现身说法

相信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电视广告。

镜头里,某位老人中风(或心梗或风湿或某种慢性病),苦不堪言。但自从按疗程服用了 ×× 药丸,他站起来了,不疼了、不晕了、走路变顺了、上楼不喘了、美好生活又回来了!

这种套路是不是特眼熟?

微信截图_20171116182059.png

「他没吃公鸡蛋之前走道儿总摔。吃完公鸡蛋之后,大伙儿再看,能走了。」

病(演)友(员)的现身说法,让你觉得这东西好,赶紧掏钱,目的就达到了。

可事实上,这些东西 99.99% 都没用。

好,就算心理安慰也是「效果」。

保健品很大程度上的确是一种「能让我觉得心安」的依赖——我至少为了我的健康,做了些事情。

可这入口的东西,起码得保证安全吧?然而让人气愤的是:

新闻报道.jpg

这种「×× 保健品因为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药物等成分之类的原因被查处」的新闻,屡屡见于报端。

这些保健品他们从不让家人吃,却卖给了你父母!

营销套路之四:带着「亲情」趁虚而入

热情的销售时常嘘寒问暖,很多老人有了「被关心被惦念」的感觉,在这种「亲情」的粉饰下,戒备心就放下了。

再出于感动或者碍于情面,多少会愿意买一点你的产品。

为了钱,跪着喊爸妈的事儿也不是做不出来。

嘴上叫的甜,可私下里他们会怎么说?

亲情牌.jpg

听听看,「就算你卖一泡狗屎,他也会情愿去买」。所以下次如果遇到个大规模乱认父母的熊孩子,是不是得留个心眼儿?

营销套路之五:你占小便宜,我赚大利润

常规的,赠送米面油鸡蛋,请人来听讲(洗)座(脑)。

或者安排免费体检。当然,体检完以后,脑、心、肝、肾、骨、血管、神经、肠胃,准保至少有一处是「发现大问题」了。

再或者带你旅游。车接车送,吃住全包,还能参观加工厂。

目的就是想把人集中到一个离家远又封闭的地方,方便「集中攻坚,一个个说服你下单」。

再制造点儿「饥饿营销」「优惠大促」的假象。

错过这村儿就没这店儿了啊,还不快买点儿?

毕竟:

微信截图_20171116180505.png

就在今年 315 晚会上,记者算了一笔账。

暴利.jpg

一盒几十元的不知有无效果的保健品,可以翻 60 倍的价格,卖到上千元!

有这些利润,那点鸡蛋面粉车马费又算得了什么。

排列组合使用上面这些招式,商家们赚个盆满钵满,被「套路」的人呢?

家庭条件好的,可能安慰自己是花钱买教训。

对那些勤俭了大半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积蓄的老人,骗走了钱就是要了命啊。

保健品自杀.jpg

希望相关部门目前「救火式」执法,变为源头预防。

不能每次 315 晚会才出一记重拳,没过两天就又「杂草丛生」起来。

应该采取更强力、有效的手段,别放过这些针对中老年人疯狂敛财的人。

做坏事的成本变大,他们才不会愈加猖狂。

如果恰好有食药、工商等部门的公务员们看到这篇文章,希望你们多多努力,谁都有父母不是吗?

保健品.jpg

希望做子女的多陪陪父母,多和他们沟通。

反思一下,为什么有时候,父母宁愿相信卖保健品的,也不愿听你的话?

父母老了,他们的认知、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如年轻人,所以更容易掉进保健品营销的「坑」。

可细究一下,他们买保健品的出发点之一,就是不想因为自己的病痛拖累孩子呀。这一点没什么好指责的。

孩子也当然想要长辈们健康开心,但劝诫的话语间如果只体现了「我才正确」的优越感,会让他们觉得挫败、羞辱,这样一来,假模假式的关心就会更显「温情」。

离得近的,多回去吃顿饭。「常回家看看」,不是只在歌里唱一唱。

离得远的,短信微信电话视频都是联系的好方式。

让父母觉得不孤单有依靠,他们是会参考你的建议的,有亲儿子亲闺女的关心,干嘛还要在营销人员那里找心灵寄托?

最后,希望那些卖保健品的扪心自问一下。

被捧上天的药,你们会让自己的父母家人吃吗?

腆着脸把这些垃圾推销给其他老人的时候,你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网络 / 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相关文章

cover
目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简直不能更乱!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品,但不能治疗疾病。然而,有曾从事保健品销售的人自曝:商家会故意模糊食品药品界限。从来没有保健,只有赚钱。技术、质量都在其次,主要靠营销。对,营销。所以,那么多人着了迷一样地要买保健品,真不是一句「人傻钱多」就能解释的。在巨大暴利的引诱下,保健品的营销套路也在「积极进化」,令人防不胜防。
cover
保健品的套路真的太多了。很多时候人还没想明白呢,钱已经花出去了。反正健康这件事儿,七分靠花钱,三分天注定,堪称玄学保健。?其实也不全是这样,就有一种营养,是你吃到就是赚到的,而且越早开始吃越好。今天研究所出了 7 个关于保健品的小游戏,看看你能通几关?你最需要吃的那种,藏在最后一道题里。保健品的套路真的太深了,一不小心就被骗个钱包空空。如果答对了 1~2 道。要加油哦,已经「健入佳境」啦。如果答
cover
每次丁香医生和大家聊到某种保健品的时候,总会有读者来问:那 XXX 保健品呢?有用吗?也是骗人的吗?总有一种打倒一个保健品,又有千千万万个保健品站起来的感觉,这一波又一波的问题砸过来……为了解决大家面对各种保健品时的各种疑惑,丁香医生请来了食品工程专业的云无心博士,也许你会在今天的文章里找到想要的答案。保健品真的有效吗?很多保健品在宣传各种功效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拿出相关研究文献的,可问题就在于这些
cover
「保健品」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热销礼品,毕竟「健康」,谁不想要啊。不过,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半个养生专家,却还是很容易陷入「保健品」陷阱里。下面我们总结了 8 个根本不保健的保健品,请仔细阅读,千万不要拿它们去送礼。No.1 酵素就算有明星宣传,看看就好,不必当真。所谓的酵素,其实是很多种酶的总称,非常不稀奇,目前已知的酶有四千多种。但朋友圈里宣传的那些能减肥、通便、养颜、抑制高血压……的保健品类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