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过了「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吃什么」的阶段,就可以开始尝试玩橡皮泥了。
1 岁以前,孩子还不具备「玩」橡皮泥的能力。
这时候给孩子玩橡皮泥,不要带太多的目的性。让孩子随意抓一团橡皮泥,随意捏、拍、揉、摔就行了。
在这过程中,孩子可以认识到橡皮泥柔软的质地,形成对不同材料触觉的认知。
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玩的花样就比较多了。不过,绝大多数宝宝还是只会一通乱捏,一桶好好的橡皮泥很快就混成了一团。
除了让孩子「放任自流」外,妈妈们还可以和宝宝一起采用以下玩法。
1. 小块撕撕
在开始,宝宝玩橡皮泥无非是合并或撕碎。
宝宝喜欢撕扯橡皮泥时,正是锻炼精细动作的好时机。撕得越小块,对宝宝的手指动作精细度要求越高。
当宝宝把橡皮泥撕扯成两瓣时,妈妈们可以及时拿掉一半,让宝宝撕剩下的一半,直到不能分为止。
2. 种小树
妈妈可以先帮忙把棉签对半掰断,放在一边备用;再让孩子用滚轮工具,来回轧绿色的橡皮泥,轧出一片有一定厚度的「小草坪」。
接着,让孩子把棉签没有棉球的这头,用手指插在绿色的小草坪上。
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东西捏起来了,完成棉签「种」在草地上的动作。
这个玩法能够锻炼孩子的指尖力量,促进精细动作进一步发展。
3. 切水果
帮宝宝提前做好一些简单的小水果,鼓励宝宝用橡皮泥自带的小工具或硬一些的纸片切开水果。
这个动作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简单的因果认知:切开后,整块的水果会分成两瓣儿。
4. 匹配形状
妈妈们可以利用烘焙工具或橡皮泥自带的塑形工具,和孩子一起塑造不同形状,促进孩子对形状的认识。
等宝宝对各种形状有一定熟悉后,可以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让孩子把对应形状的橡皮泥放进去,加深形状认识的印象。
这时的宝宝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对玩橡皮泥有了更多的主见。
此时的妈妈可以充分调动宝宝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引导孩子多做,多想,多说。
1. 你捏我猜或我说你捏
妈妈可以捏出不同形状,但不要太具体,让宝宝猜猜看是什么,引导宝宝自己来说这是什么,像在哪里。
或者,让宝宝说想要妈妈捏出怎样的形状,由妈妈捏出来,再让宝宝评论像不像,从而帮助宝宝建立事物和事物之间建立联想,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2. 一个萝卜一个坑
妈妈可以用彩笔在白纸上随意画出一些空格或折线,鼓励孩子橡皮泥饼放置到对应的格子间里。
这样的玩法可以帮助宝宝对平面空间的变化有一定认知,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填充橡皮泥的过程中,孩子能收获一定的满足感。
3. 认识颜色
如果准备让孩子通过橡皮泥认识颜色,妈妈们可以尝试每次只给一种颜色的橡皮泥,例如红色的橡皮泥。
接下来,和宝宝一起思考,可以做哪些红色的东西:草莓、番茄、苹果.......
这能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这种颜色和生活中真实物体的联系。
4. 找五官
妈妈们可以在纸板上画出一个人脸,让孩子用橡皮泥贴出某个五官所在的位置。
画面上只需要有一处五官空缺即可,让宝宝依次去填充鼻子、眼睛和嘴巴。
5. 盖印章
橡皮泥柔软易变形,有着其他玩具没有的印章功能。
妈妈们可以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纹路的事物,如硬币、叶子等等,让宝宝盖在橡皮泥上,印出纹理。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感到很神奇,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也可以其中获得。
宝宝满 3 岁后,各方面都进入飞速发展期,此时橡皮泥的玩法就更有趣了,更高级。
1. 数学启蒙
这时候,妈妈们可以给孩子引入一些简单概念,比如用同色橡皮泥捏出一大一小的圆形,由孩子指认,在比较中教会孩子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这时候,还可以适当引入数字概念,用橡皮泥捏一些形状相同、颜色也相同的小物体,配合画图,让孩子明白「一二三四」的概念。
2. 了解三维空间
鼓励孩子利用一些棉签、棒冰棍,搭建出不同的空间。
可以给孩子一个模型,鼓励孩子自己观察,然后把橡皮泥当做连接点,把这个空间再次搭建出来。
或者,不给参照,任凭孩子不断探索、尝试,搭出一些天马行空的空间形状。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都能得到发展。
3. 多种材料一起玩
鼓励孩子结合多种材料来玩橡皮泥,利用纸张、纽扣、树叶等等生活中可以获得的小零件,和橡皮泥创造半立体、半平面的橡皮泥模型。
当然,带宝宝玩橡皮泥的时候,妈妈们需要时刻盯紧年龄较小的宝宝,因为他们真的太容易被橡皮泥香香的味道、鲜艳的色泽所迷惑,一不小心就吞下去了。
为了应对这个常常发生的状况,妈妈们可以选择安全可吞食的橡皮泥,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买一些面粉、塔塔粉、水、盐、食用油以及食用色素,在家也可以制作橡皮泥哦。
这么多玩法,妈妈们学会了吗?明天就把家里闲置的橡皮泥拿出来,和宝贝儿一起玩吧。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