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推送的你,是不是正在厌烦上班?
打开了文档但什么也没干,手机玩到没电都没开始干活,年前累计的工作扑面而来……一边是拖延的自己,一边是越积越多的工作,怎么办啊啊啊啊!
除了逃跑不干和迎难而上,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思路。
压力和人的关系,其实和举铁很像。
找到一个合适的负重很重要。
要是负重太沉了,身体会拉坏。就像是长期处于高压下的状态,不管怎么休息都很疲惫,头痛、肠胃不适、长此以往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焦虑等。这种时候,压力不是动力,只会变成病历。
要是负重处于能承受,又有挑战性的范围,身体线条会变好看,正反馈越来越多。就像是哈佛大学的著名发现:压力不是绝对的「坏人」。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能像魔法一样决定压力的走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换句话说,在可控的范围内,试着与压力做朋友而不是做敌人,或许能让我们有更好的表现。
让我们一起进入哈佛大学的这场实验。
现在,想象你站在讲台上。
台下坐着两位评委,后面立着一个摄像机。你毫无准备,但是被要求必须立刻进行一段 5 分钟的演讲。
从现在起,一切进入倒计时。
你一下子大脑空白,面红耳赤。台下的评委只是盯着你看,双臂交叉,哈欠连天,频频对你指指点点。你磕磕绊绊,度过了生命里最长的五分钟。
突然,一张任务卡又到了手里:「现在,请从数字 996 开始持续减掉 7,每减一次就大声喊出结果。」数学本就不好的你更加着急,一边心算,评委还不断地打断你,一会说算错了,一会儿说速度太慢了。
图片来源:GIPHY
这就是哈佛大学的压力测试。研究者安排了三组人进行这个测试:
结果发现,第一组,也就是对压力持有积极看法的一组在测试中的表现要好得多。他们感觉自己有更多能量,发表了更好的演讲,并被评为更有信心。他们笑得更多,肢体语言也更积极。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居然对任务表现有如此大的影响。
实验的生理指标再次验证了这一假设。转变对压力的看法,能够改变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相比于控制组,那些被告知积极看待压力的人心血管应激反应也更加健康,心脏效率提高,血管更加舒张。认知的改变真的能重塑人们对压力的生理反应,继而改变身体应对压力的方式。
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身体存在两种看待压力的方式:挑战和威胁。
当我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压力的时候,那么身体就会启动「挑战」的生理通路。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 SAM )轴,增加心脏效率和血管舒张。就像是,现在的你,如果愿意把节后上班看作是一个新阶段的启程,那么身体也会为此做好准备。
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压力,身体会启动「威胁」的生理通路。虽然也是交感-肾上腺-髓质( SAM )轴,但特定的心血管反应不同于挑战,与心脏效率降低和血管收缩有关,这些变化被认为是逃避的信号,让身体为伤害、失败做好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乐观一点没啥不好,至少能骗过身体,把每天当作挑战。
「积极看待压力」,这个目标听起来很心灵鸡汤,但其实真的有具体操作的路径。(再次强调,这种积极是在对压力进行合理评估后的目标,如果你现在处于强制高压的有毒环境中,务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学上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复原力。
就像是伤口总能愈合,人类也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复原力,驱动自我从困难中反弹。
具体来说,你可以这样做。
第一,承认你的压力。
听起来蛮鸡汤的。不过这其实拥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标记压力的过程不仅意味着观念的改变,也意味着大脑开始把神经活动从情绪和恐惧的中心(杏仁核)转移到负责执行控制和计划的区域(前额皮质)。
可以这么说,你的想法改变时,脑子也在发生切实的变化。这让我们的大脑从庞大又模糊的恐惧中解放出来,继而为解决具体的问题工作。
我们一起练习一下:
每次压力出现的时候,都可以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同时进行深呼吸。这也许可以帮你理清压力的源头在哪里。
第二,锻炼你的情绪肌肉。
耶鲁大学的研究指出,我们可以把自己应对压力时的想法看作一种可以练习的情绪肌肉。具体来说,可以寻找一些工作之外的小挑战。比如学习一个新技能。
这样的新尝试是具有生理学意义的,压力荷尔蒙系统对压力的反应会逐步减弱,在可控的压力暴露下,变得更加有弹性。
就和真正的运动一样,情绪肌肉的锻炼也需要休息。压力太大的时候,记得暂停一下。
第三,世上倒霉的人不只你一个啦,不用总是自我责怪。
虽然我们很容易把压力大的困境归因于自己,但几乎没有哪种失败是一个人的原因。所以不如想开一点,专注于未来的路,不用总是埋怨自己。
除了改变观念,你还可以试试看:
不要把压力看作一块背负的巨石,而要尝试想象它是一座等待你攀登的山峰。
就像是一片野火后,总有新的种子可以重生。
我也要相信一颗主动的人心,总能在压力之后有触底反弹的可能。
本文合作专家:宋慧鑫 浙大心理学博士
本文审核专家:郑威威 心理学博士
策划:jiu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O'Connor, D. B., Thayer, J. F., & Vedhara, K. (2021). Stress and health: A review of psychobiological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2, 663-688.
[2]https://www.nimh.nih.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health/publications/stress/19-mh-8109-5-things-stress.pdf
[3]Keller, A., Litzelman, K., Wisk, L. E., Maddox, T., Cheng, E. R., Creswell, P. D., & Witt, W. P. (2012). Does the perception that stress affects health matter? The association with health and mortality. Health psychology, 31(5), 677.
[4]Jamieson, J. P., Nock, M. K., & Mendes, W. B. (2012). Mind over matter: reappraising arousal improves cardiovascular and cognitive responses to str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1(3), 417.
[5] Ginty, A. T., Oosterhoff, B. J., Young, D. A., & Williams, S. E. (2022). Effects of arousal reappraisal on the anxiety responses to stress: Breaking the cycle of negative arousal intensity and arousal interpret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3(1), 131-152.
[6]Blascovich, J., & Mendes, W. B. (2000). Challenge and threat appraisals: The role of affective cues. In J. Forgas (Ed.), Feeling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affect in social cognition (pp. 59 – 82). Par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Brownley, K. A., Hurwitz, B. E., & Schneiderman, N. (2000). Cardiovascular psychophysiology. In J. T. Cacioppo, L. G. Tassinary, & G. G. Berntson (Eds.), Handbook of psychophysiology (2nd ed., pp. 224 – 26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Dimino, K., Learmonth, A. E., & Fajardo, C. C. (2021). Nurse managers leading the way: reenvisioning stress to maintain healthy work environments. Critical Care Nurse, 41(5), 52-58.
Jamieson, J. P., Black, A. E., Pelaia, L. E., Gravelding, H., Gordils, J., & Reis, H. T. (2022). [9]Reappraising stress arousal improves affective, nuroendocrin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utcomes in community college classroom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51(1), 197.
[10]Gurera, J. W., & Isaacowitz, D. M. (2022). Arousal reappraisal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11]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17694257
[12]Lee, S. W., Millet, K., Grinstein, A., Pauwels, K. H., Johnston, P. R., Volkov, A. E., & van der Wal, A. J. (2022). Actual Cleaning and Simulated Cleaning Attenuat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Stressful Event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948550622109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