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 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数由 4.06 亿人次增长至约 4.88 亿人次,健康体检市场规模由 1511 亿元增长至 2011 亿元。
但支出增加可能并没有换来我们想要的结果,健康体检的最大需求,「早早发现癌症减少癌症死亡」似乎没有实现。
2022 年 2 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数据告诉我们,每年死于癌症的中国人依然在缓慢上升。
其中,男性的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的宫颈癌、乳腺癌在过去的几年里导致的死亡增加尤为明显。
图片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庞大的体检产业与更多的癌症死亡是矛盾的。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年年体检还一下子检查出中晚期癌症的例子。
图片来源:微博
体检到底能不能检查出早期癌症啊?为什么有的人体检没能检查出癌症呢?
检查与疾病,就像是渔网和鱼:渔网编织的更细密,才能捞到更小的鱼。
普通体检这张网太「粗」,很难捞到早期癌症这条微小的鱼苗。
大多数人每年做的常规体检,更多是一种编织比较粗糙的「初筛」:用一些相对普遍、简单、有代表性的项目,尽可能高效地发现各种健康问题。
对不少慢病来说,各种指标和影像的变化能大概率反应出身体是否有严重异常,是很有效的筛查方式。
但对于癌症,早期的变化非常细微隐匿,可能只是器官局部一小块的细胞发生了变异,也不会带来明显的指标改变。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需要特别精细设计的一些检查才有可能尽早发现它们。
如果用常规初筛,就可能出现「明明做了这些器官的检查,但没有发现癌症」「一检查就是晚期」的情况。
还有体检的肿瘤标记物检查,是通过一系列抽血化验项目,用来指示癌症。看上去似乎是做了癌症体检,其实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够格,对于发现早期癌症也意义有限:
它就好比是一个安装了特定探照灯的渔网,看上去有点用,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渔网的密度。
少数人确实幸运地通过肿瘤标记物体检早期诊断了癌症,但更多的人是虚惊一场,或为时已晚。
此外还有血常规看贫血、乳腺超声、彩超检查胃肠、X 线检查肺……这些检查是有意义的,也可能会发现部分癌症,但期待通过它们早早发现所有癌症,确实有点难。
别忘了用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
图片来源:Gfycat
想要在身体这个大海中,捞到早期癌症的「小鱼苗」,就需要有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渔网,也就是——针对不同癌症的专项检查计划。
针对性的癌症筛查项目,有时不会出现在普通体检里,我们要有意识去专门安排去做。
包括筛查胃癌的胃镜(主要适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筛查肺癌的低剂量螺旋 CT(主要适用于长期吸烟者)、筛查结直肠癌的肠镜、筛查乳腺癌的乳腺超声和钼靶摄片、筛查宫颈癌的 TCT 和 HPV 等。
但以上项目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发现所有的癌症,也并不适合所有人去做。
早发现癌症确实是检查的收益,但也要利弊权衡,保证检查的弊端不会超过收益才有意义。
例如针对肺癌的肺部 CT,并不推荐给所有人,而是建议长期吸烟者去做。
不吸烟的人当然也有可能肺癌,但综合风险较低,而肺 CT 检查除了检查成本,还有检查的辐射,以及对结果误判的可能性。这就有可能让一些人没有因为 CT 带来发现肺癌的好处,反而因为检查带来其他伤害或损失。
利弊权衡,算账之后,肺部 CT 更适合更高肺癌危险的长期吸烟人群每年去做,而不是全人群。但这也意味着,有少数可以通过 CT 发现早期肺癌的非吸烟者,没有被推荐做检查。
总之,面对疾病,医学编织的这张网还不够细致,不能抓到所有捣乱的鱼;更细致的渔网,也不适合所有人都付出时间和精力。
那应该怎么办呢?
改变生活习惯尽力预防,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筛查方案,尽量不错过那些需要早发现的癌症,而不是所有癌症。
我们用一张图来回答到底怎么做的问题。欢迎大家收藏转发。
本文审核专家:张菠 邵逸夫医院EICU医生 擅长急危重症救治
策划制作
策划:Eric | 监制:Feidi
封面图片来源:Buzz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