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这种疾病每个人都可能遇上,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好几倍!

2020-11-13作者:丁香医生

随着秋天的来临,凉意取代炎热,大家终于愿意走出空调房,去外面走走了。小区里、公园里也多了很多跳广场舞、练太极的中老年人的身影。

而在这些中老年人中,永远有一个热门话题:腰酸背痛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上次我来跳舞,蹲下站起来的时候腰一阵剧痛,休息了大半个月了,还没好全。我上个月跑步不小心扭伤了脚,现在走路还有点痛呢,真是老了。不要说跑步了,太极够慢了吧,我打个太极都能闪了腰。

你知道吗?总是腰酸脚痛,可能是你骨质疏松了。

好好的骨质怎么就疏松了?

骨骼有自己的代谢系统:每天有部分骨组织被溶解破坏,又会生成新的骨组织,「新旧」交替,两者平衡,骨骼才健康。一旦平衡被打破——「旧」的去得多,「新」的来太少,骨质就开始疏松了。

而影响这个平衡的因素有性激素水平,蛋白质、钙和维生素 D 的摄入量以及运动等。

骨质疏松了,会怎么样?

骨骼好比是人体的支柱,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像桥墩内部的水泥出现大量小空洞一样,会非常脆弱,稍有点动静就有垮塌(骨折)的风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人,甚至打个喷嚏就会引发骨折。上肢骨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脊柱和下肢骨折又常常因为伴随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很高的死亡率。[1]

就拿骨质疏松经常导致的髋部骨折来说,骨折后的老人因为肺部感染、褥疮及下肢血栓等并发症,很多病人会在 1 年内去世,因此髋部骨折被恐怖地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别误会骨质疏松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事实上,骨质疏松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下面 7 类人也备受「青睐」[1]

1.长期缺乏运动的人:会影响钙及其他矿物质在骨骼中的沉积。

2.性激素低下的人:雌激素和雄激素的缺乏均会导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更年期和绝经期女性要特别注意。

3.晒太阳的机会少的人:光照不足会影响维生素 D 的合成,进而影响钙质的代谢。

4.营养差,饮食摄入钙量少的人:直接导致合成骨质的原料不足。

5.吸烟、过量饮酒的人:影响钙在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6.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人:影响钙吸收及沉积。

7.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如果特殊时期「缺钙」,未来可能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骨质疏松

调查显示,我国 50 岁以上的女性中,每 5 人就有一人骨质疏松,比例远高于男性;60 岁以上,这一差异更加突出。[2]

造成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增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护性激素——雌激素在绝经期的突然降低。

骨质在不断地破坏、重建、再破坏、再重建的循环中,雌激素有抑制破坏骨质的作用,当雌激素下降时,抑制作用减弱,破坏超过了重建,就会出现骨质的流失和骨质疏松。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预防骨质疏松其实就是做好 2 件事

预防骨质疏松做好 2 件事就够了。

1.尽量提高峰值骨量

人体的骨质的总量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在 30~35 岁达到一生中的最大值(即峰值骨量),之后就很难再增长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年龄到来之前,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峰值骨量。

2.尽量减少骨质流失

到达峰值骨量后,骨质会不可避免的慢慢流失,当流失到一定程度时便导致骨质疏松。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减慢骨质流失的速度。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 适量运动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容易酸痛、跌倒,应该少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运动可以给予骨骼适当的压力,保持骨质中钙盐等矿物质的含量,提高骨骼的强度;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降低跌倒风险,减少骨折等意外的发生。[1]

2. 增加日光照射

维生素 D 在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 D 含量很低,根本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下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 D,弥补了这一不足。[1]

3.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戒烟、戒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这些都是影响钙在体内代谢的因素。

4. 均衡饮食

获得均衡的营养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措施之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天需要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 D

建议成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 800 mg ,50 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 1000~1200 mg[3]。然而,我国居民每日通过饮食摄入的钙只有 400 mg,每天还需要额外补充钙约 500~600 mg。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自己身体里的钙是宝宝摄取钙的唯一来源;宝宝对妈妈身体钙的摄取是「掠夺性」的,如果补钙不及时,宝宝和妈妈可能会同时缺钙。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如果你担心日常的饮食没有办法获取足够的钙,那么营养补充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钙剂的选择中,如果消化能力欠佳,可以选择水溶性较好的柠檬酸钙,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比较小,并且可以减少肾结石的发生。[1]




作者:齐峥嵘

责编:朱朱

策划:朱朱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17).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Vol. 10 No. 5 September 10, 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相关文章

cover
知道关于骨质疏松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才能更好地应对! 1.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错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2.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错
cover
说到骨质疏松,身边的不少朋友都疑惑,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人数更多?为什么自己天天与牛奶、钙片为伴,可还是会得骨质疏松?怎样做才能提前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主要发病群体是中老年群体,尤其是女性中老年人。65 岁以上女性当中,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 50% 以上,这意味着两个女性中就有一个可能是骨质疏松患者。一、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定义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
cover
骨质疏松,一个与长辈密切挂钩的词。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 46%,意味着我们的妈妈、奶奶、外婆们,两人中就有 1 人被它困扰。它就像是一颗埋藏在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因为摔倒、磕碰而「引爆」,触发骨折等各种伤害。有些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后果严重。比如,髋部骨折后有 20% 的患者,在一年内离世。每位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32,776 元人民币。有些
cover
1.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Ÿ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Ÿ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Ÿ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Ÿ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