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一个懒觉醒来,看到的不是铺天盖地的新年祝福,而是在同学群里看到了这次踩踏事件的坏消息,而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刚好在抢救室值急诊班,从头到尾经历了这次抢救。
她说昨天(31 号)的前半夜他们就挺忙的了,心梗、脑溢血等等各种内科急重病人已经躺满了抢救室,不过都还算是常规情况,还是平时急诊夜班的节奏。
零点刚过没多久,她逮了个空打算群发条消息给大家新年祝福。简单的几个字还没打完,就接到预报电话——外滩发生踩踏,有一批伤员马上到。于是,消息都没有发出去,她就开始通知总值班,先从各个科室呼叫值班医生赶去急诊室,并且给在家里的医生打电话往医院赶。
她说这个时间并不长,病员差不多是和院内支援医生一块到达急诊的。
虽然他们知道会来不少病人,但还是没想到来了这么多,29 个。
可能有人会觉得 29 个人不算多啊,这其实只是「29」这个数字给你的直观感受而已,你心里可能已经预期有几百几千的数字了,看到 29 会觉得实在太少。
但是真正值过夜班参与过治疗的人会知道,这个数字的病人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对医生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且,如果按照一个患者两名医生抢救的配置来算,至少要有 60 名医生,还有护士,再加上抢救设备,我这种没经历过这样大场面的人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
病员不可能全部都送到一个医院,只能先就近抢救,他们医院送过去的都是重病人。患者都是年轻人,多是窒息、挤压伤或者各种外伤。
病员进来得太快了,他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查看生命体征、拉心电图、心电监护,然后给出判断,给病员分诊贴上各种颜色的标牌。需要马上就地抢救心肺复苏的会给红色标牌,这些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者休克;需要尽快处理的会给黄色标牌,这些患者可能处于休克前期,存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现象;可以暂时先放一放的给绿色标牌,这些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可以自由活动。
还有一种,就是到达医院的时候已经完全测不到生命体征,这些患者给黑色标牌。他们暂时也顾不上了。
当时送过去的时候,有大约 10 来个「黑牌」。
因为患者太多,根本没机会核对患者信息,只能根据牌子的颜色再加个序号来定位患者,比如红牌 1 号,黄牌 2 号。她估计得有一半的患者经历了心肺复苏。
为了不妨碍正常抢救,家属一律被要求在抢救室外等待,到后来,由警察负责维持秩序登记家属信息和患者信息。
这次抢救,她估计医院起码有六七十名医生从家里赶到医院,从新年第一天的零点刚过,一直抢救到天亮——一刻不停的抢救!我同学说,她下夜班回家向来都是秒睡的,这次夜班实在是太紧张了,她回到家竟然都还睡不着。后来睡着了也睡不稳,老是醒。
我们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老师讲到休克这一部分时教育我们,如果遇上突发事件,一下来了很多病人需要救治,你先去救哪一个?经验上讲,如果哪个病人痛得大喊大叫,你可以先不去管他,而应该先去查看那些精神淡漠、没有呼叫的人。因为意识是反映休克的一个敏感指标,如果病人对疼痛大喊大叫,说明他神志清楚,对外界刺激反映正常,提示这个病人循环血量基本足够;但是,如果病人精神淡漠,甚至昏迷,则提示脑部血循环不足,可能存在休克。老师教育我们,医生优先对哪个病人作出处理,不是看哪个病人看上去顺眼,或者哪个病人看上去可怜,或者哪个病人以前做过很多好事,医生选择的依据就是疾病的严重程度。
这么多年来,对于我们老师的这段话,我和我的这位同学竟然都还记得,她说:「第一次碰上老师说的这种情况,竟然是用红黄标牌来称呼病人,太惨了!」
是的,面对这样的极端情况,医生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什么正义公平,什么人格尊严,什么人性伦理,甚至都没有时间去感叹与悲伤。医生要做的,就是凭借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去给出判断,迅速抢救——几乎是放空大脑的本能而机械的去抢救,只希望尽可能的多救一个!
我希望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碰上这样的情况。
就在刚才,我同学说,她的同事说红牌 6 号患者最后还是没跑赢死神,这就是新闻里说的第 36 名遇难者。这是白天才去世的一名患者,晚上的时候我同学曾经参加了这名患者的抢救,听到这个消息,她很难过。
有些人似乎对于是「35」还是「36」还是「37」这样的数字比较敏感,可能只有经历其中的人,才会为数字背后的那些生命而动容。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关于这次踩踏事件,有很多当事人叙述他们经历了什么,我想通过转述我同学的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向大家描述一下这个事情。我们除了了解事故现场的情况,也应该知道一下被卷入这次惨剧中的另一部分人,希望可以让大家听听他们的声音。大家除了了解一些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救方法,也请记得,还有一批叫做「医生」的人在默默地坚守着岗位。
2015 年第一天,我们大学同学的群里,除了对我这位同学的慰问,就是大家对于「活着真好」的感慨。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珍重!
作者:田吉顺
该文章由作者授权丁香园转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