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们都想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孩子成绩发展不平衡,赶紧上课外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方法没用对,强行灌输,总觉得孩子只是不够努力,很可能会真的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虽然大部分家长不愿意承认,但由于竞争激烈,有些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可能已经超过了孩子的能力,有些孩子天生没那么「聪明」;另外,还有少数孩子可能是大脑有先天的结构或功能问题,即智力障碍。
医学上把智力低下称为「精神发育迟滞」,只有在智力测验得分 70 分以下,并在沟通、自理等方面也有严重缺陷的,才算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与遗传、脑损伤等有很大关系,与后天的养育方式无关。曾有一个患儿的妈妈,婆媳关系不好,一直怀疑孩子的奶奶带孩子时与孩子说话少,玩游戏少,造成孩子智力水平低。这是不正确的认识。
除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寿命短于正常人的中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智力测验在 50~70 分的轻度患者占了全部患者的 80 % 左右。轻度患者可能很难做到初中或小学毕业,但经过培训,可以完成较简单的工作,生活自理更是没有问题。
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不太聪明、得分在 70~90 的孩子。
这部分孩子并不需要上特殊学校,只要努力一点,他们可以做到小学和中学文化课成绩及格。
但现实情况是,课外班和择校的负担重,家长也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情况,要求过高,给这些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心理障碍甚至是身体疾病。
案例 1:
一个 13 岁的男孩,家长说他非常聪明。他父亲非常严厉,小学就让他和老师一对一辅导,中学他进了一所区重点的实验班。但是,初一上学期他就开始不用功、逆反,最后干脆放弃学习。
家长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最后才带孩子来心理科挂号。
孩子谈话的时候思路很清晰,所以,我一开始以为是他父亲的严厉造成了他的创伤。直到第五次访谈,他说感觉自己已经在小学把最后的力量都用光了,现在一提到学习,尤其是数学,他就有一种绝望的痛苦。
我这才意识到,他可能已经努力到了极限,他也许并不像父母想象的那么聪明。于是我让他去测智商,结果是 85 分。
智力测试分数不高,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不意味孩子傻,更不意味孩子不能有所成就,孩子很可能有别的天赋。
即便孩子发展不均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聪明孩子,作为家长,也要尽量早发现孩子的天赋状况。例如,孩子说话早,而且比同龄孩子用词准确或者句子的逻辑关系正确,说明孩子语言能力不错,将来可以往文字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要重点发展孩子的天赋能力,虽然孩子欠缺的方面也应该注意训练,但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加德纳在 1983 年提出,人有九种独立存在的智能,与相应的脑区相联系。另外,这些能力虽有相对应的脑区,但并不意味完全是天生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与后天训练也有关系。以下是对这九种智能的解释,觉得孩子不够聪明的家长可以进行对比,按照孩子擅长的方面帮助他发展:
语言能力: 对词语的意思、发音、语言结构以及语言的多种用途的敏感性。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能说会道,用词准确,或者能灵活运用词语,将来可以成为诗人、作家等文字工作者。
空间能力: 能准确识别视觉空间关系,将感知到的内容进行转换,并能进行重现或再创造。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雕刻家、画家、制图员等工作者。
数理逻辑能力: 能在抽象的符号系统中进行运算和关系推理,并能对他人的想法进行符合逻辑的、系统的评价。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可以成为数学家、科学家。
音乐能力: 对音调和旋律敏感,能将音调与音乐断合成大的乐章,能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因素。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音乐家。
运动能力: 能通过熟练地支配身体去表达或完成某种任务,能有技巧地运用器材。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舞者、运动员等。
人际能力: 对他人的脾气、情绪、动机和倾向性能做出准确觉察和回应的能力。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医生、政治家、销售人员等。
自知能力: 对自己内心状态的敏感性,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能力,以及运用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几乎对生活所有方面的成功都有用。
自然感知能力: 对在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体(动植物)的因素和生物体对自然界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敏感性。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生物学家等。
对精神和存在的思索能力: 对人生的意义、死亡和人类其他条件因素等问题的敏感性。这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神学、哲学、宗教人士等。
智力的遗传很难预测。
有的孩子父母双方都极为聪明,孩子的智商却只有 80 分。有一家两个孩子,大的智力超群,小的智商却只有 90 分。
我接诊的智力偏低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家长看不出来,或即便意识到也不肯承认孩子不聪明。
案例 2:
一个 7 岁的女孩,我和她妈妈在屋里谈话,她在外面跟护士玩。结束后,我让护士们猜孩子的年龄,她们都认为孩子的表现也就 4 岁左右。可是她的妈妈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只是注意力不集中,硬是给孩子报了三个辅导班,还有钢琴和芭蕾舞。测验的结果,孩子的智力只有 73 分。
案例 3:
一对外地夫妇带着 7 岁的儿子来就诊,起因是孩子一学习就说头疼。他们去了很多医院,脑电图、CT 都查过,没有任何问题,最后试着挂了心理科。我跟孩子谈了几分钟,开了智力测验的单子让孩子妈妈预约。
妈妈说,其实她隐约知道孩子可能脑子不好使。孩子的姥姥曾经暗示过,别要求孩子上大学,能学个手艺就行了,孩子的老师也总说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后来智力测验的结果确实不好。
接受孩子智力偏低,对很多家长来说太难了。
智力低的孩子,很可能被笑话、耍弄、欺负,加之民间文化还有冷酷无情的传统,对他人的不幸不但不同情,还要说风凉话,类似「生下智障的孩子是因为做父母的前世不修德」、「大人太精了,孩子就傻」等说法让家长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关在家里藏着,生怕人知道。
你是坦然平和的,还是自责羞愧的,还是愤愤不平的,会影响家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
1. 承认弱项,适当训练
家长自己调整心态极为重要,但接受现实并不是说放弃,而是给孩子与他的状态与能力相匹配的训练,让他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
智商在 70~90 的孩子不算智障,不必去特殊学校,但家长们要放平心态,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这类孩子很多都有偏科现象。
案例 4:
一个十岁的男孩,数学从幼儿园开始就不好,但语言能力不错。他将来本来很有可能在文字方面有所发展,可家里人却认为,越是弱项越要补,他课余时间 80 % 都给了数学。即便这样,数学成绩也不过 70 多分,语文、英语不用额外费力也在 90 分以上。
由于过度强调数学但成绩仍然不佳,这个孩子不仅对数学,对整个学习都产生了恐惧和厌倦的心理,自信心大受打击。
适当关注弱项是应该的,要不然会越来越差,而小学、中学毕业是需要全部及格的。强化训练也确实能在弱项上有所提高,但千万不要过度。
2. 调整态度,学会珍惜
人的智力可能有差异,情感却是一样的。大多数智力偏低的孩子为人老实、不耍滑头,他们虽不擅长表达,并不代表没有感情。
很多被父母发脾气、责骂的孩子,时间久了也反抗,但不会出新花样,父母如何待他,他就镜面反射那样对待父母。
案例 5:
我接诊过一个 11 岁的男孩,智商 75 分。孩子语言没问题,但作文和短文总结大意怎么都不会,数学的计算没问题,就是搞不懂应用题。但孩子的空间、圆形、色彩能力特别好,他更愿意用一幅画去表达读完一段短文后的感想,或者用画去代替作文。
可惜他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特点,还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每门课 80 分以上就行。他们不知道,即便 80 分对孩子来说也太难了。
孩子的父母带他到处旅游,让他写游记和日记,带他去博物馆,给他买各种益智玩具或游戏,但他并没有进步。父母觉得孩子就知道吃和胡闹,会经常训斥甚至打骂他,父母之间也互相埋怨。小时候他不回嘴,现在 11 岁的他会回嘴、顶撞,有时甚至暴力反抗。
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一个厚道、善良的孩子,未必不是一种福气,父母要懂得珍惜才能真正享受到。
无论是聪明的孩子,还是不聪明的孩子,还是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做出与自己的先天条件相匹配的成就,和亲人朋友关系融洽,自己对生活满意。
责任编辑:yidan
该文章由作者授权丁香园转载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