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冒咳嗽流鼻涕,狂喝热水还是不顶用,可是你手头上还有好多事不能撂担子躺床上休息。你走去最近的一家药店,买了一盒药。你说家里地方小,把药板抽出来放着就行,说明书和盒子都可以丢掉。
「说明书上面都是废话嘛,反正也看不懂。」
喂!
好吧我承认,药品说明书通常比较枯燥专业词汇又太多,看得人头大。
但人家并不是废话。至少以下这 4 个问题,咱们还是搞搞清楚比较好。
失效期和有效期,如果标注精确到年月日,那是比较好理解的。
前者是「到这一天就失效」,后者是「直到这一天还有效」。难理解的是只标注到月份的情况。
1. 接近过期的药物不要吃
其实「有效期至 2015 年 8 月」和「失效期为 2015 年 9 月」,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你在 8 月可以吃,9 月就别了,它过期了。
那 8 月 31 号还能吃吗?理论上能,但其实不建议。
2. 外观发生变化的药物不能吃
因为药品有效期的前提是「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一般来说药品储存要求常温且干燥,有些药要求避光,有些药甚至要求冷藏。而普通人家里,估计贮存条件达不到,甚至根本没注意。
所以太接近过期时间的药,还是别吃了。
如果你打开发现药品外观有点不对劲,比如膨胀了、变色了或者有霉点了,就算远远不到过期时间,那也别吃。药品很有可能已经变质,失效是小事,引起毒性反应就麻烦了。
「慎用」「忌用」「禁用」这三个近义词兄弟,主要是在于警告程度的不同。
「慎用」算是初级警告,意思就是「吃药前再仔细想想」。
比如孕妇,要慎重考虑下你肚子里的小孩;比如小孩或老人,要慎重考虑下剂量是否能承受,代谢会不会有问题;比如肝肾本身就有点问题的人,要慎重考虑下药吃下去会不会加重肝肾负担。
慎用主要是警告那些喜欢自我用药的人。如果是医生亲自把这个药开给你,并确认吃它没问题,那也不用过于纠结和担心。
「忌用」和「禁用」,都是比较严厉的警告,而「禁用」又更严厉一些。
如果你看说明书发现自己属于忌用或禁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一定要和医生再次沟通确认。尤其是禁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很严重。
「常见不良反应」中的「常见」两个字,并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严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表述方式。根据不同的发生率,一共六档分别为:十分常见、常见、少见、偶见、罕见、十分罕见。
表达方式 | 发生率 |
---|---|
十分常见 | > 10% |
常见 | 2%~10% |
少见 | 1%~2% |
偶见 | 0.1%~1% |
罕见 | 0.01%~0.1% |
十分罕见 | < 0.01% |
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发生率。比如头痛恶心在某个药的说明书上,属于「常见」不良反应,但在另一个药的说明书上,就可能属于「偶见」不良反应。
不过一般来说,「常见」的问题(头痛、恶心、胃肠道反应)都不太严重,严重的问题(视觉模糊,晕厥)多半属于「偶见」或「罕见」。毕竟如果严重不良反应却常见发生,这个药就得撤市了。
说明书上有两个极其枯燥的数字,一个是药品规格,一个是「准字」。因为是数字,大家可能懒得看,但里面还是有不少门道的。
1. 看规格,主要是怕吃错剂量
因为现在同一种药的生产厂家实在太多,规格未必一样。有的厂家一粒药 100 mg,而有的厂家一粒药只有 50 mg。就算是同一个厂家,都有可能同时生产 100 mg 和 50 mg 两种规格,所以如果你只认厂家不看规格,就有可能吃错。结果本来该吃 100 mg 的吃成了 50 mg,起不到效果;而本来要吃 50 mg 的吃成了 100 mg,那就有过量的危险了。
2. 看「准字」,是为了不被商家忽悠
最常见的忽悠就是拿保健食品当保健药品来推销。目前正规的保健药品只有一种准字,和国内所有药品的准字是一样的,就是「国药准字」。
如果有商家大吹特吹保健品的「药效」,但你打开说明书一看是「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那其实只是一款保健食品。更过分的是说明书上写「卫药健字」,这是假药无疑,因为「卫药健字」这种批准文号早已被废除了。
即便是注明了「国药准字」的药,也建议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数据查询」一栏,查一查这个准字是否对应这个药。一些假药的说明书上会印一个看上去很正规的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但你去查了才发现,根本就是张冠李戴啊!
希望下次再打开药盒,你已经会看这四个关键处,懂得安全用药。
责任编辑:季灵艳
该文章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拒绝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站酷海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