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妈妈发现自己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有点结巴,就非常担心,生怕孩子长大了也会这样,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其实对于刚学会说话的宝宝来说,有点结巴很正常。这其实和孩子的言语发育特点有关系。
孩子最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常常会犹豫不决或是重复同样的词语和音节。例如:
我—我—我想
妈妈什—什—什么时候...... 回家......
可—可—可以给我吃块饼干吗?
他们换词或者改变思路时常常使用含混的音节,这叫「填充音」,如「呃」「啊」「唔」。
而且,孩子有些时候特别容易结巴,例如感到紧张、疲累、激动、焦虑、急着说话、谈论新话题或复杂话题、感觉回答问题有压力的时候。某些比较难的发音尤其容易造成结巴。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说话结巴,不用太担心。但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可能需要家长的重视:
最重要的是,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先让孩子能够轻松自如地开口说话,然后再考虑说得好不好。
记录说话日记: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说话情况。
如果孩子在逐步改善,说话越来越流利,那么更可能是正常的,不需要专门治疗。
家长还可以通过说话日记,寻找孩子说话紧张的诱因。比如,孩子说话结巴时是否疲累、焦虑、紧张、匆忙或者说话对象是陌生人?
让说话变得有趣一点:先让孩子觉得说话是件轻松自如的事,让他愿意开口讲话,然后再考虑说得好不好、对不对。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说的「不对」,他只是喜欢实验各种声音和顺序。请不要过度挑剔,给孩子太多压力。
看着眼睛说话:教孩子一边说话一边自如地使用身体语言。如果说话时孩子心不在焉,要告诉他「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专心倾听:每次孩子说话时,大人都应该认真听,让孩子觉得他说的东西很重要,就能说得更清晰。
如果孩子说到某句话开始打结,请耐心等待他说完。不要替孩子说完那句话,也不要催他。让他自己尝试不同的发音,犯几个错误。
不要打断孩子讲话:要纠正孩子的发音,可以等孩子说完之后再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说得慢一点、清晰一点,让孩子自己听到应该怎么说。
如果孩子说话越来越不自在,最好早点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之后,如果还是不能流畅地说话,可能会成为被嘲弄的对象,不利于身心健康。